第128章 楚王新軍

宋一鶴坐鎮武昌,但是卻如坐鍼氈一般,從刑天軍的行動上來看,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來肖刑天的想法了,那就是鐵了心要將湖廣拿下,歸入刑天軍的轄地之中,現如今整個湖廣西部,基本上大部已經陷於刑天軍之手,而湖廣的各地官軍,在左良玉所部被圍殲在荊州之後,都已經成爲了驚弓之鳥,稍聽風聲不對,多馬上便聞風而逃,抑或是大批倒戈,投降了刑天軍。

進入八月,在荊州被破之後,可以說湖廣一帶已經找不到一支人馬,可以與刑天軍相抗衡了,而且湖廣西部、南部、北部各地都送來了告急文書,說遭到了刑天軍的大批人馬進攻,向宋一鶴求援。

至此宋一鶴別說是個人了,即便是他這會兒生出三頭六臂,也無法再挽回湖廣的局勢了,他可以判明,刑天軍在集結主力先拿下襄陽之後,開始分兵對隨州用兵,進而派人攻佔鄖陽,而肖天健則親率主力南下攻打荊州,滅掉了左良玉所部,進而再次在荊州分兵,一路在賊酋肖天健的率領下沿長江而下,攻打嶽州,另一路則走漢水攻打沔陽,如此一來等於是兵分三路要朝武昌殺來。

對於這樣的局面,宋一鶴雖然竭盡所能的調遣手頭的兵力,想要挽回敗事,可是也已經是無力迴天,整日在武昌城中一籌莫展。

八月底的時候,宋一鶴幾乎不差幾天時間,便得到了幾個糟糕透頂的消息,先是沔陽被刑天軍一部攻佔,進而德安府以及周邊縣城一帶也被另一路刑天軍所破,包括德安府在內,盡數被刑天軍攻佔,武昌和漢陽,已經暴露在了刑天軍兵鋒之下。

除此之外,嶽州方面又傳來消息,說岳州城在刑天軍賊酋肖天健率領的刑天軍一部攻擊之下告破,旋即刑天軍又殺往了長沙,這個消息讓宋一鶴更是驚得呆如木雞一般,好半晌都沒有能回過來神。

在這個時候,他除了派人朝南京告急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兵馬可以調集了,長沙雖然重要,但是他也無力救援,不久便又傳來消息,說長沙又被刑天軍所破,旋即之間長沙周邊數縣也淪入到了刑天軍之手。

於是宋一鶴哀嘆一聲,提筆寫了奏疏,派人朝京師報信,奏疏中自陳有罪,請皇上處置,另外在奏疏之中,彈劾丁啓睿拒不發兵入湖廣救援,致使湖廣局勢糜爛,同時也在奏疏之中彈劾四川巡撫邵捷春拒不發兵入湖廣救援,總之湖廣的局勢到了這會兒,也不全是他的責任,他將會在皇帝下旨逮問他之前,率軍死守武昌,力保武昌不失。

可是宋一鶴卻誤會了丁啓睿和邵捷春二人,其實丁啓睿和邵捷春如何是見死不救呀!而是他們眼下都是手頭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湖廣幫着宋一鶴對付刑天軍。

丁啓睿身爲總督,可是卻對南直隸一帶的官軍調動不靈,那些兵將們聞聽要讓他們去湖廣進剿刑天軍,一個二個都直搖頭,以各種藉口不肯出兵,而他手頭有沒有幾個可用之將,即便是有心但是也無力,只能聽從諸官的意見,先編練新軍力保南直隸,然後再謀“克復”湖廣。

至於邵捷春這段時間忙於應付李自成對四川的襲擾,四川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了川北一帶佈防,根本也抽調不出多少人馬入湖廣支援湖廣的戰事,雖然他派出了四川副將劉貴出川應援,可是這個劉貴率兵出發之後,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肯加快速度,後來走到歸州便聽聞了左良玉敗亡的消息,嚇得更不敢輕師冒進,盤踞于歸州一帶,再也不肯前行了。

所以宋一鶴這會兒是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坐等刑天軍上門攻打武昌城了,而這個時候,武昌城不過只有弱兵數千人,而且因爲常年用兵,湖廣幾乎沒有多少存銀可以支付兵餉,當兵的更是不願意幹活,暗中說如果不給足糧餉的話,就絕不賣命守城。

爲此宋一鶴和武昌城中剛剛致仕還鄉的前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賀逢聖以及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的諸官聯合起來,跑到了武昌城中的楚王府之中,拜求分封在這裡的楚王朱華奎能拿出一些銀兩以及糧食助餉,幫助他們招募兵馬守城。

而這個分封在武昌的楚王經過累世搜刮,王府之中積累下來的錢財之多,比起分封在洛陽的福王絲毫不差到哪兒去,可他偏偏和福王也是一個德行,吝嗇的要錢不要命,當宋一鶴和賀逢聖等諸官求到他門前的時候,這廝居然把王府裡面藏的一個當年洪武年間分封諸王之時,太祖賜給他家的一把包金太師椅端了出來,說要錢沒有,他窮的只剩下這個椅子可以拿出來助餉了,讓諸官把這把椅子拿去賣了助餉。

結果宋一鶴和賀逢聖等武昌府諸官,只能大哭着離開了楚王府,到了這會兒,他們是徹底絕望了,愛咋滴咋滴吧!大不了到時候武昌城破的時候,他們殉國死了拉倒。

倒是一些官吏在這個時候,留了個心眼,先將家眷安排離開了武昌城朝各地逃去,到時候剩他們也好辦一些。

九月初羅立和劉耀本在德安府回師,兩軍相見自是好一陣歡騰,相互通報了各自的戰績,一個個摩拳擦掌的只待肖天健領兵抵達武昌,他們便合兵一處攻打武昌城了。

可是他們沒想到肖天健在打下嶽州之後,突然間改變了計劃,掉頭攻向了長沙,計劃中的與他們匯合的日子因此也推遲了,但是好在肖天健沒有忘記羅立和劉耀本,命令他們在他率部趕到武昌之前,先利用他們手頭的兵力,肅清武昌周邊的州縣,將武昌城先給孤立起來再說。

於是羅立和劉耀本便再一次分兵,開始對武昌周邊的各個州縣發動了進攻,羅立率部向東攻拔,揮師進擊麻城、黃安等地,而劉耀本則率部乾脆朝着漢陽城攻了過去。

兩部人馬個顯神威,開始在武昌一帶大打出手了起來,先是羅立領兵一鼓而下拿下了麻城,而麻城、黃安等地的百姓早就盼着刑天軍趕緊打過去了,當地義民自發組織起來,和當地的一些地主武裝便先行幹了起來,而黃州一帶的豪紳權貴們當然不能坐視他們這麼囂鬧,於是也組織起了鄉兵對其進行鎮壓,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將這些當地的義民武裝鎮壓下去,羅立便領兵殺到,而這些當地豪紳和權貴們組織起來的鄉兵們對付一下當地的義民倒是還能湊合,可是一碰上刑天軍的正規軍,他們便不是個了!當即被羅立派兵打得是滿地找牙,紛紛投降抑或逃竄而去。

而麻城縣城內的知縣本來還打算率兵死守麻城縣,可是沒成想城中幾十個義民在刑天軍兵至城外的時候,突然間發難,控制住了一個城門,將刑天軍的兵馬放入到了城中,城中守軍當即便大潰,降的降死的死,知縣隨即投井自盡而死,麻城告破。

而劉耀本打漢陽城,也沒有費太多的周章,僅用了幾天時間,便在大炮的助戰之下,轟開了漢陽的城門,殺入到了漢陽城中,在漢陽城中殲滅了兩千多官兵守軍,並且奪取了江邊碼頭不少船隻,如此一來便打開了武昌北大門,和武昌府隔江相望了。

直到這個時候,武昌城中的楚王纔算是感覺到了壓力,知道一旦賊兵過江打下武昌,他的基業估摸着不可能會給他留下了,於是慌忙拿出了一些銀兩,招買兵馬。

這世上有錢能使鬼推磨,本來在刑天軍南下湖廣之後,湖廣各地都有不少逃兵潰卒逃到了武昌府,另外還有大批有錢人拖家帶口的攜帶者親族逃入武昌府避難,現如今楚王朱華奎拿出錢募兵,立下招兵旗,還真是有不少的吃糧的傢伙來投效。

短時間之內還真就別說,讓楚王在武昌府聚集起來了萬餘新軍,而楚王這個混賬認爲這些兵馬是他拿錢招募起來的,不能交給宋一鶴統管,怕宋一鶴把這支人馬拉出去在別的地方消耗掉,於是便將這支人馬交給了楚王府長史徐學顏統帶,稱之爲楚王新軍,什麼祖制不祖制這會兒他已經不顧了,雖然大明從朱棣之後,不許各藩王交結文臣武將,也不許其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兵馬,否則的話就以謀反處置,可是到了這會兒,楚王也看出來朝廷裡面坐着的那個皇帝顯然是沒能力再管他了,乾脆不顧舊制,將這支人馬充爲了他的私兵。

但是楚王卻忘了一點,這些招募起來的人馬,基本上都是刑天軍手下的敗兵,大部分都見識過刑天軍的犀利,投軍只不過是爲了解決眼下的吃飯問題,其實他們根本不敢跟刑天軍死磕了,另外只有少部分人是爲了保家,只有這少量的人馬纔有點鬥志,可惜這部分人卻沒有戰鬥經驗可言,更沒有經過多少正規的訓練,戰鬥力根本不行,他想要依靠這支人馬,便守住武昌城,顯然是有點癡人說夢,這一點就連他的楚王新軍之中的一些部將都十分清楚,早就有人在暗中開始派人趁夜出城坐船,偷渡長江到漢陽那邊去跟刑天軍勾勾搭搭去了。

(今日鳴謝強2k、白雲過隙二位兄弟的打賞!小長假第二天,大家過的如何?)

第89章 潰城而出第33章 暗箭2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1章 宿命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46章 檢驗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5章 以身爲質第2章 畝產千斤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27章 膠着酣戰第23章 奇襲第58章 可悲可喜第94章 速度賽第144章 少年營第59章 決勝4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86章 老農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65章 撲城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27章 小事一樁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87章 雞飛狗跳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7章 誓師第41章 重編第17章 覬覦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73章 家宴?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35章 克城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21章 強心劑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25章 覲見第70章 遮斷第33章 英魂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55章 定心丸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43章 去意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69章 攻營第154章 納妾第48章 調戲第40章 缺才第95章 賀方第52章 危局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187章 大裁軍第68章 佈置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180章 李信第206章 奇兵2第49章 滿門盡屠第218章 美洲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19章 倒戈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93章 偵查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216章 暗戰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8章 流浪洋人第79章 土工作業第61章 退縮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07章 屠城第56章 水壩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27章 劍指何處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06章 春耕
第89章 潰城而出第33章 暗箭2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1章 宿命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46章 檢驗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5章 以身爲質第2章 畝產千斤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27章 膠着酣戰第23章 奇襲第58章 可悲可喜第94章 速度賽第144章 少年營第59章 決勝4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86章 老農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65章 撲城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27章 小事一樁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87章 雞飛狗跳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7章 誓師第41章 重編第17章 覬覦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73章 家宴?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35章 克城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21章 強心劑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25章 覲見第70章 遮斷第33章 英魂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55章 定心丸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43章 去意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69章 攻營第154章 納妾第48章 調戲第40章 缺才第95章 賀方第52章 危局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187章 大裁軍第68章 佈置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180章 李信第206章 奇兵2第49章 滿門盡屠第218章 美洲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19章 倒戈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93章 偵查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216章 暗戰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8章 流浪洋人第79章 土工作業第61章 退縮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07章 屠城第56章 水壩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27章 劍指何處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06章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