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平西之戰

李自成雖然明知他的大順軍不是大中軍的對手,但是卻還是堅持要做一次困獸之鬥,將麾下三十萬大順軍集結到了西安府周邊一帶,以麾下大將郝搖旗、李過、李雙喜、劉芳亮、張鼎等人,分率大軍陳兵於商洛、耀縣、華州、渭南等地,拱衛西安府,同時李自成和劉宗敏則親率十萬兵馬陳駐於西安府城外,作爲後援,拉出了一副要跟大中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閻重喜在十月初以大中朝徵西大將軍的名義,在鄜州最後一次令耀縣一帶的大順軍投降,但是在遭到了李自成麾下大將郝搖旗的拒絕之後,於十月初十下令起兵,開始了對李自成的征討之戰。

閻重喜親率兩萬精兵,揮師出鄜州,沿途輕鬆攻克了黃陵等縣,直撲向了西安府北部的門戶耀縣,十月十八日,大順軍大將郝搖旗、李雙喜各自領兵兩萬,共四萬餘人,另外還裹挾了民衆近三萬人,號稱十萬大軍,在耀縣一帶和閻重喜所部遭遇,雙方隨即便在耀縣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

閻重喜根本不管對方如何,只是死盯住了郝搖旗所部的中軍所在藥王山一帶,督軍對郝搖旗所部發動猛攻。

郝搖旗麾下的兩萬多大順軍基本上都是烏合之衆,堪用之兵其實不過三千人左右,面對着大中軍的猛攻,僅僅是堅持了一天時間,便在藥王山被閻重喜打的大敗,雖然郝搖旗率部拼命抵抗,但是兩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軍隊,面對着大中軍強大的火力,郝搖旗力戰不敵,當場中炮被炸飛了一條左腿,雖然受傷之後被親兵救下未死,但是全軍大潰,郝搖旗也被大中軍當場俘獲,隨即便被閻重喜下令處斬。

郝搖旗一敗,李雙喜便獨木難支,先是裹挾助戰的三萬民衆在沒吃沒喝的情況下,又得知了大中軍攻來的消息,於是當場臨陣譁變,漫山遍野逃散而去,李雙喜下令追殺逃走民衆,一天之內,屠殺民衆近萬人。

而閻重喜瞅準李雙喜分兵追殺民衆的機會,派出一支騎兵突襲李雙喜所部,李雙喜所部頓時大潰,被兩個大中軍騎兵營追殺了數十里遠,最終僅帶着不足一千潰兵,逃回了西安府,其餘的那些郝搖旗以及李雙喜麾下的大順軍兵將則就地投降,共被大中軍俘獲了近兩萬人馬,同時收攏了逃散的一萬多民衆,獲得了耀縣大捷。

閻重喜怒於大順軍屠殺民衆,雖然罪魁李雙喜逃走,但是卻在俘兵之中抓出了數百屠殺民衆的李雙喜所部的兵將,就在耀縣城外全部將其斬首,殺的是人頭滾滾,更嚇得那些降兵們肝膽欲裂,同時也大塊了人心,使得那些被大順軍裹挾的民衆無不拍手稱快,民心瞬間倒向了大中軍一方。

與此同時在潼關一帶陳兵的劉寶,則率領麾下兵馬,對洛南縣發動了攻勢,鎮守洛南縣的乃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芳亮,但是劉芳亮麾下兵力僅有四千餘人,根本無法抵擋來勢洶洶的劉寶所部。

劉芳亮僅僅率兵在洛南縣城抵抗了一天時間,麾下便出現了叛軍,打開了洛南縣的北城門,大中軍立即攻入洛南縣,劉芳亮眼見不敵,隨即從南門棄城而逃,洛南縣於十月十三告破。

劉寶攻下洛南之後,立即揮師開始進攻商州,商州守將乃是高一功,高一功共在商州一帶集結了四萬大順軍,試圖死守商州,將劉寶所部擋在商州一帶,劉寶率部攻至商州之後,高一功帶逃回商州的劉芳亮率軍在商州北部的黃沙嶺、黨山等地層層設防,兩軍隨即便在黃沙嶺一帶展開了大戰。

這一仗整整打了四天時間,在高一功的督戰之下,這一次大順軍利用地形的優勢,抵抗了十分激烈,直到第四天劉芳亮被大中軍一神射手一槍打死之後,黃沙嶺才宣佈告破,進而劉寶率軍接着一鼓作氣猛攻黨山,高一功不敵之下只得棄了黨山,倉皇逃回商州城內駐防。

劉寶於十月二十攻至商州城下,對商州城發動了猛攻,高一功一邊死守商州,一邊向鎮守渭南的李過求援,李過聞訊之後率部趕往商州,但是此時大順軍的一舉一動,早已在大中軍斥候們的監控之下,在渭南的李過所部,剛剛一動,便立即被閻重喜和劉寶得知,劉寶立即派出麾下大將範勝率領四個戰兵營趕到了丹江岸邊,堵住了李過趕往商州的去路。

而閻重喜在橫掃了耀縣一帶之後,並未直接朝西安府進兵,而是在耀縣一帶分兵將富平、白水、淳化等縣,這個時候李自成在陝西,早已是人心大失,得知大中軍前來,各地百姓紛紛響應,開始配合大中軍跟大順軍爲敵,使得這些地方的大順軍很快便被擊潰,紛紛逃向了西安。

得知了鎮守渭南縣的李過所部,想要前往商州救援高一功,閻重喜立即便派出高傑,領兵直撲渭南縣。

李過這邊剛剛動身不久,便得知高傑率軍突襲了渭南縣,於是李過不得不分兵回援渭南縣,結果導致他的兵力分散,在抵達丹江的時候,遭遇了範勝的攔截,李過雖然強悍,但是大順軍的實力在哪兒放着,範勝算不上一個能力太強的大將,但是爲人卻十分沉穩,在丹江一帶率部跟李過穩紮穩打,依靠着大中軍遠超過大順軍的裝備優勢和兵員質量優勢,交手之後,打的李過無力招架,就在這個時候,李過得知渭南縣已經被高傑攻克,後方根基已失,而且對面大中軍兇悍,無奈之下只得放棄救援商州,也率部逃回了西安府。

高一功左等李過不來,右等李過也不到,於是只得派人朝西安府告急,請李自成派兵來援,可是李自成在西安府此時也焦頭爛額,根本沒派兵救援高一功,孤立無援之下,在商州僅僅堅持了不到七天時間,高一功心知大順已經完蛋,於是下令放棄了抵抗開城向劉寶投降,至此到十一月初,僅僅一個月時間,李自成苦心經營的外圍防線,便在閻重喜和劉寶的合擊之下,冰消瓦解。

這一個月下來,李自成的大順軍損失慘重,麾下大將郝搖旗、劉芳亮兵敗身死,高一功率部投降,李過和李雙喜兵敗逃回西安府,張鼎在亂軍之中不知所蹤,也不知道到底是死於亂軍之中了,還是被大中軍抓住抑或是孤身逃入了山中。

總之一個月的時間,李自成號稱十幾萬的兵馬,便被大中軍打的落花流水,除了被殺了兩萬多人,逃回西安府了不到兩萬人之外,其餘的基本上要麼投降了大中軍,要麼就是被大中軍所俘。

使得李自成的實力在一個月見,便被削弱了小半,嚇得李自成是膽戰心驚,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於是李自成再一次想要問計於宋獻策,可是等他找宋獻策的時候,才得知宋獻策這廝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逃出了西安府,不知了去向,氣的李自成下令追捕宋獻策,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是這個時候,哪兒還去找宋獻策呀!

宋獻策這廝早已看出來李自成已經不足以成大事了,大中軍時下既然已經解決了北方的問題,根本就不會再給李自成留什麼情面了,以大中軍的實力,李自成與之相抗,別看李自成的大順軍貌似數量不少,宋獻策可是直到這些大順軍兵將都是什麼貨色,李自成的敗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他之所以追隨李自成,求的是榮華富貴,可不是跟着李自成殉葬,所以得知戰事不妙之後,宋獻策立即便棄官不做,偷偷的溜出了西安府,自此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宋獻策的逃走,對於李自成的心理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使得李自成變得更加多疑而且暴躁了起來,只要稍有不順,便動輒殺人泄憤,沒多長時間,他便在西安府之中殺了上千人,甚至於連他新收的幾個妃嬪,也因爲一點小事,被他下旨殺掉,最慘的一個嬪妃,只不過是因爲不小心給李自成端茶的時候,將茶水灑在了李自成的龍袍之上,便被李自成下旨給剁去了雙手,然後架到外面,用火活活的燒死,一時間搞得接近李自成的人可以說是人人自危,更是讓李自成手下開始動了心思。

這還不是最壞的事情,李自成爲了對抗大中軍的進攻,召集起了幾十萬人馬,可是他根本無力養活這麼多兵馬,就連最基本的兵糧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不少大順軍爲了解決吃的問題,便只能向周邊的百姓下手,可憐西安府周邊的百姓,幾乎沒過上一天好日子,便又遭到了一場浩劫,凡是隻要能吃的東西,可以說全部都被大順軍給搶了去,大批百姓只能吃樹皮草根,甚至於吃觀音土,進入十一月之後,陝西更是氣溫驟降,連草根最後也找不到了,於是大批百姓被活活的餓死,西安城中每天都有大量的餓殍被拉出城外,丟棄到溝壑之中,其狀慘不忍睹。

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34章 朝議3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87章 激辯2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23章 迷情夜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170章 背叛第8章 僥倖成功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75章 直逼襄陽第69章 再戰再敗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4章 捷足先登第164章 兵餉制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37章 殺降第39章 勾結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53章 新式鳥銃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章 八隊闖將第115章 交手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218章 美洲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38章 擴大戰果第26章 孤膽第31章 暫時失利第9章 綁票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47章 翻臉無情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64章 進展第63章 城門2第219章 倒戈第71章 異議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45章 投靠者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8章 擴編第130章 困獸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52章 漸改第199章 履約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60章 棄城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113章 烏龍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97章 緊鑼密鼓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5章 巡視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37章 大閱兵5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35章 賞罰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205章 奇兵第225章 班底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133章 名儒第17章 共同的敵人
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34章 朝議3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87章 激辯2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23章 迷情夜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170章 背叛第8章 僥倖成功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75章 直逼襄陽第69章 再戰再敗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4章 捷足先登第164章 兵餉制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37章 殺降第39章 勾結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53章 新式鳥銃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章 八隊闖將第115章 交手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218章 美洲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38章 擴大戰果第26章 孤膽第31章 暫時失利第9章 綁票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47章 翻臉無情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64章 進展第63章 城門2第219章 倒戈第71章 異議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45章 投靠者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8章 擴編第130章 困獸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52章 漸改第199章 履約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60章 棄城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113章 烏龍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97章 緊鑼密鼓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5章 巡視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37章 大閱兵5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35章 賞罰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205章 奇兵第225章 班底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133章 名儒第17章 共同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