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上)

昨天徐鳳年毫無徵兆地由南面掠上城頭,就這麼單獨闖入了大戰正酣的虎頭城,別說北莽大軍聞訊後不知所措,就連劉寄奴這些北涼將士,在得知消息後也面面相覷。當時在徐鳳年從懷陽關一路掠向虎頭城後,一名在虎頭城南部臨時充當馬欄子的北莽武道高手,乾脆就棄馬向中軍大營瘋狂奔走。然後北莽的攻城勢頭頓時爲之一滯,如潮水一般退去。

這一夜,徐鳳年就站在血跡斑斑的虎頭城正北城頭,上次一起喝過酒的虎頭城主將和校尉,已經少了兩張面孔,大大咧咧的馬蒺藜死了,氣度儒雅的褚汗青也死了,走的時候,都是正值壯年的大好歲數。在劉寄奴僅是嗓音沙啞並無太多情緒起伏的平淡敘述中,徐鳳年得知城內可披重甲當作重騎作戰的精騎三千,和那輕騎六千人,這兩者依舊完好無損,但是兩萬四千正規步卒和近萬輔兵,已經戰死八千人。徐鳳年當時詢問傷患有多少,劉寄奴只說了一句傷兵其實不多。徐鳳年默然,他其實在懷陽關中知道了那個殘酷的答案。虎頭城正北面和東北西北兩側,北莽三大攻擊面,劉寄奴精確到劃分出整整三十二個防線陣列,每個都尉各自領兵防禦,如果被北莽蠻子攻上城頭,而且在一炷香內殺不退,需要劉寄奴動用其它兵力支援,那麼主將就地撤職,成爲一員普通士卒,副尉頂替,以此類推。將近兩個月,有足足七個尉全員戰死。

校尉褚汗青之所以戰死,就是因爲他麾下三個防守相鄰的都尉,在短短一個時辰內接連戰死,虎頭城城頭第一次出現相連地帶有多達六百敵人涌入的狀況,關鍵是防線有越撕越大的趨勢,憤怒的劉寄奴讓哨卒傳話給那個已是渾身浴血的褚汗青,說你姓褚的如果真守不住,給句話就行,我劉寄奴親自帶人過去幫忙。好不容易找到突破口的北莽開始瘋狂調兵,當劉寄奴帶着八百親衛火速趕到戰場殺退北莽蠻子,腳邊橫屍無數的褚汗青坐在牆根血泊中,被砍得面目全非,如果不是身上那具早年因爲戰功而被大將軍親自賜下的鮮明甲冑,不會有人認出這具屍體,就是那個家中一雙女兒生得格外粉雕玉琢的褚校尉,是那個曾經被大將軍幾次勸說去太安城考取功名的北涼讀書種子。

天色將明未明之際,徐鳳年轉頭順着那條北涼邊軍喜歡稱之爲城頭走馬道,輕輕望去,雙方屍體在昨夜就已經搬空,所以此刻出現在城頭的人,都是活人。這似乎是句廢話,但其實不是。普通老百姓只要無病無難,可能四五十年才能躺進棺材,但是在這裡,可能一瞬間就會從陽間走到陰間,而且不會有太多棺材可以躺。

徐鳳年收回視線,對馬上要返回城中高樓時刻關注第一手戰局的劉寄奴說道:“劉將軍,目前我只能根據觀音宗練氣士的粗略判斷,知道拓拔菩薩從西京南下,大概還有半天就可以到達姑塞州和流州的接壤地帶,所以董卓緊急停下攻勢,是爲了讓斥候給拓拔菩薩傳遞軍情,練氣士大宗師澹臺平靜此時不在北涼,無法準確獲知拓拔菩薩的行蹤,所以我最多隻能在虎頭城再待兩天一夜。實不相瞞,我如今跟拓拔菩薩,勝負在五五之間,誰更後出手,誰就是穩贏的局面。所以我不能過早讓拓拔菩薩察覺到氣機傾瀉,在前期只能壓境而戰,大概是指玄,至多天象門檻,最不濟要等到董卓的斥候把軍情交到拓拔菩薩手上,這樣我才能殺最多的人。”

劉寄奴猶豫了一下,“其實王爺只需要出現在虎頭城就成了,不用涉險出手。”

徐鳳年搖頭道:“虎頭城不需要我徐鳳年來搖旗吶喊鼓舞士氣。”

然後徐鳳年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來了虎頭城又不殺蠻子,難道站在城頭上給人當箭靶子,或是一個勁假裝高手風範?這其實比上陣殺蠻子累多了。”

劉寄奴握緊刀柄,盯着徐鳳年,坦然笑道:“大戰在即,也許這麼講很晦氣,也不合規矩,但末將還是忍不住要說一句,誰都能死,只有王爺不能死,要是王爺死了,以後這仗就沒法打了。”

徐鳳年笑道:“劉將軍放心,我怕死得很。”

劉寄奴望着大概是來不及披甲的年輕藩王,轉身前輕聲道:“馬蒺藜在城頭第一線堅守了一個多月,本來一百八十來斤的粗大漢子,死的時候也就只比王爺稍重十來斤,所以王爺當時在葫蘆口外披掛的那具鎧甲,老馬死後才穿得上,咱們虎頭城都說老馬賺大了。”

北莽攻城大軍開始列陣。興許是爲了“迎接”徐鳳年這個北涼王,原本在戰場上已經寂靜幾分的投石車,全部推出。

劉寄奴重重呼出一口氣,“來了!”

徐鳳年輕聲笑道:“借刀一用。”

劉寄奴摘下佩刀,拋給徐鳳年,放生笑道:“末將這輩子無牽無掛,以往這涼刀就是末將的閨女,誰也摸不得,今兒就當閨女出嫁了!”

劉寄奴大踏步離去。

江湖上,月黑風高殺人夜。

沙場上,尤其是北涼虎頭城和北莽大軍駐紮的龍眼兒平原,不講究這個。

當南院大王董卓擡臂砸下。

雄壯號角聲,驟然響起。

漆黑的鐵甲洪流從董卓親軍方陣兩側,緩緩向前涌出。

因爲不堪重負或是使用過度,近千架北莽投石車如今只剩下七百餘,但是大型投石車大多修繕完好,在這一輪整齊拋射下,威勢仍是讓人動容,如同漫天流火。

董卓下意識上下牙齒輕輕互敲着,環視四周,身邊除了近千精銳的董家親騎扈從,那撥道德宗、棋劍樂府、公主墳三大宗門的北莽江湖頂尖高手,也一股腦都被他隱藏其中,在外圍,是足足四十架號稱能夠射出百丈內等同陸地劍仙一劍的巨大牀弩,清一色由軍中膂力最健者操控,再交由南朝僅剩的十幾個練氣士負責準頭。本來一座挺生機勃勃的北莽江湖,這還沒徹底打垮北涼,差不多就糟蹋得只剩下這麼丁點兒香火了。要是按照董卓最初的佈局,一開始就該把北莽武道高手一股腦堆積在中線上,加上所有練氣士,擰成一股繩,任你是徐鳳年徐偃兵,能擋地住?只可惜他就算已經是南院大王了,終究還是需要照顧到各方勢力,結果就是當下這麼個七零八落的可憐境地。折騰什麼滲透幽州刺殺燕文鸞,搞得元氣大傷,有意思嗎?

董卓撇了撇嘴,擡起頭,視線順着一顆砸向虎頭城的巨石,望向那個身影,自言自語道:“姓徐的,來殺我啊,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你就不動心?反正拓拔菩薩要趕到這裡還早呢,有本事就境界大開……你要是能躲過一陣陣牀弩射出的飛劍雨幕,我董卓保證……肯定逃!”

就在董卓獨自在那兒磨磨唧唧的時候,城頭上的男子,如同一抹璀璨白虹拔地而起。

董卓眯着眼睛,嘖嘖道:“一人曾當百萬師,西蜀劍皇就做過這種勾當,結果呢?那傢伙可就是死在你們徐家鐵騎的馬蹄下,你小心今兒遭報應啊。”

胖子身邊有個騎馬披甲英姿颯爽的年輕女子,皺眉道:“用嘴巴能殺人?”

董卓板起臉一本正經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嘛。”

這個董胖子的二媳婦,正是那個提兵山山主第五貉的女兒,當年在北莽境內,因爲小女孩陶滿武,她和董卓跟徐鳳年都有過一面之緣。只是那時候她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的父親會死在一個年輕人手上,連頭顱都被摘走帶回北涼。

董卓突然笑道:“我董家軍昨夜就已經在前往流州的路上了。殺了他弟弟,比殺他徐鳳年更有意思。”

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232章 兩個消息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29章 一萬把涼刀第131章 死戰第348章 魚龍齊聚第135章 拋過河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95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13章 驟然富貴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番外第八章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53章 三國第80章 樹葉紅了第391章 祿球兒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89章 離別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17章 公公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33章 山不在高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四百零六章第102章 要官不成第28章 起火得長安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66章 碗中蛟龍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360章 劍氣滿北涼第117章 離陽失其鹿(中)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130章 八叉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2章 鼠吃糧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169章 可惱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34章 馬蹄南下第114章 筆下游青蛇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180章 當歸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74章 算命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89章 陳芝豹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53章 權衡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189章 離別第146章 年輕白髮點兵一十二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76章 覆甲婢女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363章 立地成佛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39章 下酒菜第58章 九十之爭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番外第八章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72章 殿下姓徐第128章 皇后第158章 北涼要跟北莽離陽講道理第4章 六王入京第112章 刀出鞘第156章 水滸第94章 媼相小宦官第391章 祿球兒第372章 子曰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
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232章 兩個消息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29章 一萬把涼刀第131章 死戰第348章 魚龍齊聚第135章 拋過河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95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13章 驟然富貴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番外第八章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53章 三國第80章 樹葉紅了第391章 祿球兒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89章 離別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17章 公公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33章 山不在高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四百零六章第102章 要官不成第28章 起火得長安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66章 碗中蛟龍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360章 劍氣滿北涼第117章 離陽失其鹿(中)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130章 八叉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2章 鼠吃糧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169章 可惱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34章 馬蹄南下第114章 筆下游青蛇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180章 當歸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74章 算命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89章 陳芝豹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53章 權衡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189章 離別第146章 年輕白髮點兵一十二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76章 覆甲婢女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363章 立地成佛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39章 下酒菜第58章 九十之爭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番外第八章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72章 殿下姓徐第128章 皇后第158章 北涼要跟北莽離陽講道理第4章 六王入京第112章 刀出鞘第156章 水滸第94章 媼相小宦官第391章 祿球兒第372章 子曰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