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

隨着生死狀上的日期臨近,符籙山對年輕主薄的盯梢就越來越嚴謹,興許是樊小柴終歸不算仙棺窟的記名弟子,沒有摻和這趟渾水,甚至連陸海涯也給喊回去,不過就在符籙山上上下下都以爲女魔頭成爲棄子之時,仙棺窟的山主,沉劍窟主糜奉節光明正大地登山了,雖說除了得意弟子陸海涯,並無其他高手,不過任何人都沒有掉以輕心,因爲糜奉節“馱劍”而至,如老馬馱重物,因爲糜奉節所負之劍實在太多了,不下三十柄,都一股腦捆縛在背後。

當時徐鳳年正跟幾名頑劣少年蹲在山門石階上聊着山外的花哨世界,以此換取他們抓來的幾隻紅腹錦雞,正聊到涼陵兩州各自花魁的優劣,誰的胸脯縫隙更加滴水不漏針插不入,誰的臀瓣兒翹起後能擱置更多物件,五六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們聽得一驚一乍,都開始在腦子裡拿山上惹眼可人的那些姐姐嬸姨們作比較,約莫有個輪廓了,然後偷偷會心一笑,草寇少年們對這個做官的男子並無太多惡感,說葷話瞎吹牛都跟山上長輩一個德行,有人就勸他安心落草爲寇得了。

徐鳳年見到糜奉節的時候,因負劍四十餘而顯得身形傴僂的老人正擡頭擦拭汗水,停下腳步,顛了顛後背,伸手把幾柄即將滑落的古劍都推回原位,相貌平平的老人跟徐鳳年對視一眼,冷漠視線一掃而逝,陸海涯在師父身邊低聲言語,糜奉節這纔多看了一眼徐鳳年,但也僅限於此,繼續緩緩登山,徐鳳年身邊的少年對這位不苟言笑的沉劍窟主並不陌生,膽子大些的,還要揚言要跟糜奉節買幾柄好劍,老人對大多數符籙山少年都不理不睬,倒是望向一個蹲在邊緣地帶始終沒有開口說話的壯實少年,隨手從背後抽出一柄江湖上不常見的古劍,一鞘雙棲,若是雙劍分大小,便是子母劍,大致相當,那就該是鴛鴦劍,糜奉節把劍拋給少年後,也不說話,繼續緩緩登山,被無緣無故贈劍的少年接住了劍,燙手一般,又迅速丟到一旁,看也不敢看,家有家法,山有山規,少年從小便不知孃親是誰,爹也早早死在一場官兵剿匪中,無依無靠,哪裡敢壞了符籙山的規矩。

陸海涯微微搖頭,這麼一樁千載難逢的機緣,就給少年暴殄天物地錯過了,仙棺窟練劍居多,有幾人有過被師父親手贈劍的榮幸?仙棺窟之所有這麼個名號,緣於師父在山上無意間發現了一處先古劍士的殉葬地,以山崖洞穴做棺,一洞一墓一屍一劍,原本悠遊天下閒雲野鶴的糜奉節得此大運後,便棲身於此,自封沉劍窟主,在劍道上穩步精進,除了當年跟張巨仙有過一戰,之後就再沒有人見過師父出劍,除了閉關悟劍,每次短暫出關之時也僅是用言語指點後輩劍術,陸海涯的四位師兄師姐都曾被師父授予名劍一把,唯獨他獨得三把,只是比起樊小柴,陸海涯還是差了很遠,師父當初不惜以仙棺窟一半古劍相贈,就爲了讓此女喊他一聲師父,甚至不用行那三叩拜師禮。陸海涯跟在這位年邁劍士身後,有些時候也會想,如果這位沉劍窟主願意出山,是不是就是江湖上傳說的劍仙了?是不是那高居一品俯瞰武林的陸地神仙?

糜奉節皺了皺眉頭,又一次駐足不前,看到那資質魯鈍不值一提的張巨仙下山相迎,狗屁仙師魏晉亦是結伴而行,後頭還更是精銳盡出,這般興師動衆,符籙山莫不是要以多欺少?糜奉節輕輕一笑,自己何嘗不是仗着劍多欺負別人?符籙山的高手,要來便來。

遙想當年,自己初出江湖,遊歷武帝城,恰好遇上東越劍池天才劍士宋念卿攜劍登城,一劍便是一招,何等瀟灑,對上天下無敵的王仙芝,雖敗猶榮。在那之後自己就下定主意要在宋念卿這條劍道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甚至要走得比宋大宗師更遠,只是宋念卿已經永遠沒有機會知曉有個同齡劍士,遠在北涼,已經仰望追趕了他幾十年,卻再沒有機會酣暢戰上一場。對符籙頗有鑽研的張巨仙神情凝重,對沉劍窟主略一抱拳,低聲道:“窟主不要誤會,是張某這邊新得到確切消息,大隊兵馬已經在符籙山外集結駐紮,與那年不過百人的三腳貓巡捕入山小打小鬧不同,這次僅是貨真價實的披甲銳士,數目在九十人左右,更有二十餘精銳斥候先行入山,循序漸進查探地形,還有青案郡胭脂郡兩郡的四百多巡捕緊隨其後。”

糜奉節神情古井不波,淡然問道:“五百人而已,符籙山這麼大,張山主還擔心埋人的地方不夠?”

符籙山烽燧盡出於顧劍棠舊部校尉的魏晉之手,老人苦澀道:“若說雙方比本事殺上一殺,殺到一方死絕就算完事,是場一錘子買賣,我們也不至於如此憂心,可既然兩郡官府能放低身架去跟一位都尉借兵,還捨得把四百條人命來填符籙山,一旦出師不利,未必不會惱羞成怒,就算全軍覆沒,指不定到時候連幽州手握實權的那幾位校尉都要惦念上這塊肥肉。屆時符籙山不安耽,窟主你的那方洞天福地也絕無清淨的日子好過了。”

沉劍窟主嘴角掛滿譏諷。

魏晉對於糜奉節愚昧不堪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不沒有把惱火擺在臉面上,這個沉劍窟主的武學造詣自然是冠絕符籙山,可談到時局大勢,魏晉真是有種對牛彈琴的無奈,可是當下形勢危殆,又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釋道:“窟主,你我皆知北涼甲士的厲害,那不是幾個小宗師可以抗衡的。退一萬步說,就算符籙山拼光所有人,攔下了下一波幽州某位校尉麾下千人甲士攻勢,到時候肯定連幽州將軍皇甫枰都給驚動,相傳此人性情陰鷙酷烈,爲了一份官身,連自己的家族都交給了北涼王府,僅存他一人而已,這才一步一步坐到了幽州將軍的位置上,他本身即是武林豪門出身,又手握一州軍權兵符,深諳針對江湖幫派之法,若是一旦給這位毒蛇盯上,符籙山仙棺窟脣亡齒寒,窟主,你我正當同仇敵愾共度難關吶!”

糜奉節冷笑道:“既然是勝一勝二不勝三的必敗處境,你我結盟又能如何,還不是白白把人命丟下,照你們符籙山如此說法,大夥兒早早溜之大吉纔對。”

魏晉猶豫了一下,望向山主張巨仙,後者輕輕點頭,魏晉這才說道:“我有一法,就是不知窟主願不願意聽。”

沉劍窟主一言不發,冷冷盯着這個喜歡吃飯睡覺罵北涼的老傢伙,一副有屁快放的表情。魏晉心中苦悶,仍是緩緩說道:“咱們寨子不如仙棺窟那般難以尋覓,這次戰事,無需勞駕窟主,符籙山會獨力對陣那五百官兵,做出兩敗俱傷的假象,然後將這座寨子付之一炬,還望窟主的仙棺窟能夠收留,不但咱們山主願意奉糜窟主爲主,符籙山所有人也都會聽命於你。至於之後如果幽州仍是不依不饒,要在此山刮地三尺,你我雙方無處可躲,那時仙棺窟百人是走是留,隨意,但是咱們符籙山會留下,誓死一戰!如果幽州官軍就此鬆懈,不再入山,符籙山也不會擅自更改今日之約!”

沉劍窟主糜奉節陷入沉思。

張巨仙不愧是佔山爲王多年的一方豪雄,灑脫笑道:“窟主即便不信咱們符籙山的口頭誓約,也該相信身後這四十餘劍纔對。當下兩山本就勢均力敵,一戰過後,符籙山元氣大傷,又有什麼本錢跟仙棺窟爭什麼。古語都說一山不容二虎,符籙山其實早就該如此,如今應了這句古話,只是張巨仙時運不濟,武道修行不如窟主,運勢更是遠遜窟主,不服輸不行啊。”

陸海涯默默權衡利弊,張巨仙魏晉兩隻老狐狸的謀劃並無明顯的漏洞。這一切,根子上,其實都在於北涼軍力對於任何江湖勢力而言,都太過龐然大物。何況當今的最新天下十五人,北涼王位居驚世駭俗的第六,扈從徐偃兵位列後五席之一,就算是沒有登評的騎軍統帥袁左宗,也是離陽軍中前三甲的好手。這一切,都是北涼相對隱性的軍心所在。陸海涯就算對自己的武學造詣頗爲自負,可對上這幾位,連此生得以一戰的奢望都沒有。陸海涯突然聽到師父語氣平淡吩咐道:“海涯,你接下來替張山主出一份綿薄之力,就當我們仙棺窟恭迎貴客上山的待客之禮。”

陸海涯點了點頭。待客之禮什麼都是假的,讓自己這個徒弟去親眼確證纔是真的。心思細膩的陸海涯眼角餘光瞥見張巨仙魏晉兩人同時如釋重負,愈發篤定,符籙山真的大禍臨頭,纔不得不出此下策,否則誰願意寄人籬下?

糜奉節突然說道:“樊小柴這女子是我極爲器重的劍道大材,更是我糜奉節此生務必收入門中的閉關弟子。”

魏晉苦笑道:“既然窟主如此說了,仙棺窟也有了待客之禮,老朽理當送上一份拜山禮,此時此刻,這就算私自撕去了那張生死狀,魏晉願意不戰而降,銅鏽劍雀尾刀兩把兵器,也雙手奉上,物歸原主。”

魏晉擡起手,招來兩名捧匣的白衣童子,沉聲道:“將銅鏽雀尾去交給樊姑娘。”

兩名白衣童子面面相覷,然後淚水漣漣,顯然有些戀戀不捨,這般名動天下的神兵利器,就算是幫師父捧着也莫大滿足了,送出去之後,往後十有八九是想看一眼摸一下都難了。

魏晉厲聲道:“去!”

白衣童子不敢違逆,速速離身而去。

張巨仙微笑問道:“窟主,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糜奉節笑道:“符籙山都是如此扭扭捏捏的作態嗎?既然是一家人了,自然就沒有兩家話。”

張巨仙臉色晦暗了一瞬,很快恢復正常,大大方方說道:“符籙山上擄綁了一名胭脂郡下縣主薄,似是樊小姐的舊識,對其青眼相加,不惜與魏山主生死相向……”

糜奉節打斷張巨仙的言語,冰冷道:“樊小柴是我北漢樊大將軍的孫女,她瞧上眼了一位北涼道六品官員,大驚小怪什麼,何時玩膩了,殺掉便是,她如此出類拔萃的資質,怎會爲了男女情愛停滯境界。笑話!”

張巨仙悻悻然,不再就此言語什麼。

踩着不斷向高處退斂的餘暉,徐鳳年拎了兩籠子紅腹錦雞回到院子,王實味當時無意間泄露出破綻給王下山,這名貌似嬌憨的女子顯然沒有不當一回事,這段時日裡,徐鳳年還能四處遊走,王實味則被嚴密禁錮在一院之內,四周都有暗樁哨子盯着,尤其是官兵即將入山的消息傳遍符籙山,小院內直接就坐下了兩名呼吸綿長有序的高手,這反而讓王實味看開了生死,徐鳳年走入院子的時候正坐在臺階上大口喝酒,滿身豪氣,徐鳳年受其感染,也坐在身邊,放下雞籠,從他手中接過酒壺,擡頭灌了一口烈酒。之後那頓晚飯,格外豐盛,大魚大肉,王實味嘿然一笑,看開生死,說道:“看來符籙山這幫歹人是要錯殺不錯放了,這頓臨行飯,徐主薄,你可是沾了王某人的光啊。話說回來,如果徐兄弟你還有機會下山,勞煩與我在青案郡馬蹄縣的妻兒說一句,王實味死得並不窩囊,徐兄弟,記得尤其是要跟我那小兒布衣說一聲,金雞山匪寇能給連根拔起,他爹是立了大功的。”

王實味喝着酒,神情平靜,“就是對不住他們娘倆了,有些愧疚。”

徐鳳年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勸慰的話語。

第二日清晨,符籙山上動靜不小,青壯匪寇一百八十餘,一律奔赴下山,氣勢洶洶。

徐鳳年跟王實味所居院子已經被禁足,王實味坐在大廳,安心養氣,準備符籙山翻臉之際,殺一個賺回本,殺一雙就當賺到了。

徐鳳年則早早出竅神遊。

悄然來到符籙山密林之中,站在一座中途山峰隱蔽的樹梢枝頭,靜觀戰局。

得手雀尾銅鏽的樊小柴的確不笨,大概猜到了他徐鳳年會“出神”觀戰,於是潛入後院,跟盤膝而坐牀榻上的徐鳳年只隔着一堵牆,她雙手按住腰間刀劍。徐鳳年當初九次天人遠遊,都有徐偃兵“守關”,時刻護駕不離,就是怕有人趁機“撿漏”,大半魂魄離竅遠遊,並且凝聚成形,本體的實力就要大打折扣,這是陸地神仙也無法篡改的既定事實。雖然在道教典籍上從無文字記載,可樊小柴已經在武道上登堂入室,同時能夠在拂水社衆多諜子中脫穎而出,才智肯定不差,要殺已是天下第六的徐鳳年,此時是最佳時機,她不覺得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她毫不猶豫就出手了,銅鏽雀尾一刀一劍,破牆而入,如針刺紙,輕而易舉,而嬌軀也一氣撞裂牆壁,在視線透過塵土依稀看到那個背影的那一剎那,樊小柴沒有太多的恨意,就只有解脫。符籙山一見,對他不算如何恨之入骨,但不意味着樊小柴就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況佛經上本就不見記載有任何女子可以成佛的啊。

樊小柴在刀尖劍尖距離背影只差一尺的時候,已算充沛的氣機竟是再登高一階。

銅鏽劍尖更是驟然罡氣大漲,劍鋒未及,劍罡已至。

神遊之徐鳳年輕站在枝頭,忍不住輕聲笑道:“你當高樹露的體魄是紙糊的?否則我會輕易出竅遠行?”

不理會小院中的變故,徐鳳年眺望遠方,總算開始死人了。

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359章 劍開雲海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106章 男兒死盡時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106章 疼第173章 老卒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306章 兩人扶龍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50章 王見王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10章 變故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43章 帝王相逢風雪中第98章 去襄樊第200章 登仙?第107章 星空下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62章 三人禾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5章 真龍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209章 一塊肉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19章 第一顆石子,紫衣攔江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185章 錦囊第199章 六兩三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46章 眉頭第301章 西楚霸王(三)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94章 媼相小宦官第3章 貂覆額第202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下)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134章 拋人皮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377章 舉世皆敵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41章 霧滴(下)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72章 北望第372章 子曰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201章 雷池和道理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50章 急着投胎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64章 遊獵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316章 袍澤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56章 水滸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99章 孤城白首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45章 好鳥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70章 怎麼簡單怎麼殺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5章 勿念勿等第75章 打趴下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86章 天下名劍共主
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359章 劍開雲海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106章 男兒死盡時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106章 疼第173章 老卒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306章 兩人扶龍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50章 王見王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10章 變故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43章 帝王相逢風雪中第98章 去襄樊第200章 登仙?第107章 星空下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62章 三人禾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5章 真龍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209章 一塊肉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19章 第一顆石子,紫衣攔江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185章 錦囊第199章 六兩三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46章 眉頭第301章 西楚霸王(三)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94章 媼相小宦官第3章 貂覆額第202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下)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134章 拋人皮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377章 舉世皆敵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41章 霧滴(下)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72章 北望第372章 子曰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201章 雷池和道理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50章 急着投胎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64章 遊獵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316章 袍澤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56章 水滸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99章 孤城白首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45章 好鳥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70章 怎麼簡單怎麼殺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5章 勿念勿等第75章 打趴下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86章 天下名劍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