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

大殿之上,針落有聲。

中書省平章政事唐師,在孫希濟閤眼辭世後,他就屬於大楚廟堂上資歷最老的官員了,這位老者一直在先前那場鬧劇中選擇袖手旁觀,槐陰唐氏並非春秋十大豪閥之一,興起於大楚開國,鼎盛於大楚鼎盛之時,衰落於大楚末年,可以說槐陰唐氏纔是真正與大楚姜氏共富貴同患難的家族,大楚覆滅後,唐家無一人進入離陽官場,西楚復國後,唐家又是第一撥響應曹長卿的家族之一。雖然唐師和孫希濟的政見不合屬於路人皆知,但屬於真正的君子之爭,各有結黨,從無傾軋。唐師恐怕是朝堂上最早注意到孫希濟燈火將熄的官員,那個時候,唐師沒有絲毫快意,倒像是有個吵架了一輩子卻沒有打過架的惡鄰,突然有天搬家走了,反而有些寂寞。

老人沒有去看皇帝陛下,死死盯着那個傳說中的年輕藩王,坦然問道:“北涼王沒有在昨日離開我大楚京城?今日大駕光臨,是爲殺人而來,搏取平叛首功?”

不等徐鳳年答話,老人擡臂用玉笏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笑道:“若是如此,不妨從我唐師殺起。大楚中書省平章政事,從一品,想必我這顆腦袋還有些分量吧。”

很快就有武臣大步踏出,正是先前那個說出“敢問曹長卿何在”的魁梧男子,朗聲笑道:“世人都說北涼王武功絕頂,那麼大楚武將中就從我趙雲顥殺起!希望北涼王不要嫌棄我這個大楚鎮南將軍,官身不夠顯赫!”

大楚可亡國,可亡於離陽大軍。唯獨不能再亡于徐家之手!

徐鳳年那隻按在姜泥腦袋上的手微微加重力道,示意她沒有出聲說話,看了眼一前一後的一文一武,然後挑起視線望向更遠方,笑眯眯道:“好的,唐師,趙雲顥,你們兩個本王記下了。稍等片刻,兩個太少了,本王要殺就一起殺,那麼現在還有誰願意把腦袋讓出來,做那待客之禮?一起站出來便是,先前趙將軍說得對,曹長卿不在京城,所以還真想不出誰能阻擋本王想殺之人。吏部尚書顧鞅,翰林學士李長吉,門下省右散騎常侍程文羽,禮部侍郎蘇陽,你們幾個怎麼不站出來?還是說你們找好了門路,捨不得死了?如果本王沒有記錯,你們所在的幾個家族,早年在西壘壁戰役後,都是有人殉國的。”

四人中,只有年邁的顧鞅默然走出,走到唐師身邊。其餘三人,都沒有挪步,尤其是程文羽和李長吉兩大當世文豪,已經嚇得面無人色。

隨着顧老尚書的毅然赴死,逐漸有文武官員從左右班列走到中間位置,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順之年,古稀之年,皆有。

大殿內五十餘名被老百姓喜歡譽爲位列中樞的達官顯貴,大楚的國之棟樑,到最後竟然有半數都選擇了做必死無疑的骨鯁忠臣。而其餘半數,自然便是疾風勁草之外的牆頭草了。

壯烈的愚蠢,聰明的卑微。

在這一刻,涇渭分明。

姜泥撇過腦袋,不再讓他把手擱在自己頭上。

徐鳳年沒有跟她斤斤計較,也好像完全沒有要在大殿暴起殺人的念頭,笑道:“我北涼鐵騎南下廣陵道,到底是不是靖難平叛,就在各位的態度了。你們的皇帝陛下正在前線御駕親征,現在站在本王身邊的這個,不過是離家出走的傻閨女,只要你們願意退一步,本王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西壘壁戰場那位西楚皇帝可以繼續在鼓舞軍心,你們這幫文武大臣可以繼續指點江山,或是各謀生路。如何?如果有一人不願意退回原位,那本王今天就當真要大開殺戒,把你們的腦袋全部丟給吳重軒或是許拱了。至於信不信,隨你們,我給你們一炷香權衡利弊,不,只有半炷香。”

說到一炷香的時候,徐鳳年有意無意瞥了眼大殿以外的那條漫長御道,不知爲何改口爲半炷香。

徐鳳年按刀的拇指緩緩推刀出鞘寸餘,那一小截亮光尤爲刺眼。

徐鳳年繼續說道:“大楚有沒有姜泥不重要,反正只要有一個在西線上‘天子守國門’的姜姒就夠了。對不對?”

徐鳳年看着那個手無玉笏的翰林學士李長吉,加重語氣,“李大學士,對不對?!”

再無先前風骨的李長吉小雞啄米點頭道:“對對對!王爺說得在理。”

大殿之上,開始有某些沒有走出班列的臣子向同僚使眼色,開始有人向世交或是親家輕聲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甚至開始有人偷偷小跑過去,試圖把站在大殿中央的官員拉扯回去。

與此同時,有人視而不見,有人置若罔聞,有人乾脆就怒斥,只有寥寥無幾的官員滿臉羞愧地返回兩側位置。

看到這一幕,神色如常的徐鳳年其實百感交集。

曾經的大楚,即中原的脊樑!

故而大楚亡國,即中原陸沉。

可想而知,當年那場蕩氣迴腸的西壘壁戰役,是何等慘烈。

當有人發現徐鳳年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終於有個人心神崩潰,早已暗中串通離陽軍方的禮部侍郎蘇陽突然打了個哆嗦,突然開竅一般,快步走到僅在平章政事唐師身後的位置,對徐鳳年諂媚笑道:“王爺,我就是西楚禮部的蘇陽,不知王爺的那支邊關鐵騎何時能夠到達這西楚京城外頭?”

與其被一羣傻子拉着陪葬,他蘇陽還不如兩害相權取其輕,雖說依附北涼在以後肯定吃不了兜着走,遠遠比不上直接跟那位離陽大將搭上線,但是總好過馬上就見不着大殿外頭的太陽吧。

大楚的禮部侍郎,一口一個“西楚”。

徐鳳年嘖嘖道:“看來蘇侍郎官職不算太高,但卻是這棟大屋子裡頭最聰明的人啊。只當個侍郎實在太可惜了,如果本王是離陽皇帝,怎麼都該讓蘇大人當個執掌朝廷文脈的禮部尚書。”

滿頭汗水的蘇陽能夠做到侍郎,畢竟不是真的蠢到無藥可救,豈會聽不出年輕藩王話語中的調侃,悻悻然道:“王爺過獎,過獎了。”

徐鳳年撇開拇指,那截出鞘涼刀迅速歸鞘。

蘇陽頓時竊喜。

徐鳳年轉頭凝視着姜泥,柔聲打趣道:“昨天沒有非要你立即離開京城,是怕你一時想不開,腦袋瓜子擰不過來,今天不一樣了,如果還沒想明白,那就只好把你打暈然後扛走。”

她眨了眨眼睛,睫毛微微顫抖。

徐鳳年沒有轉頭,伸手隨意指了指那些文武官員,“有唐師顧鞅趙雲顥這些人,說明你這趟西楚之行,並沒有白來。但是同樣還有蘇陽李長吉程文羽這些人,說明你沒有留在西楚等死的意義。你就是個笨丫頭,別當了幾天女皇帝就真把自己當皇帝,大楚臣民在當今西楚,就像我昨日跟你所說,他們不是沒有選擇,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必死之人,現在他們的處境,是願死者可死,願活者能活。那麼現在你告訴我,什麼時候跟我走?”

她下意識就要轉身,遇到事情,反正先躲起來再說!

結果被他伸出雙手按住她的肩膀,氣笑道:“還躲?!”

徐鳳年凝視着她,突然放低聲音悄悄道:“這次真不是嚇唬你,如果再不走,我會有麻煩,而且不小。”

她臉色劇變,說了句等我一下,然後她就跑向大殿側門,不過她突然轉頭,對他燦爛一笑。

兩個小酒窩。

幾乎同時,徐鳳年雙袖一揮,大殿上所有官員只覺得大風撲面,紛紛後退以袖遮面。

所以他們也就無法目睹那幅傾國傾城的動人風景了。

徐鳳年對那個雙手提着龍袍跑路的背影說道:“如果只是過河卒的話,拿不拿都無所謂,我隨手就能帶走。”

她頭也不轉,乾脆利落地撂下兩個字,“銅錢!”

徐鳳年哭笑不得,提醒道:“我去在皇城門口等你。除了銅錢,別忘了順便把大涼龍雀馭回,說不定用得着。”

說完這句話後,徐鳳年一步掠出大殿,直接在皇城門外停下身形。

司禮監掌印太監愣了一下,匆忙跟上,試圖追上皇帝陛下的腳步。

如果接下來運氣不好的話,如果真要有一場生死相向,那麼他就會在她趕到自己身邊之前,跟那個對手分出生死。

其兇險程度,也許不亞於當初他面對人貓韓生宣。

御道之上的攔阻之人,正是昨夜城頭還算相談甚歡的澹臺平靜。

在洪洗象和謝觀應相繼放棄或者失去資格後,無形中她就成了一個當今最有資格替天行道的人間人物。

昨夜這位人間碩果僅存的練氣士宗師,她雲淡風輕說出口的所謂“宵夜”,正是西楚的氣運!

原本西楚京城僅剩的氣數,依舊可以將一位躋身陸地神仙境界的武道大宗師“拒之門外”,但其實也只能阻擋一人而已。

徐鳳年之所以能夠從京城南門一路殺入皇宮,作爲西楚氣數之主的皇帝姜泥,她的存在至關重要,準確說來正是姜泥本心的猶豫不決,造就了徐鳳年的“閒庭信步”,可要說換成是對西楚對姜姒心懷敵意之人,哪怕是拓拔菩薩或是鄧太阿,那麼他們進入皇城不難,像徐鳳年那樣殺死兩名守城人也能辦到,但是再去對上姜泥的滿湖十萬劍,多半就是姜泥勝算更大了。這種妙不可言的天時之利,不入天象便不知其玄。

徐鳳年原本覺得自己的運氣再差,也不至於讓澹臺平靜現在就跟自己撕破臉皮。

但是。

徐鳳年擡頭看了眼天上,又看了眼遠處的人間。

眼神恍惚。

剎那間天地倒轉。

不是謫仙人,而是真正的無數天上人在人世間。

徐鳳年閉上眼睛,輕輕呼出一口氣。

一步跨出,便是陰陽之隔,天地之別。徐鳳年的身影如同走入一道水簾,憑空消失不見。

而那座太極殿之上,氣氛凝重。

等到那個年輕藩王離開,滿朝文武一時間都有些懵,先是得到皇帝陛下授意的掌印太監,讓人小心翼翼將孫希濟的遺體小心搬出去,到頭來竟然只有平章政事唐師默然跟隨,如同爲人擡棺一般。其餘大臣都留在大殿沒有挪步,李長吉和程文羽不約而同低聲罵了聲北涼蠻子,不知不覺成爲目光焦點的禮部侍郎蘇陽倒是泰然處之,哪怕將軍趙雲顥怒聲斥責他全無楚臣風骨,蘇陽只是冷笑不止,中書省和門下省都已經羣龍無首,執掌六部的曹長卿更是不知所蹤,這使得吏部尚書顧鞅一躍成爲大殿上分量最重的官員,顧鞅看着一派亂糟糟的場景,雖然自己心如亂麻,這位大楚天官仍是沉聲道:“今日之事,還請各位退朝之後閉緊嘴巴,決不可說起陛下離京一事,記住,陛下依舊身處西壘壁前線戰場,陛下是在爲我大楚御駕親征,若是萬一有人管不住嘴巴,本官定會竭盡全力,不惜冒着黨同伐異的罵聲,也要嚴懲不貸!勿謂言之不預!”

與顧鞅派系分屬不同陣營的鎮南將軍趙雲顥陰沉道:“這一次,本將願做顧大人門下走狗!”

戶部尚書是個古稀之年的老好人,曾是大楚前朝公認的搗糨糊高手,這一次也破天荒堅定表態道:“諸位!聽我一言,危難之際應當同舟共濟,可莫要行誤人且自誤的鑿船之舉啊。大楚病入膏肓矣,我輩慎言慎行啊。”

顧鞅突然盯住蘇陽,“蘇侍郎以爲如何?”

蘇陽笑眯眯道:“若是別人說這種話,我蘇陽聽過就算了,可既然是顧尚書,就不同了。”

言下之意,是我蘇陽已經快要上岸找到下家了,一般人攔阻我渾水摸魚,我蘇陽鳥也不鳥他,可既然是你這位同樣跟離陽朝廷眉來眼去的吏部尚書,那咱們就都悠着點,既然大夥兒都是要賣身離陽趙室的,現在就別各自殺價,以免雙方好好的玉石價格給作踐成了白菜價格,豈不是白白便宜了離陽。顧鞅點了點頭,蘇陽敏銳捕捉到尚書大人眼中的那抹鄙夷,侍郎大人心中冷笑,說到底,你我都是賣身的青樓女子,你顧家不過就是價格高些,我蘇陽不過就是今天在大殿上比你少了幾兩文人骨氣,可你顧大人五十步笑百步,也不嫌丟人?

西楚廟堂唯一一個目前身處京城的大將軍,驃騎將軍陳崑山沉聲道:“從現在這一刻起,滿城戒嚴,只准入城不許出城!”

這一句話只是讓人略微驚訝,但是下一句話就讓某些人臉色發白了,“若是被我京城禁軍和諜子,發現誰家有信鴿飛起,那就以叛國罪論處!滿門斬立決!”

殿外。

一位身穿蟒袍的宮中太監揹着裹在綢鍛裡的屍體,快步走向宮外的馬車。

槐陰唐家的家主,大楚的從一品平章政事,唐師跟在身後,悽然低聲道:“孫希濟,世人皆言人須往高處走,你爲何偏偏要從離陽廟堂來到這座廟堂。”

唐師老淚縱橫,突然加快幾步,對那名太監喊道:“我來背!”

蟒袍太監滿臉驚訝看着年邁老人,唐師悽然笑道:“老人背死人,慢一些又何妨?”

唐師背起孫希濟,緩緩前行。

滿城春風裡,一個名叫孫希濟的昔年大楚風流人,在一個叫唐師的老人後背上,無聲無息,落葉歸根。

————

朝會緩緩散去,衆人頭頂,一抹璀璨劍光升起起於皇宮大內,落在皇城大門外。

踩在劍上的姜泥茫然四顧,怎麼突然就找不到他了?而且一點氣機都感受不到。

她儘量讓自己靜下心,閉上眼睛,滿湖劍瞬間掠起飛向京城四方。

十萬飛劍恰如一朵巨大蓮花綻放於廣陵道。

姜泥開始試圖憑藉世間劍意與天地相通,以此來斷定徐鳳年的大致行蹤。

她心頭默默起念,一定要等我。

她突然睜開眼睛,有震驚,有疑惑,有惶恐,有驚懼。

劍心自明,告訴她徐鳳年其實就在附近。

她開始駕馭數千飛劍掠回皇城。

然後她發現有數劍妨礙劍心,好像在繞路而行。

她御劍而去,懸停在空中,擡起頭。

若是有澹臺平靜這般大神通的練氣士宗師一旁觀看,就能夠發現有一條雄踞京城的巨大白龍,口吐龍珠。

而那顆龍珠已經快要支離破碎。

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32章 多事之冬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71章 想拎酒而回第409章 風過無聲,馬蹄將至第38章 你是禪第391章 祿球兒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38章 你是禪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59章 小傘大龍捲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13章 萬人擋我,一口唾沫第130章 扛刀入北涼第203章 飛昇第361章 如花第193章 女俠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27章 茶與血第56章 陸地神仙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133章 登樓第87章 上山入城進宮(上)第8章 高手第89章 破甲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39章 喝喝喝第171章 九樓之上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76章 井中月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10章 籠絡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39章 下酒菜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135章 一顆大好頭顱第200章 登仙?第138章 兄弟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140章 以北第50章 燈火第178章 指玄對指玄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413章 謫仙如雨落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72章 北望第116章 天亮第122章 輸贏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140章 以北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番外第三章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74章 守歲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58章 小拓跋第317章 中原宗師,盡至關外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64章 遊獵第32章 給不給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85章 錦囊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
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32章 多事之冬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71章 想拎酒而回第409章 風過無聲,馬蹄將至第38章 你是禪第391章 祿球兒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38章 你是禪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59章 小傘大龍捲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13章 萬人擋我,一口唾沫第130章 扛刀入北涼第203章 飛昇第361章 如花第193章 女俠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27章 茶與血第56章 陸地神仙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133章 登樓第87章 上山入城進宮(上)第8章 高手第89章 破甲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39章 喝喝喝第171章 九樓之上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76章 井中月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10章 籠絡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39章 下酒菜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135章 一顆大好頭顱第200章 登仙?第138章 兄弟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140章 以北第50章 燈火第178章 指玄對指玄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413章 謫仙如雨落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72章 北望第116章 天亮第122章 輸贏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140章 以北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番外第三章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74章 守歲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58章 小拓跋第317章 中原宗師,盡至關外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64章 遊獵第32章 給不給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85章 錦囊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