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王者之謀

劉璟深深看了一眼法正,意味深長地笑道:“曹丕不是曹操,曹操不用考慮軍權控制這些問題,但曹丕就不同了,他雖爲世子,但地位並不牢固,只要他一天不登位,曹植就依然對他有巨大威脅。

所以掌控軍權對他曹丕而言,遠遠比合肥大戰更重要,只是合肥戰役對峙,軍事壓力使他無法考慮太多,所以我要撤軍給他減輕軍事壓力,只要他得到了這個機會,他怎能不趁機進行軍權的部署控制?”

法正默默點頭,這種政治權謀確實是他的不足,當然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丟人,要知道劉璟可是漢王,他的超人一等的目光,有常人所難及的政治頭腦,他在政治權謀上的思慮當然要比自己深遠得多。

“殿下能否在繼續開導一下我們?”旁邊老將黃忠忍不住開口請求道。

劉璟回頭看了看衆將,微微笑道:“老將軍既然開了口,我怎敢不從。”

黃忠連聲說不敢,劉璟這纔不慌不忙到道:“曹軍經過數十年的整合,現在主要有三派勢力,一是曹派,以曹仁爲首,其次是夏侯派,以夏侯惇爲首,再其次是嫡派,如張遼、徐晃、張郃等人,都是曹操的嫡系,所以你看曹軍的勢力分佈,夏侯惇在豫州、夏侯尚在幷州,曹仁在徐州、曹休在青州,但合肥的主將卻是張遼和徐晃,各位覺得有趣吧!”

周圍大將都笑了起來,“殿下如果不說,我們真沒有注意到這種勢力分佈。”

劉璟又道:“夏侯淵陣亡後,夏侯派遭受重挫,但這次南陽曹洪陣亡,曹派也有很大的損失,雙方算是扯平了。”

“殿下的意思是說,這兩派有矛盾?”法正有些驚訝地問道。

“其實也談不上什麼矛盾,不過是利益爭奪罷了,只是曹操會掌握平衡,一般也掀不起什麼浪頭,但這次由曹丕坐鎮合肥,恐怕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了,夏侯惇守許昌,我聽說他和身在許昌的曹植往來頗多,雖然不知道夏侯惇是否支持曹植,不過我相信曹丕一定會十分緊張。”

劉璟見衆人都聽得全神貫注,不由笑了笑又接着道:“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細節,也就是這次曹丕調糧,從許昌到壽春和從徐州到壽春,其實兩邊的距離都差不多,而且徐州可以走水路,調糧消耗會更少,據我所知,許昌和徐州屯糧都是三十萬石,最後,曹丕居然從許昌調二十萬石糧食,卻只從徐州調十萬石糧食,這明顯就是在袒護徐州的利益,徐州是曹仁坐鎮,而許昌是夏侯惇坐鎮,曹丕的心思,大家明白了嗎?”

衆人恍然大悟,法正嘆道:“若殿下不說,我們誰都想不到曹軍內部鬥爭竟會是如此激烈。”

劉璟又繼續道:“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涌,曹操當然也知道,只是他的病情沉重,他很擔心自己命不長久了,所以他爲了平穩交權,竟然把合肥軍權交給了曹丕,我明白曹操的苦心,他其實也就是默許曹丕利用這次合肥大戰掌控軍權,給他創造掌軍的機會,但又怕曹丕胡亂指揮,導致合肥大敗,所以曹操又委託程昱輔佐曹丕,只是凡事難以兩全,哪有又取得戰役勝利,又能平穩交權的道理?”

法正也是極爲有智慧之人,只有劉璟稍稍點撥,他立刻豁然開朗,既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法正沉吟一下便道:“或許曹操已經感覺到國力難以和我們抗衡,便有了放棄合肥的打算,所以他才離開合肥,返回鄴都。”

“法軍師說得對,這場合肥之戰就是國力之戰,雙方拼物資糧食消耗,我們雖然糧食也快耗盡,但我們還有數百萬只牛羊做後盾,我們完全可以再堅持一年,但曹軍卻連這個冬天都快堅持不住了,這場戰役打不下去,最後只能談判,讓出合肥北撤,曹操很清楚這個結果,所以他才離開合肥,讓曹丕第一次真正地統領軍隊。”

黃忠又問道:“殿下認爲曹丕接下來會有什麼手段呢?”

“他具體會用什麼手段我也猜不到,但脈絡卻很清晰,曹丕一定會極力拉攏曹仁,賦予曹仁重權,至於張遼、徐晃、張郃等人,曹丕當然也會示好拉攏,如果張遼領情也就罷了,如果不領情,恐怕曹丕就會有想法了。”

正說着,遠處大船敲響了鐘聲,劉璟對衆人笑道:”我們該出發了,把戲臺子留給曹丕,我們只管看戲。”

他催馬向山崗下奔去,衆人緊跟其後,向一艘五千石的大船疾奔而去。

當漢軍撤離合肥時,合肥城頭的曹軍一片歡呼,不少曹軍士兵衝出合肥城,佔領了北城外的土山,在土山上歡呼雀躍,歡慶勝利。

惟獨張遼卻心事重重,凝視着南方一言不發,這時副將臧霸走上前道:“文遠在擔心什麼?”

張遼嘆了口氣,“我感覺劉璟並沒有撤離,他其實是在用計。”

“文遠爲何這樣認爲?”

“很簡單,合肥的糧草軍資已囤積極多,就算沒有柴桑物資過來,漢軍照樣可以度過冬天,既然糧草物資充足,劉璟又何必驚慌失措,倉惶撤軍離開合肥?”

“文遠說得不錯,漢軍並沒有失勢,何必撤退?要知道這樣撤退對軍心影響很大。”

“是啊!”

張遼嘆息一聲說:“這幾個月漢軍根本就沒有攻城,打的是國力之戰,他們已佔據上風,卻因爲柴桑失火而撤退,這絕不是劉璟做事的規矩,他這樣倉惶撤退,必有圖謀!”

“可是.....他們是走水路撤軍,明知我們不會追趕,他又圖什麼呢?”

張遼搖搖頭,“我也不知,但我相信他撤軍必有深意。”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將一卷鴿信遞給張遼,“都督,世子急令!”

張遼打開鴿信看了看,臉色不由一變,臧霸見張遼臉色不對,便緊張地問道:“世子說什麼?”

“他讓我們兩人立刻去壽春商議軍情。”

臧霸愣住了,不由急道:“那合肥怎麼辦?誰來鎮守?”

這着實不合常理,一般是主將離去,副將留下守城,而曹丕卻令主將和副將一同去壽春,而且尚不知漢軍會不會突然殺回來,這簡直就是胡鬧。

張遼沉吟片刻,毅然道:“合肥城不能有半點大意,我去壽春,你留下鎮守合肥。”

“可是世子那邊.....”

“不要再說了,就這樣決定,世子那邊我去解釋,若真惹他不滿,一切責任我來承擔,絕不會連累宣高。”

張遼當即令道:“備馬,我要立刻出城!”

張遼又向臧霸交代了幾句,便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離開了合肥城,向壽春方向疾奔而去。

就在張遼剛走,在合肥城附近監視城池的漢軍斥候立刻趕去了濡須口,向漢王劉璟急報張遼北上的軍情。

曹丕在第一時間內接到了柴桑探子發來的鴿信,知道了柴桑被江東軍突襲,倉庫羣被燒燬,損失慘重。

這件事在曹操臨走前有過交代,孫權很快能會出兵柴桑,對付漢軍的後勤重地,曹操的策劃果然實現了,這令曹丕大喜過望,很快他便得知漢軍大舉南撤的消息,這個消息令曹丕無比振奮,他關注的重點也自然開始了轉變。

入夜,行宮大堂內燈火通明,曹丕獨自一人,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思慮着掌權之道,他來合肥就是爲了掌軍權,現在機會來了,他豈能不好好利用?

這時,他的心腹侍衛迅速走上前施一禮,低聲稟報道:“公子,子魚先生已到。”

曹丕大喜,華歆終於趕到了,他連忙令道:“帶他去後堂等我!”

曹丕也轉身向後堂走去,不多時,頭戴斗笠,身着黑衣的華歆在侍衛的帶領下,快步走進了後堂。

華歆是得到曹丕之令,跟隨運糧隊伍秘密趕來壽春,他不敢公開露面,唯恐被曹植的人發現,秘密向曹操告狀,那會影響到曹丕,要知道,曹操嚴禁曹丕和他往來。

“微臣參見世子!”華歆上前向曹丕行一禮。

華歆是曹丕最信任之人,是他的智囊心腹,雖然華歆被曹操貶去許昌,但曹丕依然和他秘密有書信往來。

曹丕請他坐下,欣慰之極地笑道:“子魚來得簡直太是時候了。”

“微臣也聽說漢軍南撤了,這是世子的機會啊!”

曹丕點點頭,“先不說此事,說說那個人,他在許昌如何?”

曹丕指的是曹植,由華歆替他秘密監視曹植的一舉一動,華歆沉吟片刻道:“從表面上看他很放蕩形骸,整天喝酒吟詩,呼友狎妓,似乎在自毀名譽,但而他做得太落痕跡了,反而讓人懷疑。”

曹丕冷笑一聲,父親生病,他卻比誰都跑得快,跑來侍候父親,企圖在合肥接手軍權,放蕩形骸,機會卻抓得準,這分明是有人在替他出謀劃策。

“他和夏侯惇的關係如何?”曹丕又冷冷問道。

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8章 綿裡藏針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290章 攔路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224章 議婚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96章 欲迎還拒第93章 好消息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90章 血戰突圍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
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8章 綿裡藏針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290章 攔路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224章 議婚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96章 欲迎還拒第93章 好消息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90章 血戰突圍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