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

、、、、、、、、、、

衆人紛紛起身,簇擁着曹操向長安城內而去,長安的宮殿早已被赤眉軍燒燬殆盡,劉秀在洛陽登基後也沒有再重新修建宮殿,只是在未央宮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行宮,又經順帝和恆帝兩次修葺,後來董卓又將行宮擴大,起名爲新未央宮。

馬超叛亂之前,這座佔地近四畝的宮殿一直用作司隸官衙,現在又改爲關中都督衙門,曹植便駐紮在其中,統領關中十四萬大軍。

曹操進了宮城,在內殿裡坐下,衆武將領分站兩旁,曹操這才問道:“劉璟那邊可有消息?”

曹仁上前一步,躬身道:“啓稟丞相,劉璟陸續向漢中集結兵力,根據我們最新的情報,估計已有十萬大軍,另外南鄭官倉內有原來張魯留下的四十萬石糧食,還有大量軍械物資,另外還有一個消息,那就是劉璟已將荊州軍改名爲漢軍。”

曹操一怔,忽然仰頭大笑起來,衆人皆摸不着頭腦,曹操點點頭道:“看來劉璟已經毫不掩飾他的野心了,我的軍隊叫曹軍,他的軍隊卻叫漢軍,難道他纔是朝廷之軍嗎?”

荀攸微微笑道:“恐怕劉璟真正的想法,是想叫南漢軍。”

“公達說得不錯,劉璟不想承認朝廷,他想自立一個朝廷,可惜他的野心不會得逞,我將誓死捍衛關中,不讓他進關中一步。”

說到這,曹操又環顧左右,緩緩道:“雖然我很自信,但我們也要承認,劉璟軍隊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他有很多優勢軍隊,水軍可以不談,但他的重甲步兵甚至可以和我的虎豹騎兵抗衡,再加上他兵精糧足,將士訓練有素,這次關中之戰,將和我們各佔一半勝機,就看誰臨戰發揮得好,所以我們不能有一絲懈怠,更不能有一絲驕慢之心,請各位牢記這一點!”

衆人一起躬身施禮,“丞相教誨,臣等銘記於心!”

曹操接見完衆人便回到內堂,他又命人將荀攸、鍾繇和曹仁找來,曹操已換了一身寬鬆的衣服,對衆人笑道:“大家請隨意坐吧!”

曹植也在場,他就站在父親身後,曹操回頭看了他一眼,“你也坐下吧!”

曹操見衆人都坐下,這才嘆口氣道:“說起來我心中也十分懊悔,當年在汝南我如果再堅持一下,將前去投靠劉表的渾小劉璟抓住,也就沒有今天的被動了。”

衆人都苦笑起來,丞相已經不止一次爲這件事懊悔了,荀攸又勸道:“當時微臣也在場,說實話,我當時根本沒把這個毛頭小放在心上,估計所有人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誰會想到他有一天會一鳴驚人,成爲荊州和益州之主,成爲我們最大的敵人呢?所以丞相不必再爲往事介懷。”

“我不是介懷,我在想,要是我有這麼一個兒該有多好!”

衆人面面相覷,原來丞相又動了愛才之心,這個老毛病什麼時候能改啊!曹植卻滿臉尷尬,欠身道:“孩兒讓父親失望了!”

曹操擺擺手,嘆息道:“算了,此事不再談,我聽聽大家的應對之策,我們該如何應對劉璟的北上?”

他看了一眼鍾繇,笑道:“元常不光字寫得好,而且謀略也不錯,尤其對關中很熟悉,我想先聽聽你的看法。”

鍾繇便是楷書的創始人,是漢末著名的書法家,年約六十歲,朝廷元老之臣,他和荀攸的交情尤其深厚,荀攸多次向曹操推薦他,曹操便任命鍾繇爲司隸校尉,鎮守關中。

也正是在鍾繇的苦心經營下,關中這些年的經濟恢復得很快,不再像建安初年那般破敗了,已經有了幾分生機。

鍾繇見曹操先問自己,便躬身道:“微臣以爲,劉璟不會攻打關中,而是會進軍隴西。”

“此話怎講?”曹操連忙問道。

“原因很簡單,關中六道中峪穀道已經毀壞數十年,很難再利用,實際上只有五道,武關道、午道、駱儻道、褒斜道和陳倉道,而武關道是從南陽過來,所以可以排除,只剩下四道,這四道的特點都是位於崇山險峻之中,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現在每條穀道都駐兵上萬,劉璟的軍隊怎麼可能過得來,趙雲軍隊不斷來騷擾,他們也很清楚,關中四道進不來,那麼最有可能就是走祁山北上了。”

鍾繇的分析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信服,曹操負手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久久凝視着關中地圖,地圖上標示得很清楚,從最東面的武關道一直到最西面的陳倉道,曹操沉思半晌道:“我想去午道親自看一看。”

午道是關中六道中最險峻的一條道,自古就有‘終南六道,午爲王’的說法,午道也是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條終南通道,從長安通往漢中,全長六裡,從北方的谷入,從南方的午谷出,所以又叫做午谷。

午谷兩邊都是險峻陡峭的山體,穀道狹長,最窄處只有兩步,最寬處也不到兩步,山谷內高地起伏,氣候變化莫測,剛纔還是豔陽高照,可一轉眼就是烏雲密佈,閃電雷鳴,常常有商旅騾馬不勝疲乏,倒斃在山谷之中。

曹軍在午道北線約里長的高山頂上修建了十座烽燧,平均每隔十里就有一座烽燧,監視着里長的穀道,另外又險要之處分別修建了五座軍堡,每座軍堡可容納人,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不僅如此,曹軍在谷口還有一座大軍營,駐兵約萬人,不光是午谷,其餘幾條穀道都是一樣的嚴密防禦,駐紮了數萬軍隊。

曹操在衆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午谷口,他並沒有去軍營,而是直接進了穀道,前後千餘士兵護衛,浩浩蕩蕩沿着穀道向南而去,在崎嶇的穀道內約走了十里,前面是一座軍堡,居高臨下,扼斷了穀道,就彷彿一個壯漢跨在穀道上一般,往來行人都必須從軍堡中穿過。

這座軍堡便是曹軍最南面的防禦點,再向南便只剩下烽燧了,曹操用馬鞭一指軍堡,“就到這裡了!”

軍堡內的士兵紛紛迎出來,爲是一名軍侯,他上前單膝跪下見禮,“參見丞相!”

曹操低身問道:“最近可有敵情?”

“回稟丞相,最近常有敵軍斥候,今天上午還有烽燧點燃,估計會有大隊敵軍前來騷擾。”

曹操點了點頭,翻身下馬,在一羣武官員的簇擁下,走進了軍堡,一直上到層,居高臨下向南面探望,南面山谷比較開闊,就象個喇叭狀,上面細窄,漸漸地開闊下去,最下面是一片寬約步的平坦之地。

就在這時,前面忽然出現了一支軍隊,約千餘人,爲是餘騎兵,旌旗如雲,頗爲壯觀,這時,曹仁低聲驚呼,“這是劉璟的軍隊!”

衆人皆一愣,曹操問道:“何以見得?”

曹仁指着前方的旗幟道:“丞相請看中間一杆大旗,赤旗黑龍金邊,比普通旗幟多了一道金邊,這就是劉璟的帥旗,劉璟必在其中。”

曹操眯眼細看,他也看見了,在對方的旗幟中,果然有一面金邊赤旗,他不由笑了起來,“當真是巧了,居然在這裡遇到了劉璟。”

曹操的護衛們卻緊張起來,千餘人紛紛列隊,劍拔弩張,警惕地注視着兩餘步外的劉璟軍隊,這時,對面的軍隊也停了下來,曹操看得很清楚,只有一千餘人,不像是來攻打午谷,或許也是劉璟前來視察。

旁邊荀攸低聲道:“劉璟現身在漢中,大戰恐怕就要開始了,微臣感覺隴西那邊還要加強兵力,另外”

荀攸話沒有說完,對面一名騎兵飛奔而至,在數十步外大喊:“請問曹丞相可在?”

曹操在軍堡頂呵呵笑道:“本相在這裡!”

騎兵又抱拳道:“我家州牧想與曹丞相一敘,不知丞相可願意賞臉?”

曹操沉思片刻,便笑道:“可以,請劉州牧上前一敘!”

劉璟是五天前抵達漢中,他也是在數十名武將官的陪同下前來親自視察午谷,瞭解曹軍防禦,沒想到居然在午穀道內遇見了曹操,這令他大爲驚訝,他立刻意識到,這次關中之戰,他還是和曹操對壘。

不多時,劉璟在二十幾名騎兵護衛下緩緩上前,騎馬們手執盾牌,嚴密護衛在劉璟左右,防止曹軍用弩箭襲擊。

離軍堡還有二十餘步,劉璟停了下來,抱拳高聲道:“曹丞相請了!”

曹操站在軍堡垛口前,呵呵笑道:“賢侄,別來無恙啊!”

“小侄是勞碌之命,奔波於荊蜀,倒是丞相略有現老,兩鬢已斑白,還請丞相保重身體。”

曹操這兩年確實老了很多,頭髮半白,兩鬢染霜,但他從不承認自己已老,周圍大臣武也不敢在他面前提及此事,唯獨劉璟當着千餘人的面直接指出來,雖然是有問候之意,但曹操卻聽得刺耳。

他臉上的笑意消失了,不冷不熱答道:“老夫身體強健,尚能騎馬開弓,也能吟詩作賦,老夫很有信心,有一天會親自給州牧弔孝立碑,說實話,我很期盼那一天到來。”

劉璟大笑起來,“恐怕讓丞相失望了,小侄今年才二十有六,至少還能活五十年,不知五十年後,丞相安在否?”

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240章 痛惜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2章 一輛牛車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029章 大堂對質
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240章 痛惜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2章 一輛牛車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029章 大堂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