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

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

第180章

這個世界上,願意把升斗小民放在心上,永遠保護的皇帝,不是沒有,他就是被人們稱暴君,屠夫皇帝的朱重八。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男人,出身農家,在那個戰亂頻仍的黑暗時代,他像一道閃電,照亮了華夏的夜空。

他曾是皇覺寺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沙彌,數十年披荊斬棘,最終登上了天下權力的巔峰。最爲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坐在御座上,口含天憲,撫御萬方,他也依然還是當年那個騎在牛背上仰望蒼穹的放牛娃。

朱元璋一直沒有背叛自己的階級,哪怕多年並肩戰鬥的戰友一一離他而去,哪怕被士大夫們描繪成殺人魔王、一代獨夫。

自古以來,士大夫與天子共天下,非與百姓共天下,是歷朝歷代統治者們恪守的潛規則,一直到死,淮右布衣朱重八,都不信這個邪。

於是,他創造了三大案,也就是藍玉案其實可以和胡惟庸案併案,空印案、郭桓案。三大案件的發生都帶有極強的目的性,胡惟庸案和藍玉案主要針對的是開國功臣,空印案是朱元璋認爲下面的官員藐視權威,郭桓案則是爲了整飭貪官污吏。

這三大案殺了十數的萬人,有人說朱元璋是爲了加強皇權,有人說是爲了加強集權,爲子孫鋪平道路。有的人則是說朱元璋生性多疑,殘忍好殺。

然而,這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有的人是真不明白,有的人則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朱重八的真正出發點,就是爲了讓全天下受苦受難的百姓,能夠活下去。

爲了讓百姓活下去,他制定了中國歷史針對官員處罰最嚴厲的酷刑,在歷朝歷代,官員犯罪了,可以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這八議,議親專指皇親國戚,議故,即皇帝的故舊,議賢,即德行修養高的人;議能,即才能卓越的人;議功,即功勳卓著的人;議貴,即三品以上的官員和有一品爵位的人;議勤,即勤謹辛勞的人;議賓,即前朝國君的後裔被尊爲國賓的人。

這一套八議制度,源於《周禮·秋官·小司寇》中的“八議之闢”,是“刑不上大夫”的禮制原則在刑罰適用上的具體體現。漢末魏晉以來,豪強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實力不斷擴大,官僚貴族集團的壟斷地位日益增強。魏明帝制定“新律”時,爲了籠絡官僚貴族集團,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首次將“八議”制度正式定入國家法典,使封建貴族官僚的司法特權逐步法律化、制度化,這也是公開的不平等。

八議之人犯罪可以堂而皇之、有法可依地享有“議、請、減、當、免”的特權。

可事實上,唯有朱重八,不認這一套,他殺了丞相胡惟庸,這是歷史上,第一個不是因爲造反或者是無能而被殺的丞相,而是因爲貪污。用後世的話說,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

於是,胡惟庸被殺了,貪污六十兩紋銀的官員,會被剝皮充草,誅連三族,在歷史上,當任何朝廷的官員,都非常爽,只要不造反,貪污最多被罷免,只要不參與奪嫡之爭,基本上不會被抄家。

但是明朝不行。

有人說朱重八大殺功臣,可事實上呢?朱重八殺的都是該死的功臣,要論功臣之首,自然是徐達,徐達明事理、知進退、通軍略、擅征伐……

最關鍵的是,他與朱重八,永遠是一條心。

徐達是朱棣的岳父,是永樂皇帝的老丈人,是仁孝皇后的爹。

全天下的人都敬仰他,在他死後,有流言說,背上生癰,不能吃發物,上位(朱元璋)賜蒸鵝,徐達含淚吃下,於是掛了。

但是,滿朝文武、三軍將士都知道,元帥唯一的弱點就是,太好吃了!三軍統帥,是個吃貨,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大明朝最頂級的軍國機密之一。

最好吃蒸鵝!這是窮時落下的病,魏國公幾乎聞到蒸鵝的味道就走不動道,口水能倒灌整個玄武湖,這時候就算王保保殺進來了也不要打攪他,否則你會死得比王保保還要慘。

明明知道自己的病需要忌口,可是徐達卻堅持要吃蒸鵝,結果把自己吃死了。

“生而好吃,死也要吃!”

這是得知這位老朋友駕鶴西去之後,大明天子朱元璋給大明元帥親筆題下的輓聯,八個字中,滿含悲憤!

事實上,論軍功,如果說功高蓋主,藍玉算個屁,他給徐達連提鞋都不配,在徐達、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湯和麪前,藍玉算個屁?

只要藍玉安分守己,他什麼都沒有,作爲開國皇帝,朱重八的格局和氣度,不說歷朝皇帝第一,至少可以排進前三。

只是非常可惜,朱重八的一片苦心,都被付之東流。

當程世傑感慨而發的時候,哪怕大明歷史上德行和節操都不錯的傅宗龍,卻露出遲疑之色,顯然他並不認同程世傑的話。

他更相信是上天的庇佑,也可以說是程世傑這個國之柱石的功勞,怎麼可能讓無知而愚昧的升斗小民,庇護着大明呢?

當然,傅宗龍並沒有與程世傑爭論這個問題,他被戰場上的炮聲給吸引了過來,爲了減輕東江軍的壓力,程世傑下令寧海軍的炮兵,對着東江軍陣前五百步的範圍內,進行火力覆蓋。

三十六門三寸炮,這是後裝滑膛炮,照着建奴猛轟,現在根本就不必刻意去瞄準了,兩萬大軍撒開來,多大一團啊,閉着雙眼都能打中,再說戰場煙熏火燎的,想瞄也瞄不信,還不如閉着眼睛瞎蒙。

建奴大軍從八里灣開始便跟寧海軍的大炮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對這些鬼炮可謂怕到骨子了,炮聲一響,所有建奴武士都本能的渾身一哆嗦,心裡狂叫薩滿大神保佑,千萬別讓炮彈落到他們身邊!

可惜他們的人數多了點,薩滿大神罩不住這麼多人,炮彈落下,橘紅的煙焰翻滾而起,好多建奴武士被螞蟻似的拋向夜空,瀝下一陣陣血雨。

建奴那原本高昂的士氣捱了一輪炮,頓時便低落起來。最要命的是,寧海軍炮兵跟打了雞血似的,根本就不顧自己能打中什麼,只管埋頭悶裝猛打。

幾乎每一發開花炮彈落下,都給建奴帶來傷亡,那血肉橫飛的慘狀令他們恐懼萬分。如果是實心鉛球,一炮轟過去最多打死打傷幾個人,可開花炮彈可不一樣,落在人最密集的地方,一炮轟掉十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不管你武功有多高強,披了幾重鐵甲,捱上了不死也得攤個殘廢,還玩個鬼啊?上百發炮彈落下,建奴大軍便亂了起來,不少人扔掉手裡的傢伙,捂着耳朵狂呼大喊,奔走若狂,至於戰馬,更是拼命嘶叫,亂衝亂撞,逼得主人不得不用刀子讓它安靜下來。

“咚咚咚……”

這種沉悶的聲音突然響起,一聽這種聲音,建奴武士便面色大變,扭頭望向已經被煙火籠罩的明軍炮兵陣地,不管是兵是將,臉上都揚起了一絲絕望!

飛雷炮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這玩意別看射程近,一個炸藥炮,威力足以比三五枚三寸炮彈威力還大,一旦命中,一個炸藥包可以炸飛半個牛錄。

隨着六十八門部署到位的飛雷炮開始發射炸藥包,一大包一大包炸藥包飛了出去,一路打着旋,劃出千奇百怪的彈道落入建奴陣中。

“轟轟轟轟……”

一團團嚇人的硝煙裹着火光狂衝起二三十米高,一聲聲雷霆萬鈞的暴烈巨響震得在場所有人毛孔都要撕裂開來,爆炸的衝擊波風席捲一切。

爆炸的衝擊波四面衝擊,不知道多少建奴武士只覺得自己好像是站在正在噴發的火山口上,刺眼的火光閃過,地皮劇烈顫動,他們的身體、長矛、盔甲……一切都粉碎開來。

很多人的身體被爆炸衝擊波生生撕裂,然後四處亂拋,也有不少被震得雙腳離地飛起好幾米高再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七竅流血,再也沒能站起來,他們的內臟都被震裂了。

天知道在這一輪炮擊中,天知道多少建奴士兵在這次排山倒海式的炮擊中化爲灰燼,天知道又有多少人渾身是火,身上更是被打進了多塊彈片,倒在火海中痛苦地哀號着。

投降明軍的蒙古騎兵神情恐懼,人喊馬嘶亂作一團,他們在慶幸,幸虧投降得早了,要不然,這一輪炮彈落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全部玩完了。

關寧軍面色發白,相顧駭然。

吳三桂終於明白程世傑如何砍建奴如同砍瓜切菜的了,要是他有這樣的火炮,他也可以把建奴按在地上摩擦。

明軍的將士無不士氣大振,高舉着兵器發出狂熱的歡呼,尤其是東江軍,看到大片大片建奴士兵被排山倒海地擴散的烈焰吞噬後,他們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氣瞬間來了個止跌回升,而且是火箭般往上直躥!

看到火炮往建奴大軍中間傾泄,他們便知道,這場仗他們贏定了。

皇太極看到這一幕,他拳頭捏得啪啪響,雙眼紅得幾欲噴血:“該死的,又是這鬼炮!這鬼炮太厲害了!每一次集火齊射都要炸死或者燒死他們好幾百人,這仗還怎麼打?”

建奴衆將領盡皆魂飛魄散,彼此對視,都看到一張張同樣蒼白的臉。

明軍的火器如此厲害,如果大規模應用到戰場上,後金還有任何贏的希望嗎?

程世傑非常滿意,這一輪炮擊,他花了不少錢,開花彈一枚就需要十五兩銀子,就連飛雷炮的炮彈,一枚也要將近四兩銀子,當然飛雷炮比佛郎機炮要省點錢。

這一輪炮彈下去,就砸出去了七八百兩銀子,相當於一百多頭牛直接飛了。

程世傑沒有一絲肉疼的模樣,他淡淡的笑道:“這纔剛剛開始!”

程世傑還有加農炮、榴彈炮、火箭炮、迫擊炮、後裝線膛步槍都還沒有弄出來,皮時候,可以慢慢玩吧!

傅宗龍的表現,嘴裡可以塞進去一隻鵝蛋,他身後的官員也大驚失色,有幾個膽小的捂着褲子跑向遠處,很顯然,他們被嚇尿了。

能被明軍自己的火炮嚇尿,這些官員也沒誰了。

隨着寧海軍的炮兵迅速把炮彈塞進炮膛裡,然後拉動炮繩。

“轟轟轟轟……”

新一輪的炮擊又開始了,也就意味着又是七八百兩銀子沒了,建奴陣中不多時,升騰起一團團橘紅色的火球,又是一輪慘叫。

傅宗龍這個天津保定薊州都督,與高第不同,他可是從基層升上來的,在擔任貴州巡按期間,平定了安邦彥之亂,他對於軍中的各種火器、火炮,並不算陌生。

可問題是,他知道的明軍火炮和火器,那玩意殺傷力其實很糟糕,能炸死幾個全看運氣,如果它心情不好,不爆炸或者只炸開兩片,那誰也沒辦法。

可是看這些大炮,那是完全不一樣啊,一炮轟過去,不炸死十幾,也得炸死二三十!如此恐怖的火器,就算你銅皮鐵骨也抵擋不住啊!

作爲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督薊門、遼東、保定軍務,傅宗龍望着程世傑軍中的火炮,眼神就像千年老光棍看到極品大美女一樣。

隨着寧海軍的火炮延伸,建奴的進攻部隊被打散了,建奴大軍所在的區域,炸點漫山遍野的炸開,爆炸聲幾乎沒有任何空隙,建奴武士手中的盾牌連同他們的手臂一起漫天飛舞。

如此震撼的場面,讓高起潛瞠目結舌,連話都說不出來。

那幾個溫體仁的心腹面色更是蒼白得可怕,甚至身休不受控制的戰慄着,喃喃說:“妖法,妖法,一定是妖法!”

高起潛喃喃地道:“有此強軍,大明從此無憂了!”

幾名溫體仁的心腹對視,各自都是憂心忡忡。

程世傑的實力竟然如此強悍!他是個忠臣還好,如果他鐵了心要造反,誰人能制?

更可怕的是,他手中還有大批威力無比的大炮!

不能再繼續讓他發展壯大了,必須想辦法削弱他的實力!一個擁有太過強大的實力的武將,不管是忠還是奸,對文臣集團都沒有好處。

文臣集團要的,只是將一切權力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不管坐在龍椅上的人是姓朱還是姓愛新覺羅,只要能放權給他們,他們就對他俯首聽命!

轉念之間,寧海軍已經與建奴鑲短兵相接了。

建奴在寧海軍的凌厲攻勢下,節節敗退,馬上有潰敗的趨勢。

在這個時候,兵部侍郎範景文,這個範景文雖然與范文程卻沒有任何關係,范文程是瀋陽人,而範景文,其實與盧象升的履歷差不多。他的崛起與盧象升一樣,在崇禎二年己巳之變時,盧象升作爲大名知府,募集萬餘民壯北上勤王。而時任河南巡撫的範景文也同樣率領自己的部下八千人出兵勤王,軍餉自籌。

只不過,盧象升是帶着大名府義軍在大興縣與建奴打了一仗,擊退兩個牛錄六百餘建奴進攻大興,而範景文所部卻沒有參戰,只是武裝行軍了一圈。

範景文同時也是大明最後一任內閣大學士,在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的時候,他沒有降敵而是跳入雙塔寺旁的古井而死。範景文死的時候,猶以爲皇上已逃亡南方,殊不知皇帝已自縊身死。他死後,贈太傅,諡號文貞。

跟着傅宗龍而來的官員中,傅宗龍官職最高,他則是其次,擔任兵部侍郎,眼看着明軍馬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幾名官員擁簇着範景文七嘴八舌的道:“範大人,那武夫如此飛揚拔扈,再讓他立此大功,還有誰治得了他?”

“武人氣焰越發囂張,國勢卻越發的衰微,只怕非大明之福!”

“要不勸勸傅大人,讓他趕緊傳令全軍,停止進攻?”

“沒用的!姓傅的現在都激動得恨不得親自上戰場廝殺一番了,誰勸得動?”

範景文雖然算是忠臣,可首先是文臣,打壓武官是政治正確。範景文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個人,可以解決目前危機。

剿滅建奴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以文御武的格局可不能壞,吳三桂雖然也是武臣,出身遼西將門,可現在他與祖大壽已經鬧掰了,現在的日子一定非常難過,如果讓程世傑再打贏這一仗,以後就沒有他吳傢什麼事了。

如果他們能說服吳三桂放開一個缺口讓建奴突圍出去,溫體仁肯定可以以此爲藉口狠狠打擊一下程世傑的威信,他們立下這等大功,首輔說什麼也得有所表示,讓他們加官進爵吧?

至於讓這幾萬後金精銳逃回去之後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了……不是還有程世傑頂着嘛!

範景文等官員在程世傑的大營中,儘管他們說話的時候非常小心,可是程世傑的監軍體系可不是吃素的。

負責保護這些文官的士兵,都是監軍系統出身,他們很自然的就接到了消息,陳國棟將這個消息彙報給了程世傑。

程世傑的反應非常平淡,一句知道了就沒有下文了。

別看程世傑在傅宗龍面前說得輕巧,該給建奴放血的時候,他一定都不手軟,他知道建奴是屬小強的,只要有一定機會,他們肯定會再次崛起。

不殺皇太極是程世傑的底線,但是能削弱建奴多少,那就可勁削弱。

也緊緊過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吳三桂找到了祖大弼、祖大樂以及祖可法等人,吳三桂道:“二舅、三舅,現在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祖大弼是一個單純的人,他原本非常喜歡吳三桂,可是吳襄坑了祖大壽,祖大弼對吳三桂父子就有了成見,說話的語氣就非常不善。

吳三桂苦笑道:“咱們可沒有什麼斬首,咱們再不動手,建奴就被程帥的人殺光了,這是不對的!”

祖大樂也是立功心切,就被吳三桂利用了,他也感覺不對勁:“就是啊,再不動手人可就讓寧海軍殺光了!

祖可法更急,祖大樂、祖大弼有着足夠的軍功,他可算是白跑了一趟,眼看着建奴被寧海軍揍得半死不活,現在不搶軍功更待何時?

祖大弼想了想道:“別急,再等等,等程帥命令來了,咱們再上!”

吳三桂皺着眉頭道:“程帥什麼都要依靠步兵,那還要我們這些騎兵幹嘛!要我說,程帥就是把攻擊序列搞錯了,應該讓我們騎兵上,把建奴軍陣衝亂了再讓步兵壓上去,一舉打垮他們!”

看着祖大弼遲疑,吳三桂指着建奴大軍道:“現在的建奴就是熟透了的果子!”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空中發現一朵綠色的煙花,煙花在空中炸開,祖大弼大笑道:“時機來了,程帥已經下來,將士們跟我上!”

在祖大弼的率領下,關寧軍的祖家軍和吳家軍騎兵,超過萬騎朝着建奴發起進攻。

人數上萬,無邊無沿。

上萬騎兵衝鋒,動靜不小。

皇太極明顯的感覺到地面在震動,一萬餘關寧軍騎兵奔馳起來,那聲勢太嚇人了,哪怕戰場已經打得昏天黑地了,也瞞不住他這個沙場老將。

皇太極憑經驗判斷出明軍騎兵是在朝東江軍這邊運動,但速度不快,不禁有些困惑,明軍這是在搞什麼鬼?是因爲步兵混戰成一團了,騎兵無法參戰,所有用這支強大的騎兵向他們施加壓力,順便鼓舞一下步兵的士氣嗎?

按正常情況來看,他的判斷還是有道理的,但是跟程世傑打仗伱壓根就別想能碰到正常情況!

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太單純了。

隨着關寧軍騎兵加入戰鬥,建奴被如同打了雞血的關寧軍殺得血肉橫飛。

最關鍵的時刻,吳三桂卻跌落戰馬,吳氏關寧軍大驚失色:“保護少將軍!”

吳家軍大亂,包圍圈中一個巨大的豁口突然行成。

皇太極看到這一幕,他簡直想哭,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本章完)

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114章 我們死他們可以活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291章 程世傑也是有後臺的人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123章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號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491章 大結局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
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114章 我們死他們可以活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291章 程世傑也是有後臺的人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123章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號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491章 大結局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