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

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

第294章

對於宋獻策將起義軍命名爲大順軍的事情,程世傑猜測,這應該是歷史的車輪,也許是歷史的慣性。雖然宋獻策沒有投靠李自成,而是投靠了程世傑,然而,他依舊像歷史上一樣,成立了大順。

截至到崇禎八年六月初六,也就是宋獻策起義後的第二十天,他麾下的人馬足足膨脹到了八千餘人馬,這還是宋獻策一再精心篩選兵員的結果。如果宋獻策要是放低一點門檻,八萬人都不止了。

也是在這一天,歸德衛右副千戶劉超,率領麾下一千五百餘人投靠宋獻策,這個劉超雖然是一個百戶官,卻也是一個作戰經驗相當豐富的將領,崇禎二年跟歸德衛指揮使北上勤王,從百戶升爲副千戶。

崇禎八年元月,李自成率領數萬大軍進攻歸德府,進攻失利後又轉攻永城,也就是宋獻策的故鄉,正是劉超率領永城民壯血戰三晝夜,甚至連四關皆失的情況下,還是守住了永城。

按說像劉超這樣的人應該受到重用,只是非常可惜,劉超不擅長溜鬚拍馬,又沒有銀子上下打點,他沒錢升官,原本右千戶董襲看着劉超比自己能打,而且威望高,董襲就給劉超穿小鞋。

劉超之子劉磊,時常被董襲之子董拓欺負,劉磊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一怒之下打傷了董拓,結果董襲派人將劉磊抓起來,放在樹上暴曬,眼看劉磊,即將喪命,劉超大怒,率領親信從董襲手中搶回兒子劉磊。

不過,董襲卻狀告歸德府劉超造反,劉超一怒之下,殺了董襲全家,在聽說宋獻策起兵造反,自稱順天討逆大將軍,於是劉超率領一千五百餘人投靠了宋獻策。

這一千五百餘名永城人,不僅僅是宋獻策的鄉黨,更是歸德衛的衛所兵,永城這個地方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民風彪悍,更爲關鍵的是劉超本人也是一個擅長使用火器的軍官,隨着劉超加入大順軍,這讓大順軍的聲勢更盛。

原本兗州就是四戰之地,這是是中原的門戶,也是四省交界處,自古以來,民風彪悍,土匪遍地,當地的大戶爲了自保,就會修建塢堡,哪怕到後世,很多村鎮的地名不是某某營,就是某某樓,或者是某某寨。

шшш▲Tтkд n▲¢ ○

宋獻策原本對於那些防守嚴密,堅固的寨子沒有辦法,可是隨着劉超加入這就不一樣了,劉超可是玩火器出身的專業人士,特別是礦工之中有很多人會玩炸藥。面對防守堅固的寨子,宋獻策的大順軍,採取洞屋車抵達,掘進爆破的方式。

說起來也非常簡單,洞屋車就是一種古代的攻城車輛,擁有四至十二個車輪,沒有動力,需要人或牛馬拉拽,車上用厚實的木頭,建造成房屋的形勢,特別是屋頂用溼泥防火燒,只要將車推到城下,人可以在車裡對城牆的根基進行挖掘。

採取了這一招之後,宋獻策的大順軍攻堅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便是最堅固的塢堡,也很難在他們的攻擊下挺過一天。

單城鎮的陳家堡,是僅次於單城縣的堡壘,這是成化年間進士陳勖的祖宅,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陳氏是單縣最富的士紳,這座佔地一百多畝的堡壘羣,剛剛經過修建,最讓人頭疼的是,陳氏用了鋼筋水泥。

陳氏人數衆多,僅僅家丁就三百多人,加上臨時招募的中小地主和農民,足足千人,他們打退了大順軍幾次進攻。

但是,劉超讓人用洞屋車在陳氏老宅的大門口幾門埋了六百多斤的炸藥,看到這個局面,陳氏族人全嚇尿了,乖乖開門投降。

不斷有塢堡被攻陷,他們不斷繳獲地繳獲大批錢財糧食,而加入義軍的老百姓同樣越來越多,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不等義軍打過來便向壓榨他們多年的地主發難,打破塢堡分了糧食牲畜,然後加入大順軍,“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聲響徹兗州大地。

隨着大順軍發展壯大,位於兗州府的兗州知府羅汝文實在裝不下去了,根據不完全統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宋獻策先後在兗州境內攻陷上數十上百座塢堡,讓上百家士紳大戶家破人亡。

宋獻策每攻陷一座城鎮,率領對俘虜的士紳進行公審,一旦公早完畢,這個大戶肯定要被抄家,所有欠條、借據、房產、地契全部燒掉,只要加入大順軍的青壯,可以分得十畝或三十畝土地,至於不願意加入大順軍的百姓,也可以分到一些糧食。

此時的宋獻策就像滾雪球一樣,打越越強,人馬越打越多,單憑各家各戶根本就守不住他們的祖宅,兗州的士紳們嚇怕了,紛給出面讓羅汝文這個知府鎮壓叛亂。

羅汝文也沒有辦法,現在宋獻策越鬧越兇,影響越來越大,弄不安巡撫大人那裡也聽到風聲了,如果再不處理,巡撫大人可繞不了他,羅汝文只好藉着剿匪的由頭,召開兗州士紳大會。

這一次,兗州的士紳倒沒有當鐵公雞,而是難得的心齊一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經過一番商議,你三千兩,我五千兩,整個兗州士紳居然募集了將近四十萬兩銀子,各家各戶出青壯,共計一萬餘人,加上兗州衛的衛所兵、衙役和各家僕從,共計兩萬餘大軍,經過半個月時間的準備,對外號稱五萬大軍,直接進攻單縣黃崗。

羅汝文倒也不算太黑心,募集到的三十七萬八千餘兩銀子,他留下三十五萬兩,而是讓兩萬八千餘兩銀子交給兗州衛指揮使。

正所謂上樑這正下樑歪,羅汝文扣下三十五萬兩銀子,兗州衛指揮使倒好,直接扣下兩萬四千兩銀子,而是將餘下四千餘兩銀子賞賜給衛所兵,實際上到衛所兵手中的,不足一兩銀子。

好在這些衛所兵士經常捱餓,他們雖然沒有拿到什麼銀子,犒賞大軍的糧食倒是不缺,雖然不吃不太好,倒是吃上幾頓飽飯,兗州衛的衛所們兵們士氣反而不錯。

雖然兗州衛的士兵士氣不錯,僅僅是不錯而已,整個山東賬面上有二十多萬大軍,可事實上,這只是紙面上的大軍,大明賬面上有三百多萬大軍呢,朝廷一次性連三十萬大軍都抽不出來。

至於山東比整個朝廷的效果稍好一點,因爲山東在明朝也是經濟大省,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核心咽喉地帶,加上海洋貿易,比較富裕。更何況遼東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山東流民,這讓山東的負擔大爲減輕,山東衛所兵在冊率比京畿還要高。

像登州衛如果真正有錢有糧的時候,拉出一萬多人不成問題,兗州衛也是同樣的問題,羅汝文才了兗州衛常福三萬餘石糧食,常福還真拉出一萬五六千人,當然,這些人的裝備很差,僅僅比流寇略強一些而已。

作爲一支一萬五六千人的軍隊,騎兵只有八十三騎,這其中還有十幾匹馬作爲兗州衛都指揮使司衙門的坐騎,火炮倒有十幾門,不過超過八成都兩百多年前鑄造的火炮,而且鏽跡斑斑,能不能打響,只有天知道了。

全軍火銃只有一百多支,弓和弩機,加在一起不到兩百張,這樣的裝備能不能打仗,常勝心知肚明,最爲關鍵的是,宋獻策這個大順軍宣傳的口號:“打土豪,分田地!”

這個口號已經深入人心,既然義軍只打土豪,不傷平民,而且還把田地分給老百姓,我們爲什麼要去打他們?我們也沒有田地啊!

常福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些泥腿子的心思,但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讓家丁極力彈壓,一連殺了好幾個人立威。

然而,讓羅汝文想要吐血的是,他的鎮壓大順軍的部隊還沒有出發,一萬五六千士兵,居然在領到裝備和糧食之後,連夜跑路,而且不是兩三個,而是足足一千多人,仗還沒打,一箭未發,連敵人的面都沒有見,甚至連兗州城都沒有出,就損失將近十分之一的兵力,這仗還怎麼打?

可問題是,羅汝文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強顏歡笑,裝作沒有發生過一樣,誓師出征,可部隊卻不想動彈,直接常福派人家丁兵出面,在凶神惡煞的家丁的驅趕下,這支大軍慢騰騰離開了兗州城。

然而,這支部隊動作太慢了,折騰了整整一天,才走出二三十來里路。

金鄉縣與單縣接壤,在後世這是山東的大蒜之鄉,也是魯西平原的腹地,這裡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在後世,可算是一個魚米之鄉。

然而在明末,卻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地方,雖然宋獻策的大順軍還沒有打到金鄉縣,但是金鄉縣的貧困百姓,對宋獻策的大順軍卻早已翹首以盼。

在常福的大軍磨磨蹭蹭抵達金鄉縣境內的時候,無數金鄉縣百姓跑去給宋獻策報訊,其中包括逃跑的一千餘兗州衛士兵,他們向宋獻策稟告了常福率軍來攻打單縣的消息,事實上宋獻策接到這樣的情報不下四十條,他也做好的準備。

悽風苦雨中,一萬五千餘名衣衫襤褸的軍隊扛着各種兵刃,在常福家丁兵的驅趕下,沿着坑坑窪窪的官道前進,走得稍稍慢一點的人馬上就會招來一頓鞭打。

這些士兵也好,青壯也罷,他們的命比蟻賤,他們的死活常福全然不放在心上,就算死光了,也能輕鬆的招到一批,這年頭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卻多的是。

在兗州的時候,他們好歹還有些士氣,可現在他們的士氣已經消磨光了,常福雖然是世襲兗州衛指揮使,但也有作戰經驗,他跟着山東都指揮使張可大參加攻打流寇的戰鬥,也表現得不錯。

望着身邊這些如同行屍走肉的“士兵”,他對能不能打贏大順軍,不抱任何希望,可問題是,身爲大明將領,他必須去平定叛亂。因爲他也知道,雖然他不是士紳,可是一旦讓宋獻策打過來,宋獻策也不會放過他。

常福非常不悅的朝着麾下的指揮僉事道:“李僉事,讓他們加快一點速度,這樣磨磨蹭蹭的,什麼時候才能到單縣?”

李僉事有些不解的望着常福,那麼快去單縣有必要嗎?趕緊去投胎嗎?

事實上,李僉事永遠不懂常福這個指揮使大人的心事,他自知打不贏,可問題是他必須出兵,不出兵羅汝文這個知府不會放過他,別看羅汝文這個知府是正四品,而他是正三品指揮使,可羅汝文卻掌握着常福的命脈。

可以說,常福沒有選擇,他不去平叛,必死無疑,甚至會連累家族,等到了單縣,最多是一死,打不過他還可以投降。

抱着這個心態,常福對麾下將士那慢騰騰的速度很不滿意。

李僉事接到命令,率領中軍士兵用皮鞭和棍子倍用力的抽過去,皮抽落在皮肉上的駭人聲響和將士們的慘叫聲在官道間此起彼伏,讓人毛骨聳然。

有個被抽得全身血肉模糊的人失去了知覺,倒在地上,一名小旗揮舞皮鞭照着他身上猛抽,一鞭下去就捲起一片皮肉,邊抽邊罵:“叫你裝死,叫你裝死!”

抽了幾鞭,見那士兵一動不動,一試鼻息,已經停止呼吸了,這小旗咒罵一聲,拔刀照着已經死了的士兵心窩捅了兩刀,防止他裝死,然後指着血淋淋的屍體大聲說:“都看到了吧?裝死就是這個下場!趕緊走,打敗了叛軍,你們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在皮鞭的鞭打下,兗州衛的叛大軍速度終於快了一點,當然,僅僅是快了一點,事實上別說這支士氣不高的軍隊,就算是寧海軍來了,在金鄉縣境內也別說快起來。

雖然說,金鄉縣北方山東,屬於北方,這個地方的環境有些像江南水鄉,淡水資源比較豐富,僅地表上的水資源,差不多是二十多個西湖。

偏偏金鄉縣境內並沒有大規模的湖,這些水都是儲存在密密麻麻的河道中或小湖泊中,也就意味着,走不了十里地就會遇到縱橫交錯的溝渠或河流,根本就繞不開。

這支軍隊向前走了沒多遠,就到遇一條小河,河面並不算寬,只有六七十步的樣子,然而,水深卻有三四米,根本就沒有辦法泅渡,只能搭建浮橋。

等浮橋搭好,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指揮使大人,浮橋搭好了!”

“快,讓所有人迅速通過,在河對岸宿營!”

“是!”

就在過河後,常福發現,他麾下的士兵又少了幾百人。

看着鐵青着臉的常福,一名百戶道:“指揮使大人,卑職這就率領本部人馬,把逃兵抓回來!”

“甚至好!”

接到命令的百戶,帶着一百多人朝着遠處追去。

常福等了半夜,逃兵沒有抓回來,李百戶和他麾下的士兵也消失不見了。

此時的衆兗州指揮使的將領們已經沒有力氣吐槽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常福睡到了半夜,突然被一陣喧譁聲驚醒,等他起身的時候,卻看到臨時大營之外,密密麻麻數千只火把,火把就像繁星一樣,佈滿整個夜空。

“完了!”

常福也沒有抵抗,直接投降,他望着被衆大順軍擁簇而來的宋獻策道:“大王,我投降!”

隨着兗州衛在常福的帶領下,集體投降,,宋獻策讓大順軍將士換裝成兗州衛的軍裝,裝作潰兵趁機奪城。幾乎不廢吹灰之力,宋獻策就佔領了兗州城。

隨着大順軍佔領兗州,大順軍順勢進攻濟寧州、金鄉,一時間山東巨震。

翻看山東的地圖不難發現,山東這個省份非常獨特,三面環海,扼守京畿,南通江淮,西控中原,從戰略上來說,是一個四戰之地,南會受江淮的進攻,西受河南的攻擊,北受京畿的攻擊。

山東雖然不能成事,但可以牽扯住整個王朝的腳步,歷史上孔有德之亂,糜爛山東,給了大明致命一擊。

現在隨着大順軍在兗州起事,兗州三十餘州縣,在短短一個月內,過半淪陷,對於山東來說,這是巨震。

調寧海軍進入山東平叛,然而這個提議,當場就被山東大臣們給否了。

讓程世傑與鄭芝州鬥,程世傑佔領了崇明、吳淞口、大員、澎湖,甚至在泉州和廈門分別設立了據點,讓程世傑平定張獻忠,他到了黃州府建立了赤壁城,看樣子赤壁城他也不準備讓出來了。

再讓程世傑平叛,山東將來是誰的山東?

誰不知道寧海軍打到哪裡,佔到哪裡,而且還把民心給佔了,更爲關鍵的是,寧海軍收稅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們一手大炮,一手收稅,敢不交稅,直接用大炮轟,吃夠了寧海軍的苦,說什麼朝廷也不敢把山東平叛之事交給寧海軍,如果程世傑卡住京杭大運河,他們都會被程世傑拿捏死。

當屁股代替了腦袋,再荒唐的事情都不顯得荒唐了。

兗州叛亂的消息傳到北京,崇禎皇帝爲之震怒。本來今年事就多,年初,張獻忠打進鳳陽,流寇聲勢浩大,好不容易調動程世傑把張獻忠給滅了,李自成、高迎祥也退回了陝西,十三家流寇,也損失慘重。

那個時候,崇禎皇帝相當高興,經過高起潛和程世傑弄的銀子,經過長達半年休養生息,大明一切朝着好轉的跡象發展。

在關鍵的時刻,山東亂了。山東雖然不是大明的根基,但是扼守着大運河,沒有山東,就會中斷南北的聯繫,也會跟着動搖大明的統治!

崇禎皇帝震怒之下限令山東巡撫在一個月內滅掉叛軍,同時提議調寧海軍進入山東平叛。對寧海軍,崇禎皇帝還是很放心的。

他對周皇后和張皇后非常信任,這兩位皇后在遼東期間,可沒少給程世傑說好話,誇程世傑會辦事,現在的遼東已經完全從大屠殺中恢復了過來,人丁興盛,物產豐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更爲關鍵的是,寧海軍這支部隊不僅戰力強悍,還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比起關寧軍來強太多了。

但是這一提議遭到衆多閣臣的反對,他們一致認爲眼下大明危機重重,特別是建奴已經從海州大敗中恢復了過來,應該將寧海軍這支精銳留在遼東,堵死建奴襲擊關寧防線之路,而不應該爲了一次小小的叛亂將如此寶貴的力量投入到山東之中。

更有大臣提出,皇太極已經征服了蒙古各部,宣府、大同重鎮都有可能遭到攻擊,是不是應該調一部份寧海軍到大同去加強邊境的力量,以防萬一?

崇禎皇帝頗爲爲難。宣府、大同的防務已經形同虛設,建奴雖然難以啃動關寧防線,但是他們如果從那裡破邊而入,那是分分鐘的事情,但寧海軍的兵力就這麼多,他還指望着這支精銳能投入到平定流寇的戰爭中去,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幫他把流寇給掃了呢!

如果調走了一部分人馬,力量可就不大夠了,萬一流寇肆虐中原,可怎麼辦?

爲難,真的很爲難。

程世傑可不知道有人正在惦記着他和他的軍隊,他正在興致勃勃的欣賞着一臺鋼鐵獸。

與之前見過的蒸汽機車相比,這臺蒸汽機車更附和程世傑記憶中蒸汽機的樣子,當然,與後世的蒸汽機並不一樣,可以說,這是一臺將四輪馬車移植過來的平臺,有點像是後世大型拖拉機的樣子。

非常簡陋的四個車輪,前面兩個負責轉向,蒸汽機的鍋爐位於前端,甚至從駕駛位的兩排座位還可以看出這是四輪馬車的影子。

儘管是從四輪馬車移植過來的,可是車架卻是用鋼鐵打造而成,而且使用了大量的橡膠材料。

平心而論,王徵發明的蒸汽機熱效率並不高,漏氣嚴重,然而經過墨鏵也就是郭信的改進,不僅僅車輪使用了橡膠,在各個管道的密封處,也使用了橡膠,大大增加了氣密性,從而提高了熱效率。

就連後面車廂,郭信也讓人用牛皮進行了包裹,這樣雖然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現在看上去更具科技感,也更有實用性。

唯一讓程世傑感覺有些違和的是,這臺蒸汽機汽車,除了駕駛室外,後面車斗里居然設計了三排坐位,每排四人,共計十二人。

郭信看着程世傑疑惑,就解釋道:“大帥,卑職這樣設計,就是因爲寧海軍每個隊共計十二人,在採取馬車行軍的時候,一輛馬車拉十二個人,現在同樣可以拉十二個人,前段時間我們做了測試,這樣一臺火牛車,從旅順到金州,只需要半個多時間,一個時辰兩刻鐘,可以跑一個來回!”

程世傑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旅順到金州是一百二十里,來回就是一百二十公里,每個小時相當於四十八公里,速度雖然不快,但是已經非常理想了。

與普通的馬車不同,這種蒸汽機車可以不眠不休,耐力非常好,如果不出故障的話,騎兵可追不上蒸汽機的速度。

程世傑本來想着指導遼東把蒸汽機弄出來,可沒有想到的是,遼東已經生產出來了蒸汽機發動機,而且迅速運用了各行各業,有的用來抽水,有的用來修路,有的用來當攪拌機,還有的用來當破碎機。

在程世傑沒有拔苗助長的情況下,甚至連蒸汽機汽車都造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程世傑決定任由他們自己發展,他只提供促進作用

程世傑望着郭信道:“本帥準備在遼東成立寧海工學院,特聘你爲教授,本帥爲你提供五十萬兩銀子的研發費用,並且助你成立火牛車廠,首批訂單,先來三百輛!”

饒是郭信這個墨家鉅子心裡承受能力極強,這一瞬間他也激動得扯掉了幾根鬍子。遼東第一家農學院建立在振海城,現在成了農家聖地。

接着第二家則是興海醫學院,興海城也是醫家聖地,現在則是寧海工學院這也將會是墨家聖地。

“太好了!”

墨鏵的四徒弟吳明智興奮的大叫起來。

五十萬兩銀子雖然多,但是吳明智高興的並不是銀子,而是身份,自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以來,墨家就成了過街老鼠,他們這一千多年以來,過得慘不忍睹。

終於,程世傑給了他們與農家、醫家、儒家同等待遇。

吳明智激動的哽咽起來。

程世傑還以爲自己是五十萬兩銀子的重賞郭信的徒弟給激動壞了,出言提醒道:“你們也別驕傲,火牛車雖然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你們還要繼續研究劫更大蒸汽機,目標就是把蒸汽機做得更大,更強,或者更小、更強、更可靠,你們還要想辦法提高生產力,保證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總之你們要做的工作還多着呢。”

“放心吧大帥!”

墨鏵強自鎮定地說道:“我們不會懈怠,絕對不會辜負大帥的信任!”

程世傑的心情是不錯的,蒸汽機這個名詞不會再有了,因爲無論是王徵,還是郭信,以及包括遼東都把蒸汽機稱爲火牛,哪怕是遼東的威尼斯人、荷蘭人、包括西班牙人,他們也順着遼東的說法,把蒸汽機叫做火牛。

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稱呼,以火驅動,力大如牛。

當然,遼東發明蒸汽機式的汽車,這纔算是真正的汽車,在未來,寧海軍的行軍速度將會大規模提高,更爲關鍵的是那種重大幾噸的大傢伙,戰爭之神,移動能力也可以大幅度提高。

(本章完)

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3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2章 你這是抄家抄上癮了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437章 與百姓共天下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卡文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34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
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3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2章 你這是抄家抄上癮了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437章 與百姓共天下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卡文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34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