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

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

第130章

崇禎皇帝可不管京城的百姓如何叫苦連天,總之,東廠在城市管理的工作成績是突出的,短短几天功夫,東廠就罰了六萬餘兩銀子。

按照以往的慣例,廠督王之心拿走一萬八千兩銀子,也就是其中的三成,掌刑千戶和理刑百戶,司戶等人共分其中一成,也就是六千兩銀子,底下的役長、番役、力士幫閒共分六千兩銀子。

這也算是皆大歡喜。

“乾爹,咱們這次可是犯了衆怒,那些刁民要說告咱們東廠?”

王之心淡淡的笑道:“好啊,讓他們去告,咱們這次可是奉皇命辦差,他們越告,不是說明咱們辦差得力嗎?”

“乾爹英明!”

王之心將剩下三萬兩銀子則送到紫禁城內,望着這些經過熔鍊之後,重鑄的銀子,崇禎皇帝對王之心的工作能力大加讚賞。

看着在京城罰百姓拉屎撒尿,這麼掙錢,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頓時急了:“陛下,這活,錦衣衛也能幹!”

王之心笑道:“不勞駱指揮使費心,咱家可以爲皇爺分憂!”

王之心在京城搞得天怒人怨,早已做好了被羣臣彈劾的準備,羣臣彈劾他越狠,說明他爲皇爺辦差越用心。

可問題是,王之心左等右等,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居然集體裝聾作啞,居然沒有人彈劾他。

起初,東廠番子攔着在街道上,衚衕口隨地屙屎撒尿的百姓罰款,確實是引起了無數官員的憤慨,可是他們發現,經過東廠這麼一搞。大街上小巷裡,居然乾淨多了。

雖然王之心並沒有像程世傑在金州城佈置垃圾桶、地下排水溝等設施,可問題是,一旦沒有人隨時大小便,街道上的衛生乾淨得太多了。

特別是那些因爲沒有錢,住在外城的官員,他們在上朝的時候,起得早,儘管打着燈籠,一不小心,就會踩地雷,運氣不好,遇到陰雨天,街道溼滑,還會摔倒在尿泥水裡,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思維,隨地大小便這種事情,官員們是不會去做的,因爲他們要些臉。

這讓想要碰瓷的王之心,非常受傷,這羣衣冠禽獸們,居然轉性了?

事實上,並不是這些官員轉性了,而是他們感受到了京城乾淨的好處,像這幾天京城下了下了雨,隨着雨水橫流,官員們坐着馬車或者轎子在大街上,他們不敢掀起車簾或轎簾。

因爲太辣眼睛了。

這年頭百姓吃的東西不好,肚子裡大都缺乏油水,拉出來的屎都是硬的,泡在污水裡浮浮沉沉,那味道……絕對酸爽。

這些官員們發現東廠的這羣太監,總算幹了一件人事。

至於說,那些因爲一泡尿或者一泡屎被搞得家破人亡的百姓……

他們直接無視了。

正是因爲如此,東廠提督太監王之心很受傷,他想碰瓷,結果卻不曾想這些官員根本就不上當。

同樣感覺受傷的人,還有身在旅順的黃龍。

明洪武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

天啓元年,瀋陽與遼陽相繼失陷建奴之手,金州和旅順同時被建奴佔領,天啓三年,登萊巡撫袁可立派兵收復,但在袁可立去職後的天啓五年初,東江軍副將張盤因缺乏有效接應和後援陷入重圍力戰而死,旅順再度淪入建奴之手。

崇禎元年,建奴遼南副將劉興祚反金歸明,毛文龍趁機收復旅順,現如今旅順已經掌握在東江軍手中超過四年了。

可宋獻策這個新任遼東管委會主任,第一把火卻是燒向了旅順,旅順南、北二城以及旅順沿海島嶼現在東江軍的管轄之下。

雖然說,東江軍也屬於程世傑這個遼東經略的管轄之下,可是東江軍與寧海軍畢竟隔了一層。

於是,宋獻策派出了一支隊伍,以馬士林爲首,要求東江軍退出旅順,將旅順南北二城以及沿海諸島的管理權限交給遼東管委會。

任何人吃進嘴裡的肉,自然不可能吐了出來,現在的旅順,已經成東江軍的香餑餑了,北面有寧海軍這個強鄰,除非建奴會飛,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抵達旅順,威脅旅順。

在這種情況下,黃龍和東江軍將領是不願意放棄旅順的,可問題是馬士林態度非常堅決,如果東江軍同意讓出旅順,寧海軍會拿出補嘗,與東江軍親如一家,如果不同意,那就以後井水不犯河水。

面對寧海軍這邊決絕的態度,黃龍只好妥協,但是補嘗卻是獅子大開口,要價十萬石糧食。

馬士林沒有還價,提出糧食要到秋後交付,現在距離秋收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東江軍可以趁着這個時間搬遷。

事實上,只要等到秋收,以遼南目前五百餘萬畝墾荒田的糧食產量,哪怕再低,也會有超過五百萬石糧食,更何況,遼南種植了大量的玉米、紅薯和土豆。

就這樣,也就是在管委會成立的第十四天,崇禎五年六月二十日,寧海軍管委會與東江軍簽署合作協議,並且將計劃在兩個月後的八月二十日,正式交付旅順。

程世傑看着談判的結果,非常滿意。別說是十萬石糧食,就是三十萬石糧食,程世傑也願意購買,旅順保存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光這些木材價值就不止十萬石糧食。

當然,程世傑更在意的是,旅順的天然良港和戰略地位,將旅順納入遼東管委會的管轄之下,這是遼東更增加了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中原一個小縣城的地盤。

新上任的管委會主任宋獻策大刀闊斧又舉起了第二刀。

在遼東管委會第一屆第四次專項工作會議上,宋獻策開門見山的道:“諸位委員們,同僚大家好,最近我們整個遼南,已經連續四十四天沒有下過一場大雨,幸運的是,這大帥有先見之明,在春耕開始率領全體屯田軍戶積極的打灌井修水渠,農田灌溉得到了有力的保證,旱情雖然嚴重,對於我們的屯田影響並不算大!雖然屯田工作影響不大,但是我們管委會面臨的問題卻不少。”

這要說起來,全是程世傑的功勞,他作爲工科生,喜歡用數字來表述一切問題。所有的報表,宋獻策和他的幕僚班子已經統計好了,他對着報表,照着念就行:“截至目前,我們遼南現共計編制七百五十五個屯田百戶所,六百九十七個工程百戶所,分設七十五個鎮,一座振海城,共計屯田軍戶和工程軍戶十四萬四千七百三十九戶,商戶一千三百二十二戶,總人口四十二萬三千五百零四人。已經完成房屋建築的軍戶僅僅三分之一略多,還有八萬餘戶百姓還沒有房子居住!”

程世傑平靜的聽着宋獻策的彙報,雖然這些數據他早已看過了,可是仍舊有些激動,他剛剛抵達左千所的時候,登州衛左千戶所僅僅七千四百八十五戶,共計一萬四千八百五十七人,平均每戶不足兩個人。

幾乎所有的軍戶都是光棍,沒有辦法太窮了,娶不起媳婦。現在遼南的總人口突破了四十二萬人,當然這裡面計算的只是民,不是兵,加上寧海軍的四萬八千多名士兵,整個遼南的軍民人口,已經突破四十七萬人了。

比原來增加了三十多倍。人口的增加,戶數也從不平均不足兩口人,到現在突破了兩口人,將近三口人。

這也意味着,在過去的大半年中,很多人已經成了家,待秋後以後,各家各戶的存糧多了,百姓們纔有安全感,到時候,遼南會迎來新的人口大爆發。

“可問題是,我們遼東發展迅速,各大工廠持續擴建,大規模招工,工人就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宋獻策接着道:“光依靠工程百戶所興建百姓的房屋,建築速度太慢,而且工程百戶所興建百姓住房的時候,有了很大的侷限性,有的百姓來得早,他們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願意修建更好的房屋,有的百姓來得晚,他們手中沒有積蓄,飽飯還沒有吃過幾頓,對於住房的要求沒有那麼迫切,也不願意借債蓋新屋,在這種情況下,宋某以爲,我們要改變目前的局面,把目前一百九十二個負責修建房子的工程百戶所,承包給個人,讓個人負責盈虧!既可以減少我們管委會的財政支出,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工業的發展上面!”

在程世傑看到宋獻策的這個報告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宋獻策這個江湖術士是被低估了。

事實上,程世傑也知道,很多人不是沒有才能,而是沒有施展才能的平臺,就像周延棟這個原來的百戶官,隨着程世傑的升官,他一步一步給周延棟加擔子,讓他負責這些多工廠的生產管理工作,負責寧海軍後勤補給工作。

就目前寧海軍的規模,放在後世至少是軍級單位,這個的後勤管理人才,哪怕是專業本科生,面對這些工作也會相當棘手。可問題是,周延棟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顯得非常輕鬆,一直遊刃有餘。

可以肯定,周延棟是一個被低估的人才。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陳國棟身上,這個原東江軍的普通百總,在東江軍內部,這樣級別的軍官足足有二三百個,可是他在擔任監軍署督監的時候,很多問題,程世傑沒有想到,他已經想到了,而且還可以巧妙的利用他的方式,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也同樣可以肯定,陳國棟是一個埋沒的人才。

其次,還是沈明遇和張裕,沈明遇還好點,他畢竟當過臨時千戶官,有一個當千戶的父親,可張裕只是一個碼頭扛包的力夫……

事實上,程世傑的原始班底,每個人都在快速成長。

“距離最早的一批移民,都已經半年多了,他們每天辛勤工作,已經積累了數量可觀的糧食的錢財!”

宋獻策道:“用程經略大人的話說,他們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溫飽階段,開始有了追更高層次的追求,他們願意建造更大的房子,如果百姓手中沒有餘錢,家裡人口又少,他們可以自己蓋兩間土坯房,也可以擋風避雨!”

現在的農民,跟後世的農民其實非常相似,給他們鋤頭,他們就是最好的農民,給他們工具,他們就是最好的工人,給他們武器,他們就是最好的士兵。

現在的蓋房子,技術門檻相當低,幾乎人人會蓋,就像《隱入塵煙》中,馬有鐵還可以帶着一個病秧子,把一座小院建起來。

蓋房子這事,其實不能強求,按照各人需求不同。劉青松依靠殺敵的賞金,花了五十七兩銀子蓋了二十間的三進院子。

可問題是,五十七兩銀子雖然不算多,整個遼南九成的百姓是拿不出來的,大部分百姓,其實更像是羅平貴一樣,一文錢沒花,爺仨起早貪黑,用了一個月時間,蓋了五間土坯房,三個兒子每個人一間屋,羅平貴自己一間,一間作爲客廳,也算是廚房。

直到後來,爺仨工作,四個人每天可以掙四鬥糧食,很快家裡的糧食就放不下了,這就連忙再蓋兩間房子當糧倉。

宋獻策的想法就是把負責修建房屋的工程百戶所獨立出去,因爲就目前而言,寧海軍的工程百戶修建的房子,主要優先提供給烈屬,然後纔是軍屬,現在寧海軍四萬八千餘名將士的房子都差不多建完了,這個工程百戶所的任務也差不多完成了。

不給移民百姓提供住房的原因是,寧海軍的家底太薄,也負擔不起,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這是宋獻策的目的。

他現在已經接到了消息,孟津渡黃河決堤了。

元朝末年,黃河氾濫之巨,決堤兩處,造成了整個淮北和華北受難,運河也因此被淤塞,因此淮北遍地是黃泛區,百姓蒙受大難,朱元璋老家就是受災極爲嚴重的地方。而朝廷在脫脫的主持下,開始治理黃河,但是朝廷撥下的資金被貪官全部腐敗掉,百姓修河不光沒有工資,而且連飯都沒得吃,最終爆發了大起義,元朝因此滅亡。

平心而論,明朝因爲受到了元末黃河決堤的警示,對於黃河的治理是非常用心的,主要明初和明中期,兩次大規模治理黃河,劉大夏開始在黃河下游修築大堤,在黃河北岸修築了內外兩道防護大堤,主要位置就在銅瓦廂,修築大堤就是截斷黃河東出的道路,保證黃河沿着開封附近南下,從汴水入淮河出海。自此之後三百餘年,黃河都是沿着這條道路,奪淮入海,在明末清初相對穩定。

雖然明朝的黃河相對穩定,卻有意外,這次在孟津渡的決堤,原因不明白,卻造成兩百餘萬百姓受災!朝廷現如今財政困難,肯定是拿不出錢糧賑災,於其讓這二百餘萬災民坐以待斃,不如遼南伸出援手。

眼下距離秋收只有不到兩個月,這才災民到達遼南,最快也要一個多月,到時候,把這些災民養一養,讓他們幫助秋收。

有了兩百萬災民打底,程世傑無論發展工業,還是擴軍備戰,都有了底氣,宋獻策也是現實的,沒有指望這兩百萬災民可以一個不落的忽悠到遼南。

無論是來三分之一,或者是五分之一,對於遼南而言,都是極大的助益。

對於宋獻策成立移民管理局,前往吸納難民的事情,程世傑是舉雙手同意,他不怕花錢,也不怕花銀子,遼南的發展,離不開人口。

既然成立了管委會,宋獻策這個主任,就開始履行了工作職責,可以商業發展,那就離不開銀行的配合。

而銀行改革也勢在必行,因爲楊芸娘需要參加管委會的會議,等楊芸娘抽身出來,這才召開銀行會議。

這是一個小範圍的會議,也是程世傑的火鍋會議。

地點就是在寧海軍的總兵府,現在已經不成稱爲總兵府了,而是遼東經略安撫吏司衙門,名字雖然換了,其他照樣。

楊芸娘現在已經習慣了與程世傑相處,事實上,程世傑一直把楊芸娘當成普通的同事,一個普通的女下屬,即使兩個人單獨相處,絕對也不會有任何親密的行爲。

這個方面,程世傑非常警惕,在後世他就有一個前同事,在這方面宰了跟頭,不僅社死,而且被開除職務,對方比程世傑更有前途,人家是正兒八經本科畢業,前途一片光明。

楊芸娘在吃着火鍋的時候,坐在程世傑的對面,拿着碗筷,熟練地涮着羊肉。初次見到程世傑的鄭簡、鄭驥和鄭棋則非常拘束。

程世傑一邊吃着火鍋,一邊道:“銀行的業務範圍需要增加了!”

“增加多少?”

“差不多目前的三倍多!”

程世傑道:“管委會委員的工資,各工廠的工資,再加上寧海軍將士的工資,開戶人數將肯定突破十萬人!”

“十萬!”

鄭簡一臉驚訝。

一個錢莊擁有十萬儲戶,那是非常了不得的。

“首先,我向要你道歉!”

程世傑說着道歉,放下碗筷,就朝着楊芸娘鞠了一躬。

楊芸娘嚇得趕緊躲開了:“大人,您這是要折煞奴……”

“你當得,這是本帥當初考慮問題的時候,太簡單了,是屬於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

程世傑道:“你雖然提醒本帥了,但是本帥沒聽,錯了就是錯了,對了,就是對的。那個動態密碼是不需要存在的,但是需要考慮的是,銀行內部不能隨意爲儲戶更改密碼,爲了防止儲戶的存摺丟失,而造成重大的損失,一旦儲戶到銀行掛失,那就必須立即啓動賬戶凍結機制!”

楊芸娘道:“什麼是凍結機制?”

“就是持存摺人或其家屬,向銀行稟告存摺丟失,該存摺的錢,立既停止存入或取出,或者說,有人拿這存摺,前往銀行取錢,一旦密碼三次對不上,該賬戶馬上凍結,需要持存摺賬戶的人,拿出書面證明,需要戶籍和所在工廠、屯田百戶所、鎮開出的證明信!”

在程世傑說這些話的時候,鄭琪拿着一支細小的毛筆,開始迅速記錄。

程世傑下意識地瞥了一眼,他發現鄭棋的蠅頭小楷寫得簡直像印刷體一樣清晰,而且非常難得的是,她居然可以跟着程世傑的語速。

果然,敢拋頭露面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白給的。

程世傑將凍結機制詳細介紹完,又開始介紹銀行的分部開設工作,因爲沒有電腦檢索功能,銀行在給儲戶存檔的時候,需要按照歸檔,每名寧海軍士兵的賬戶,將會按照其所在的部隊番號歸類建檔。

就像只需要看到此是左都司,那麼找這個人的資料時,只需要面對寧海軍左都司的六千八百餘人,第一總,那這個數據就固定在第一總的一千多人裡,然後就是各局,那麼這個局的數據就更少。

這個銀行的數據庫,就像當於圖書館的檢索目錄,伱要找歷史書,在歷史分類裡,找歷朝,又在歷朝歷代的分類裡,這樣以來,範圍就小得多了。

程世傑笑道:“咱們銀行要服務遼南的所有百姓,屯田軍戶的賬戶則按照他們所在鎮,一個鎮只有一千戶資料,第一至第十百戶所,也只有一百個數據,按照這種檢索方式,可以以最快的方式找到某個人的賬戶資料,當然,這個前期籌備工作量會大一些!”

楊芸娘思考道:“工廠所屬工廠分類,屯田軍戶按照各鎮各百戶分類,可是,那些商人呢?如何分類?”

“所有商戶存摺,一律標紅處理,因爲商戶資金往來,存取會比較頻繁!”

程世傑想了想道:“一樣按照定點初始戶籍編號。商戶戶籍會錄入他們的初始戶籍地址,比如某商戶初期在金州城某個街道設立店鋪,無論後面他的生意多大,開設幾個賬戶,全部建在店鋪所在的位置中,如果對方請求更換錄入信息,那就收錢更改!”

“那是不是我們每建一個分店,就需要建一個檔案庫?”

程世傑搖搖頭:“其實不需要,我們的銀行分爲總行、分行、支行、分理處四個級別,我們的存摺等級也分爲黃金、白銀、青銅、普通四個級別,黃金賬戶年流水大於十萬兩銀子以上的爲大額異地支取商業賬戶,需要異地支取,那麼我們在存摺上標註成金色,這樣的賬戶信息,需要將賬戶信息建立支行網點檔案庫,既每個分理處擁有這樣賬戶信息!”

以次類推,白銀帳戶年流通銀子低於十萬兩,卻高於一萬兩的賬戶,信息錄入等級在各分行存入,在支取的時候,需要提前預約,前往支行調取既可。

青銅賬戶爲紅色存摺,既商人賬戶或者年流水高於五百兩,低於一萬兩銀子,銀行賬戶信息需要在分行調取既可。

“普通賬戶,是指在辦理存摺的時候,我們需要詢問存摺的持有人,需要或不需要辦理異地支取權限,如果不需要,這個賬戶則作紅色賬戶存在,如果是普通不需要異地支取的賬戶,信息檔案只需要放在總行和各分理處既可!”

程世傑認真地道:“普通人其實很少有機會前往異地,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縣城,所以,大部分人,其實不需要開通異地存取功能!”

在程世傑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鄭簡卻連連苦笑。

程世傑是一個懂錢莊運營的東家,這樣的東家可不好糊弄。

事實上,鄭簡還真不敢糊弄程世傑,一般東家糊弄也就糊弄了,可糊弄程世傑,那可是自尋死路。

遼南銀行,也需要更名,更改爲遼東銀行更加合適。

按照程世傑的規劃,遼東銀行的總部在金州,像海州、復州、蓋州,也包括金州,需要設立一個分行,把支行設在各鎮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銀行目前擴張,需要多建立海州、復州、蓋州、旅順、金州、以及振海城共計六個分行,支行暫時不開設,因爲還沒有開設的必要。

正所謂,領導動動嘴,下屬跑斷腿。

在程世傑對於遼南銀行的工作安排之後,他就考慮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鑄造貨市,上來就印刷銀票肯定不行,因爲大明被寶鈔已經坑壞了,普通人對寶鈔不再有半點信任。

對於鑄造貨幣,程世傑其實對於這個方面並不算陌生,在瀚鋼集團下屬的三級子公司裡就有生產液壓鑄模機,這種東西是全自動控制,可以各種合金鋼墊,用來鑄造錢幣也是可以的。

可這玩意太重,又是能耗的大老虎,就算程世傑通過拆解,一點點將這些設備搬到金州,可他卻沒有電爲這些裝備提供能源。

無奈之下,只好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

(本章完)

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58章 咱們有人質咱怕啥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章 城裡城外地獄人間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480章 大明氣度大國氣象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03章 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92章 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3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61章 大帥就是你爸爸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57章 誓死保護大小姐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28章 程世傑你莫要被人騙了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94章 遼東人的新希望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76章 不弄死還能留着過年
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58章 咱們有人質咱怕啥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章 城裡城外地獄人間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480章 大明氣度大國氣象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03章 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92章 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3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61章 大帥就是你爸爸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57章 誓死保護大小姐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28章 程世傑你莫要被人騙了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94章 遼東人的新希望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76章 不弄死還能留着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