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

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

第120章

從金州港口到金州城的道路,經過張懷澤三次擴建,現在已經成了一條類似於高速公路的道路。

說是類似,因爲這條路原本計劃是雙向四車道,可是修完以後發現,這條長達六千八百餘米的道路,實在是太繁忙了。大量從山東、北直隸、甚至江南購買的物資,以及寧海軍在寧海州的家當,利用海運往金州運輸。其中,還有大量的商人運輸各種物資。

雙向四車道的道路,擁擠不堪,就在這條道的左右,各加寬一個車道,形成雙向六車道,可問題是,這樣以來,只是緩解,並不能完全解決道路運輸困難的問題。特別是遼南的大開發,吸引了不少沿海地區的流民。

就像清末民初的闖關東一樣,一些百姓湊點錢,租條船或者是在碼頭上當搬運工,掙一張船票,移民越來越多。

於是,這條被人們稱爲金港路的道路,第三次擴建了。唯一比較有省事的是,金州的土地,大部分都是集體所有,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屬於寧海軍將士和烈士、功勳將士的家屬,在擴建道路的時候,不需要徵地,也不需要扯皮。

第三次擴建後的金港路,形成了左右各六車道,共十二車道的道路,中間是一條,原本的護路林和綠化帶,還有排水溝。兩側同樣是有護路林,以及排水溝。而且單向通行,不得混行,這樣以來,運輸困難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陳子龍一行人,共行三百五十輛廂式雙輪馬車(載客),以及六百多輛平板運輸馬車,一百多名技術人員,一百多名豪門少爺或大小姐,加上他們的僕從、丫鬟,扈從,一行人數多達將近三千人。

在北上的途中,陳子龍這個幾社六公子,雖然名氣不如後七子,但是卻比什麼復社四公子大得大。

別看陳子龍年輕,但是很快以其傑出的詩文才能成爲幾社的領袖,與夏允彝被世人合稱爲“陳夏”。陳子龍詩、詞、文、賦兼工,詩歌方面,被譽爲明代最後一位大詩人。

放在後世來說,陳子龍本身就是一個自帶流量的網紅,所以他們原本出行的時候,一千餘人,沿途加入了大量粉絲和其隨從。

就這樣,這個龐大的隊伍踏上了遼南的大地。自從碼頭出來,沿着這條十二車道的大路,衆公子哥和大小姐們開始驚呼。

當然,也有人作妖。

說什麼,程世傑程徵虜爲什麼不迎接陳子龍,這擺明不給陳子龍面子。

陳子龍聽到這個聲音,直接當他們放屁。

程世傑是他師兄孫元化的門人,上趕着過來巴結自己,這讓孫元化怎麼想?他會不會想程世傑想改換門庭?

再說了,孫元化是登萊巡撫,自己不過是一個白身,程世傑就算巴結自己,自己能給他什麼?

沒有利益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去做。

有的人就是這樣,原本陳子龍對程世傑不感冒,感受應該非常不好,可是當海州大捷的消息傳揚開來之後,陳子龍對程世傑已經刮目相看了。

要知道,能夠斬首建奴四千級以上的人,只有遼東總兵李成樑,他憑藉着自己的八千家丁兵,將建奴壓得死死的,如果不是朝廷忌憚李成樑,建奴或許沒有機會崛起……

馬車裡,陳子龍掀起布幔,看着車窗外一層層翻涌的麥苗,再起來來的路上,所看到的那些被蟲子和乾旱折磨得不成樣子的莊稼。

陳子龍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與他同車的陳子龍的長隨叫陳紅桂,他指着那些長勢良好的莊稼,說:“一路走過來,數這裡莊稼長勢最好了。”

陳子龍點點頭道:“老師一直對程世傑頗爲推崇,沒想到……程徵虜還真有點本事。”

與復社和東林黨誇誇其談之輩不同,陳子龍是一個腳踏實地,肯幹實事的人,要鑽農學可不是像後世的專家,鋪着紅地毯到田邊拍幾張照片,說幾句沒有營養的話。

現在旱情嚴重,流民蜂起,糧食連年歉收,陳子龍也是心急如焚,千方百計安撫流民,組織生產,結果成效都不大,因爲他剛剛幫助過流民,轉眼間就會變成地主和士紳的佃戶。

而且老天爺也不幫忙,說不下雨就不下雨,他能怎麼辦?

“停車!”

在陳子龍後面的一名年齡四旬的清瘦男子,急忙下車。

“長庚!”

陳子龍看着宋應星下車,他也急忙下車。

宋應星下了馬車,一路小跑着,穿過一座結實的木橋,來到河流邊,他伸手抓起麥田邊上的泥土,仔細分析着泥土裡的成份。

陳子龍跟上來,一羣公子哥也跟了上來,呼呼啦啦幾百人擁向田邊,就在這裡,幾名手持木棍,身穿黑色衣服的交管,擋在路邊,大喊:“不準踩踏麥田,停止前進,你們停止前進!”

交管,這是隨着遼南的交通壓力大,從原來工程百戶所抽調的人,經過簡單的培訓,負責指揮交通,他們與城管一樣,不是軍人,但接受民政署管理。

陳子龍也反感踩踏麥田,他的威望高,倒是沒有引起衝突,事實上當這羣公子哥前往麥田的時候,遠處正在勞作的軍戶,已經拿着鋤頭和鐮刀(割紅薯秧)的,衝了過來。

宋應星很容易判斷出遼南的軍田爲什麼會長勢良好,密密麻麻的水車,可以給農田及時灌溉,大量草木灰,還有溝渠裡的淤泥,就是天然的有機肥,還有就是防治病蟲害,要有良種……

就說灌溉吧,現在旱情嚴重,很多溝渠都乾涸了,農民只能用肩挑,用車運,把水送到田裡,累死累活也澆不了幾畝田,那點水剛撥下去就不見蹤影了!

至於蟲害就更麻煩了,最典型的是蝗蟲,蝗災一起,赤地千里,根本沒有辦法抵擋,而其他害蟲也不甘落後,一個個各顯神通,不把莊稼禍害清光不算完!至於肥料……這個就更別提了,說多了都是淚啊。

程世傑其實也沒有足夠的都是肥料,但是,他用珍貴的絲綢布帛,茶葉和鹽,向建奴的牧民收購他們吃剩下的骨頭,這種東西雖然不值錢,可問題是,骨頭裡面含有大量的磷,打碎以後,撒在地裡,可以起到磷肥的作用。

這些事情說起來並不複雜,就像程世傑訓練寧海軍一樣,只要糧草充足,賞罰分明,公平公正,軍隊就很快形成戰鬥力。

大明的軍隊並不是不能打仗,無論多久沒有訓練過的軍隊,只要給他們足額的軍餉,讓他們吃飽,他們的戰鬥力,會連他們自己都害怕。

宋應星指着土壤裡的骨粉,還有草木灰道:“人中,這位程徵虜是怎麼做到的?”

陳子龍笑了笑道:“等咱們見了程徵虜,自然就會見到分曉!”

當陳子龍一行人抵達金州城外的時候,此時的金州城已經比原來的金州城大了十倍,而且擴充的部分,並沒有城牆。

這讓在場的公子哥們感覺大爲不解。

“這裡沒有城牆,建奴來了怎麼辦?”

不遠處,一名正在幹活的木匠,拿着一柄斧頭就衝了過來:“建奴來了,建奴在哪?”

陳子龍看得分明,隨着這名士子一說建奴,周圍的遼南軍民,眼睛裡都冒出了綠光,彷彿建奴就是他們眼中的肥肉。

事實上,陳子龍猜測得不錯。

正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因爲寧海軍的軍功賞賜是五十兩銀子,或者五十畝地一顆首級。就連關寧軍的精銳夜不收,僥倖砍了建奴的首級,也不會向上面彙報,他們拿着建奴的首級,不遠數百里,跑到遼南。

追問程世傑能不能給他們也兌換田地。

程世傑爲了激勵遼南軍民的熱情,就宣佈:“無論是什麼人,男女老幼,只要拿到建奴的首級,都可以兌換軍功田地五十畝,或者五十兩銀子。”

甚至一個關內的盜墓賊,結成團伙前往遼東盜墓,他們發現一個新墳,就像這個墳墓給挖了,這還是一個貴族墓地,不僅僅有一具剛剛埋下來的屍體,還有四名被殉葬的少女,他們不僅搶光了墳墓裡的陪葬品,更是將五顆首級帶到了遼南。

寧海軍經過勘驗,將四名殉葬少女的首級排除,這名莫約四旬的建奴就被當成了軍功,給賞賜了這羣盜墓賊。

當然,程世傑不會用這些建奴首級充當軍功,軍功對於程世傑沒有任何意義,現如今兩個月過去了,京城還在吵架了,寧海軍的賞賜還沒有下來。

來到金州城,陳子龍被金州那寬闊平坦的馬路,一望無際的田野,四通八達的水渠和林立的水車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待看到城裡人行密集,商鋪裡貨物琳琅滿目,看起來很新奇的樓房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之後,又是大吃一驚,如此繁華的地方,在北方可不多見啊!

最讓他們吃驚的是,這裡居然看不到一個叫花子!

宋應星道:“沒想到中原這多災多難,遼南之地還有這麼一個繁華安定之處,真是世外桃源啊!難怪那麼多流民爭相涌來,要在這裡定居!人中兄,那寧海軍總兵程世傑,還真不簡單哪。”

陳子龍點點頭道:“怪不得老師如此看重他,確實是有才華啊。長庚兄,你看那是什麼?”

此時位於街口,一座莫約一尺高的臺子上,站着一名身穿儒衫,卻年齡不大的少年。此時少年正眉飛色舞的讀着什麼,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呢。

陳子龍擠過去,只見的牆壁上貼着好幾張報紙,報紙的刊頭上印刷着《遼南週報》四個大字,這個字,陳子龍還認識,居然是孫元化的字。

聽了好大一會,陳子龍終於明白過來,這個少年講的是楊家將的故事,

“遼軍在金沙灘擺鴻門宴,楊家七郎八虎代宋主赴宴,大郎代宋主而死,二郎舉起千斤閘讓弟弟們逃生,被遼軍亂箭射死,三郎戰馬倒斃被遼軍鐵騎踏成肉泥,四郎當了俘虜,五郎負傷落髮爲僧,六郎九死一生才殺出重圍,七郎被潘仁美綁在百尺高竿上射了一百零三箭……

隨着少年的講述,一場悲壯慘烈的戰役在大家面前徐徐拉開,大家彷彿能聽到兩軍垂死士卒的慘叫聲,和楊家將士不屈的怒吼,聞到那飛濺而出的鮮血散發出來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在臺下聽着讀報紙的軍戶和百姓們,開始抹着眼淚:“楊家將好可憐!”

“該死的貪官!”

“狗日的潘仁美……”

這下潘仁美又背了黑鍋。

沒有辦法,在這個時候,楊家將的故事話本已經成熟了,程世傑爲了提高報紙的發行量,不僅在週報上刊登《楊家將》、《三國演義》等一些有名的小說,還重點刊登棉花種植技術,苜蓿草種植技術,大豆種植技術,用的全是大白話,沒有半點文采,聽得陳子龍眉頭大皺。

這些公子哥們可算是開了眼界,成千上萬人一起勞動的場景,在中原是沒有幾乎看到的,哪怕是春耕和農忙季節,一樣也看不到。中原人口稠密,不到十里,肯定會有村莊出現。

中原不像遼南,遼南沒有村莊,最小的定居點就是鎮,一千戶或者更多人在一起居住。

程世傑鼓勵軍戶們養殖雞鴨,這些家禽,因爲蝗蟲太可怕了,而雞鴨就可以吃掉蝗蟲和蠅蛆,可以更好的防止疫病。

那成千上萬的龐大雞羣讓這些公子哥們驚歎不已,習慣了一頭老牛幾畝田的小農經濟,驟然碰到這種大規模養殖,他們想不驚歎都不可能。

養殖場可是程世傑的心肝寶貝,金州城外的養殖場分爲養雞場、養鴨場、養魚場和養牛場四大部份,養雞場和養鴨場裡面的雞鴨多達上萬只,每天都會產下大量的雞蛋鴨蛋,對於連飯都吃不飽的軍戶來說,這可是難得的美味,而雞糞和鴨糞則是最好的肥料。

養魚場現在的規模還不大,只有七八百畝魚塘,不過裡面的魚苗可不少,這些公子哥們看到,養魚人正把撐着小船在池塘投食,每一把魚食投下去,都會有大量魚兒浮出水面爭搶。魚食主要是發酵過的雞鴨糞和蠅蛆,魚兒吃了長得特別快,特別是蠅蛆,那可是高營養食品,魚兒吃了不長成球不算完。

看到雞鴨和魚都吃蠅蛆,這些公子哥們紛紛表現在遼南絕對不吃遼南的雞鴨和魚,他們寧願吃鹹菜……

程世傑雖然非常忙碌,在得知陳子龍一行人抵達金州之後,還是從復州趕回了金州。

“陳先生,宋先生,非常抱歉,程某軍務繁忙,未能遠迎,還望恕罪!”

“程徵虜客氣!”

在陳子龍與程世傑寒暄的時候,位於後面的瑪爾第納則認真的打量着程世傑,對於瑪爾第納來說,徐光啓從來沒有在家信中極力推崇任何一個他們不熟悉的人,說說孫元化或陳子龍的事情,這屬於正常。

可是程世傑,對於他們徐家來說,太陌生了。更爲關鍵的是,瑪爾第納接的了屬於她自己的私信。

這裡面的意味,作爲徐家四小姐,她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這是有意爲她擇夫婿。

瑪爾第納認真的打量着程世傑,程世傑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事實上,每一個胖子都是潛力股,特別是瘦下來的時候,如果說半年之前,程世傑確實是一個死胖子,雖然他的身高有一米八五,可是體重超過兩百四十斤。儘管眼睛不小,可是因爲臉大,顯得眼睛也不大。

然而,問題是,現在的程世傑,由於忙碌,體能消耗大,他的體重已經降到了二百斤以下,雖然還是一個胖子,以他的身高來看,已經算是胖微了。

至少他原本堪比孕婦懷胎八個月的大肚子,現在已經基本上消失不見了。

程世傑吐字清晰,談吐不俗,就連陳子龍也感覺,程世傑與普通的武夫不一樣,他肯定上過學,讀過書,諸子百家皆有涉獵,雖然不精,卻非常博學。

“陳先生,宋先生,還請移步!”

“移步!”

程世傑道:“孫撫臺孫大人曾告知程某,陳先生會前來遼南,利用遼南的氣候,研發抗旱抗寒的種子,爲了方便諸位研究和生活,程某專門給諸位準備了一個地方!不過現在去有些晚上,諸位還請進城,程某備下薄酒,還請諸位賞光。”

一場酒宴過去,翌日一大早。

陳子龍包括這些公子哥,開始起牀,洗漱,用過早餐,他們也開始出城,在出城的時候,有些麻煩。因爲更多百姓和軍戶扛着鋤頭有說有笑的往城外的軍田開去,數量可觀的外來民夫亦步亦趨,一天的勞作就這樣開始了。

由於開墾的田地較多,他們返回城內吃飯來回耽誤車,所以在前往城外幹活的時候,就需要在城外臨時做點飯,當然,只能將就一下。

程世傑帶着陳子龍一行人前往振海城,振海城大體在後世的大連市的蘭普店區的中南部,屬於沿海平原地帶,這裡河流密集,氣候溼潤,最爲關鍵的是,這裡的地盤相對安全。

剛剛離開,程世傑的儀仗和護衛前行,程世傑所過之處,軍戶和百姓非常狂熱。

“程帥,程帥……”

很多百姓涌向路邊,甚至有些人蹚水過來。

陳子龍看到這一幕,暗暗皺起眉頭。

程世傑道:“你不會是以爲,這些百姓是本帥組織的吧?”

“難道不是嗎?”

“還真不是!”

程世傑苦笑道:“真不是,本帥最怕麻煩,這些百姓如此狂熱,真不是什麼好事!”

老百姓當然狂熱,他們大多是從外地遷過來的,屬於仍處於白手起家階段的苦逼一族,淳樸而善良,對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的程世傑萬分感激。

更多的百姓都是從沿海各島嶼遷徙過來的,他們都是遼東四百餘萬百姓中的倖存者,他們很多人與孔有德、尚可喜一樣,全家被建奴殺光了。

他們看到程世傑在金石山殺得建奴血流成河,海州伏屍過萬,雖然海州大捷,本來是特程世傑撿來的戰績,而不少寧海軍將士也知道這是大捷是怎麼回事。

可問題是真相偏偏沒有人願意相信,寧海軍將士誰敢跟家人提建奴是被老天爺收了,活活凍死的,寧海軍將士的父母,鞋底就抽過去了。

“那些土豪劣紳詆譭程大帥也就罷了,他們的屁股坐的跟咱們不一樣,伱們也跟着起鬨,良心讓狗吃了……”

家裡就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所有遼東百姓都願意相信程世傑斬首過萬,殺得建奴狼狽而逃……

程世傑收復遼南四州,讓無數遼東倖存百姓得已回鄉,雖然程世傑沒有還給他們自己的田地,也沒有給他們什麼可以拿得着的好處。可是他們卻對程世傑非常信任。

特別是寧海軍將士手中的存摺,在不少百姓眼中,這是他們程大帥沒有錢了,向遼南銀行借債了,他們吃着程大帥的飯,還想要錢,這還是人嗎?

明末的百姓就是這麼淳樸。

程世傑修建金州書院,也像往常一樣給參加施工的百姓和軍戶每個人每天一斗糧食,然而這些百姓,居然沒有人去領糧食,他們寧願不要這個工錢。

程世傑雖然有專門的修路工程隊,可同樣也有不少百姓,在白天干完地裡的活,晚上過去幫忙……

當程世傑帶着陳子龍一行人來到振海城的時候,這些江南公子哥目瞪口呆,他們看着城裡早已準備好的商鋪,從各種皮草、再到胭脂水粉,更有程世傑從後世弄來的高檔化妝品,香水,也有從海盜、土匪手中繳獲的各種金銀首飾,古玩字畫、古董。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吃的,喝的,玩的,在得知程世傑準備薅羊毛,黃龍還大手一揮,送來了四百餘名朝鮮美女,兩百餘名倭女,振海城是遼南唯一一個擁有青樓的城池。

美食小吃一條街。

美妝一條街。

服裝鞋帽一條街。

皮草一條街。

文玩古董一條街。

還有情色服務一條街……

程世傑望着那些公子哥,不把他們薅禿了,對不起他們。

程世傑還非常貼心的提供了銀行貸款服務,錢花完了,沒關係,可以借錢,利息不高,百分之二十,貼心嗎?親……

PS:這兩天之內更新不快,作者的二爺去世了,二爺今年九十七歲,由於二爺的兒子去的早,喪事需要作者的父親幫忙辦理,可父親現在剛剛動完手術,右肺切除,不能行走,也不能情緒激動,此事只能作者代辦。昨天忙着報喪,辦理一些雜事,今天則需要犒廚,請靈,還要去當孝子守靈,老程若是拿着筆記本碼字,實在不像話。大年初一老程都沒有歇息,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也不會把更新降下來,希望大家體諒一下,千萬養書,越是追讀差,越沒有推薦,這是惡性死記循環。

(本章完)

第266章 不聽話就往死裡抽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54章 全民皆兵寧海城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229章 趕鴨子上架提前決戰第261章 大帥就是你爸爸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419章 一刀切絕對是不行的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58章 咱們有人質咱怕啥卡文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225章 馬尼拉來自大明的禮物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帥不允許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293章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491章 大結局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41章 一步登天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
第266章 不聽話就往死裡抽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54章 全民皆兵寧海城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229章 趕鴨子上架提前決戰第261章 大帥就是你爸爸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419章 一刀切絕對是不行的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58章 咱們有人質咱怕啥卡文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225章 馬尼拉來自大明的禮物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帥不允許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轉而下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293章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491章 大結局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41章 一步登天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