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

無數天雄軍將士七嘴八舌的報出自己的姓名、籍貫,都希望盧象升能記住他們。

大可不必,盧象升不會忘記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這羣平凡得近乎窩囊的士兵,因爲一個身穿儒衫的人都可以欺負他們,任何一個地主老財都肆無忌憚的辱罵他們,然而,他們卻在這危急關頭,挺身而出,迸發出耀眼光芒的男子漢。

正迅速整理隊形的清軍驚訝的看到明軍方陣嘈雜不堪,卻穩如盤石,任憑箭雨落在身上,他們卻巋然不動。

“這些明軍該不會是吃錯藥了吧……”

說完這支清軍的甲喇額真的臉色大變,整個大明,可以面對建州女真勇士衝鋒而巍然不動的軍隊,只有一支,那就是寧海軍。

蘇尼特地區方圓十數裡,所有的明軍將士看向那些天雄軍將士,天雄軍將士一邊高唱着馬踏燕然的戰歌,一邊向建奴騎兵發起進攻。他們悲壯中帶着豪邁,在這漫天風沙中,在刺骨寒風裡,鐵騎環逼之下,天雄軍抽到死籤的將士,可以從容面對死亡。

靜靜地看着天雄軍一波接着一波向建奴騎兵發起決死進攻,那一刻,這位以堅毅、冷靜著稱的大明戰神盧象升淚如雨下。

盧象升沉默地披上程世傑送他的那身銀甲,這副鎧甲是精鋼打而成,用鍍銀工藝在表面做了塗層,雖然容易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全軍將士看到,他們統帥的身影。

盧象升手中的陌刀揮出:“衆將士,隨本侯殺絕建奴!”

原本那些冷靜旁觀的明軍將士,慢慢的握緊手中的刀槍。漢唐橫絕塞外殺盡胡虜的勇武豪邁,華夏族羣幾千年來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的尚武好戰,在他們的血液中復甦了。

“不就是個死嗎?老子不活了!”

大家都是血肉之軀,天雄軍將士可以從容面對死亡,把生存的希望留給友軍,他們也能!

現在整個蘇尼特地區,已經全部亂了套,到處都在廝殺,到處都是烽火狼煙。建奴騎兵將士們馬上就發現,他們彷彿陷入了沼澤之中,他們進攻,明軍也向他們進攻。

雙方以血肉之軀展開血腥的拼殺,在天雄軍將士紛紛抱着手榴彈,或者用火藥包與建奴騎兵同歸於盡。這個舉動,馬上開始全線效仿起來。

“爹,娘,孩兒不能盡孝了!”

“秀娘,如果有下輩子,俺再娶你……”

“孩他娘,把孩子養大,我再準你改嫁……算了,你想改嫁就改嫁吧……”

明軍發起的決死反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爲他們發現,根本就沒有機會提起速度,騎兵一旦失去速度,那就是靶子,步兵可以對付他們的方式太多了。

此時從天空俯瞰,蘇尼特地區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無數清軍騎兵向盧象升發起進攻,而在他們周圍,無數明軍也在向他們進攻。雙方用命換命,以血換血,戰場異常慘烈。

事實上,如果清軍騎兵想撤退,他們有很大機率撤退出去。

可惜,非常可惜,皇太極給他們的命令是幹掉盧象升,他們別無選擇,隨着血脈覺醒的明軍將士越來越多,在悍不畏死的交衝鋒下,建奴騎兵慢慢地被明軍反包圍了,此時的包圍圈並不嚴密,他們仍舊有機會突圍,然而,建奴騎兵也知道,他們沒有退路,這是他們唯一一次機會,唯一可以入主中原,打敗大明的機會。

眼看着身邊的建奴騎兵越來越少,而包圍圈越來越小,一名牛錄額真道:“主子,咱們撤……”

“撤個屁,給我殺……”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盧象升的陌刀斜刺裡飛來,他的腦袋騰空而起,留流一路血雨。

戰鬥慢慢的停止了,一萬餘名建奴騎兵幾乎全部陣亡,即使沒死的也倒在了地上,而戰場上倒下的明軍將士則更多,畢竟戰鬥力在那裡放着,騎兵還擁有着壓制性的優勢。

盧象升看着周圍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殘值斷臂,到處都人體的器官,到處是血肉。

盧象升的目光落在倒在地上的戰馬屍體上:“何若賓!”

“標下在!”

“軍糧被建奴焚燒不少,把戰馬的屍體收割了,不要浪費,製成肉乾!”

盧象升也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糧草,肯定不會太多,要不然他們不會把沙土當成糧食運到這裡。這可不是某一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大明有着成熟的行政管理體系,就像軍糧從調配、轉運、啓程,查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手續。能夠瞞過他這個軍需官,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盧象升沒有停留,這裡出現了關寧軍的暗殺,也出現了清軍騎兵,那麼朱純臣所率領的北伐大軍主力部隊,恐怕也遭受到了重重包圍。

盧象升率領僅剩了不一千五六百名天雄軍騎兵繼續北上,他要儘自己一切最大的努力,把這個死局扳回來。

程世傑可以做到的事情,他盧象升也能做到,就算做不到,那也要盡力而爲。

盧象升北上行至三四十里處,就遇到了明軍潰兵,他與程世傑聊過如何守住的平定州城,那就是因爲謝志良利用他太原總兵的身份,收攏潰兵。

盧象升也是如此,他讓雷時聲散開,像大網一樣,遇到潰兵,就截住,不聽話的,貪生怕死的,無論是誰,格殺勿論。

採取這種方式,盧象升身邊的人馬反而越來越多。

……

三神山大明北伐軍大營中,

沒錯是嚇傻了,吳三桂和關寧軍反了,他正帶着家丁騎兵在中軍大營裡橫衝直撞,而大營周圍,建奴騎兵、蒙古騎兵,也包括漢軍旗,都進攻。

整個大亂作一團,作爲大明北伐軍的三軍統帥朱純臣現在淡定得很,穩坐在中軍帳,冷眼看着千軍萬馬在周圍殺得血流成河,冷眼看着清軍伏兵四起,漫野而來,面無表情。他這份淡定反過來影響了明軍將領。

朱純臣不開口指揮,他們就主動指揮部隊各自爲戰,跟清軍和關寧軍展開殊死廝殺。朱純臣這個大帥如此淡定,反而給明軍信心,只是如果這些將軍仔細看看朱純臣的褲襠就會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那貨褲襠早就溼了!

這不是什麼談定,這完全就是被嚇傻了!朱純臣的大腦失去了思考,他沒有打過真正的仗,僅僅是中軍大帳這裡捱了一炮,傷了一名宦官,炸死四名士兵,卻把朱純臣給嚇得尿了。

朱純臣雖然出身將門世家,他雖然也帶過兵,但撐死也就是帶着京營給崇禎皇帝演習一下,演習是演習,跟真正你死我活的戰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朱純臣何曾見過這等槍炮齊鳴、旌旗蔽野、銳箭遮天的恐怖場面了,何曾見過十幾萬大軍像野獸一樣廝殺的場面了!只是被嚇尿,沒有被當場嚇死已經算很有種的了!

當然,就算注意到朱純臣尿了褲子,大家還是會選擇性忽略這一點,告訴自己朱純臣指揮若定。畢竟現在處境已經夠糟糕的了,如果統帥再不靠譜,就徹底完蛋了!

吳三桂率領夷丁突騎直衝鏖駕,現在那面皇旗已經越來越近,幾乎觸手可及了。

可是,就在這時,關寧軍騎兵面前出現一支步兵,這羣步兵衣衫襤褸,如同乞丐,他們裝備非常差,甚至連弓箭手都非常少,人手一支長槍,這是他們的武器。

明軍裝備的長槍手非常多,這並不是因爲長槍的威力強大,而是長槍非常便宜,一個空心的槍頭,長約三寸,與後世或影視劇裡表演的長槍是兩個概念。

吳三桂看着這支部隊,頓時反應過來,這是石柱川軍。

吳三桂對石柱川並不陌生,早在大淩河之戰時,吳襄就坑過石柱川軍,他直接逃跑,把川軍的側翼讓給建奴,七千白杆川軍,只有不到三千人回了退去,超過四千人留下在了大淩河河畔。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如果把關寧軍的軍費給石柱川軍,不說滅掉建奴,至少大淩河戰的戰果可以改寫,哪怕給石柱川軍十分之一,他們也能硬剛建奴至少三個旗。

長槍兵正好是剋制騎兵裝備,吳三桂衝殺半天,戰馬體力即將耗盡,面對川軍的防守,他們進攻登時就被遲滯住了。

當然,川軍是用生命在遲滯關寧軍,畢竟關寧軍的裝備太好了,他們手中的劣質長槍,可不像寧海軍的長槍,寧海軍的長槍,哪怕是建奴的經紅甲兵,運氣不好,一樣會被刺個透心涼。 可惜,川軍的長槍質量太差,很難一次性命中關寧軍將士身上的鎧甲,他們只能挑選薄弱部位攻擊。不過,卻成功阻止住了吳三桂的攻擊。

崇禎看着那面帶着幾分血色的吳字大旗,目瞪口呆:“這……這不是吳家的軍隊嗎?朕待他們不薄,他們爲何要……”

要說崇禎皇帝最信任的武將,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爲,他最信任的是程世傑,其實這並不這樣的,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是盧象升,早在崇禎二年,盧象升率領近萬大名府民壯,北上勤王。

這是大明兩京十三省一百四十個府,只有盧象升這一個知府募民壯北上勤王,於是,崇禎皇帝就記住了盧象升,第二個人也不是程世傑,而是吳三桂,作爲喜歡聽評書話本的皇帝,吳三桂和盧象升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他們是真可以在戰場上,浴血拼殺,如同趙子龍一般。

程世傑還真沒有這捉將廝殺的本事。

秦翼明跌跌撞撞的來到鏖駕前跪下道:“陛下,叛軍來勢太過兇猛,微臣等已經支撐不住了,懇請皇上先作退避,免遭不測!”

崇禎總算反應過來了,怒吼:“朕不走!朕就留在這裡!朕要看看那些亂臣賊子到底想怎麼樣,朕要問問他們,爲何要背叛朕,背叛大明!”

崇禎皇帝是真的震怒了,他自問對盧象升不薄,天雄軍建立,他是要人給人,要糧給糧,要裝備給裝備,程世傑的寧海國可沒有這個待遇。

當然,盧象升的待遇也沒有關寧軍好,雖然關寧軍一直在打敗仗,一直跟建奴不清不楚,崇禎皇帝都能捏着鼻子容忍了,這次北伐更是讓關寧軍當主力,作爲一國之君,他對這幫遼西軍閥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吧?

然而關寧軍卻用臨陣倒戈來回報他的信任,這讓崇禎極度憤怒,這種憤怒甚至壓倒了對死亡的恐懼,他只想衝上前去,質問吳三桂爲何要背叛他,背叛大明!

秦翼明苦苦哀求道:“陛下,形勢危殆,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趕緊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不得不承認,吳三桂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他的指揮能力比他爹吳襄要強得太多了,發現川軍列陣而戰,硬衝肯定不是辦法,他就直接下令家丁兵騎奔射,可惜,川軍的弓弩太少,對射根本就佔不到便宜。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着甲率低,也沒有什麼盾牌,在關寧軍騎兵的奔射下,傷亡慘重,就在崇禎皇帝不願意後退的時候,川軍的防線已經搖搖欲墜。

這並不是川軍的戰鬥力不強,也不是他們不會打仗,裝備太差,他們又有什麼辦法?以往川軍對建奴的時候,都是他們頂在前面保護其他明軍的弓弩手,在擁有其他明軍弓弩掩護的情況下,建奴騎兵也不能輕易啃動川軍的防線。

現在則沒有什麼辦法,崇禎皇帝身邊的京營沒有接到就炸營了,到現在還沒有穩定下來,根本就沒有人配合川軍作戰。

不知不覺間川軍死傷慘重,吳三桂已經殺到距離鏖駕只剩下兩三百米遠處了,揚刀狂呼:“活捉朱由檢!”

吳家騎兵狂呼:“活捉朱由檢!活捉朱由檢!”

崇禎呆呆的看着這羣凶神惡煞,慘笑:“這就是朕所信賴的將士嗎?這就是朕倚若長城的關寧勁旅嗎?朕是瞎了眼啊!”

崇禎皇帝咆哮着,甩掉皇冠,披散頭髮,對着天空發出一聲哀號:“朕瞎了眼啊!!!”

在肆無忌憚的狂呼聲中,吳家騎兵如同潮水般涌過來,秦翼明無奈大吼一聲,率領所剩無幾的家丁迎上去與吳三桂惡戰。

秦翼明這點人自然攔不住兇悍的吳家騎兵,轉眼之間便被淹沒了,吳三桂突騎狂笑着撲向鏖駕,得意之極!

然而,他們笑得早了點。

“砰砰砰……”

震耳欲聾的槍聲響起,嚇得他的戰馬狂嘶起來。他勒住戰馬,扭頭遁聲望去,只見中軍大帳後面主多了一個以千人爲單位的步兵方陣,這種步兵方陣是空心的,方陣之間間隔兩百餘米,清一色的火槍手。

這是天雄軍李重鎮部,因爲盧象升不願意當三軍統帥,李重鎮部也被打散了,其中莫約千人則是充當京營的僕從兵。

把最能打的將領看輜重,把最能打的兵當京營的少爺兵當後勤兵,這是朱純臣這個玩意乾的好事。

不過,這也得到了崇禎皇帝的默許。

要是崇禎皇帝不點頭,朱純臣也不至於這麼做,因爲他知道,手中有一支戰鬥力強的部隊是一個將領的根本。

好在這個無心插柳之舉救了崇禎皇帝,天雄軍的火銃手舉着火銃對着漫野而來的關寧軍騎兵怒射,正面更有六門大炮在怒吼,打出的葡萄彈密如暴雨。

一直勢如破竹的吳家鐵騎遇到了強有力的阻擊,被這極其猛烈的火力像割草一樣一叢叢的割倒。吳家騎兵試圖正面攻擊,結果被打得屍橫遍地,好不容易衝到方陣正面,又有冰雹般的葡萄的彈砸了過來,戰馬更是被那密密麻麻的槍炮聲給嚇得狂嘶,死活不敢撞上去。

火銃攻擊,被殺散的川軍和天雄軍一起發動局部的小反攻,吳三桂麾下被殺得人仰馬翻,傷亡直線上升!

看到這一幕,吳三桂也不願意拼了,短短一刻鐘的時間,他麾下三千餘人馬,少了將近一小半,超過千人死傷,這讓吳三桂非常心疼。

他投靠建奴,兵馬是存身之本。如果沒有兵馬在手,皇太極絕對會把他當成空氣。崇禎對關寧軍的厚待也並非完全餵了狗,至少還有這麼一撥關寧軍忠誠於他,願意爲他去廝殺,哪怕跟昔日袍澤拔刀相向也在所不惜!

前營中,關寧軍祖大弼拿着刀跟祖大壽和祖大成兄弟三個人殺了起來,祖大弼一邊砍殺祖大壽,一邊大罵祖大壽糊塗,辱沒祖宗。

祖大壽也是沒有辦法解釋,因爲他不投靠建奴,他與建奴的交易就會被祖大成這個混蛋公開出來,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說。

就像後世被處理的南京房產局長,抽好煙戴名錶,也不是他一個人,只是他暴露了。與建奴勾結的人不是祖大壽一個,可問題是這個事情一旦曝光,崇禎皇帝肯定會收拾他,罷官抄家是肯定的。

那個時候反,又有幾個人願意跟着他反?

還不如在這個時候,關寧軍的內亂,反而讓吳三桂撤退失去打下去的心思。

“撤退!”

擒獲崇禎皇帝的功勞雖然不小,可問題是,建奴騎兵卻遲遲沒有突破明軍大營的防線,這讓吳三桂非常不滿,皇太極利用他的目的太明顯了,他可不像成爲光桿司令。

就這樣,吳三桂下令撤退,崇禎皇帝這才鬆了口氣。

皇太極並不是不想進攻,一舉拿下大明北伐大軍,這是因爲他被大淩河之戰給打怕了,在明明知道北伐明軍糧草所乘無幾,只要圍住大明北伐軍,他就可以不吹灰之力拿下最後的勝利,何必用人命拼?

現在明軍還有一些戰鬥力,那是因爲他們糧草還有點,如果沒有糧食,這十數萬明軍精銳能堅持幾天?

皇太極駐馬冷眼看着戰場。

目前的形勢讓他很滿意,前進的道路被堵塞,退路被截斷,關寧軍在背後狠狠捅了一刀,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明軍陷入極度混亂之中,直到現在都還是各自爲戰。

而在明軍後方,一道道煙柱越衝越高,鬼才知道有多少軍械物資在熊熊烈焰中付諸一炬,這些軍械物資可都是從京畿地區調集過來的!

從京津到這裡,將近兩千之遙,轉運這麼多的軍械物資,代價之高昂可想而知,然而現在這些物資中轉站卻在呼嘯而來的滿洲鐵騎面前變成一片火海,每一道煙柱衝起就意味着明軍倖存的希望被剝奪一分,每一個物資中轉站被摧毀就意味着套在明軍脖子上的絞索又收緊了幾分。

這場戰爭,已經沒有懸念了。

京畿大軍被抽調一空,天雄軍的機動力量也被抽調幹淨,整個北直隸、山東都空了,只要殲滅了這支明軍,再揮師入關,要拿下北京易如反掌!

拿下整個北直隸之後再招降納叛,有關寧軍作榜樣,動員百萬大軍輕而易舉!沒有糧食,天雄軍註定是要被斷送在這裡了,只要再滅掉關寧軍,大明就徹底亡了。

至於寧海軍,倒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皇太極想的是,只要進入北京,他就讓人跟程世傑聯繫,封程世傑一個遼王,又能如何?

崇禎皇帝可以把妹妹嫁給程世傑,皇太極沒有妹妹了,但是他還有閨女,嫁一個閨女,換一個天下,他不吃虧。

只是,讓皇太極沒有想通的是,爲什麼這些明軍沒有崩潰。

PS:順便說幾句題外話,本書的設定是因爲發小程世傑,他告訴我他苦了半輩子,想在書中當一次主角,我就按照他的經歷和實際情況,開始了本書的設定,只是天意弄人,現實中,程家悅沒有堅持下去,蔣文化與喬淑媛也分道揚鑣了,程世傑已經將近兩個半月沒有聯繫到了,當時我的心態也崩,貧賤夫妻百事哀,厄運專找苦命人。老程以後再也不摻雜類似於這種設定了,坑了我自己,上一本書主角是全旭,結果也被很多人吐槽。(本章完)

第142章 範永鬥爲大金立下大功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145章 戳破程世傑的牛皮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65章 提高弩機生產速度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205章 科技帶來的強大自信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第41章 一步登天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66章 豬隊友帶不動啊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
第142章 範永鬥爲大金立下大功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145章 戳破程世傑的牛皮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65章 提高弩機生產速度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205章 科技帶來的強大自信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第41章 一步登天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66章 豬隊友帶不動啊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