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

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

第131章

大明朝其實鑄的錢數量非常少,隨着這段時間程世傑對於古錢的深入瞭解,他這才知道,洪熙、正統、景泰、天順、成化、正德年間均未鑄錢。

永樂、宣德年間雖曾鑄錢,但鑄得不多,永樂錢很少,宣德錢一共只鑄了十萬貫,宣德以後五十年間完全沒有鑄錢。弘治十六年鑄弘治通寶,但鑄量不足;嘉靖錢每年僅鑄十萬貫左右。整個明朝十六帝歷經二百七十七年,比起唐、宋時代鑄錢量要少得多,甚至連宋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大明朝朝廷很少鑄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白銀時代的到來,而且在張居正一條鞭法以後,朝廷的稅收主要依靠銀子。

可銀子只是貴重金屬,相對較金和銅,更容易氧化。在各地官府收上來的稅銀,可以重鑄成銀錠,火耗也是官員的額外收入,基本上合法化了。

還有一點讓程世傑感覺不可思議,哪怕到了崇禎朝,大明的銅錢流通周邊各國,因爲害怕流通國外,居然不鑄錢。

這簡直是明明有賺錢的機會,卻視若無睹。

在後世,大連有鐵礦資源七十餘處,銅礦資源四十餘處,鉛鋅礦點二十餘處,由於技術落後和勘探能力的落後,目前爲止,程世傑的人僅僅找到十六處鐵礦,十四處煤礦,還有四座銅礦。

鑄造銅錢和銀幣的前期條件已經成熟,另外程世傑的倉庫裡,也儲存了四十多萬斤銅錠,按照銅鉛七三比例鑄造銅錢,至少可以鑄造六十多貫小平錢。

崇禎通寶有小平錢、當二錢、當五錢,當十錢四種規格,重量也從三點七二克至十克不等。

程世傑尋思着,先從內部抽調人手,鑄造崇禎通寶。

遼東的地方人才儲備庫,還真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因爲崇禎朝鑄造錢,並不是全部放在京城工部,還有很多地方,從後世發現的崇禎通寶來推算,有貴(貴州)、重(重慶)、加(四川嘉定)、共(即通“恭”,廣西恭城,元明清均屬平樂府)、江(江蘇江寧)、廣(廣東)、季(即季漢,指蜀漢。)、應(應天府)、忠(四川忠州)、清忠、青(南京池州府或南直青陽縣松江府青浦縣)、鄂(鄂州)、榆(陝西榆林)、滬(應爲瀘,四川瀘州)、寧(江蘇南京市的簡稱,因隋代以後歷爲江寧縣及江寧都、江寧府的治所而得名。)、太平(四川夔州府太平縣)。

還有工五、監五,戶五等幾十個產地,隨着崇禎朝通貨膨脹的厲害,哪怕鑄錢的三成利潤,已經無法彌補通貨膨脹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私人是不願意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會鑄造手藝的工匠也沒有了生計,淪爲流民。就像鑄錢大師傅李林,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放在後世,如果有錢的話,勉強可以算大叔,如果沒錢,就是死老頭子。

“草民李林拜見經略大人!”

“你會鑄錢?”

“草民會!”

李林將如何銅鋅配料,如何控制溫度,因爲鋅的熔點低,容易揮發,銅鋅是製造銅錢的主要原料,鋅和鐵還可以製造成馬口鐵。

“這火候是非常重要的,鋅每熔掉一次就要耗損兩成半!”

李林剛剛開始面對程世傑的時候還非常拘束,可是隨着他說起自己的專業,越說起流利,一邊說,一邊比劃着,將如何製作錢模,如何將銅鋅液體灌入模具內,如何精修,等娓娓道來。

程世傑聽着李林非常專業,就直接道:“本帥要鑄錢,與官鑄錢有沒有區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鑄造出合格的錢,本帥計劃鑄造小平錢四百萬枚,當二錢兩百萬枚,當五錢一百萬枚,當十錢也是一百萬枚。”

一百萬枚聽上去很多,事實上哪怕在一千文兌換一兩銀子的情況下,這四種規格的錢總數八百萬枚,也不過相當於兩萬三千兩銀子而已。

然而,這卻需要幾十萬斤銅和數萬斤鋅。

程世傑會當冤大頭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嗎?

肯定是不會的,任何事情一旦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大明確實是通貨膨脹,可問題是,遼南卻是物資多錢少,物價相對其他地方更低。再說銅錢外流的問題,一旦新錢的數量達到一定的規模,外流錢幣的問題也不大了。

“前期你需要多少工人,多少物資,一一列出來!”

“是草民省得!”

“關於伱的待遇問題,這個鑄幣廠,你擔任廠長,暫時定爲百總級,你每年有年薪36石糧食和六十兩銀子。如果幹得好了,本帥還有重賞!”

“謝大帥恩典!”

李林馬上的眼淚就落了下來,他本來是孫元化招募過來的鑄幣工匠,只是孫元化發現他鑄幣會虧錢,就把這個工廠給停辦了。

聽到李林的這個解釋,程世傑的眼睛一亮:“這麼說,撫臺大人之前給你們準備了工具和設備?”

“準備了啊,僅僅母錢就制了一百五十多套!”

程世傑道:“這些設備現在都在本帥手裡,你跟我走,我們去找,有現成的設備,這個鑄幣廠馬上就可以投產!”

李林怯怯的道:“求大帥恩典,能不能赦免小老兒的女婿!”

李林沒有兒子,卻生了三個閨女,沒有人養老送忠,就將小女兒的夫婿招了贅婿,將他的手藝傳給了女婿黃四徵。

黃四徵是一個三棍打不出一個屁的老實人,一直跟着他生活,後來孔有德造反,李林的女婿黃四徵就被挾裹了進入。

一個人學好很難,變化太容易了。黃四徵原本是一名出色的模板師傅,也擅長打製銀飾和金飾,他出了一趟遠活,在桃林鎮的一家地主家爲他將出嫁的閨女打造首飾。

起初工作非常順利,這問題這個地主家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少爺,見黃四徵不怎麼說話,就開始捉弄他,用家裡喂狗的盆,給黃四徵當湯盆,讓他喝麪條。

麪條倒進了狗食盆裡,狗就以爲是它的飯,見黃四徵在吃,自然過來搶食,這條狗很猛,將黃四徵的右手咬傷了,作爲手藝人,黃四徵的右手殘了,就等於失去了飯碗。

後來孔有德部的叛軍攻破了這個地主大院,憤恨的黃四徵就拿着糞叉子,將這個地主家的少爺給捅死了。

無論是什麼原因,黃四徵殺了一個九歲的孩子,屬於罪大惡極的兇徒,就這樣,他被送到了煤礦改造。

一個月前,李林去看了一次黃四徵,結果發現黃四徵此時已經瘦脫了形,他的小身板,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聽聞李林的哭訴,程世傑這才知道以前處理孔有德部叛軍士兵的時候,有些唐突了。不過,程世傑並沒有利用自己的身份給黃四徵赦免,而是讓張如意這個法院院長重新審理那些匆忙之下判決的舊案。

雖然程世傑現在掌握了四五十萬人的生死,這些人的生死,都在他一念之間,權力雖然很大,正如孫元化當初所說的一樣,但是,他不能弄權,不能隨心所欲。

制度制定的有問題,可以改,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去執行,而不是程世傑這個經略使去帶頭破壞。

在管理一個小公司的時候,可以依靠人情世故,或者說是自己的喜好管理,然而像現在,遼南的體量已經超過了後世的瀚鋼集團,至少人數上面是超過了,可問題是,這種大型企業管理,需要的是制度。

而不是腦袋一熱,一拍腦袋做出一個決定,一拍屁股直接走人,那不成三拍幹部了嗎?

程世傑帶着李林來到存放從登州搬過來的物資存放處,程世傑當初可是下了命令,連一顆釘都不能放過。

眼下這些設備大都被運到各個工廠發揮新的作用,而留下來的東西已經不多了,這些鑄造銅錢的坩堝,已經被取走運用到其他工廠了,好在任何裝備和設施的領取都有記錄,倒也容易尋找。

但是,這些坩堝是用最細的泥粉和炭粉混合後製成的,質量非常過硬,銅錢的模具和母錢,倒是原封未動。

李林又找來了當初同被孫元化招募的鑄錢工匠,也有不少人在新的工作單位,混得不錯,人家不願意再趟這個混水了。

儘管如此,寧海軍的鑄幣廠也是拉起架子,僅剩的六個坩堝開始熔化準備好的銅料,以及鋅,原本製作好的一百五十多個銅錢的模具。

兩天之後,第一批製造出來的銅錢,四種規格,也可以說是四種面值的銅錢,各一千五百餘枚,就放在程世傑的面前。

程世傑拿着這些新錢,他放在小型電子稱上稱重,小平錢的重量是三點七二克,重量幾乎一樣,這讓程世傑感覺不可思議。

這個靈敏的電子稱最大稱重只有十公斤,靈敏度非常高,哪怕是一百枚一起稱重,一千五百枚,每一百枚之間的誤差最大爲一克,最小爲零點一四克。平均下來,單枚誤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明末沒有精確電子稱的情況下,這些工匠是怎麼做到的?

雖然說,明朝有小型精確吊秤,可是吊秤雖然精度有了,可問題是,稱稍高稍低,就會有誤差。

“大帥,楊芸娘求見!”

“讓她進來吧!”

此時的楊芸娘一身男裝打扮,頭戴逍遙巾,身穿青色儒衫,系絛,穿靴,這也是明朝讀書人的標準打扮。

楊芸娘雖然沒有施粉黛,卻依舊可以看出,她是女子身份。當然,這跟明朝的習俗有關,一般而言,婦女出來做事,很少穿得花枝招展,那也不太方便。

“奴拜見大帥!”

楊芸孃的目光直接落在這些新錢上。

“坐吧!”

楊芸娘依舊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大帥,奴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您!”

“什麼問題,您可以說!”

“就是咱們銀行,如何解決異地存取的問題!”

楊芸娘苦笑道:“現在需要建立六個分行,從最南的旅順分行,到最北邊的海州分行,這個距離是七百多裡,即使是咱們用最快馬傳送賬戶信息,那也需要三天時間!”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程世傑突然要想了在網文發展的遠古時期,當時的鐵血網上有他喜歡看的小說,可問題是,那個時代並沒有網絡支付,如果解決往賬戶充虛擬貨幣的問題?

程世傑非常有印象,當時採取的是郵局電匯,對方是什麼時候收到錢,什麼時候開始往自己的賬戶裡充虛擬幣。

其實起點能從無數網絡小說網站脫穎而出,依靠的其實是盛大的遊戲點卡,因爲網吧裡有銷售的盛大點卡,可以隨時充值,所以起點擁有了這個先天優勢。

程世傑笑道:“我們設定一個週期限制,比如說,一個黃金賬戶從旅順分行存入十萬兩銀子,而他需要在海州取出來,我們肯定是要海州分行收到新賬戶信息,在更新這個賬戶信息時,才能支取!同時,我們會在異地存取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個手續費制定,需要你們銀行內部進行專業評估。”

楊芸娘點點頭,又問道:“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各個分行如何保證可以滿足客戶異地存取?如果只是傳遞信息,一匹快匹,就可以做到南北通達,可是銀子呢?像位於旅順的銀行,收到的存銀多,而海州收到的存銀少,如何才能保證……”

“咱們銀行初建,你可以問問鄭簡,他是老錢莊了,錢莊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

程世傑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程世傑知道答案,可問題是,他不能成爲百度啊,凡事不決問大帥,那他豈不是像諸葛亮一樣,凡事操辦,無法鍛鍊下屬,他死了蜀國也日暮西山了。

“現在銀行放出去了多少貸款?”

銀行能不能贏利,最關鍵的問題是,能夠收到多少存款,有多少貸款,如果錢全部在銀行裡,銀行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前景非常好,詳細的數字,奴說不出來,可是應該可以賺錢!”

“如此甚好!”

程世傑指着面前的銅錢道:“這是咱們自己鑄幣廠生產的錢,就目前而言,每天可以生產小平錢、當二錢、當五錢,以及當十錢,四種規格,各兩千五百餘枚,共計一萬餘枚!”

“這也太少了吧!”

“少是暫時的!”

程世傑淡淡一笑:“鑄幣廠現在使用的坩堝、錢模和母錢,都是孫大人在登州時準備的,咱們將來要自己製作母錢和模具,擴大生產規模!”

鑄錢雖然是手藝活,可隨着這些工匠的技術越來越熟練,生產效率肯定可以提高,增加設備,增加工人,產能也會成倍提高。

隨着寧海軍的迅雷銃被蘇懷才改成了自來火式發射的方式,然而問題是由於材料的限制,啞火率太高,能夠成功打響的只有七成,儘管如此,程世傑已經非常滿意了。

如果說火藥方面和雷汞的研究取得突破……那就更妙了。

其實寧海軍的槍炮局,一直在連接取得突破,就像蘇懷才事件重賞的刺激下,火炮也朝着這個方向研究,暫時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蘇懷纔在帶領工匠,將寧海軍左都司裝備的四千多支火繩槍,重新收回改造自來火,也就是燧發槍。

只不過改造完成的燧發槍重量又增加了,口徑19.8毫米,槍長1560毫米,槍重6.69公斤,彈丸重三十二克。

同時配屬各火力支援哨的迅雷銃,也收回火槍工廠,進行改造,全部改造成自來火式,再也不需要火繩發射了,也不需要每一名迅雷銃手,必須配一名拿着火把的士兵,專門負責點火。

如果是在白天還好,可是夜間作戰,拿着火把,簡直就是告訴對方,我在這裡準備伏擊你。

這也是技術方面的限制,一邊生產一邊創造改造,這是遼南特色。

……

王俊是登州人。他本是登州城王記糧鋪的東主,也算是登州小人名氣的富商,本來王俊是非常幸福的,他的家境殷實,隨着這幾年登州的糧價節節攀升,他趁勢賺了不少錢。兒子孝順,女兒乖巧,妻子賢惠。

可沒想到的是,到了前年夏天,他招募了一個叫王順的夥計,這名夥計手腳勤快,口才了得,長得也眉清目秀,很受王俊的喜歡。

可沒想到,他卻引狼入室,他將王順時常帶回去,與其妻、其女、其子相識,起初,他也沒有想那麼多,王順十五歲,能有什麼壞心思?

可沒想到王順哄得妻子王田氏非常開心,時常將在店裡的見聞,加油添醋,說得妻子聽。

直到去年的十一月,出了一趟遠門的王俊回家,這才發現他的妻子居然有了三個多月的身孕。

他出門都五個多月了,妻子有身孕,傻子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他當時就被氣暈了,妻子王田氏以爲王俊氣死了,嚇得與王順收拾了一下金銀細軟,連夜逃跑。

王俊臨了被成親二十多年的妻子擺了一道,很快這事就傳遍了登州城,他王俊也是一個要臉的人,現在卻成了登州城的笑柄。

他一怒之下,將家產傳給兒子,留給女兒一份嫁妝,然後跳海自盡。

Www_ т tκa n_ ¢ ○

可沒有想到,他居然沒死,當時寧海軍正在大規模向遼南遷徙,海上的水手以爲王俊是不慎落水,就將其救了上來。

人,就是這樣,尋死一次,只要死不了,從鬼門關前轉一圈,尋死的心思就淡了,就這樣王俊稀裡糊塗的從登州,來到了遼南。

因爲遼南是遼東人的天下,登州口音的王俊被人排擠在外邊,按排到了又髒又臭的皮毛廠工作,而他頂頭上司又處處針對他,王俊一怒之下,就跑到了金州城,準備找工作。

工作沒有找到,王俊就依靠着嘴皮子利索,空手套白狼,忽悠了一羣剛剛抵達遼南,沒有安排工作的流民,一問這才知道,這幾個人居然會燒窯的活計。

王俊一尋思利用了遼南寧海軍管理的混亂,忽悠工具,忽悠流民幹活,成功開起了一座窯廠,在燒出第一爐磚的時候,這些磚還帶着熱氣就被寧海軍買走了。

完成了第一桶金的原始積累,王俊就成了遼南第一批私人窯廠主,他的頭腦精明,口才又會說,賺了錢以後,窯廠一邊擴建一邊生產,從唯一的一座磚窯開始,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他已經擁有了十七口窯,生產磚和瓦,幾百名工人,也能給他賺上數十上百兩銀子,比他的原來的糧鋪還賺錢。

王俊非常滿意自己的新生活,在遼南認識他的人幾乎沒有,因爲登州願意來遼南的人,幾乎沒有。很多登萊新軍,現在寧海軍將士的家眷,都不願意來遼南這個窮地方。現在金州可沒有人認識他,也沒有人在背後議論他被人戴了綠帽子。

後來他遇到了一個帶着兩名女兒,一個兒子的寡婦,又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

現在的王俊自己房子也有了,雖然三個孩子不是親生的,但是卻叫他爹,也非常乖巧懂事。

每當王俊回到家裡,繼妻喬氏,就早已將準備好的飯菜放在桌上,大丫就拿着燙好的酒,給王俊滿上。

王俊賺了錢,當然不會對自己吝嗇,他的伙食水平還是不錯的,有魚有肉,現在的遼南魚蝦和肉類的供應已經常態化了,只要有錢,是可以吃上肉的,就連在工廠裡,也能隔三差五,弄點油水,過過嘴癮。

“爹爹!”

大丫領着二丫,還有老幺六歲的喬魚魚,喬魚魚其實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叫年年,兄弟倆的名字合起來就是年年有魚,只是在逃難的時候,年年丟了。

王俊看着魚魚盯着他面前的一盤燉羊肉,朝着魚魚招招手。魚魚坐在王俊的腿上,爺倆就開始邊吃邊喝。

當然,魚魚喝的是肉湯,而王俊喝的是酒。

喬氏是一個賢惠的女子,將家裡打理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王俊在窯廠工作,每天都是一身灰塵,可喬氏依舊讓王俊出入都非常體面。

喬氏的年齡不大,三十還沒有出頭,放在後世,她甚至可以自稱小仙女,在這個時候,她其實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

大丫頭,十歲,二丫頭七歲,因爲王俊有錢,不用大丫二丫在家裡幫忙幹活,他們倆在金州女子學校讀書,魚魚則在金州書院讀書。

至於喬氏原來的丈夫,喬氏已經記不清他的樣子了。在記憶中,他的身影已經變得模糊。

王俊見喬氏忙前忙後,就招呼喬氏過來一起吃飯,連大丫、二丫一起坐桌吃飯,這是在遼南以外,幾乎不可能看到的情況。

酒過三巡,話題不可避免的轉移到管委會剛剛公佈的促進商業發展的小額貸款上面。

王俊道:“窯廠的十七座窯,一窯可以燒三十多萬塊磚頭,在窯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後,要不是窯太少,工人太少,看着有錢不能掙,我心裡難受。”

“他爹,你有啥打算!”

王俊指着自己的家道:“我已經想好了,明天就要去報名,用咱們這座宅子和十七座窯作抵押,至少可以貸款八百兩銀子,用這八百兩銀子,我可以把窯廠周圍的三百畝地買下來,再多建十幾座窯場!”

喬氏本來就懂商業,也不是王俊的髮妻,她是跟着王俊吃飯,是王俊收養了她們娘四個,自然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無論賺錢還是賠錢,她都支持。

到了晚上,喬氏非常熱情,無論如何,給王俊生個一兒半女,這是喬氏這是最樸實的想法。

……

東方商號,現在的張陳氏也算是金州小有名氣的富婆了。不說知道有多少媒人前來勸說張陳氏改嫁。

張陳氏對此是門清,那些人甚至包括一名秀才,都是衝着她的錢來的。

因爲張東方陣亡了,給她攢了三畝宅基地,還有一百畝地,張陳氏僱人將一百畝地全部種上了,因爲她是烈屬,這地分的都是方便灌溉的良田。她種的糧食少,蔬菜多,糧食僅僅不到三十畝,七十多畝種的都是各種蔬菜。

張陳氏名下的飯店生意越來越好,對於蔬菜和肉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她尋思着自己學程世傑,開一個養殖場,養上幾百只羊,幾千只雞鴨,隨便再養些魚蝦。

管委會的規定是,寧海軍的軍屬和烈屬可以在有擔保的情況下,向遼東銀行貸款,這些扶助商業貸款,年利息只有兩成,借一百兩銀子,一年之後,還一百二十兩銀子。

一百兩銀子,張陳氏有絕對的信心一年之內賺上兩百兩,這是遼南的商業環境,張陳氏雖然是一個女人,卻不是謹小慎微的性格,要不然她也不敢壓上全部身價做生意。

張陳氏將自己的房契、店鋪的房契還有一百畝地的地契,帶着這些東西,走進遼東銀行。

現在的遼東,已經進入了瘋狂擴張的時代。

(本章完)

www ▪тt kΛn ▪℃ O

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6章 塵埃落定全軍封賞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請假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85章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26章 塵埃落定全軍封賞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章 人沒少卻多了幾個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51章 卑職死諫請大帥成全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388章 廣平攝政王監國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
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6章 塵埃落定全軍封賞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請假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85章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26章 塵埃落定全軍封賞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章 人沒少卻多了幾個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51章 卑職死諫請大帥成全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129章 草臺班子搭起來了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388章 廣平攝政王監國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