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

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

第116章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海州大捷,寧海軍於海州擊斃來犯建奴數萬人,斬首四千餘級,漢軍首級六千餘級……”

當高起潛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下面的官員紛紛在心中暗罵。

自崇禎皇帝發現自己被大臣們坑了以後,開始重用宦官和錦衣衛,可問題是,魏忠賢只有一個,曹化淳不是魏忠賢,既沒有魏忠賢的能力,也沒有魏忠賢的膽量,更沒有魏忠賢在天啓皇帝心中的地位。

儘管如此,大臣們卻極力反對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干政,同時引起了宦官抱團,從御前太監再到十二監四司八局,開始紛紛利用各種機會給崇禎皇帝煽風點火。而崇禎皇帝就像青春期的叛逆孩子。

大臣讓他往東,他偏往西。

現在的高起潛也好,曹化淳也罷,是幾乎大部分大臣們惹不起的,宦官對付文臣,非常簡單,隨便找到理由,一查就是一個準。整個大明朝,九成的官員屁股都不乾淨,誰能經得起查?

在宦官的努力下,崇禎皇帝對文臣,特別是對東林黨的印象更加惡劣。

幾乎所有大臣對高起潛的話,一個字都不相信。

雖然建奴崛起,大明與其作對,勝少敗多,他們常年跟關寧軍打交道,對那些武夫殺良冒功、虛報戰功、吃空餉喝兵血的套路可以說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任你如何巧舌如簧,任你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簌,他們都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

關寧軍動不動就說自己殲滅了多少萬建奴,但報級也只敢報個幾百,要是誰敢吹噓說自己斬首過千級,那絕對會犯衆怒。

你當我們是白癡對吧?現在程世傑倒好,一開口便是斬首四千餘,好傢伙,人家是往戰績裡灌水,他是往水裡灌戰績了!

現在看着崇禎皇帝滿臉紅潤,這是興奮的。

內閣首輔,東極殿大學士鄭以偉,這是崇禎朝存在較弱的內閣首輔,他僅僅比李標這個首輔多當了兩個月。

鄭以偉看向徐光啓,壓低聲音道:“子先,(徐光啓的字)過了啊!”

徐光啓有些尷尬,此時孫元化的信被高起潛壓住了,奏摺卻已經送到了司禮監,馬上就要送到崇禎皇帝手中。

因爲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徐光啓也不敢妄下定論。

像上次金石山大捷,寧海軍斬首四百五十二級,可信度比較高,可問題是,現在……

徐光啓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他只能硬着頭皮道:“初陽(孫元化的字)是穩重之人,他肯定會將詳情彙報上來,暫且等等看!”

鄭以偉非常相信徐光啓的人品。

要說崇禎朝的內閣都是廢物,這話絕對是偏見。至少來說,像東極殿大學士孫承宗,李標,蔣德璟都是能臣,只是拖後腿的人太多了,他們被諷刺爲獨臣,可事實上他們都不夠毒,也不夠奸,被彈劾下去了。

崇禎皇帝其實也沒有直接相信高起潛的話,因爲這太荒誕了。大明的軍隊,就像後世的國足,伱要說國足出線了,有幾個人敢相信?

崇禎皇帝也是一個好面子的人,萬一被坑了,他丟臉就丟大了。

高起潛看到崇禎皇帝的臉色由紅潤,變得一臉嚴肅,就知道崇禎皇帝不相信,他笑道:“皇爺,奴婢在遼南監軍,口說無憑,這次特意帶來了徵虜大將軍、寧海軍總兵程世傑的養子程虎,不如讓其向皇爺稟告!”

“程虎!”

崇禎皇帝微微一愣,馬上開口道:“宣,程虎覲見!”

“宣程虎覲見!”

隨着站殿將軍扯着嗓子大喊着。

程虎,原名劉虎子,現在只有十四周歲,別看跟着程世傑的時間不長,可是吃的好,營養跟得上,短短半年的時間,他的身高長了將近十公分,現在已經接近一米七了。

一身明式的明光鎧甲,倒也顯得異常英武。

隨着程虎進入大殿,大殿內所有的目光都望着他,被數百名大臣像猴子一樣圍觀,程虎內心裡非常緊張。

可是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關係着程世傑的將來,程虎在心中暗暗默唸頭道:“我一定行,小爺連建奴土匪都不怕,還能怕一羣老頭子!”

“臣,武德將軍程虎,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看着程虎年齡不大,當然,由於常年顛沛流離,程虎可不是白麪小生,他臉上的皮膚非常粗糙,比實際年齡要大,看上去要十八九歲。

崇禎皇帝第一次看着同齡人出現在大殿上,內心裡也是非常激動,本想上前扶起程虎,又擔心被大臣們以失儀爲由嘮叨。

崇禎皇帝問道:“程卿現擔任何職?”

“臣現添爲寧海軍右都司前千總!”

“程卿上前來!”

崇禎皇帝本想問問程虎跟着程世傑打了多久仗,隨順講講他的趙子龍的事情,現在的崇禎皇帝可是程世傑的粉絲了。

不過,崇禎皇帝感覺到下面的大臣,目光有些不善,只得認真的道:“程卿,你親歷海州之戰,據實稟告海州之戰,不得有半字隱瞞!”

“是!”

軍隊是非常鍛鍊人的地方,寧海軍也是一個大染缸,無論是多慫的人,在寧海軍也會變得能說會道。因爲平時寧海軍只要不打仗,都會召開半個時辰的會議,相互介紹自己,總結分享自己在戰鬥過程的經驗。

這一點,其實有些像某傳銷組織的頭腦風暴會議。

程虎按照高起潛給他潤色的說詞道:“自金石山之戰勝利之後,父帥就尋思,建奴近年勝多敗少,估計難以嚥下這口氣,就向東江軍黃龍借兵兩萬六千餘,並寧海軍左、右都司、加上騎兵營,共計四萬餘步騎,嚴陣以待,以防建奴突襲。月餘前,建奴因金石山大敗,要處置敗軍之將,因此戰領軍之人是鑲白旗貝勒阿濟格,故爾將此戰之責,推到了扎蘭額真納喇氏扈爾奇頭上,欲斬扈爾奇以及麾下兩千餘衆……”

說到這裡,滿朝大臣深吸一口氣。他們原本對崇禎皇帝怨念頗深,可聽着皇太極如此不分青紅皁白,濫殺無辜。頓時有些慶幸,崇禎皇帝跟皇太極相比,那就是聖人。

程虎接着道:“因扈爾奇的異母胞妹,在賊酋皇太極身邊爲奴,提前得到消息,通知了扈爾奇,而扈爾奇就率部逃亡,被建奴大軍圍殺,所部逃進深山,直到他們發現建奴大軍出動,準備南下襲擊遼南,扈爾奇就率領麾下千餘殘部,先一步逃到海州,投靠父帥!”

說到這裡,衆大臣恍然大悟。

原來,程世傑的運氣這麼好,提前知道了建奴大軍的動向。

不得不說,高起潛的編故事的能力,其實還真不是吹的,這樣以來,海州大捷顯得合理多了。

“父帥得知建奴來襲,在復州、鳳凰城、秀巖城、石橋堡、松林堡、下馬堡、石門堡、興海城、甘谷城、古城堡、望臺鎮、海州城共計十二座城佈下重兵,嚴防死守。在建奴於正月十九日抵達前線,我寧海軍、並東江軍兩軍將士,據城與建奴浴血廝殺,直殺得屍骨盈野,但我寧海軍和東江軍也損失慘重,東江軍副總兵毛承祿,參將何洪魁,遊擊劉大有,等三員將軍,士兵死傷逾四千餘衆!”

這是程世傑給東江軍面子,其實毛承祿、何洪魁和劉大有,都是在這一次東江軍譁變中,被斬殺的東江軍將領。

如果沒有這一次意外的大勝,他們死了,也就白死了。因爲程世傑撿了一個大戰功,他自然不介意給三人一個哀榮。

雖然明明看到了捷報,知道了結果,崇禎皇帝還是認真的問道:“後來呢?”

“後來,建奴眼看父帥早有準備,我防守嚴密,感覺佔不到便宜就主動撤退!”

程虎道:“因天寒地凍,建奴隨軍牛羊和戰馬,沒有辦法就地取食,只能從後方運輸,糧草耗頗大,時二月十四,遼南突降暴雪,建奴加快撤退速度,父帥趁機率領寧海軍八千精銳,兵分三路,右路以左都司沈明遇率領兩千人馬,右路以右都司張裕率領兩千人馬,父帥親率四千精銳大軍,冒雪北上,在大雪的掩護下,建奴沒有防備。崇禎五年二月十五日,父帥率先對正白旗貝勒多鐸的中軍大營發起攻擊,建奴匆忙之下應戰,一片混亂。父帥更是身先士卒,寧海軍將士也是一心報國,奮勇向前,死不旋踵,大軍勢如破竹,建奴狼狽撤退,在戰鬥中,寧海軍將士火燒建奴糧草……”

“因爲當時積雪甚厚,建奴的戰馬在雪地中跑不動,我寧海軍將士不畏艱辛,奮勇殺敵,建奴沒有糧草,十成的戰力,發揮不出來三成,故爾無數人被殺……”

在程虎這個海州大捷的親歷者的娓娓道來之下,衆臣聽着他的訴說,基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這一戰,運氣的成分極大。

如果不是建奴出昏招,逼反了納喇氏扈爾奇,程世傑恐怕也不能提前知道建奴來襲,更不能提前準備,倉促應戰之下,勝負難料。

如果不是當時天降暴雪,積雪限制了建奴騎兵的機動性,同樣勝負難料。

如果不是寧海軍運氣好,夜襲的時候,燒掉了建奴的糧草,勝負同樣難料。

如果不是建奴又累又餓,十成的戰鬥力發揮不出來,寧海同樣也難以取勝。

無論怎麼說,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衆臣有點嫉妒程世傑的好運氣,可他們也知道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天佑大明!”

崇禎皇帝臉一直紅到脖子去,大手一揮,發出一聲大吼道:“殺得好,殺得好!總算是替朕出了一口惡氣了,哈哈哈……”

崇禎說到激動處,這位自登基之後臉上就再也沒有過真正的笑容的少年天子跳了起來,放聲大笑,那神色竟有幾分癲狂了。

“恭喜徐閣老!”

在朝臣們的眼中,程世傑是孫元化的人,而孫元化是徐光啓的學生,那麼程世傑也是徐光啓的人。

現在的內閣首輔鄭以偉也鬆了口氣,寧海軍斬首四千,加上漢軍斬首萬級,這是真實的,沒有摻水的捷報,也是自薩爾滸之戰以來,大明取得的最大勝利。

鄭以偉也感到一絲輕鬆,這次建奴真的是被打得傷筋動骨了,總該消停幾年了吧?他這個首輔也可以輕鬆一點了。

不過,這一念頭一掠而過,危機感像六月的烏雲一樣罩了過來。他可沒有忘記,程世傑是徐光啓的人,有了這個大功,徐光啓有資格問鼎首輔寶座了!

鄭以偉感覺到了極大的危機。

破口之戰一直是崇禎皇帝的一塊心病,他做夢都盼着關外明軍能夠打個大勝仗,洗雪這一奇恥大辱。

大淩河之戰,就是這種背景下,匆忙發起的。

崇禎想到的是,當年東突厥的頡利可汗,率領二十萬鐵騎,兵臨長安城下,李世民不得不捏着鼻子跟頡利可汗簽訂城下之盟,然而三年之後,李靖三千唐騎,夜襲陰山,把頡利可汗抓到長安,給李世民跳舞去了。

可惜,大明不是大唐,大明也沒有李靖,更沒有以一敵十的唐軍精銳。

崇禎皇帝沒有盼到大淩河之戰給他以雪前恥,反而在他的臉上,再次抽了一個耳光,前前後後,大明在大淩河之戰中,損失超過六萬步騎,靡費數百萬兩銀子。

似乎老天也覺得把他折騰得太慘了,該給點補償了,竟然讓寧海軍軍在海州,在這個不可思議地方,取得了一場巨大的勝利!

每當一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心裡樂開了花,笑容是再也遮掩不住了。

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下,聲音洪亮,跟打了雞血似的:“爲聖上賀,爲大明賀!吾皇萬歲!”

然而,興奮過後的崇禎皇帝,此時的些發愁。

寧海軍立功將士該如何賞?

按照大明的軍規賞賜,每名普通的建奴首級是五十兩銀子,這就是二十萬兩千八百兩,一名牛錄額真的首級一百兩,白甲兵則爲一千兩,普通士兵可以直接升爲正五品千戶。

在寧海軍的捷報中,他們共計表明,繳獲白甲兵鐵甲六十七具,這就意味着,這是六萬七千兩銀子,牛錄額真二十多人,這又是兩千多兩銀子。

總體算下來,光寧海軍首級的賞銀就要付出三十萬兩以上。

另外就是程世傑怎麼賞?

他現在已經是左都督、徵虜大將軍,寧海軍總兵,節制東江軍,作爲武將,其實已經到頂了。

哪怕是祖大壽也就是這樣的級別。

……

不光是崇禎皇帝在頭疼,其實程世傑也在頭疼。

寧海軍獲得如此大的戰功,建奴的首級,已經找到了四千六百七十九顆,漢軍五千七百零四,累計一萬零三百八十三顆首級。

可問題是,這能算作寧海軍將士的戰功嗎?

如果算,對於之前立功的將士來說不公平,如果不算,恐怕這些寧海軍將士不願意……

“大家都說說,怎麼辦?”

周延棟舉手道:“報告!”

“老周,你說!”

“不能算!”

周延棟沉吟道:“但是,應該給兄弟們一點獎勵。”

“什麼獎勵!”

“賞點銀子,或者給地!”

沈明遇道:“我們寧海軍的軍職田,雖然我們將官都有軍職田,可是普通士兵卻沒有,不如大帥仁慈,給他們……”

程世傑點點頭道:“可以,反正咱們現在地盤大了,土地多得是,這樣吧,軍務局發一個全軍公告,告訴所有將士們,此戰我們寧海軍大勝,全軍士兵分五十畝軍職田,這個軍職田,他們只有使用權,沒有繼承權,也沒有買賣權,也要交稅,每畝五斗升稅。一旦退伍,這個軍職田也要收回。”

“五升,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了,五十畝地,那可是要交兩石五斗呢!”

“同意!”

“同意!”

“如此甚好!”

程世傑接着道:“那本帥再賞全軍將士五兩銀子,還有一件事,需要大家要向將士們解釋清楚。咱們寧海軍將士,雖然說每個月有軍餉,可是本帥從來沒有跟大家發過,這個軍餉,恐怕在兄弟們心中,就成了一個笑話。可問題是,發軍餉,也非常麻煩,所以本帥就想了想一個辦法!”

說着,程世傑擺擺手,兩名寧海軍侍從抱着一個大箱子進來。程世傑打開箱了,從上面取出一個小冊子,這個冊子製作非常精美,與後世銀行的存摺不同的是,這個存摺,外皮是一個硬木片,用帛裱糊上的。正面印刷着四個燙金字:“遼南銀行!”

掀開第一頁,上面用印刷字體,印刷着持存摺的人名,上面寫着:“沈明遇!”

程世傑將這個存款折遞給了沈明遇:“這是你的存款折,你的軍餉,都在裡面,隨時可以在金州城遼南銀行支取!”

“我的!”

沈明遇拿着銀折,這個存摺共計二十頁,每一頁的紙,與普通的宣紙,明顯不同,更爲厚實,手感也不一樣。

這可是程世傑從後世帶來的技術,這是用樹皮纖維製成的棉紙,其色白,柔軟而有韌性,纖維細長如棉,故稱棉紙。

在寧海軍抵達遼南之後,就開始動手實驗,經過兩個多月這才成功製造出來,作爲單獨的存摺專用紙,用凹凸版可以印刷。

沈明遇拿起一個粘在第二頁面的字條,疑惑的問道:“這是什麼?”

程世傑解釋道:“這是密碼,你只有拿着存摺去銀行才取錢,光有存摺也沒有用,必須有對應的密碼,這個密碼有有效期,在今天開始,十五天之內,可以憑藉這個密碼取錢或存錢,如果超過十五天,會下發新的密碼,這個密碼就自動作廢!”

沈明遇拿着存摺,彷彿明白過來:“咱們寧海軍的軍餉不經過各級將領的手了?”

“你還想從中撈點?”

張裕馬上道:“大帥,此法甚妙!”

“如何妙?”

“妙就是妙!”

“你個棒槌,拍馬屁都不會!”

程世傑接着將衆將領的存摺一一下發。

雖然程世傑一直說着要等黃龍來到遼南以後,再處理東江軍將士的問題,可問題是,儘管如此,可東江軍士兵也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存摺。

海州衛城西北望臺鎮堡,東江軍臨時軍營。

數百名士兵圍着大營裡的公告欄,由於大部分士兵不識字,他們只能聽公告,而不是看公告。

“孫秀才,你來說說,上面寫的是啥!”

孫秀才並不是真正的秀才,他其實是一個商賈的贅婿,因爲識些字,能寫能算能畫,就被稱爲秀才。

秀才是綽號,就像後世的很多專家一樣,專家只是他們的綽號,而不代表他們的真實水平。

孫秀才道:“這是總兵府發出的命令,大帥說要給咱們所有兄弟發田地,每個人五十畝軍職田!”

“我們也有……”

“對,都有,普通士兵五十畝,隊長六十畝,哨長八十畝,百總一百畝,把總兩百畝,千總三百畝,都指揮使是五百畝。”

“好啊,太好了,俺們也有地了!”

“俺們現在有地,是不是可以把老孃接過來了?”

“不光是老孃,媳婦也可以接過來!”

“你們難道不想媳婦嗎??”

“不想!”

這些東江軍士兵來到遼南差不多快三個月了,幾乎異口同聲說不想媳婦,事實上,很多東江軍的士兵都是有媳婦的,這和寧海軍不一樣。

因爲在東江軍內部,士兵是他們收入最高的,哪怕他們沒有軍餉,可是,他們可以打仗,繳獲的物資和財物可以分到一點。

就算是真想媳婦,也不能說是想媳婦,而是說想孩子。這個習慣在後世其實也一樣,因爲中國人的習性。無論多想多愛,都不會輕意說出來。

這一點與老外是截然相反,他們說愛,就像放屁一樣簡單,結果,無數女人中招。

“陳二牛!”

“到!”

“這是你的存摺!”

“啥是存摺!”

“就是可以用來領銀子!”

東江軍的軍官解釋起來也是相當簡單粗暴。

抱着一疊存摺的百總道:“程大帥說了,以後咱們的軍餉不直接發,而是讓大傢伙拿着這個東西去銀行領!”

“這麼麻煩!”

“這是擔心你帶着銀子,死了便宜建奴!”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聰明人。

也有人一眼就看穿了程世傑的真正用意。

“不直接發銀子是對你們好,銀子是拿稱稱,高一點,低一點,吃虧的是你們……”

“銀子去哪裡領?”

“金州!”

“那麼遠!”

“據說海州、復州、蓋州的銀行,還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建好,將來也可以在海州直接領銀子!”

“這是密碼,你們記好,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別人拿着你的存摺,有了你的密碼,可以把你們的銀子取走,若是不知道密碼,那就取不走你們的銀子!”

“現在咱們沒有假,不能出營,怎麼去取銀子!”

“不取其實也好!”

“爲什麼,有利息啊!”

“銀行還給咱們利息?”

“當然,一兩銀子存一年,可以有五釐,十兩銀子存一年就是五錢……”

“這個好!”

……

黃龍在接到程世傑給他寫的信,知道了東江軍在遼南發動了譁變,集體要投降寧海軍,要投靠程世傑,起初,黃龍非常着急。

可是,隨着戰艦駛向旅順,他的慢慢冷靜了下來。

因爲他已經明白過來了,自從這兩萬六千人到遼南的那一刻起,已經姓程了,不再屬於東江軍。

“黃帥,還在心憂遼南的兄弟!”

尚可喜有些不太確定的道。

“那已經不算是我們東江軍的兄弟了!”

黃龍苦笑道:“兄弟們也沒錯,誰不想過上好日子呢,朝廷不管我們東江軍,本帥又沒有程帥那麼會賺錢!”

“這個……”

尚可喜道:“咱們有了耽羅島,日子會越過越好!”

“就算是嫁閨女,收點聘禮不過分吧?”

“不過分!”

尚可喜笑道:“程帥要了咱們東江軍兩萬六千人,還有十數萬百姓,怎麼也要付出一些利益!”

“那本帥獅子大開口,狠狠宰程帥一刀!”

黃龍倒是沒有直接在旅順港靠岸,而是沿着遼東灣北上,在海州港靠海。

在後世海城已經沒有沿海地區了,但是在明末,海州可算是沿海。由於帆船吃水淺,哪怕是大型戰艦,吃水不過是八九尺,像廣福船那樣的千噸級鉅艦,吃水也不過一丈多些,三四米深。

所以,沿海非常容易設立港口。

現在的遼南,除了旅順港,僅僅在遼東灣內的西海岸,分別設立了旅順南港、旅順北、金州南港、金州北港,蓋州南港、蓋州北港、海州港、共計七個港口。

此時的遼南海州,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隨處可見的則是各種防禦工事,這裡防禦工事是一道壕溝,一道胸牆,每一條戰壕至少要兩米寬,一米五深,戰壕迂迴曲折。

其實,程世傑最理想的防禦體系是鐵絲網加塹壕,可問題是,現在沒有辦法大量製造鐵絲,而只能用胸牆代替。

在黃龍倒來的時候,程世傑正在巡視着自己的傑作,他對壕溝、胸牆以及地雷組成的防禦體系相當滿意。

經過了金石山之戰的實戰檢驗,建奴拿這種塹壕並沒有太好的辦法。

“拜見黃帥!”

在黃龍大步而來的時候,在東江軍士兵低頭着,不敢直視黃龍的眼睛,其實他們想多了,黃龍現在一心只想從程世傑手中搞點實惠的東西,而是不要回這些士兵。

要回這些心存異心的士兵能怎麼辦?

回去讓他們再次兵變?

黃龍可是嘗試過東江軍士兵兵變的滋味,他的鼻子沒了,耳朵也沒了,屁股也被割掉了兩斤肉,直到現在他的屁股每當陰雨天,還會隱隱作痛。

這種喂不熟的兵,他不想要。

就算程世傑給他,他也不要,寧願意要些裝備和物資。

程世傑一邊巡視,一邊滿意的讚歎道:“不錯,不錯,本帥倒要看看,建奴將來如何破陣!”

黃龍有些難以置信的看着一臉得意的程世傑,以他的眼光完全可以看出其中幾十處破綻呢!他有些委婉的問道:“程帥,你這樣子……是不是……”

“是不是什麼?別磨磨唧唧,有話直說!”

黃龍看着程世傑一臉不耐煩,開門見山道:“程帥,你佈下的塹壕固然不少,但是如果建奴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的話,還是能闖過此陣的。一旦他們闖過了此陣,那道薄弱的土牆根本就抵擋不住他們的鐵騎!”

接着,黃龍又一指那縱橫交錯的戰壕:“你挖的戰壕太多了,把整個陣地都給挖爛了,一旦建奴衝破胸牆殺進來,我軍根本就沒有辦法列陣迎敵,只能被困在戰壕裡任憑敵軍宰殺!”

程世傑本想給黃龍講解一下這個塹壕戰,但是想到的是,東江軍的裝備太差,唯一的一支裝備好的部隊,又姓了程。

東江軍的裝備差,訓練差,沒有辦法與建奴擺開陣勢,正面硬戰。他們最好的還是發揮自己的長處,靈活機動,跟建奴打游擊戰。

“黃帥來得正好,我們這一次運氣太好了!”

程世傑指着遠處的一座巨大的京觀,黃龍這才發現,這個巨大的灰白色的土丘,居然是用屍體壘出來的。

由於程世傑用石灰,先吸乾了屍體裡的血液和水分,這些屍體就變成了乾屍,不會發出惡臭,也沒有辦法滋生細菌。

更絕的是,這些建奴的屍體,都被找得赤條條的,腦袋,自然是沒有了,現在寧海軍把斬獲的建奴首級,送往京城,讓兵部去勘驗軍功。

程世傑自然沒有告訴黃龍,這些建奴是凍死的,寧海軍沒有費一兵一卒,一槍一劍,而是按照程虎的說詞,現在程世傑已經接到了崇禎皇帝的口諭,讓他擇日去京城面聖。

對上說詞的目的,也是爲了不穿幫。

當程世傑說到扈二奇的時候,黃龍隱隱有些熟悉,他下意識地道:“我記住東江軍有一個參將叫胡二奇,居然……同名。”

程世傑強忍着笑意:“對,同名。本帥告訴你,本帥率領軍反覆衝鋒,建奴串並潰不成軍,就是非常可惜,一萬多匹馬匹,全死了,本帥已經告訴兄弟們了,穩着點打,沒想到寧海軍火力全開,建奴當場就尿了……黃帥,你來得正好,本帥送給兩萬斤馬肉,讓你帶着給東江軍的兄弟們打打牙祭!”

“這怎麼好意思……”

“別不好意思!”

程世傑接着道:“東江軍缺少裝備,本帥也知道,這樣吧,本帥調給你鐵甲一千副,皮甲一千兩百副,馬刀八百柄,長槍兩千杆……”

“這……”

黃龍馬上改口道:“如此……多謝程帥!”

可是現在,黃龍也非常爲難,程世傑如此大方,他還想着敲詐程世傑一番,自己枉做小人了。

程世傑給東江軍送了兩千多套鎧甲,其實都是一些破爛,特別是鐵甲,程世傑最不缺的就是這玩意。

因爲冶金技術的提高,寧海軍裝備的都是鋼甲,同樣的重量,鐵甲的防禦能力不及鋼甲的一半。

就像兩個毫米厚的鐵皮,別說是用,把一根筷子削尖,也能一捅一個窟窿,兩毫米的鋼板,你用筷子捅一下試試,筷子肯定會一下子折斷。

如果回爐重鑄,自然可以提高鎧甲的質量,可問題是,純屬浪費不是?哪怕是普通的鐵甲防禦能力還是不弱的。

至於長槍、馬刀、牛皮鎧甲,這些東西,程世傑也看不上眼。

如果等寧海軍在遼南的工廠全部建成完畢,生產力提上來,建奴手中就沒有多少值得程世傑看得上眼的東西了。

黃龍來得匆匆,走的也快,他並不是空手而歸,而是帶着鐵甲一千副,牛皮鎧甲一千兩百副,白甲兵的重鎧四十副,弓箭三千張,利箭九萬餘支,長槍兩千杆,還有兩萬餘斤馬肉,以及六百石食鹽。

黃龍再提遼南兩萬六千名東江軍士兵的事情,程世傑也沒有提,事實上,程世傑已經着手正式整編這些東江軍士兵了。

率先從兩萬六千名東江軍士兵中挑選出兩千五百人,補充到寧海軍的左右都司,使左右都司,滿編共計六千八百人馬。

從東江軍之中,挑選出八百餘名擅長偵察的士兵,組建寧海軍軍直屬偵察局,負責對瀋陽方向建奴動向的偵察和滲透工作。

當然,他們還需要接受嚴格的訓練。

又從東江軍軍中抽出五百餘名會騎馬的士兵,擴充寧海軍騎兵營,此時的寧海軍騎兵正式突破兩千五百人馬。

最後纔是寧海軍的守備部隊,海州復州防線,從原來計劃的十二座城堡,增設五座,共計十七座城堡,設立十七個守備局,共計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人。

此時東江軍還剩餘九千四百餘人,這些人都是青壯,雖然身體素質差點,成立六千餘人的輜重部隊,剩餘的三千餘名東江軍士兵,則被整編爲工程百戶。

至此,寧海軍的暴兵工作正式完成。

至於說,寧海軍的兵額,程世傑沒有考慮過,寧海軍也不在意。

PS:這一章昨天寫到十點左右,老程沒有扛住,睡着了。早上起來碼字,九千字,大家先看着。我再繼續。

(本章完)

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95章 最終還是禽獸不如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359章 何愁沒有王猛來投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255章 悅悅好着呢第491章 大結局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128章 程世傑你莫要被人騙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465章 極端社會問題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76章 不弄死還能留着過年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217章 本帥面前態度要端正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請假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
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95章 最終還是禽獸不如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359章 何愁沒有王猛來投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255章 悅悅好着呢第491章 大結局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464章 勇氣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128章 程世傑你莫要被人騙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465章 極端社會問題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76章 不弄死還能留着過年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217章 本帥面前態度要端正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請假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