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暗示?

肆虐的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凜冽地寒風發出一陣陣的低吼聲,臘月十五到來,平陽城的氣溫一降再降,即便是在屋裡,有火爐和炭盆取暖,依然能感覺到空氣中膨脹的寒冷與乾燥。

一大早,青璃握在牀上,裹着羽絨被不願意起來,屋裡地下有煙道,效果不大,沒有莫家村家裡的土炕好,她縮在牀上,瞧着忙進忙出準備行李的於嬤嬤和麥芽道,“東西就那麼放着吧,別折騰了,今兒這種天,咱們不能上路。”

窗外,天空就像一個灰色的大洞,擡眼望去,只能看到如紙片一般飛舞的雪花,天氣又冷,一路上坐馬車,趕上這樣的雪天,他們在車裡沒大問題,車伕也要凍出病來。

昨日在極樂山莊,家裡兩個跟去做車伕的下人,無一例外染上了風寒。由於發現及時,青璃又給二人配製了點藥丸,出了一晚上汗,早上就漸好,但是最近兩天也不適合在外面奔波。

“小姐,奴婢和於嬤嬤收拾妥當就省了心,到時候咱們離開,直接搬到馬車上就成,不費工夫。”

麥芽穿着一身翠綠色的襖子,包裹的嚴實,清秀的小臉兒泛着紅暈。原本打算今天早上去知府夫人提供的地點去看看冬梅,但是這樣的天氣,讓她不得不擱置,天寒地凍,或許那個香油作坊不會開張。

這種雪下上半天,在現代一定會成雪災,那些網線,公路都會被堵塞,這個時候好一些,百姓們儲存了過冬的糧草,準備好了年貨,在家裡呆着不出門就好。

平陽城的建築偏於牢固,很多人家都用那上山開採的大石塊建造房屋,房頂用結實的木頭做房樑,家裡條件再差,也要省下點銀錢買油氈布和瓦片,每當下雪時,總會有人踩着木質的梯子上房頂掃雪,以防止大雪壓塌屋頂。

雪太大,很短的時間,門口已經堆積厚厚一層,於嬤嬤和麥芽進門之時要不停地跺腳,二人搓着手,收拾妥當,進入到內室烤火。

“小姐,這是剛纔廚房送過來的紅薯,說是您要的。”

於嬤嬤手裡拎着一個布袋,放到桌上,打開一看,裡面有幾根細長的紅薯,這些都是空間出品,青璃悄悄地放在庫房,平日裡家裡的下人喜歡用這個熬粥喝,又甜又糯,她想吃烤紅薯,正好爐火旺着。

“恩,用鐵絲串起來,掛到火爐內,咱們烤紅薯吃。”

青璃慵懶地打了個呵欠,又在牀上翻個身。昨夜主僕三人去吃麪,每個人都吃了兩大海碗,嚇到了老闆娘,還以爲她受了什麼刺激。

那家麪館店鋪不大,地點也不出色,但是那湯麪真好吃,勁道,擅長擀麪條的於嬤嬤自認甘拜下風,昨夜的湯麪裡有幾顆小青菜,放了大塊的紅燒肉,湯麪上一層油花,加了豆芽,色香味俱全,好吃得讓人恨不得咬掉舌頭。

這個時間,平陽青黃不接,老闆娘是得到青璃的提示,用自家的空屋子的火炕,種植了點暖棚菜,開始的時候溫度掌握不好,長到一半就黃了,慢慢掌握訣竅,平素士兵的麪條裡面放着白菜,胡蘿蔔,是爲了答謝青璃,才特色添加的。

昨夜吃的有點多,青璃在空間折騰也沒消化,早上她不餓,在牀上簡單地洗漱,打滾耍賴就是不想起來,於嬤嬤也不強求,這裡是平陽又不是京都,冬日裡下雪天,逍遙自在,能睡多久都成。

青璃沒用早膳,麥芽和於嬤嬤也跟着餓肚子,只喝了點熱茶,現在見有吃的,二人急忙上前,分工合作,把洗好的紅薯用乾淨的布巾擦乾,穿上鐵絲掛到爐子裡,眼巴巴地圍在火爐前等候。

“你們要是餓,就讓廚房熬點粥,不然咱們有米,在火爐上熬點也不費勁。”

見二人一臉饞樣,青璃無奈地搖搖頭,紅薯是北地最常見也是最高產的,農家幾乎一個冬天都不會斷掉,家裡糧食不夠,就用這個充飢,一直吃,胃裡泛酸水,莊戶人家和窮苦的百姓,對這個沒興趣。

於嬤嬤和麥芽二人都是賣身的奴婢,一直在府上,吃的是精米細面,有時候還能得到點主子的賞賜,比青璃原來在莫家村的日子過的舒適的多,兩個人不常吃紅薯,竟然想念這種對這個時代來說粗鄙的東西。

“小姐,可不用那麼麻煩,奴婢想吃烤紅薯呢。”

青璃有一次自己烤着吃,紅心紅薯,剝掉一層烤焦的外皮,裡面紅彤彤,吃上一口,真是甜到心裡去,於嬤嬤和麥芽聞到香味,就在一旁流口水,當時只有一個,沒有二人的份兒。

“是啊,這次老奴讓廚房多拿了點,把老奴和麥芽這個丫頭的份帶出來。”

於嬤嬤搓搓手,揭開爐蓋,看了一眼裡面的火苗,見火勢很旺,這才放心。

青璃這張牀,很有特點,她站起身,上面還有一層,平日,被褥都放在上層,防止落灰,上面也有大引枕,她撩開帳簾,從上面取下一個引枕放在背後,讓於嬤嬤把窗前的小几搬到牀邊,主僕三人敘話。

外面陰天,內室很暗,青璃不習慣,讓於嬤嬤點燃了幾根蠟燭和油燈,對這種不透光的高麗紙已經無語,可是若那透光好的,又不保暖,很薄,風一吹就破了。

這個時代有很多隱形的富豪,極樂山莊幕後老闆就是一個,果然還是靠這樣的渠道來銀子快,青璃原本很有優越感,在京都的傢俱鋪子,香滿樓,花草鋪生意都不錯,聽於嬤嬤形容這個極樂山莊多麼奢華,她頓時備受打擊,早知道這樣,當年就應該開青樓去。

那琉璃窗,青璃咽咽口水,有種想要打劫的衝動,她想去極樂山莊,打劫一番,把什麼青稞等人房間裡博古架的寶貝全部收走,放在空間裡,當然也只是想想,現在還沒明白對方背後隱藏的勢利,敵友不清,暫時不能衝動行事。

主僕三人閒聊,青璃正在講述北地過年的風俗,相比京都,她還是覺得北地年味更濃,在京都,過了初七就算出了年,正月裡,只有十五最熱鬧,那會交好的小姐公子都會結伴出門,在京都最熱鬧的幾個街道,有舞獅表演,舞龍燈,還有秧歌隊,熱熱鬧鬧,不分官員百姓,大家一起狂歡。

京都的十五是青璃最懷念的,每年這個時候,她會和水零歡,趙羊羊二人一起上街瞎轉悠,馬車擁堵,三人都是坐着小轎子,在街道上總是碰見熟人,水零黎和白若塵,天風書院的同窗們,劉花生帶着她弟弟劉樹生一起,衆人結成一個熱鬧的隊伍,包酒樓的場子,選擇視線最好的二樓,喝酒飲樂,酒足飯飽,衆人分道揚鑣,這個時候青璃會去猜燈謎,或者去有民俗特色的小攤子前面轉悠,遇見喜歡的也會買來收藏。

北地天寒,青璃唯一過的一個十五,是她被擄走那年,往事不堪回頭,小鳳縣的鎮上,肯定沒有京都繁華,青璃提前給興奮地於嬤嬤和麥芽打預防針,那種燈會也不是年年都有,要看運氣。

在莫家村,進了臘月,就算到了過年。村民走親訪友,很少空手上門,你送我一斤白麪條,我送你一斤花生,禮尚往來,增進情感,沒有誰送太貴重之物,都是村裡人家能用得上的。

而京都不同,每年進了臘 ...

月,都是青璃最忙碌的時候,四嬸不管事,她要管理府上,和家裡交好的人家不少,水家,白家,劉家等,都要送上年禮,還要上門給長輩拜年磕頭,光是白府就沒少去,每次給老太君杜氏拜年都是煎熬,那人忒重視規矩,對人並不親近,對白家的小輩也不算好,但是青璃發現,杜氏老太君對杜湘如就寵愛到骨子裡,做什麼都歡喜,果然啊,女子就算出嫁,心裡也是向着孃家的,就是個偏心眼。

相比之下,水府的老祖宗還算隨和,水零黎水零歡二人性子各異,但是有個共同的問題,都不太在乎規矩,白家的老祖宗每次都會訓斥,也就是幹咋呼,從來沒把二人怎麼樣,最嚴重一次是水零歡偷吃小佛堂的貢品,惹怒了老祖宗,被禁足了幾天。

“小姐,老奴也察覺到,北地年味濃,百姓們淳樸厚道,就是少了一些熱鬧。”

於嬤嬤做了總結,天一冷,沒人願意出門,只有臘月裡鎮上大集市有點人,爲了過年,周圍的村裡人絞盡腦汁,只要自家不用的,都想賣出去換銀子。

大雪封山,想熱鬧也熱鬧不起來,和京都府邸不一樣,村民們有自己的拜年方式,就好比臘八節早上,就有早起的村裡人,在自家的院子裡高聲呼喚,說一些祝福的話語,村裡人聽着樂呵,對於青璃這種想睡到日上三竿的人來說,那行爲就是擾民。

爹莫如湖,娘劉氏從來沒有喊過,爹是讀書人,沒那麼大的嗓門,娘也是識文斷字有些斯文,和村裡的村婦有點區別,最後自家爲了跟風,選崔奶奶代表,只要崔奶奶大喊,全村的狗都跟着附和,狂吠不止,那聲音是相當的有氣勢。

“自從到了北地,奴婢覺得自己圓了一圈。”

麥芽用手掐了一下自己的臉蛋,拉了拉,上面有了一層肉,她還是屬於偏瘦體質。來到北地之後,活計不多,小姐不像在京都那麼講究,有些事情不用她們奴婢幫忙,自己打理妥當。

平日在村裡,於嬤嬤串門,找村裡的寡婦訴衷腸,她就呆在家裡,陪着小姐飲茶閒聊,還有各種好吃的,日子過的美滋滋,遠離京都,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喧鬧。

“小姐,您說麥芽也不小了,啥時候把這個丫頭嫁出去?”

聽說趙晚春小姐身邊那個丫鬟冬梅,已經過了二十歲,才被打發出去配人,而麥芽也有十七八歲,又和虎子定了親事,女子還是不要耽擱,早早的嫁人生子。

“於嬤嬤,你說這個幹什麼。”

麥芽側了側身,用手捂臉,顯得很是羞澀,兩軍大帳,軍營離不得人,虎子哥乾的不錯,馬上就要升爲小隊長了,手下管着十幾個人,她可不想當個拖後腿的,現在成親,也不能經常見到面。

“這個要麥芽做主。”

青璃很喜歡麥芽,想多留幾年,當然也要考慮周全,不想耽擱麥芽的終身大事,但是目前來說,提親事尚早,在她看來,女子二十成親正好,太早對自身不好。

“是老奴多嘴,老奴看麥芽這丫頭又是縫製鞋襪,又是做鞋,以爲是想着快點嫁人呢。”

於嬤嬤打趣麥芽一句,想起火爐裡面的紅薯,她打開爐蓋,一股子紅薯特有的香甜氣息撲面而來,她用鐵鉤探了探,軟軟的,可以吃了。

三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紅薯,青璃只吃了一根就停下來,於嬤嬤和麥芽兩二人怕燙,用那隔熱的油紙包着,一邊吹熱氣,一邊往口裡送,兩個人沒時間說話,吃的不亦樂乎。

“其實,紅薯有很多做法。”

紅薯餅炸一下,和南瓜餅一樣,香甜,柔軟。還可以做成紅薯幹,有嚼勁。空間裡變異,紅薯變異出了紫薯,她沒拿出來,切成了薄片,放到加速的庫房去,一個時辰就變成了香脆的紫薯片。

以前在現代,青璃小時候,家裡也很窮,那時候沒有好吃的,父母會買點廉價的紅薯,切成片,放在油鍋裡煎,好吃的很,若是紅薯不夠甜,外面在撒上一層糖。

拔絲紅薯是過年必備的菜色,紅薯切成三角形的塊狀,要先炸一下,然後用白糖熬成糖漿翻炒,紅薯均勻沾染的糖漿,又脆又甜,因爲太費時間,還費油,一年吃不到幾次。

“小姐,您這麼一說,奴婢又想吃了。”

麥芽一口氣吃了三根紅薯,仍舊意猶未盡。現在吃過北地味道重的酸辣麻食物,京都清淡的湯已經不能滿足她的胃口,每次在家裡都讓崔奶奶多放辣椒,麻辣豬蹄多放花椒,比地道的北地人還能吃辣。

“你是餓了,什麼都饞。”

青璃抿了口熱茶,蓋上杯蓋,對麥芽道,“空腹吃了這麼多的紅薯,當心一會兒胃裡反酸。”

“奴婢不怕。”

吃過之後,麥芽主動站起身,在內室走了一圈,又把吃過之後的紅薯皮收走,門口就有一個木質的桶,她把蓋子打開,垃圾扔進去,這樣避免進進出出,讓她更加省事。

窗外雪花兒小了一些,眼瞅着到了午時,麥芽打了一個呵欠,在北地真幸福,能吃能睡,除了操心一些自家小姐的飲食起居,別的事情輪不到她,大事有少將軍解決。

青璃窩在被子裡睡了個回籠覺,等到當了下晌才起身,洗漱完畢,麥芽興沖沖地從外面進門,“小姐,雪已經停了,咱們門口堆積厚厚一大層,家裡下人幾乎都出動,在掃雪呢。

這樣深的雪,馬車出門也容易打滑,青璃本想休息一天,奈何着急回鳳陽,去見過冬梅,她才能真正放心,左思右想之後,她還是決定出門。

平陽苦寒,冬日裡三天兩頭的下雪,馬車在雪裡阻力太大,百姓們出行用雪橇,有特定拉車,體型龐大的犬,輕便。雪橇四面沒有遮擋,滑行之時迎着風,臉頰如刀割一般生疼,她想了想,暫時不考慮這樣的出行方式。

“小姐,那個衚衕離咱這裡也不算近,不如還是乘坐馬車吧。”

於嬤嬤苦口婆心地勸說,坐馬車就是要耽擱一會兒時間而已,總比被冷風吹着強,她這身板受不得寒。

“不坐馬車。”

青璃一句話,於嬤嬤麥芽齊齊地苦了臉,她捂着嘴笑道,“瞧你們這點出息,這次出門不帶你們,你們就留下看家吧。”

院子裡的下人用鐵鍬剷雪,放在一個簸箕裡面,統一運送到家裡的池塘上,上面已經結下厚厚的冰層,也有那愛玩鬧年紀尚幼的小丫頭,在背陰的地方堆起雪人。

青璃進到屋內,取了一個口罩遮住臉,在於嬤嬤和麥芽呆愣的目光之下,輕身一躍,上了房頂,用輕身術加瞬移,快速地趕往冬梅家鋪子的所在地,許久沒施展功法,差點忘記這項技能。

知府夫人說的是實在話,冬梅跟隨趙晚春多年,得到了照顧,不但脫了奴籍,還嫁到了一個殷實人家。知府夫人說的小作坊,其實也不算小,青璃剛到附近,就聞到空氣中芝麻的香氣,這家小作坊賣芝麻油和芝麻醬,生意似乎挺紅火。

“這位小姐,要點啥?”

門口一個小夥計正在掃雪,聽到前方有動靜,他擡起 ...

頭,以爲青璃是周邊的住戶,趕着下雪天出來採買,看穿戴又不像,他疑惑地道,“您是來找人還是問路的?”

“找人。”

青璃緊了緊頭上的圍巾,這小夥計還挺機靈,她笑道,“我是來找冬梅的,應該是你們的老闆娘。”

“哦,您要找夫人啊,來的巧了,她正在裡面盤賬本呢。”

要過年了,青璃也不好意思麻煩人,從空間翻找了一把銅板,塞到小夥計手裡,道了謝,她在門口跺跺腳面上的雪,走到鋪子裡。

鋪子裡東西不多,顯得空蕩,進門處只有一排貨架,上面擺放用鐵罐,瓷瓶裝好的芝麻油和芝麻醬,角落裡,堆放幾個布袋,裡面放着白芝麻和黑芝麻。

“您買點什麼,自己選好過來算賬就行了。”

前方櫃檯處,一個穿着紅色襖子的女子正在低着頭,對着油燈打算盤,不時地記錄着,青璃不好出聲打擾,所以沉默了一下,站在原地。

“挑好了嗎?”

冬梅算好賬,沒聽到動靜,她擡起頭,看到貨架旁邊站着一個白色的身影,她心裡尋思,周邊的百姓不講究,誰會穿白色的毛皮出門,除非是有錢人家的小姐,可惜周圍沒有,只有稍微殷實的小戶人家。

“冬梅姐姐,是我。”

見對方算好賬,青璃邁出一步,露出半個身子,讓冬梅愣在原地,片刻之後,冬梅滿眼的淚花,抹着眼淚道,“青璃小姐,奴婢可不敢當一句姐姐,我們小姐她……”

“冬梅姐,你現在可不是奴籍,怎麼還沒改掉自稱奴婢的習慣呢?”

青璃打趣了一句,冬梅招呼外面的掃雪的夥計看管鋪子,她把青璃帶到了後院。從店鋪的後門出來是一處天井,後面的小院有三間房,平日裡冬梅和他男人都住在這裡。

冬梅嫁的男人是大戶人家的庶子,爲人老實本分,可是不得主母喜歡,早早地就被分出來單過,只得了這麼一個作坊,好在雖然單一了點,但是生意不錯,周邊的百姓捧場,做多的就供給遠一些的雜貨鋪子,不算大富大貴卻也衣食無憂。

冬梅嫁的人家是知府夫人精心挑選的,她嫁進來之後,不用服侍公婆,也沒有難纏的小姑子,只有夫妻二人過小日子,開始的時候她總是心不在焉,陪伴多年的小姐,一聲不吭地走了,防着她,讓她低落了好久,都是她夫君一直默默地相陪,這才讓她好了些,人也慢慢恢復從前的開朗。

“青璃小姐,奴婢就是奴婢,若是我們小姐回來,奴婢還想回去做個嬤嬤。”

提起此事,冬梅又哭泣個不停,青璃不好出聲安慰,聽說冬梅是很小的時候就陪伴春兒姐了,這種十多年的主僕情誼深厚,將心比心,就是麥芽這丫頭出嫁,她也要難過幾天的。

冬梅是手腳麻利的,待客的偏廳,佈置的很有家的味道,沒有太奢華的器物,很有情趣,窗臺下面養着一盆花草,早冬日裡能見到綠色植物,平添了不少生機,牆上也掛着幾幅壁畫,有一幅應景的傲雪寒梅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娟麗的簪花小楷,這字體青璃熟悉,她多次和趙晚春通信,這是春兒姐的字沒錯。

“都是奴婢,這哭起來就忘了正事,您喝杯茶吧,是夫人賞賜奴婢的,味道還可以,我們小姐很喜歡。”

冬梅站起身,衝了一杯熱茶,又端上茶點,她見青璃盯着牆上的畫看,眼淚又出來了,嫁人之前,夫人問她有什麼要求,她想了想,只帶走小姐最平日裡最喜歡的畫,裱起來掛在偏廳,看到畫,就能想到自家小姐,提醒她不要忘記小姐對她曾經的恩情。

“春兒姐很有才氣。”

青璃點頭,像趙晚春這種纔是大家閨秀,才氣驚人卻不喜歡顯露,無論是詩詞,琴棋皆通,可比那個季盼強的多,季盼那種人就喜歡得別人誇讚,捧着,有點小聰明,難登大雅之堂。

“我們小姐是個慢性子,平日有耐心,作畫會用掉一下午。”

冬梅回憶着,每當這個時候,小姐都讓她去休息,總說畫完再叫她,這個時候,冬梅常常偷懶,藉着小姐的名頭去大廚房要好吃的,日子過的瀟灑。

雖然經常犯錯,有一次摔碎的小姐珍愛的玉簪,小姐也沒有發火,主僕情誼不是一兩天,是十多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北堂諺的出現,到二人相愛,冬梅是一個見證人,所以,小姐選擇私奔,她真的不怪,只是有些擔憂,爲什麼不讓她留在身邊伺候,天涯海角,她都願意跟着自家小姐。

冬梅聲淚俱下,情緒激動,青璃只好安慰幾句,能做出這樣決定需要莫大的勇氣,就連青璃也無法理解,二人可以如此灑脫,或許人活着就是枷鎖太多,可以有決心衝破一切束縛,在一起,相信二人可以長久。

“春兒姐有自己的考量吧。”

能找到冬梅,多虧了知府夫人,直到昨天碰巧遇見人,青璃才受到啓發,想起來還有一個關鍵人物,走這麼一趟,心裡也沒抱太多希望,看冬梅傷心的模樣,之前一定是不知情。

牆壁上有畫有字,青璃欣賞了一番,問道,“冬梅,你知道玉塔寺有一個禪室吧?”

“青璃小姐您也知道?”

冬梅擡起頭,還來不及擦乾眼角的淚水,她瞪着眼睛,一臉驚訝狀,“那裡有一個地道,平時小姐和北堂將軍都在那裡相約,您也知道北堂將軍敵國將領的身份,我們小姐也苦啊,不然哪裡會有這般做派?”

想到青璃現在的身份,冬梅很緊張,不會是淳于少將軍想要找到二人,所以纔來纔來追查的吧?

“你放心,我來找你,和春兒姐無關。”

青璃沒有提自己的目的,轉而問道,“除此之外,春兒姐和北堂將軍還有其他的見面地點嗎?”

“沒有了,那處地點也是北堂將軍爲了不被發現,用了一年時間,平日我們傳信都去一個皮草鋪子,那裡是北堂將軍的生意,現在關門很久了。”

冬梅嘆了一口氣,小姐失蹤,她曾經用盡一切辦法,想要聯繫上,結果失望而歸,二人真的就那麼幹脆的消失在平陽,沒有一點蹤跡,老爺派人明裡暗裡打探,也沒有得到線索,出城的馬車太多,那時候檢查不嚴格,守城士兵早就不記得。

看來,趙晚春在離開之前沒有徵兆,可是青璃不相信二人是倉促的決定,麥芽說,車上的東西很多,可見不是臨時準備的,選擇那天,一定是至少提前一個月走好了打算,青璃找人算過,那天正是宜出行的黃道吉日。

古人出遠門總是有諸多講究,至少要提前一段日子算好,青璃相信絕對不是巧合,趙晚春一定是早就做好了決定。

“春兒姐在離開之前,每日裡都在做什麼呢?”

冬梅摸着下巴,仔細回憶,那段日子小姐沒有出門見北堂將軍,好像平陽和鳳陽的已經打仗了,北堂將軍在關外,只去鋪子裡問了一次消息。

“我們小姐就是整日裡作畫,奴婢以爲她思念北堂將軍,也不好勸說。”

兩個 ...

人的身份差距懸殊,一個是敵國將領,一個是本國官家千金,怎麼結親,還是在兩國拼殺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就算是老爺夫人,也是反對的,趙晚春認準了北堂諺,非卿不嫁。

“就是牆上這些嗎?”

青璃剛纔欣賞字畫的時候,有一種悲傷的情緒,淡淡的,看到這些字畫,就能感受到當時趙晚春的憂傷。

“還有北堂將軍的畫像,奴婢怕被老爺夫人發現,所以出府的時候偷偷放到包袱裡了。”

冬梅說着,進到裡間,打開了一個包袱,全部都是卷軸,她打開卷軸,裡面是一個器宇軒昂的男子,高大英俊,很有男子氣概,只有仔細看的時候,才能在此人臉上找到德全班紅極一時的頭牌芷諺的影子。

拆下剩下的畫卷,全部都是此人,有用劍的場景,也有別的表情,畫風細膩,足見春兒姐的細心,可是有些奇怪的是,上面都是一個背景,後面有一片大山,成帽子狀。

這是有意而爲之吧?平陽城有一座帽山非常有名氣,因爲上面多了一個圓球,那裡周圍百姓不多,似乎是一片墳地,都是沒有家族的百姓們埋葬之所,據說風水很好。

帽山靠近官道,而且離平陽關外的城門很近,背景都是一個地方,真的是巧合嗎?

爲了證實,青璃把全部的畫作打開,竟然在一張畫上,看到了宇文鯤,北堂諺怒氣沖天,用劍指着宇文鯤的咽喉,雖然只有一個側臉,但是那面側臉有一塊蝴蝶型的胎記,絕對不是墨汁不小心沾上去的!

“冬梅,你知道這地點是哪嗎,你去過沒有?”

青璃指着畫上的幾個背景,詢問冬梅,“春兒姐怎麼畫的都是一個背景啊?”

“這個,奴婢也奇怪呢。”

趙晚春平日作畫,除非自己不滿意,否則不會畫相同的景物,上面的北堂將軍神態各異,可是身後都有點刻意地露出了帽山,多了一種違和感,青璃提示,她也發現了不對勁。

------題外話------

更新到了,大家臘八節快樂o(n_n)o

第7章 探訪第20章 送官第74章 銀面具第45章 獨處第89章 突變第30章 及時雨第33章 開河蚌取珍珠第57章 待出征第64章 暴露第36章 埋下財寶第60章 城門送行第8 平陽戰起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66章 一個不留第8章 京都一夜第9章 牀榻了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21章 族規第15章 三年之後第96章 落雪,買馬第61章 拆荷包第10章 相聚第18章 試驗田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78章 空間升級第27章 災禍第68章 迎新第88章 大結局 下 正文完第27章 籠絡人心第78章 空間升級第82章 回孃家第32章 淳于版秘製烤雞第68章 守歲第3章 招攬第54章 棘手第98章 吃食第13章 我選擇讓你死第45章 一家子實在人第65章 騙術第20章 送官第80章 新幫工第73章 草藥種子第11章 家和第8章 啓程第79章 話嘮的桃花眼第20章 回到莫家村第72章 閒逛第87章 指環第6章 途中(二)第87章 大結局(上)第29章 四年光陰第52章 苛刻條件第67章 吃酒第73章 銷金窟第19章 空間再次升級第84章 解蠱第1章 穿成農家醜蘿莉第16章 送鋪面第90章 殤(一)第39章 鬥採花賊第27章 下鴨蛋的雞第34章 南瓜餅繼續耕種第83章 殺機第71章 慘案第38章 當年之事解疑第57章 內鬥第40章 賺了銀子第24章 掃貨第72章 體諒第40章 喬裝第76章 不可預測第92章 休書第51章 闖天牢第23章 琴殺第34章 謝禮第69章 拜年第25章 匿名第12章 釀酒第32章 私奔第69章 拜年第47章 幺蛾子第72章 閒逛第44章 臘月第83章 局勢推薦好文混沌空間之逆天女帝第65章 真相第51章 鎮上買院子第23章 端倪第24章 河裡收魚第59章 白衣公子第73章 草藥種子第49章 指點第37章 軍法處置第88章 請客第3章 意亂第83章 找茬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7章 大哥給的零花錢第91章 隱情第77章 許家鬧鬼
第7章 探訪第20章 送官第74章 銀面具第45章 獨處第89章 突變第30章 及時雨第33章 開河蚌取珍珠第57章 待出征第64章 暴露第36章 埋下財寶第60章 城門送行第8 平陽戰起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66章 一個不留第8章 京都一夜第9章 牀榻了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21章 族規第15章 三年之後第96章 落雪,買馬第61章 拆荷包第10章 相聚第18章 試驗田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78章 空間升級第27章 災禍第68章 迎新第88章 大結局 下 正文完第27章 籠絡人心第78章 空間升級第82章 回孃家第32章 淳于版秘製烤雞第68章 守歲第3章 招攬第54章 棘手第98章 吃食第13章 我選擇讓你死第45章 一家子實在人第65章 騙術第20章 送官第80章 新幫工第73章 草藥種子第11章 家和第8章 啓程第79章 話嘮的桃花眼第20章 回到莫家村第72章 閒逛第87章 指環第6章 途中(二)第87章 大結局(上)第29章 四年光陰第52章 苛刻條件第67章 吃酒第73章 銷金窟第19章 空間再次升級第84章 解蠱第1章 穿成農家醜蘿莉第16章 送鋪面第90章 殤(一)第39章 鬥採花賊第27章 下鴨蛋的雞第34章 南瓜餅繼續耕種第83章 殺機第71章 慘案第38章 當年之事解疑第57章 內鬥第40章 賺了銀子第24章 掃貨第72章 體諒第40章 喬裝第76章 不可預測第92章 休書第51章 闖天牢第23章 琴殺第34章 謝禮第69章 拜年第25章 匿名第12章 釀酒第32章 私奔第69章 拜年第47章 幺蛾子第72章 閒逛第44章 臘月第83章 局勢推薦好文混沌空間之逆天女帝第65章 真相第51章 鎮上買院子第23章 端倪第24章 河裡收魚第59章 白衣公子第73章 草藥種子第49章 指點第37章 軍法處置第88章 請客第3章 意亂第83章 找茬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7章 大哥給的零花錢第91章 隱情第77章 許家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