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守歲

昨夜下起了大雪,等到大年三十這天早上,雪‘花’已經變得稀稀疏疏,天也沒有往日那麼冷。-

早上醒來,能聽到斷斷續續的鞭炮聲。這個時候爆竹不算便宜,除非過年或者家裡有什麼大喜事,不然也沒有多少閒錢買這個。今年的鞭炮,族裡統一發放,每人家裡一掛。

有鞭炮,可便宜了這些小娃們,它們不捨得放上一掛,會順着細線拆開,分散着裝到兜裡,瘋跑出去找小夥伴壯膽。往年村裡人家條件良莠不齊,大多數小娃結伴去老族長家‘門’口觀望,看到有人放爆竹,那眼裡帶着都是期盼很羨慕。

舊年,小弟子喜還小,爹孃不放心,青璃的大哥莫子歸,三哥莫子鬆帶着他放爆竹,小弟童言童語,直呼想要快點長大,因爲長大之後可以陪着青璃去河邊撈魚,二姐的洗衣盆也能幫着端起來。

近幾年,小弟慢慢地長大,家裡的條件好轉,也有了下人,但是小弟習慣獨立,每日起身,洗漱都不用下人服‘侍’,他進了學堂之後明白更多道理,比小時候更加懂事。

五年了,終於回到莫家村過年,青璃和三哥莫子鬆管好院‘門’,二人結伴一路走,遇見很多從家裡瘋跑出來的小娃,小臉兒凍得通紅,一身新襖子,時不時發出清脆的笑聲。

遠處是連綿起伏,白雪皚皚的羣山,進出是一片雪白的山村小院,家家戶戶‘門’口掛上了紅燈籠,貼上窗‘花’和福字,上方的煙囪炊煙裊裊,偶爾經過族人家裡,還能聽見廚房傳來的喧鬧聲。

年夜飯要天擦黑纔開始,一大早就有那‘婦’人起身準備,煎炒烹炸,族裡發放了菜籽油和豆油,往年怕費油不敢炸的,今年完全沒了顧慮。一路上遇見很多族人在院子外面掃雪,見到莫子鬆熱情地招呼,三哥可是比以往身量高很多。

青璃家清一‘色’的大個子,只有娘劉氏不算高大,也是中等身材。青璃雖然才十三歲,可比同齡十七八的少‘女’還要高些,姿容脫俗,單看外表,很難猜出她的年歲。

“青璃,你怎麼纔來啊,菊姐姐說你打絡子好看,我不服氣,能比我們南方的姑娘還厲害嗎?”

念蘋穿了一件紅‘色’的襖子,跑到大‘門’口處,探出腦袋張望,見一旁的莫子鬆,她帶着小酒窩,自來熟地道,“三哥,我是念蘋,你們家的親戚。”

“咱家啥時候有這‘門’親了?”

莫子鬆停住腳步,疑‘惑’地望着青璃,他抓抓頭,“這看着不是附近村子的人吧,難道是二堂嫂孃家人?”

孫家來到莫家村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村裡的人有很多還不知道認親,只知道青璃家裡來了客人,會在莫家村過年,昨日莫子鬆回來已經是深夜時分,早上又睡了懶覺,兄妹這麼多年沒見面,話題自然多,來沒來得及說這個。

“你不知道我,我可知道你,你是松子哥。”

念蘋手裡拿着一支梅‘花’,放在鼻下輕嗅,一臉得意地道,“我可聽說了,你原來是個上跳下竄的淘小子,現在看着也不像。”

“噗……”

青璃沒忍住,笑出聲,念蘋的出現,已經讓莫家村的小夥子們對南方的小家碧‘玉’歇了心思,這丫頭心直口快,也沒什麼顧忌,是個單純的人。

“你一個黃‘毛’丫頭,說我淘小子?”

莫子鬆抱着胳膊,驚訝地上下打量念蘋,“我說丫頭,你不是冒名頂替上‘門’來認親的吧?從來沒聽說你這號人。”

“你馬上就能聽說了。”

念蘋搖頭晃腦,做了一個高深莫測的表情,拉着青璃進了院‘門’,咋呼道,“快快,我要看看你打的絡子,送我一個,我晚上掛在牆上,喜氣呢!”

二人進了院子,莫子鬆一臉疑‘惑’,他是真沒聽說家裡有什麼親戚,一進大伯家嚇了一跳,發現多出來兩家人,孫文孫武對他很熱情,也講了一下家裡人的淵源,倒是把莫子鬆逗得前仰後合,糕餅果子都沒從前吃的多。

今年家裡爺‘奶’不在,二伯一家也不在,多出兩口人,同樣熱鬧。錦娘是個細緻的‘女’子,在廚房幫着大伯孃一起忙活,剁‘肉’餡剁得細碎,如娘摘菜,家裡的下人也各自分工,每個人都能找到活計做。

青璃進廚房一趟,見‘肉’丸子和紅薯條已經炸好,迫不及待地用碗扣着,端進了堂姐的閨房,念蘋,念陽,念香,小弟子喜呼啦圍上來,你一個我一個,青璃剛品嚐了一個‘肉’丸子,‘肉’餡細碎,比曾經吃過的味道還要好,這次材料也不能和往年比,她在空間用大蝦提煉出一種鮮美的蝦油,她眯着眼,享受美食是最快樂的時光,等她‘摸’到碗邊的時候,瓷壁光滑,手再次一探,空空如也。

“青璃,沒有了。”

念蘋眨眨眼,無辜地道,“我只吃到兩個丸子,一個紅薯條,剩下的都是念陽吃的,他剛纔抓了一大把!”

“那是分給念香的,她是矮冬瓜,夠不着!”

念陽眨着機靈的大眼睛,使勁地搖頭,堅決不承認他抓了一大把,他才八歲好不好,手能有多大啊,明明看到他堂姐念蘋抓了一把塞在嘴裡的,娘說,‘女’子懂得禮儀,斯文柔和,可是自家堂姐還不如菊姐姐柔和呢。

屋裡的爐火燒得很旺,暖和着,青璃脫下外面的披風,用澡豆細細洗了手,從堂姐的小籃子找到絡子的五彩絲線,要不是念蘋提起來,她都快把這件事忘到腦後去。

莫青菊在廚房裡幫忙,被大伯孃一夥人趕了出去,離開之前用小盆裝了一盆好吃的,剛纔青璃拿的不多,屋子裡那麼多孩子呢,哪夠吃。這次種類豐富,有炸年糕,炸芝麻團子,還有薯條和‘雞’塊,幾個小的歡呼一聲,立刻圍過去。

沐陽城過年和北地不一樣,他們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年糕,意爲年年高,而北地多爲餃子,意爲‘交’好運,不管吃什麼,都是對來年的一種憧憬,一般來說,年夜飯最少八道菜,取雙數成席,意在好事成雙。

“別吃太多,當心積食。”

莫青菊給幾人端來溫水和布巾,等幾個小的吃飽之後,拍着肚子過來洗手,子喜和念陽商量着出‘門’去遛彎,找村裡的小娃們一起放爆竹。

每年三十,小娃都是最清閒的時候,大人要在家做活,沒人拘着他們,出‘門’瘋跑,族人懂得友愛,大家都是同族,一筆寫不出兩個莫字,同氣連枝,都是血緣上的親人。

學堂的先生教育得好,這些小娃上了族學之後,懂得了道理,冬日裡,天黑的早,每天下了學堂,這些大的會主動送小的回家去,見人進了院子才放心離開。

“哇,真是漂亮,用金線和銀線,可以編織成錦鯉呢,青璃你手真巧!”

念蘋看不清楚青璃是怎麼打的絡子,只看她修長的手指,拈着紅線,十指翻飛,有行雲流水的美感,念蘋呆愣愣地看着,有些恍惚,等到清醒過來,一條胖胖的紅錦鯉已經打成,下面垂着絲絛。

“這個很簡單,加金線也可以。”

這些都根據空間之中的圖樣打的絡子,以前青璃嘗試過簡單的,她‘精’神力高,手速快,一個時辰可以打出很多個不同樣式的,那會兒家裡還沒有多富裕,她把這些給小舅去換銀錢,補貼家用。

姐妹三人在偏廳裡喝茶聊天,廚房裡,丫鬟婆子,大伯孃,錦娘如娘聊得火熱,年夜飯的冷盤已經全部準備好,涼拌海蔘,菠菜‘花’生米,一盤水晶肘子,一盤豬頭‘肉’,還有鬆‘花’蛋,黃瓜絲,豆芽,豆腐皮加上白菜絲,蘿蔔絲用糖醋和芝麻醬拌了一小盆,清新爽口,解油膩,適合男人們下酒。

青璃提供了一些大幹蝦仁,正泡在盆子裡,晚上用蝦仁韭菜,白菜豬‘肉’等做上個雙餡料的水餃吃。這才大年三十,大伯孃就合計正月十五要吃什麼,今年鎮上未必有燈會,但是鳳陽很熱鬧,要舉辦每十年一次的‘花’燈節,只要家裡過的去的人家,都會去看,客棧住得滿滿的。

家裡在鳳陽城有宅院,不遠處還有小莊子,莫如湖曾經和娘劉氏提過,因爲鳳陽也不算遠,想帶着村裡的男‘女’老少一起去看熱鬧。

莫家村家家條件轉好,有些老一輩的族人,一輩子沒去出過鎮上。以前對劉氏莫如湖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哪個村子的老人,幾乎都是這麼過的一輩子。

自從去過京都,一路上跋山涉水,也見識到很多有趣風俗,莫如湖心境更上了一層,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前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想去遊學一直是莫如湖的夢想。家人供着他念書,傾盡舉家之力,他不可能說走就走,不做先生賺銀子怎麼養家,家裡還有幾個小的要念書。

如今,情況大不相同,家裡人吃飽喝好,過上富裕日子,他就起了幫扶族人的心思,以前是沒那個能力,看到同族的兄弟們在城裡做工,碼頭上扛着沙袋,累得有時候倒在地上恨不得睡過去,他心裡也不好受,但是他知道自己傢什麼條件,看着乾着急,忙不上忙。

孩子娘劉氏,嫁進來之後,從來沒做過農活的人,在孃家也是嬌養的,到了莫家村真是什麼苦都吃過了,他就想現在也要適當的享受一下日子,唯一憂心的,恐怕就是大小子莫子歸的親事。

過了午時,家裡人全部出動,每當到年夜飯之前,都是家裡小娃們最‘激’動的時候。今年爺‘奶’,二伯一家不在村裡,小弟‘私’下還對青璃說要少領紅包,孫文孫武兄弟到來,這算是把這份全貼補上了。

地上放了一個厚厚的墊子,磕頭的時候,青璃扭捏,她覺得自己已經不是小娃,至少外表不像,這些壓歲錢,和小弟子喜一起領,總覺得奇怪。

三哥莫子鬆嘿嘿一笑,很是麻利地跪倒,和從前一樣說吉利話,逗得幾個長輩很開心,紅包抱了個滿懷,他小聲在青璃的耳邊嘀咕道,“小妹,小時候三哥收到紅包,能分你一半,現在你可比我富裕,我還要留着銀錢娶媳‘婦’呢。”

“等會紅包都給你存着。”

青璃輕咳兩聲,打量三哥,過了年也有十七,村裡十七的小子當爹的大有人在,也到了定親成親的年紀,三哥心心念念取媳‘婦’,神仙大哥不爲所動,她‘揉’‘揉’額角,這一家子兄弟姐妹,真不像一個爹孃生出來的。

兄妹二人聊天的時候,三哥莫子鬆告訴青璃一個秘密。他在沐陽被軍中的一個五品將領看好,那個將領很是正直,是沐陽人,有個和青璃一樣大的閨‘女’,來軍營裡面送過飯,那手藝真是相當好,他很快看上了人家姑娘。

“你是看上了姑娘,還是瞧上人家手藝?”

三哥莫子鬆是個吃貨,從小就是,也沒什麼節‘操’,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胃,這句話絕對是給他專屬設計的。

“當然是看上了那姑娘,因爲只有那姑娘才能做出合胃口的飯菜。”

姑娘也算是個官家小姐,‘性’子活潑,愛說愛笑,四叔見他喜歡,就和將領通了氣,想等着戰事平定下來一些商討親事。但是莫子鬆現在被大哥壓着,這次回來格外關注大哥的親事,因爲宗族裡面講長幼有序。

“你和爹孃說吧,準保樂呵,咱家開明,不興這個。”

青璃現在恨不得馬上衝到廚房告訴娘這一喜訊,有了三哥願意成親,爹孃就不會對大哥‘逼’得太緊。

還有一個小秘密,如今也不是不能說,是林風澈的,他家原來是京都有名氣的皇商,因爲當年供給布料的時候,白皇后比姜貴妃高一個級別,當時姜貴妃得弘德帝寵愛,獨攬後宮大權,因爲此等小事記恨,就拿着一把剪子,剪破了布料,誣陷是林家乾的,罪名爲藐視皇族。

林家一刻之間轟然傾塌,從上流的皇商,淪落成爲被放逐的對象,家裡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又經歷一場內鬥。當年林風澈還小,就這麼憑着一股力量,帶着妹子逃到了北地。

他妹妹貌美如‘花’,被許豬頭調戲之後,自盡而亡,只剩下他一個人找許家拼命,被打得奄奄一息,青璃遇見起了同情心,就把人撿了回來。

當年也是林風澈運氣好,青璃還小,比較單純,若是現在遇見這樣的事,她絲毫不會動惻隱之心,因爲會猜忌,那個人可能會是大秦或者耶律楚仁的探子,爲了算計她而在特定的地點出現。

新皇登基後,大赦天下,原來一些冤假錯案,也得到了平反,其中包括如‘玉’的爹顏大人,被姜貴妃所害,真相查明之後,曾經貼出告示,並且以報紙的形式擴散出去,京都的百姓們漸漸知道真相,簡直對妖妃和庶子恨得牙根癢癢,以至於民間的庶子庶‘女’更不招人待見,他們成了狠毒的化身。

天‘色’昏暗,偏廳裡早早點燃了油燈,大堂哥莫子冬和二堂哥莫子華搬着桌子,這次家裡人男‘女’眷分桌,都在一個屋子裡,上菜也方便,大伯忙前忙後,他哼着小曲,搬着酒罈子。

“看到沒,你大伯有了酒啊,就成了這副模樣。”

青璃家人各有特點,爺爺莫福來,一輩子離不開菸袋鍋子,讓他幾天不‘抽’上一口,那都是要命,開始青璃也勸說,後來未果,見爺爺身體硬朗,還能掄着鞋底追打人,她也就放心下來。

大伯見到新種子也是一臉好奇‘激’動,如一個求知的小娃,再有就是好這一口,平日裡大伯孃嚴格管控,堅決不許多喝,每天只准許喝一小酒盅,今兒大年三十,不限量,大伯美滋滋地。

這次準備酒的時候,青璃特地用準備好幾樣,有高度烈酒,也有綿柔一些的滋補的人蔘酒,小白狐狸羽幽不知道從哪抓來一些蜈蚣,讓她泡了一大罈子。

夏日在地裡,有時候會竄出一隻蜈蚣,青璃怕蟲子,只要有她出現,周圍必撒驅蟲粉,大伯和大伯孃不怕這東西,被蜈蚣咬了之後,手臂,大‘腿’一直青腫,一年也不見好。

羽幽研究了兩個配方,一個是土方子,用大蔥切得細碎,塗抹傷處,幾次就可以轉好,還有一種,用蜈蚣酒塗抹,見效更快,喝了還能補身子。

“大伯,今兒要守歲,還有一頓餃子呢。”

青璃出‘門’端菜,在‘門’口處遇見大伯,提醒了一句。

“璃丫頭,你還信不過你大伯嗎,我酒量比你爹可好太多了!”

莫如江滿臉喜氣,拍了拍青璃的肩膀,自豪地道,“當年啊,在莫家村,論喝酒……”

“行了,你可別吹了,你那酒量是好,喝多了就往桌子上跳,嫁你那年,你一進喜房就跳上了桌子,我還以爲嫁給了猴子呢!還是隻大馬猴!”

大伯孃捂着嘴,都二十多年了,還是印象深刻,當年家裡窮,沒啥值錢的家當,只有喜房的桌子,是兄弟幾個在山裡砍樹打造出來的,差點被他壓塌。

“當着孩子面,你說這個幹啥啊?”

提起往事,莫如江難得紅了臉,黝黑的臉上帶着憨厚地笑意。他就是喜歡喝酒,以前家裡沒銀子買不起,成親是當時喝的最多一次,就沒控制住量,‘洞’房‘花’燭出了大洋相,打呼嚕睡了一宿。

青璃不知道還有這段歷史,從來沒聽人提起過,她怕大伯尷尬,趕緊掀着簾子出‘門’,躲到沒人的地方一頓狂笑,可想而知,大伯孃有多尷尬,‘洞’房‘花’燭鬧了這麼大的笑話。

不過大伯和大伯孃夫妻多年,感情一直不錯,偶爾有爭吵,也是大伯讓步,一個七尺漢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大伯孃,雖然也會陽奉‘陰’違,到青璃家喝點小酒,但是從沒辦出格的事。平淡夫妻,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小幸福。

年夜飯很是豐盛,‘雞’鴨魚‘肉’,擺滿整整一大桌子,今年多了幾個沐陽城那邊的特‘色’,有一道滷羊‘肉’,羊皮被醬汁淋得黑裡透紅,夾上一片放在嘴裡有嚼頭,一股濃郁的醬香伴隨的羊‘肉’的細嫩,絲毫沒有一點腥羶味。

“這糖醋魚真不錯,肯定不是你大伯孃的手藝!”

大伯不停地下筷子,讚不絕口,對剛纔大伯孃揭短記仇,馬上開始回擊。大伯孃知道大伯的小心思,回頭,警告地瞪了一眼。

“哈哈,這是我們璃丫頭的手藝,聽說是南邊的菜‘色’,就學回來了。”

莫如湖捋鬍子,不停地下筷子,往年家裡都做水煮魚,或者用辣椒做魚,這是北地的習慣,吃什麼都喜歡放辣椒,有時候適得其反,失去魚原來的鮮味。

糖醋魚的做法沒有什麼難度,先將蒜蓉在熱油裡面爆香,加醋,白糖,澱粉勾芡,再將炸好的魚加蔥薑蒜放入芡汁中。還有一種做法,把魚煎熟勾芡,這樣翻身的時候容易‘弄’散,一條魚,還是越整越好。

隔壁男人的酒桌推杯換盞,孫文孫武兄弟酒量不錯,他們比大伯小上一些,也是大哥那麼叫,很快地就親近如一家人,二人說起這麼多年離開平陽,到南邊沐陽討生活,也是唏噓感慨,家裡沒啥親人,大年三十有這麼一羣人相陪,感覺很‘激’動,話也越來越多,其樂融融。

“松子,我們離開沐陽的時候,家裡的宅院沒有賣,那時候也賣不出去,這可趕巧了,回頭鑰匙給你,你得空就去住幾天。”

按照孫文和孫武兄弟的意思,那宅院不大,送人完全捨得,不過他知道莫家人不愛佔便宜,都是親人,不用提銀子不銀子的,就青璃給幾個小娃的‘玉’佩,就抵上十所宅院的。

“那敢情好了,有時候我們休沐,總覺得沒地方去呢。”

莫子鬆也不客氣,自來熟,對誰都是一副笑模樣,當年機靈跳脫,這麼多年多少穩重了一點,但是人的本質不會輕易改變。

‘女’眷這邊,大家都關注二堂嫂的身孕,一些生冷的食物,禁止她吃,大堂嫂付彩雲和二堂嫂坐在一起,不時彼此夾菜,處得很親姐妹一樣。

二人不是沒有利益瓜葛,但是大伯和大伯孃早就提前說明過,家裡的幾個,無論男‘女’,將來錢財分得都是一樣,不用指望他們給多少,能給的自然都不會留着,自己也要有點本事,不能靠着爹孃活着。爲人爹孃,要有責任感。

付彩雲是個豁達的,當年根本沒有想到莫家人不在意她的名聲,以爲自己命運,不是做一輩子老姑娘,就要做姑子呢,現在兒‘女’雙全,夫君上進,妯娌和睦,她事事順心,什麼也不計較,始終抱着感恩的心。

當初給二堂哥莫子華選擇媳‘婦’的時候,有了張氏‘女’的教訓,大伯孃對‘女’子品行格外重視,她是選了十多家,才找到這樣的媳‘婦’,相看之時,她故意找茬刁難,又用菜湯淋‘女’子一身,就看對方的反應。

幾乎所有‘女’子反應都是厭惡,鄙夷,然後溫柔小意地僞裝,說沒關係,只有二堂嫂,愣了好久,傻乎乎地問大伯孃有沒有燙手,這讓大伯孃當場拍板,就要這個媳‘婦’,事實也證明了她選人的眼光。

家裡添丁是大喜事,大伯孃從來不給壓力,有男娃繼承香火自然好,沒有也不強求,族人多,莫家不會斷了香火,只要日子和美,彼此體諒,比什麼都好。

娘劉氏每每盯着二堂嫂的肚子,都帶着羨慕之‘色’,青璃估計娘又想到了大哥的親事,怕大年三十這樣的日子娘憂心,就偷偷地在她耳邊說悄悄話,把三哥的情況泄‘露’出去。

“這小子,這事上還不用我‘操’心了!”

劉氏滿臉喜‘色’,喝了一杯果酒,臉頰上帶着好看的紅暈,忙不迭地招呼錦娘和如娘,“咱們莊戶人家,可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的,吃好就行,來,多吃點!”

“嬸孃,還是大伯孃炸的丸子最香了。”

念香嘴裡鼓鼓的,有些菜她人小‘腿’短夠不到,念蘋這邊就幫忙,用小碟子裝上一些,擺到她面前去。以前家裡過年,沒有什麼親人,這次來莫家村,真正體會莫家人的熱情厚道。

一頓飯,一直吃到天‘色’完全黑暗,院子裡點燃了紅‘色’的燈籠。晚膳撤下去,麥芽麥冬於嬤嬤等人幫着收拾碗筷,衆人在偏廳閒聊,擀餃子皮,準備兩大盆的餃子餡,準備夜裡一頓。

小娃們吃的有點多,衆人穿得暖暖的,跑到院子,今夜沒有月亮和星星,有周圍人家燈籠的光亮,給這個雪夜,增添了一抹溫暖的顏‘色’。

“小妹,咱家人都見過少將軍,就你三哥沒見過,聽說他身高九尺,眼大如銅鈴一般,一對招風耳……”

莫子鬆把青璃拉到樹下,幾年沒見,兄妹二人要說的話太多太多,一時間還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只能一個人找話題,一個人被動回答。

“停,你說的那是妖怪,不是淳于諳。”

青璃撇嘴,到底是誰‘亂’造謠,讓她知道,保證不打死對方!這都是京都人‘亂’編的,沒準是耶律楚仁嫉妒,隨意散播的流言,怎麼還傳到了沐陽?對於這一點,青璃很是氣憤,京城四公子是白當的嗎?

“那你說說,少將軍什麼模樣?”

其實當年在鎮上,莫子鬆也算見過淳于諳,不過青璃沒提,現在提起來,三哥多半要絞盡腦汁地去回憶。

“你想知道,何不跟着我去城北大營看看?”

已經定好,明日晚上出發,初二抵達平陽城,她和爹孃請示過,爹孃也體諒淳于諳,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城北大營不容易,還囑咐青璃多帶一些家裡的做的好吃的。

“這能行嗎?”

莫子鬆眼睛一亮,他早就想去,城北大營是重地,他又不屬於淳于家的士兵,軍隊是有軍紀的,他怕犯下什麼條例。

只是去見面而已,沒什麼問題,青璃手上握着城北大軍的兵符,這種話說出來,三哥一定會嚇得眼睛凸出去,所以她很好心地隱瞞事實。

年夜飯之後,又是漫長的守歲,按照現代的時間估算,也就是晚上七點左右,要等到子時正,還差兩個多時辰,男人們擺上桌椅,打起了牌九,興致很高。

吃飽喝足,青璃打了一個呵欠,在外面走兩圈消食,大伯家的宅院後來擴了一部分,很大,房屋也多,家裡來了客人有足夠的地方,家裡原想買一塊地重新建大一些的房屋,爹孃想想又作罷。

二姐青薔出嫁,在京都生活,大哥莫子歸考中進士之後,可能要被外派做官,三哥在沐陽打仗,唯一在眼前的小弟子喜,在鳳陽學堂唸書,將來進岐山書院,家裡院子空着,暫時也夠住。

等待是漫長的,青璃無聊,回自家轉了一圈,在偏廳裡點上蠟燭,這會於嬤嬤,麥冬麥芽才找時間拜年,三人忙活一天,累得夠嗆,得到青璃滿滿大紅包,每個人都‘露’出笑容來。

雖說初二不能和娘一起去看外公外婆,但是該有的禮物一點不能少,還有她的表哥劉沐,已經考上了秀才,讀書人多半喜歡風雅之物,筆墨紙硯,上次打劫,空間裡多的很,正愁沒地方送人呢。

上到外公外婆,舅舅舅娘,下到表哥表嫂和家裡的小娃,還有表姐銀杏他們,青璃細緻地準備了年禮,一堆起來嚇了一跳,有兩大箱子。

另一個小箱子是給青黛堂姐的,她要在初二回村,二伯二伯孃在京都,莫家村還有大伯一家和自家爹孃在,家裡人說話,二堂嫂有身孕,就在最近日子臨產,大伯孃走不開,由她留下招待。

熄滅油燈,點上紅‘色’的蠟燭,青璃託着腮,今夜沒有月亮,北地那些士兵們如何慶祝呢,點着篝火,吃年夜飯,晚上守歲,應該能吃到餃子吧,淳于魔頭會不會也想她?

“小姐,其實老奴有事和您說,差點忘了。”

於嬤嬤咽咽口水,搬了個小墩子坐下,“您可能不知道吧,其實少將軍就是大年初二升生人,那天是他的生辰。”

淳于諳出生之時,正好有戰事,淳于老將軍在北地,初二那天,文氏回孃家‘挺’着大肚子,誰想到剛到了孃家便肚子疼,看情況是要生。

京都習俗,出嫁‘女’子不能在孃家生產,非常不吉利,當時沒辦法,只能把人送到護國將軍府,那會文氏已經破了羊水,又是第一胎,很是兇險,穩婆折騰了幾個時辰,文氏提着一口氣,用盡最後的力量,拼勁全力,生下淳于諳。

“初二生辰?”

青璃非常震驚,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麼,二人雖然定親,但是很多事她都不知道,生辰是大事,今年淳于諳就滿二十一了,她居然忘記問這麼重要的事,多虧於嬤嬤提醒。

可是問題來了,淳于魔頭生辰,要送什麼好呢?她跟本不知道送什麼能給他驚喜,衣裳鞋襪,這些都有送過,匕首,吃食,都是尋常之物。

荷包?手帕?總不能把自己送出去吧,這是一個糾結的問題。

“小姐,您不如親手置辦一桌酒席。”

麥芽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小姐在細微的小事上很關心少將軍,二人應該多重視下細節。麥芽這個點子倒是不錯,不過稍微普通了一些,罷了,那魔頭懂什麼‘浪’漫。

天‘色’越來越暗,青璃搖搖頭,不想這個問題,主僕幾人關上了院‘門’去大伯家守歲,此刻,桌上已經擺一排白胖胖的餃子,堂姐莫青菊手巧,兩手一捏,就是一個好看的元寶,念蘋不會包餃子,嘟囔着要學習,臉上,額頭上都是白麪粉。

“璃丫頭啊,去洗手,過來包幾個餃子應景吧!”

劉氏招呼着,全家人,就連小子喜也包了一個,就是圖個吉利,青璃對包餃子不在行,在京都都是下人在廚房做好,端上來,她吃現成的,包的能比念蘋強些。

眼瞅了離子時不到半個時辰,家裡用大鍋煮上了水餃,往年家裡會準備銅錢,洗乾淨放裡面,今年沒有做彩頭,怕磕牙,也怕銅錢不衛生,青璃選擇了兩樣餡雙拼,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年夜餃子。

餃子吃飯之後,村裡陸續傳來爆竹聲,子喜和念陽已經昏昏‘欲’睡,一聽到響動立刻興奮地從炕上坐起,孩子王莫子鬆帶着,衆人一溜煙跟在身後,雄赳赳氣昂昂地邁着大步。

不久院子裡傳來鞭炮聲聲,等最後一聲結束,幾個小的這才意猶未盡地進‘門’,衆人圍坐一圈,等候子時到來,馬上就是新的一年。

家裡人有很多美好的願望,青璃也許下一個,最開始是希望家人平安喜樂,後來覺得要從大方面出發,又祈求國泰民安,早日滅掉大秦,收服南部小國,新糧種試驗順利,讓百姓們吃飽穿暖,擺脫戰爭之苦,一連串許下好幾個願望,她纔想到一個問題,太‘操’心,比皇上管的還寬。--73636+dsuaahhh+25084673--

第5 途中(一)第84章 解蠱第45章 相依第30章 雜貨鋪大采購第69章 失蹤第33章 玉器鋪第20章 回到莫家村第30章 雜貨鋪大采購第66章 要團聚第36章 秋收忙第88章 請客第86章 鬧劇(一)第42章 茅草房漏雨第26章 營救第7章 瞞着第65章 追妻法寶第15章 調教第38章 勸降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41章 引導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2章 莫傢俬房菜第91章 隱情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8章 京都一夜第56章 惻隱之心第42章 搞定第63章 好人做到底第40章 喬裝第40章 壞消息第97章 新丫鬟第42章 進府第68章 夜半黑衣人第69章 失蹤第83章 局勢第1章 穿成農家醜蘿莉第30章 及時雨第20章 歸家第46章 完爆第60章 賭注第43章 抄家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4章 流放第83章 殺機第98章 吃食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0章 四百兩銀票到手第80章 反轉第3章 招攬第14章 雙胞胎第7章 大哥給的零花錢第11章 詩會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29章 土豆餅第75章 神秘鬼羅剎第36章 碰瓷第52章 少將軍打鳥第42章 茅草房漏雨第29章 四年光陰第24章 外海之行第82章 沖喜第52章 安置第18章 文氏到來第16章 送鋪面第46章 密謀第61章 燒錯墳第26章 小試廚藝第1章 揭露第50章 求成全第9章 回村第72章 體諒第2章 京都來信第26章 營救第45章 一家子實在人第63章 年關第31章 險渡第33章 龍鳳第92章 醒來第100章 二伯一家第79章 佔領沛水第37章 軍法處置第19章 將嫁第59章 初遇李墨軒第50章 關於去鎮上的安排第85章 送嫁第81章 娃娃親第77章 怪病第75章 假象第12章 死亡谷第79章 叫聲夫君聽聽第51章 闖天牢第66章 邀請第66章 遷新居,遇貴人第76章 不可預測第49章 情話第33章 龍鳳第12章 驚心第37章 大堂哥遭誣陷,被退親第84章 造船
第5 途中(一)第84章 解蠱第45章 相依第30章 雜貨鋪大采購第69章 失蹤第33章 玉器鋪第20章 回到莫家村第30章 雜貨鋪大采購第66章 要團聚第36章 秋收忙第88章 請客第86章 鬧劇(一)第42章 茅草房漏雨第26章 營救第7章 瞞着第65章 追妻法寶第15章 調教第38章 勸降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41章 引導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2章 莫傢俬房菜第91章 隱情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8章 京都一夜第56章 惻隱之心第42章 搞定第63章 好人做到底第40章 喬裝第40章 壞消息第97章 新丫鬟第42章 進府第68章 夜半黑衣人第69章 失蹤第83章 局勢第1章 穿成農家醜蘿莉第30章 及時雨第20章 歸家第46章 完爆第60章 賭注第43章 抄家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4章 流放第83章 殺機第98章 吃食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0章 四百兩銀票到手第80章 反轉第3章 招攬第14章 雙胞胎第7章 大哥給的零花錢第11章 詩會第6章 一籃子雞蛋第29章 土豆餅第75章 神秘鬼羅剎第36章 碰瓷第52章 少將軍打鳥第42章 茅草房漏雨第29章 四年光陰第24章 外海之行第82章 沖喜第52章 安置第18章 文氏到來第16章 送鋪面第46章 密謀第61章 燒錯墳第26章 小試廚藝第1章 揭露第50章 求成全第9章 回村第72章 體諒第2章 京都來信第26章 營救第45章 一家子實在人第63章 年關第31章 險渡第33章 龍鳳第92章 醒來第100章 二伯一家第79章 佔領沛水第37章 軍法處置第19章 將嫁第59章 初遇李墨軒第50章 關於去鎮上的安排第85章 送嫁第81章 娃娃親第77章 怪病第75章 假象第12章 死亡谷第79章 叫聲夫君聽聽第51章 闖天牢第66章 邀請第66章 遷新居,遇貴人第76章 不可預測第49章 情話第33章 龍鳳第12章 驚心第37章 大堂哥遭誣陷,被退親第84章 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