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慘案

平陽的冬日,總是冷得這麼刺骨,青璃陪着淳于諳在沙場走上一圈,二人輕聲細語地交談,差不多有十天未見,就和十年一樣,青璃覺得總有很多話要說。

其實在莫家村,每天的日子都很單調,但是卻有一種家的溫馨和歸屬感,不用想平陽戰事,也不用操心生意和族人,這個年,對青璃來說,過的很圓滿,沒有京都那麼多繁瑣的規矩禮儀,家裡人在一起團聚,其樂融融,圖個熱鬧。

陪着淳于諳過完二十一歲生辰,青璃堅持要回到新宅過夜,城北大營中沒有女子,連個洗漱做飯打雜的大娘都沒有,她在那裡會顯得突兀,再者說二人沒有成親,不想給士兵們留下一個豪放的印象。

已經到了入夜時分,新宅一片燈火,紅彤彤的燈籠掛了個滿院,聽說小姐回來,下人們不敢提前休息,等青璃進門,竈間開始忙活開來,燒熱水的,下餃子的,忙成一團。

青璃的院子已經被重新打掃過,乾淨整潔,院子的雪被堆積在大樹下面,堆成一排的雪人,院子正中,是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她走到檐下,跺跺腳。

“小姐,廚房煮了餃子,您用點吧?”

於嬤嬤聽到動靜,撩開門簾,把青璃迎進門,偏廳裡,點燃着油燈,桌子上放着梅花插瓶,有一種似有若無的幽香之氣。

韓霜也在偏廳裡,緊張地站起身,她搓了搓衣襬,於嬤嬤不錯,到了新宅,她洗漱了之後,換上一身丫鬟的新棉襖,還吃了一頓熱湯麪。早先就對青璃的身份有猜測,直到在城門處才確定,她當時就呆愣在那裡,沒想到運氣這麼好。

“莫小姐。”

韓霜不是莫家的下人,又不知道如何稱呼,她定了定神,想說幾句感謝的話,被青璃揮手打斷,淳于諳那邊得到消息,翠香樓窩點已經被趙知府搗毀,麗娘等人也吃了牢飯,想要報復,已經沒有必要。

翠香樓在平陽可是鬧了大動靜的,毫無徵兆地就被官差貼了封條,老鴇等人被抓進大牢,聽說罪名很嚴重,趙知府正要上報朝廷,嚴懲這些逼良爲娼的不法分子。

幾乎每個青樓楚館都有點問題,不是那麼幹淨,遇見細皮嫩肉,姿色好的,也會想盡辦法,用點下作手段。翠香樓是平陽花街比較有名氣的一家青樓,就這樣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一些嫖客感到非常可惜。

“那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青璃簡單說了麗娘等人的下場,這件事就算解決了,韓霜現在身無分文,在北地也沒有親人依靠,以後路註定難走,她還有一個親哥哥在沐陽當兵,賣身爲奴的可能性不大。

“小姐,韓姑娘會釀酒,而且繡技不錯。”

青璃不在,於嬤嬤和韓霜聊了很多,得知她一些身世,如今世道亂,一個女子孤苦無依,獨自生活定會被生吞活剝了去。平陽城地痞流氓有的是,專盯着年輕女子,獨居要不得。

青璃陪着淳于諳只吃了一塊蛋糕,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來,她突然感受到腹中飢餓,就着醋和辣醬碟子,吃了滿滿一大碗,連餃子湯也喝了一些,這才覺得胃裡暖洋洋,舒服多了。

爲了慶祝過年,房間裡擺設增添了一絲喜氣,偏廳兩旁擺件換了一對紅色釉着金粉的牡丹花瓶,看起來富貴,窗戶上換了新窗花,在牆體四周也用紅綢做了花朵。

青璃點點頭,站起身在四周走了一圈消食,心裡還是對這個韓霜有點疑心,出來的時間太巧合,她決定私下裡派隱衛調查一番,以免因爲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我也沒有想好。”

韓霜聽說,軍營裡招一些會手藝的婦人縫補,她可以去做活,若是有管吃管住的繡樓可以,不過現在是過年期間,鋪子都沒開張,要等到正月十五前後,她沒有銀子,不好死皮賴臉地在青璃這裡呆着。

“你舅舅那裡,這事就不追究了嗎?”

如果說親人之間冷漠一些,青璃可以理解,畢竟都靠相處,韓霜一家去沐陽之後,兩家斷了聯繫,但是也不能把僅有的錢財搶奪去,還要逼親啊,按照青璃的想法,這種人可以進去吃牢飯了,如果不是村裡有個善心的小子,韓霜一個弱女子,反抗不過,很可能就是認命。

“我原本是想憑着一口氣,找麗娘報仇,現在麗娘已經進了大牢,那麼……”

韓霜的話說了一半,她內心糾結,從心裡是想念最後一點親戚情分的,可是現實告訴她,當時逃不出去,她現在肯定還在柴房,等着嫁給一個傻子,這輩子就算毀了。

現在過年,衙門也要休沐,她想等到正月十五之後,回到縣衙告官,又怕舅舅家不認賬,那個善心的小夥子不但救了她,又給她銅板,要是找他當證人的話,會不會添麻煩呢?而且村裡人一定認爲她是白眼狼。

“傻姑娘啊,你別管別人怎麼想,反正你以後也不會回去了。”

於嬤嬤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顧念所謂的情分,人家可不那麼想,早就把你看成一頭主動送上門,待宰的肥羊了!”

夜已經深了,青璃讓於嬤嬤和韓霜去休息,這種別人家的私事她不會管,等到調查發現韓霜沒問題,青璃想把她介紹到沈老爺家做個繡娘,因爲生意不錯,沈家又開了一個繡坊,聽說買好了鋪子,等待年後正式開張。

大年初三,青璃無事,拎着禮物去富順家,富順在她手下已經有五年多了,一家子知根知底,都是樸實的人,這麼多年,家裡的鋪子,賬目上從沒有出現差錯,她敢保證,富順手腳乾淨,沒有往家裡貪一分銀子,對於這樣的手下,她也是格外照顧。

富順一大家子,從爺奶到小娃,四世同堂,青璃的出現可謂是給對方一個驚喜,忙不迭地迎進院子,家裡有啥好吃的都端上來。

大過年的,青璃也不好久留,和富順說了點生意上的事,分發了禮物,她的下一站是冬梅家,要是沒有春兒姐的那幾幅暗示的畫,也不會發現通往大秦關外的密道。

“小姐,您是不是懷疑那個韓霜姑娘?老奴倒是覺得她說的是真的。”

昨日於嬤嬤帶韓霜回到新宅洗漱,韓霜脫衣裳的時候還有些羞澀,身上都是傷痕,手腕有被麻繩摩擦的痕跡,出現了血痕,看起來不像是撒謊。

“不管說的是真是假,這一切都太巧合了。”

青璃打開車窗,街道上空空如也,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她有些疑惑地問於嬤嬤,“今兒是不是有什麼禁忌啊?”

“小姐,北地習俗老奴也不清楚,但是您忘了嗎,大年初三不外出。”

於嬤嬤給青璃滿上一杯茶水,“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者見客,以免發生口舌糾紛。”

北地好像是沒有這麼多的說道,往年大伯孃初二不能回孃家,就往後推一天,趕着初三出門,也沒見村裡人說什麼,家裡有婆媳的,回孃家的日子衝突,都會錯後一天。

馬車的車窗一開,馬車頓時多了一股寒流,於嬤嬤凍得一個哆嗦,把手放在紅泥小火爐上烤着,“小姐,您晚上還去找少將軍一同用晚膳嗎?”

“不去了,他最近忙着研究陣法。”

北堂諺鋪子那個掌櫃經常從地道趕往大秦,或許能從這人身上探聽一些情況。以前是敵人在暗,他們在明,現在情況得以扭轉,己方在暗地裡監視,看看能不能找到特殊線索。

據淳于諳所說,大秦那邊似乎發生了變動,具體消息並沒有傳過來,沒準是己方在軍中探子暴露了。新皇耶律楚陽發了密函,和大秦的戰爭不能拖着,要趁熱打鐵,傾盡舉國之力,也要滅掉大秦,以防止耶律楚仁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這個決定是正確的,要是等一年之後,給了耶律楚仁喘息的機會,大周定會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如放手一搏。耶律楚仁雖然已經撤到平陽,但是大周之內有還有潛伏的爪牙,也需要儘快的挖出來。

按照青璃自己的想法,今日晚她準備通過地道進到泗水城,不打劫,只爲探聽一下情況,要是能摸到耶律楚仁的住處更好,如果不能,就當去聽聽牆角,找點低俗的樂子。

“小姐,您不去看少將軍,咱們還要在平陽呆到正月十五嗎?”

現在才大年初三,還有十多天呢,於嬤嬤說不明白,總覺得鳳陽要比平陽好的多,平陽不僅冷,還給她一種陰森的感覺,關外就是戰場,得死多少人?過年正是鬼魂找不到家的時候。

青璃剛想回話,突然感覺馬車上多了重量,她察覺不對,立刻從袖兜裡掏出匕首,就在此時,馬車是車窗被推開,一個紙團扔進來,青璃想飛身出去追,只來得及看到遠處一個黑影。

“小姐,這是啥?”

於嬤嬤眼尖,指着小几上的一個紙團,還搞不清楚狀況,“誰那麼缺德啊,亂扔廢紙呢!”

“無事。”

青璃揉揉額角,用帕子包裹着紙團,檢查一番,打開一看,一排清秀的小字,上面說已經有了三皇子耶律楚仁的消息,署名是青稞,青稞,極樂山莊,讓她最好親自去一趟。

上次於嬤嬤從極樂山莊歸來,對山莊描述就是很神秘,裡面男男女女,紙醉金迷,只要有銀子,就能享受你想不到的刺激,當皇上還能上早朝,據說還有文武百官,說話也是文縐縐的,看着很有學問,於嬤嬤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戲班子的,演得惟妙惟肖。

上面的紙條讓青璃親自前去商談,這點她還有疑慮,畢竟那裡不是未出嫁的閨女去的地方,別的倒是沒什麼,她有底牌,不怕出意外狀況,更何況,太想知道耶律楚仁的消息。

青璃把紙團扔進了紅泥小火爐,吃了一塊點心,她帶了一些吃食和布料,讓車伕轉彎,去香油作坊看看冬梅。冬梅嫁給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庶子,庶子被趕出家門,只得了這麼一個作坊,冬梅在平陽也沒有親人,當年,冬梅對她不錯,也算是最先表現出善意的。

已經快到了午時,窗外的街道上,只有自家這麼一輛行駛的馬車,天色陰冷,時而從樹上飄下雪花,像一副淡淡的只有黑白格調的山水畫卷。

街道兩旁的鋪子,門前也貼上了燙金的桃符,屋檐下有大紅燈籠,走在最繁華的街道,自家的玉器鋪子門前煥然一新,牌匾上掛了紅色的綢緞花,紅豔豔地迎風舒展。

冬梅家住的地段不算好,馬車行程也要將近半個時辰,在一條弄堂的盡頭,第一家就是。鋪子關門,已經聞不到芝麻的香氣,門口貼着一張大紅紙,上面用梅花代表天數。

平陽百姓大多數不認識字,如果有商家臨時有事關門,會在門口貼上一張紅紙作爲告示,上面用梅花代替天數,在你歇業的日子上打鉤,這樣百姓不認識字,也能看懂。

紅紙上一共打了十五個勾,代表正月十六營業,鋪子的窗戶已經上了板子,在前院喊註定沒有人應答,青璃給車伕端了一杯茶,讓他在這裡等待一會兒。

這邊多半是普通的百姓居住,算不上大富大貴的人家,弄堂窄小,馬車進不去。青璃帶着於嬤嬤下車,又抱出布料和幾個禮品盒子。

進了弄堂,右轉第一家就是冬梅家的後宅,這邊靠街道,爲了防止半夜有小賊偷雞摸狗,家家院牆很高,從弄堂裡張望,只能看到家家戶戶的屋頂,沒有一點響動。

“小姐,你看吧,沒準北地和咱們京都習俗一樣呢。”

於嬤嬤縮縮脖子,從馬車上下來立刻感到了寒意,這風刺骨,專門往脖子裡鑽,她戴上厚厚一層圍巾也無濟於事,只得不停地跺腳搓手。

大年初三,出行容易犯口舌,所以百姓們都在家裡貓冬,偏偏自家小姐心血來潮,非要出門走走,第一看就去給家裡的下人送東西,那個富順不過就是個掌櫃,不上門拜年就算了,架子可不小。

於嬤嬤很愛挑理,青璃也沒理她,富順爲了平陽的鋪子舉家遷移,而且她沒說過年會來平陽,年前離開平陽,富順也是磕了頭的。

冬梅家的小院,大門緊閉,兩扇硃紅色的鐵門,在門上面落着厚厚的雪,似乎大年初一晚上,平陽也落了雪,這麼說,冬梅可能在家裡沒有出門。

“在家嗎,有人沒有?”

於嬤嬤拍着門板,喊了兩嗓子。院子裡面靜悄悄地,沒有聲響,於嬤嬤以爲自己手勁小,繼續再接再厲,連續拍門板拍得手疼,她抖抖手,“小姐,裡頭好像沒人。”

“不會吧?”

從來沒聽說冬梅有什麼親戚,她很早就跟了趙晚春,可以說沒有親人。春兒姐和北堂諺私奔,冬梅也遭了連累,趙知府非常想處置她,最後還是知府夫人求情,把人配出來。這大過年的,今兒有是不宜出行的日子,按理說應當在家裡。

“小姐,這會是晌午,可能是人家歇晌呢,沒聽到。”

於嬤嬤抽了抽嘴角,她拍門的聲音都要趕上官府抄家了,剛纔對面的人家都有人探出腦袋,就算是歇晌也要被吵起來,如果在家還沒有開門的話,八成是人家夫妻正在享受魚水之歡,這個時候打擾,確定不是好時機。

“要老奴看,您就把禮品盒子扔到院子裡。”

想到此,於嬤嬤眼神閃爍,她擠眉弄眼,暗示青璃,“您懂功夫,直接飛過去就行,老奴老胳膊老腿的,牆頭都爬不上去。”

青璃一臉黑線,於嬤嬤這思想,自從上次在極樂山莊享受回來,那想法就和正常人不一樣,要她說,最美不過夕陽紅,於嬤嬤也才四十出頭,守寡這麼多年,也挺孤單,家裡要是有合適的下人,享受第二春也不錯。

“那行吧,就當做好事不留名。”

那些吃食就不送了,青璃抱着布料和幾個匣子,對着於嬤嬤囑咐幾句,她施展輕身術,一個躍縱,翻到牆頭之內,院子裡沒有腳印,落了一層厚厚的白雪,竈間上面煙囪沒有冒着煙霧,看來不是沒出門,而是根本不在家。

這些布料放在室外,若是下雪的話,會被雪覆蓋,一般人家柴房的門都是打開的,青璃正想放匣子放到柴房,冷風一過,正房的門突然被吹開,發出“吱”地一聲。

“冬梅,你在家嗎?”

青璃察覺到不對,她把手裡的東西放到一旁的木架子上,打開房門,頓時,屋裡飄來濃重的血腥味,青璃心裡咔嚓一聲,直覺不妙。

抽出身上的天蠶絲軟劍,青璃把房門大開,用旁邊的木頭擋住,冷風灌注進屋內,血腥味又夾雜一種塵土的味道,青璃走進偏廳,被眼前的一幕嚇得呆愣。

偏廳的桌上,擺放着年夜飯,已經涼了。屋內的炭盆熄滅,炭盆裡還有血跡,地上躺着兩具屍體,女子是趴在地上的姿勢,身上亂七八糟,至少有七八十刀,血跡延伸到屋門口,被高高的門檻擋住,看身材和頭飾,是冬梅無疑。

在冬梅的前方,是他的夫君,那個大戶人家的庶子,一臉的不可置信,眼球凸出,人頭落地,滾在桌子下面,身體在另一個方向,身上沒有多餘的傷口,被人砍下了腦袋。

沒有爐火,室內的溫度很低,這些血跡已經凝結成了冰,青璃蹲下身子,用手在上面一抹,滑滑的。今年是大年初三,按照室外沒有足跡的雪和大門口上完好的落雪推測,二人至少在大年初一之前遇害。

餐桌上食物豐盛,雞鴨魚肉都有,擺放了三個酒杯,青璃注意到這個細節,爲什麼會有三個酒杯呢,兇手下手雖然狠毒,切口處卻不太整齊,看起來不像是個練家子。

房裡一切沒有什麼異常,青璃走到裡面,在炕上擺放着幾個禮品盒,青璃認得,都是平陽老字號所出售的糕餅點心,價錢稍微貴一些,按照冬梅現在的情況,也不是買不起,但是絕對沒有必要買盒子這麼精緻的,難道說,這是兇手送的?

天氣冷,室內結冰,屍體橫七豎八狀,慘不忍睹,青璃覺得還是不翻動爲妙,報官,留給官府處置。

“小姐,小姐,你在裡面不?”

於嬤嬤左等右等,院門裡沒有聲音,小姐也沒出來。莫非是冬梅家裡有人在?那也要快點開門讓她進去烤烤火啊,在外面站上一會兒,於嬤嬤嘴脣發紫,恨不得鑽回馬車上。

“來了!”

青璃從裡面打開大門,於嬤嬤正要進門,被她攆了出去,“我在這裡等你,你跟着車伕去通知巡邏的士兵,叫人把這個弄堂包圍,閒雜人等一律不得入內。

現在是衙門休沐期,去報官找到官差,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裡面發生命案,又是第一現場,必須好好保護。

“小姐,您又要抄家?就算人在,沒給您開門,也不用如此生氣吧?”

於嬤嬤見自家小姐臉色陰沉,眯着眼睛,以爲那夫妻二人得罪了小姐,她一頭霧水,根本沒有多心。

“發生了命案,所以快去吧。”

青璃眉頭緊鎖,她靠在院牆上,長出了一口氣,剛纔屋裡血腥味充斥着她的胸腔,她忍住嘔吐之感,微微地擺擺手,閉口不言。

於嬤嬤唬了一跳,眼睛一轉,立刻明白事情的原委,她不敢耽擱,深一腳淺一腳地往車伕那裡跑,去找巡邏的士兵報信。

北風蕭瑟,青璃的手凍得通紅,她把手放在嘴邊呵了一口熱氣,又搓了搓臉頰,心情很是複雜。兇手到底是誰呢,是不是宇文鯤知曉冬梅得到了消息,故弄玄虛,找了這麼一個非專業的殺手,還是說,冬梅夫婦二人與人有齷齪呢,桌上的三個酒杯,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切毫無頭緒,青璃對是冬梅和趙晚春之間的事情知曉的並不多,上次二人見面,翻找畫卷的時候。冬梅因爲傷心,曾經提過,但涉及到春兒姐的**,冬梅實際隱瞞了一些情況,她也沒好再打聽。

宇文鯤察覺到地道被發現,這種可能性有多少?淳于諳不是說,最近北堂諺皮貨鋪子的掌櫃還走了地道,是故意爲之還是?若是這樣,事情就複雜了。

約莫等了兩刻鐘,北地士兵這才喘着粗氣趕過來,這一來就是幾百人,衚衕內有了大動靜,一些在家裡的百姓,紛紛把大門開了一個小縫隙,探出腦袋觀望。

“少夫人,您沒事吧?”

帶頭的小隊長臉色通紅,額頭上出了汗,這樣冷的天,跑得太急,被風一吹,更容易感染風寒,青璃讓於嬤嬤敲開隔壁有人的人家,馬車上有紅糖,再要一些姜塊,給這些士兵們熬湯驅寒。

“我沒事。”

吩咐完之後,青璃這才鬆了一口氣,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現在車伕已經去衙門通知,在官差來之前要麻煩士兵守在這裡等候。

隔壁的人家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膽子很小,見到城北大營的士兵們包圍了衚衕,嚇得顫抖的身子,一臉的哭意,結結巴巴地問,“這,這是咋回事?”

“出了人命案,就是你家隔壁的香油作坊。”

如果說是年三十晚上發生的命案,隔壁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聽到,所以也是重點要排查的對象,那婦人一聽,瞠目結束,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似乎不相信,“人……人命案?”

“恩,小兩口被殺在偏廳。”

於嬤嬤聽見青璃的描述,補充了一句,那婦人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差點暈過去,哭道,“我的嗎啊,怎麼得了啊,隔壁出現兇殺案,那就是凶宅,晚上還不得鬧鬼啊!”

“這是重點嗎?”

於嬤嬤翻了一個白眼,非常氣憤,人都沒了,不關心幾句,竟然跑偏,說什麼凶宅的問題,她恐嚇道,“你家也是懷疑的對象!”

婦人整了整衣襬,深處手指指着天,哭嚎着,“天地良心啊,那隔壁是個新嫁娘,就在成親那天給我們街坊鄰居發過喜餅,然後我們回了幾個雞蛋,就沒別的來往了!”

婦人讓青璃和於嬤嬤進了院子,指着兩家的院牆,上面也浮着一層雪,“他家是個作坊,有庫房,所以院牆高着,在我家根本看不到她家啥情況。”

婦人家裡有正屋三間,兩旁只有三間低矮的柴房。靠近冬梅家的院牆很高,而與另外一家的院牆很低,也就到青璃的脖子處,那邊院子站了一大家子,老老少少,正在往這邊張望。

“於嬤嬤,你先去給將士們熬上薑湯,多放點姜,不夠馬車小几的櫃子有。”

青璃對着於嬤嬤擺手,這時正房走出來一個睡眼惺忪的漢子,見到青璃揉揉眼睛,搞不清楚狀況,這不是少將軍的未婚妻莫家小姐,怎麼跑他們家了。

“牛子,隔壁香油作坊那家兩口子,被人殺了。”

婦人抹着眼淚,不停地哆嗦,哭着道,“到底誰那麼狠心啊,多虧院牆高,你說這大過年的……”

“什麼時候?”

男人要鎮定很多,他對着青璃抱拳,問道,“莫小姐,這是啥時候的事啊?小人薛牛,是威遠鏢局的鏢師。”

提起威遠鏢局,青璃不陌生,兩家經常有合作,而且這個鏢局信譽不錯,自家堂姐夫也是鏢師,所以青璃客氣道,“目前還官府的人還沒有來,要等仵作驗屍過後才能知道。”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還見到了人。”

威遠鏢局經常要到各地走鏢,薛牛大年三十那天早上,趕了一夜的路,這纔回到平陽,經過衚衕的時候,看到那家的庶子出門,手裡還提着一個小瓶子,見到他,二人打了招呼。

平日裡,兩家是鄰居來往卻不多,因爲他不在家,家裡就她媳婦一個人,輕易不出門,他還有一個小子,已經十五歲,跟着師傅在鳳陽城學打鐵,那個老師傅沒有親人,獨身一人,兒子帶口信回來說,今年想和師傅一起過。

原計劃是他和媳婦也跟到鳳陽過年,不過年前有一趟要緊的差事,給的銀錢多,鏢局裡人都不想去,他爲了多得銀子,就接下活計。

大年三十早上見到了人,約莫晌午的時候,還聽到隔壁門打開的聲音,那會他在院子裡劈柴,也沒留心。之後隔壁有沒有動靜,他也不記得。

“晌午嗎?”

青璃點點頭,爲婦人,“你想想看,有沒有什麼印象?”

“小姐,我一個婦道人家,素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怕地痞流氓得知我男人又去走鏢了。”

婦人言下之意,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也沒有關注過鄰居家。這個說辭倒也合理,畢竟院牆太高,年三十年夜飯的時候,四周都是鞭炮聲,萬一發生兇殺案,也聽得不是很清晰。

除了可以確定人在大年三十早上還活着,沒得到一點有用的消息,鎮上不比村裡,年三十都在院子裡,很少有人出家門,看不到冬梅家來的客人。

於嬤嬤在竈間裡端出大鐵鍋,士兵們排隊輪流喝薑湯,頓時感到身上暖和了有一些,少夫人就是對他們用心,一點小細節也能注意到,現在晚上巡邏也不那麼難熬,還能吃到熱乎乎的肉餛飩或者湯麪,有些士兵們已經開始期盼巡邏的日子。

衙門裡的官差和仵作過了一個時辰才被集合到這裡,衆人怨聲載道,到底是誰那麼沒人性,非要在大過年的殺人,進了屋子一看,頓時汗毛都豎起來了,一地的鮮血結冰,這場面太恐怖。

冬梅被仵作翻起身子,她的額角上還有傷口,似乎是被利器打傷,臉頰處也有血跡,可能是被放置的時間太久,她的嘴脣已經呈現青紫色,外圈蒼白,皮膚也透着不自然的死灰色。

“莫小姐,您是第一個發現的現場嗎?”

捕頭很有禮貌,好傢伙,發現了兇殺案,第一時間不告官,先找北地士兵包圍弄堂,在平陽能這麼做的,也只有莫家小姐,另外有權利的人是少將軍,可淳于少將軍根本不會管閒事。

“恩,是我。”

青璃把和冬梅的淵源簡單說了一遍,省略畫像的事,上次她回來把畫像全部帶走,冬梅那裡留下的都是趙晚春很早以前的作品,屋內沒有被翻找的痕跡,兇手很可能並不是因爲這個。

“我們大人現在正在接待客人,等一會兒會親自來查探。”

平陽這麼大,發生兇殺案也不算很奇怪,每年都要有那麼幾起,問題是死的人不一般,是原來趙晚春貼身丫鬟冬梅,並且死狀悽慘,這就有點蹊蹺了。

青璃給捕頭指明桌上的酒杯又說明了鄰居薛牛鏢師的證詞,剩下的就靠官府來查案,北地士兵留下二十人待命,剩下全部撤走,繼續巡邏。

“小姐,您到馬車上先去休息一會兒吧。”

這一折騰,已經到了下晌,再過一會兒就是晚膳時間,外面又冷,青璃吸進去血腥氣又吹了冷風,她稍微有點頭疼,聽於嬤嬤的安排,上了馬車等候。

“您喝點水壓壓。”

於嬤嬤沒有進院子,但是聽進去的捕快說現場慘不忍睹,那個庶子腦袋都被砍下來了,她一哆嗦,突然想到前段時間來平陽,和麥芽小解遇到屍體之事。

窗外的天越來越暗,馬車裡點燃上火燭。青璃靠在車壁上,胸脯起伏不停,總是感覺身上有一種血腥味,“於嬤嬤,我記得有茉莉花的薰香。”

“是小姐。”

於嬤嬤手腳麻利地準備好香爐,染上一塊茉莉花的香片。官差忙前忙後翻找線索,在門口找到了布料和首飾,於嬤嬤下車去解釋,這是自家小姐帶過來,想要看望冬梅的。

已經到晚膳時分,天色黑暗,院子點起了紅燈籠,冬梅和他夫君把小院裝扮的不錯,從外面看,白雪映紅燈,分外美麗,哪知道里面是另一番景象。

仵作沒有移動屍體,選擇內間作爲解剖之地。人死的時候,屋裡是有火爐的,之後火爐熄滅,變得冰寒,條件限制無法準確推斷死亡時間,但是解剖了後,發現胃裡並沒有什麼東西,結合桌上的酒菜,大體是死於年三十的晚膳之前。

三十的下晌就下了大雪,除了青璃的腳印,並沒有別人踩過的痕跡。三十那天應該是打掃過院子,後來到初一一直下雪,院子裡又覆蓋厚厚的一層。

通過隔壁薛牛的證詞,可以斷定,冬梅家裡有人來,到底來者是何人,是不是兇手,現在有待考證。官府得知,這個庶子的本家,在最富貴的東城,那位置青璃很熟悉,和季悠的未婚夫陳公子家是鄰居。

聽說那家家大業大,庶子也多,冬梅的夫君是最不得寵的一個,早早就被趕出來,分了一個家裡人都看不上的小作坊,看起來衣食無憂,比起本家,差的不少一星半點。

最有可能前來的就是親戚,知府夫人正在宅院裡調查,家裡的下人,丫鬟婆子等有沒有在年三十看過冬梅,有兩個官差來不及用晚膳,趕往庶子本家,去調查一些情況,沒準在其中能發現線索。

冬梅嫁到這裡,人際關係很簡單,能來上門的基本都是熟人,不然的話也不會在三十想要留飯,桌上的酒杯就是證據,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小姐,不然您先去少將軍那用飯吧?”

天都黑了,早膳就沒用什麼,於嬤嬤捂着肚子叫苦不迭,這樣的情況,她又不敢說什麼。

“他那裡只有冷饅頭。”

青璃搖搖頭,但是這件事有必要和淳于諳研究一下,萬一是宇文鯤派人殺人滅口的,就證明對方有可能得知己方發現地道,計劃要有變動。

聞到茉莉香味,青璃覺得舒服了一些,她喝了一杯熱茶定神,心裡自嘲,以前連殺雞都不敢看的人,到了古代卻敢殺人了,也見識過太多血腥,果然,人的強大都逼出來的,以前從來不敢想的事情,後來她自己也能做到。

青璃沒有胃口,她聽到於嬤嬤肚子在叫,就指着下面的小几,“出來的時候我帶了速凍的餃子,你自己煮一些。”

她要在這裡等趙知府,畢竟她是發現第一現場的人,趕緊把前因後果重複一遍,然後在去城北大營找淳于諳商量,通過地道去泗水城一事,無限期延後。

“小姐,那老奴先墊墊肚子。”

於嬤嬤想推脫,看現在的情形還不知道折騰到幾點,她現在人老不禁餓,只得從小几下面找出速凍餃子,加在熱水裡煮了兩個開,用大碗裝着,裡面直接點了醋,成了一碗酸湯餃子。

青璃點點頭,示意於嬤嬤自己吃,不用管她,她從下面的拉門裡面取出瓜子磕着,回憶上次和冬梅見面的細節,有很多次冬梅支支吾吾,話裡有話,青璃追問,對方卻又轉移了話題。

到底是不是和趙晚春有關係呢?越想越糊塗,現在能做的只有等待官差回稟消息,還有今日送到她手裡的那封信,青稞讓他快速前往極樂山莊,會告知耶律楚仁的消息。

大年初三,百姓們不出家門,但是響動已經驚動的附近的百姓,晚膳過後,大家紛紛走出家門,在弄堂口,對着冬梅家的小院指指點點,有那膽子大的小娃,真是什麼都不懂,好奇想要進去看看。

“皮癢了是吧,那是你能進去的地方嗎?”

一個大嗓門的婦人高聲吼道,“你這個小崽子,給我滾回去,不然明天你就餓着吧!”

“娘,大年三十我還看到那家有人來了呢,那個人穿着好富貴啊!”

那個小娃大概有四五歲的年紀,還不明白什麼是死亡,以爲和就是和他們小娃平時玩鬧一樣,躺在地上,閉着眼睛一動不動。

小娃的話,引起的青璃的注意,這麼說有人看到上門訪客的模樣,這是個好兆頭,她總感覺,很快就能真相大白。

------題外話------

真愛們,求票票鼓勵,麼麼噠

第46章 完爆第75章 無苦衷第36章 埋下財寶第19章 空間再次升級第98章 瑣事第23章 琴殺第26章 地龍翻身第84章 造船第41章 引導第38章 勸降第11章 軍需第45章 相依第88章 請客第47章 淳于被圍觀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29章 四年光陰第6章 表白第73章 山寨德勝班第92章 休書第81章 逆襲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10章 相聚第48章 混亂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81章 茶棚奇遇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16章 報喜第80章 反轉第84章 造船第36章 秋收忙第10章 勸導第46章 完爆第40章 線索第33章 我會負責第44章 拜託第15章 兩個奇葩第60章 賭注第87章 指環第83章 殺機第77章 落定第68章 莫子歸被催成親第51章 徵兵第13章 沐浴第42章 進府第86章 孕事第47章 淳于被圍觀第45章 相依第94章 難伺候第99章 翻身仗第50章 敘舊第14章 相看第10章 勸導第40章 線索第70章 尹府暗室第27章 災禍第16章 大秦軍情第69章 同夥推薦好文混沌空間之逆天女帝第9章 拾金不昧否?第33章 龍鳳第62章 夫妻上陣第5章 老鷹捉小雞第10章 相聚第4章 砍手黨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5章 佐料大采買加入v公告第39章 議定第58章 享極樂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27章 兩難第41章 引導第5章 去大伯家第87章 大結局(上)第74章 拖下水第1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章 燈會被擄第37章 白府滿月宴第73章 銷金窟第26章 威懾第28章 時疫第64章 暴露第87章 指環第68章 莫子歸被催成親第70章 尹府暗室第46章 密謀第73章 草藥種子第77章 怪病第42章 惡果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1章 拆荷包第51章 徵兵第82章 太后薨第38章 送魚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26章 小試廚藝第57章 極樂莊園第57章 小懲張氏女第17章 京都生變第62章 雪流沙第87章 指環
第46章 完爆第75章 無苦衷第36章 埋下財寶第19章 空間再次升級第98章 瑣事第23章 琴殺第26章 地龍翻身第84章 造船第41章 引導第38章 勸降第11章 軍需第45章 相依第88章 請客第47章 淳于被圍觀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29章 四年光陰第6章 表白第73章 山寨德勝班第92章 休書第81章 逆襲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10章 相聚第48章 混亂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81章 茶棚奇遇第8章 送東西來嘍!第16章 報喜第80章 反轉第84章 造船第36章 秋收忙第10章 勸導第46章 完爆第40章 線索第33章 我會負責第44章 拜託第15章 兩個奇葩第60章 賭注第87章 指環第83章 殺機第77章 落定第68章 莫子歸被催成親第51章 徵兵第13章 沐浴第42章 進府第86章 孕事第47章 淳于被圍觀第45章 相依第94章 難伺候第99章 翻身仗第50章 敘舊第14章 相看第10章 勸導第40章 線索第70章 尹府暗室第27章 災禍第16章 大秦軍情第69章 同夥推薦好文混沌空間之逆天女帝第9章 拾金不昧否?第33章 龍鳳第62章 夫妻上陣第5章 老鷹捉小雞第10章 相聚第4章 砍手黨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5章 佐料大采買加入v公告第39章 議定第58章 享極樂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27章 兩難第41章 引導第5章 去大伯家第87章 大結局(上)第74章 拖下水第1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章 燈會被擄第37章 白府滿月宴第73章 銷金窟第26章 威懾第28章 時疫第64章 暴露第87章 指環第68章 莫子歸被催成親第70章 尹府暗室第46章 密謀第73章 草藥種子第77章 怪病第42章 惡果第18章 文氏到來第61章 拆荷包第51章 徵兵第82章 太后薨第38章 送魚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26章 小試廚藝第57章 極樂莊園第57章 小懲張氏女第17章 京都生變第62章 雪流沙第87章 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