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

..南晉棋師的驚呼,在秋亭外也引發了一些騷動。

只要是會下棋的人,哪怕僅僅是簡單學過一些,都必然聽說過洞明大師的名字。在棋枰強者輩出的爛柯寺周邊,百餘年來,他是唯一公認瓦山第一高手,即便是在世間,也是最絕頂的人物。.

洞明大師還是年輕僧人時,便已經展露自己在棋道方面的無上智慧,負責鎮守瓦山三局棋最後一關長達十餘年時間,當他中年時不知何故忽然間消失無蹤,聽說早已圓寂,但在世間棋者心中,依然是最傳奇的人物。

南晉棋師看着亭中的老僧,想着這位老僧不知被多少棋手視爲祖師爺,身體難以抑止的顫抖起來,顫聲說道:“您還活着?”

老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沒有想到世間還有人認得我?”

南晉棋師終於稍微鎮靜了些,急忙跪在蒲團上大禮參拜,恭恭敬敬說道:“學生自幼在道場裡觀看祖師爺畫像,所以識得。”

老僧嘆息說道:“當年雲遊南晉,與小禇下過一盤棋,沒想到他居然一直記得。”

聽大師提到自己的老師,南晉棋師不敢插話,只是終究還是無法壓抑住心頭的疑問,問道:“大師,您爲何消失了這麼多年?”

老僧沉默片刻後說道:“很多年前,一個少年來到爛柯寺,棋力驚人,橫掃寺間諸僧,於是我下瓦山與他對了三棋,前兩局勝負各一,到了第三盤殘局,我與他因爲對某個連環劫的算法不同產生了爭執。”

“那少年驕傲到了極點,大概是急了眼,所以說話也越來越難聽,那時我不知何故動了嗔念,竟鬼使神差打了他一掌,少年吐了口血。罵我無恥,恨恨而去,我事後靜思當日之事,發現他的算法纔是正確的,不由大生悔恨之心,經歧山長老點化,就此遠離棋枰,隱居不問世事。以修行來化解當年之悔。”

南晉棋師聞言大驚。

他自負棋藝驚人。虎躍澗旁那道亂柯局,也難不住自己,但他絕對不會認爲自己能夠在棋枰之上勝過洞明大師。就算對方多年不摸棋盤,他依然沒有任何可能獲勝,可洞明大師中年棋力最盛之時。竟有人能與他平分秋色!

當年的少年究竟是誰?

南晉棋師默默算了一下時間,一個他最崇拜的傳奇名字漸漸浮上心頭。

只是當着洞明大師的面,他自然不便把那個名字說出來,又問道:“那大師今次爲何會再次出山,主持瓦山棋局?”

老僧靜靜看着帷布,沒有說話,但已經做出了回答。

能夠讓這位一位棋界祖師重臨人世的,自然便是桑桑。

……

……

棋盤很大,棋子也很大。需要用專門製造的木叉,把棋子運到自己想要落下的地方,寧缺想要幫忙,卻被桑桑拒絕。

看着她全神貫注的模樣,竟是忘了咳嗽,精神更是不錯,寧缺放下心來。便專心透過帷布的縫隙去看棋盤上的局面,雖然他看太懂。

南晉棋師能夠看懂,只不過現在他要比在虎躍澗旁安靜很多,不再那般上躥下跳,而是規規矩矩坐在蒲團上。看着落子安靜無聲,顯得非常老實。

他不認爲桑桑能夠勝洞明大師。甚至哪怕一點可能性都沒有,他認爲今天這局棋更像是自己在宮廷裡和皇后娘娘下的指導棋。

因爲棋道絕對不是單純的計算,至高深處需要的是智慧、經驗甚至是難以捉摸的感覺,殘局再精妙終究是活的,對弈之時,棋盤對面的人卻是活的,就算桑桑是天算之人,能夠以不可思議的計算能力,強行破解亂柯殘局,又如何能夠算出對手心裡的想法,尤其是洞明大師這樣深不可測的棋者。

然而棋局的發展,和南晉棋師的想像完全不一樣。

秋亭裡大棋盤上的黑白棋子漸漸增多,卻依然維持着均勢。

南晉棋師確認,不是因爲洞明大師年老體衰,從而棋力下降的緣故,因爲白棋比他在道場裡曾經看過的那張棋譜走的更加精妙,構形起勢宛若羚羊掛角,根本無跡可尋,真真是妙奪造化,哪裡是能夠算得出來的棋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棋局維持着均勢,那麼只說明瞭一件事情,執黑棋的桑桑,在棋道上的水平,竟絲毫不遜於洞明大師!

在南晉棋師的眼中,此時黑棋的行法,與洞明大師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純粹靠的是不可思議的縝密計算,縝密到了極致,便不再有任何漏洞,竟漸漸散發出了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黑棋落下第一子時,便似乎已經想到了一百步之後,其間的線索隱藏在飄渺的棋道中間,普通人根本無法想像,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黑棋在中盤的實地爭奪之上,又是那般的冷酷無情強硬,如同天意降臨世間!

南晉棋師看洞明大師的白棋時,便覺得自己彷彿融進三春景裡,溫暖美好地不願醒來,看桑桑的黑棋時,卻覺得自己彷彿來到冬瀑之前,看積雪山崖濺起寒冷的水花,清醒無比地感受着那份美麗與疼痛,想離開卻又捨不得。

一時春暖一時冬寒,一時湖上一時瀑前,這名南晉棋師看着這樣的棋局,真是愉悅暢快到了極點,彷彿修行者吃了通天丸一般,覺得自己的身體變得輕飄飄的,隨時可能要飄到亭上,美好的仿似不在人間!

在黑白棋子間移動目光的過程裡,他偶爾會清醒過來,看着黑棋不禁生出些許疑惑,總覺得這股肅殺的棋風有些熟悉,似在哪裡見過。

他心想大概是被洞明大師重現人世震驚,所以弄得有些恍惚,看見什麼好東西便總覺得眼熟,覺得自己在哪裡見過,隨後便忘了這件事情。

……

……

秋亭裡,大棋盤上的黑白棋子越來越密。

黑白兩色在棋盤上竟生出了一種相融相生的感覺,顯得完美而衡定,南晉棋師怔怔看着棋盤,早已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他雖然不是修行者。卻隱隱看明白了些什麼。

秋亭外懂棋的人們也莫不例外,亭間棋盤很大,足夠他們看的清清楚楚,然而此時安靜的人羣裡,沒有任何人再去注意這局棋的細節。

人們看到了黑夜與白晝的交替,看到了清晨與黃昏,在這個世界上不停地輪轉,然後他們聽到了晨時的鐘聲和暮時的鼓聲。

晨鐘暮鼓裡。一片安寧祥和之意漸生。哪裡還有什麼勝負之心。

秋風微作,亭後山林裡的鳥兒輕鳴,寒蟲無聲。

南晉棋師不知何時溼了眼睛。

……

……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我生平唯一所恨。便是不曾得見洞明大師與宋謙大師對弈,今日親眼見到這局棋,便是此時當場死去也再無所遺憾。餘生滿足。”

南晉棋師向着老僧行了個大禮,說道:“感謝大師。”

然後他轉身對着帷布拜倒,真誠說道:“感謝姑娘,讓我知曉原來世間真有宿慧之人,我哪裡做得你的老師,只願拜在姑娘門下。”

桑桑有些慚愧說道::“在山裡我很少能贏,哪裡有資格收徒弟。”

聽着這話,南晉棋師身體微震,想到先前便覺得她的棋風有些眼熟。不由想到了一種不可能的可能,顫聲問道:“敢問姑娘……可是隨宋謙大師學棋?”

桑桑有些惘然地搖了搖頭。

寧缺眉頭微皺,覺得這名字雖然陌生,但確實好像在哪裡聽過。

老僧看着帷布,關切問道:“宋先生在書院可好?”

聽着這句話寧缺終於想起來了,書院後山去年發冬服的時候,二師兄家的小書童曾經報過一個叫宋謙名字。那不就是……

“你們說的是五師兄?”

寧缺的聲音傳到亭外,人們震驚議論紛紛,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南晉棋聖宋謙大師這些年一直在書院二層樓裡修行,不由對書院生出更多敬畏嚮往。

南晉棋師像傻了一樣。呆了半天才醒過神來,尖叫一聲。喊道:“我要去書院!我要去書院!我要去看宋謙大師!”

寧缺完全沒有想到,書院後山那個癡於棋道以至於經常忘了吃飯、蓬頭垢面看上去神經兮兮的五師兄,居然在世間享有如此盛名,不由愣住了。

……

……

秋亭裡的對弈結束,雙方棋勢差相彷彿,沒有人忍心破壞黑色二色完美的圓融,甚至覺得哪怕去數子,也是一種褻瀆,所以沒有人數子,自然也就沒有勝負。

洞明大師先前的遺憾神情已然不見,彷彿相通了什麼事情,目光透過帷布看着桑桑,微笑說道:“黑白分隔,本就是隨心意而定,你想選黑便是黑,你想選白便選白,只看自己如何想,人生與棋局也沒有什麼差別。”

然後他站起身來,看着亭外的觀海僧並爛柯寺住持,緩聲說道:“既然師弟封了澗旁的亂柯局,那我這一局也封了,若有想上山的客人,你們不要攔阻。”

觀海僧很是吃驚,不解問道:“這是何故?”

洞明大師說道:“能和這樣的對手下一盤棋,能下這樣一盤棋,然後做爲人生最後一盤棋,還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嗎?”

秋亭外的衆人很是震驚,想到澗旁的亂柯局已封,秋亭裡的第二局棋也成了最後一局,難道傳說中的瓦山三局今日便成了絕響?

……

……

黑色馬車緩緩向山頂駛去。

寧缺想着先前秋亭裡的棋局,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問道:“到底誰贏了?”

桑桑說道:“我應該贏了幾個子,不過黑棋本就佔便宜。”

寧缺怔了怔,然後大笑起來。

然後他感慨說道:“難怪五師兄當時會說爛柯寺裡的和尚下棋有一套,你學的是他的棋譜,今天贏了那老和尚,也算是替師兄把當年吐的那口血爭了回來。”

數十日前。

書院後山,諸人替寧缺和桑桑送行。

當時五師兄看着桑桑和言悅色地說:“桑桑在棋道上的悟性,遠勝小師弟,維護書院棋道天下第一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

書院天下第一,無論是棋道還是琴道或是書道,都是天下第一。

只是要維護這個天下第一,卻並不容易。

但正如五師兄殷切期望的那樣。

今天,桑桑做到了。

……

……

(晚了十幾分鍾,多寫了幾百個字,不然不痛快,哈哈,嗯嗯,啊啊,投月票不?)..

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24章 聖火焚我殘軀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51章 歌以送箭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8章 此去拜佛好不好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67章 大明湖開第49章 蒼鷹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173章 赴死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45章 風在吹第37章 七箭第71章 書院第101章 替天行道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63章 箭指人間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114章 荒原沒有新鮮事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48章 這事,挺沒意思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65章 盤中窺天第36章 碧湖近了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五 卷神來之筆慈航的船無理的佛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58章 望天第62章 雀躍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28章 並肩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167 冰封(上)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49章 蒼鷹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20章 上馬爲賊(四)第187章 看西邊第140章 也許後天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130章 秋之靜美及肅殺第169章 兄妹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85章 下陽州(中)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69章 何以澆塊壘(下)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43章 辯難始第40章 以辯發難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163章 斬過往第69章 輾轉反側第49章 一道白煙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97章 來相見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2章 能書能言窮酸少年第87章 成京之戰(上)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46章 埋甕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101章 替天行道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105章 牛羣,後山,良方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141章 無來由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153章 魚見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90章 勝在千世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00章 圍巷第142章 登場第151章 修佛(上)
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24章 聖火焚我殘軀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51章 歌以送箭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8章 此去拜佛好不好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67章 大明湖開第49章 蒼鷹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173章 赴死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45章 風在吹第37章 七箭第71章 書院第101章 替天行道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63章 箭指人間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114章 荒原沒有新鮮事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48章 這事,挺沒意思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65章 盤中窺天第36章 碧湖近了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五 卷神來之筆慈航的船無理的佛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58章 望天第62章 雀躍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28章 並肩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167 冰封(上)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49章 蒼鷹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20章 上馬爲賊(四)第187章 看西邊第140章 也許後天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130章 秋之靜美及肅殺第169章 兄妹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85章 下陽州(中)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69章 何以澆塊壘(下)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43章 辯難始第40章 以辯發難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163章 斬過往第69章 輾轉反側第49章 一道白煙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97章 來相見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2章 能書能言窮酸少年第87章 成京之戰(上)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46章 埋甕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101章 替天行道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105章 牛羣,後山,良方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141章 無來由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153章 魚見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90章 勝在千世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00章 圍巷第142章 登場第151章 修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