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能書能言窮酸少年

如果真是你的侍女倒也罷了,可你難道不是從死屍堆裡揀出的她嗎?不是說你們二人是相依爲命嗎?就算退一萬步說她是你的侍女,可你難道不覺得她的年齡還太小,不應該承擔這麼重這麼辛苦的勞作嗎?小小少年怎麼就養了一身懶骨頭,爲什麼就不能自己動動手?

或許是引發了童年時的不好回憶,或許是心中對某些美好情感的想象被某個傢伙破壞的太過徹底,婢女逕直推開籬笆走了進去,目光落在竹躺椅上,落在那名少年一直認真讀的舊書上,淡淡嘲諷說道:“以爲看的是什麼聖賢大作,能讓你忘記身邊發生的一切動靜,沒想到居然只是市面上隨處可買的太上感應篇,莫非像你這種人也奢望能踏進修行之道?”

寧缺坐起身來,好奇地看了一眼這個衣着華貴似乎永遠不應該出現在渭城的小娘子,又看了眼表情尷尬的校尉,停頓片刻後解釋道:“只能買到這本,所以也只好將就着看,也就是好奇,哪裡有什麼奢望。”

婢女明顯沒有想到這少年竟會回答的如此自然隨意,弄得自己反而不由一窒,旋即望向門旁正在倒竈灰的小侍女,不悅說道:“我堂堂大唐,怎麼會有你這樣的男人。”

寧缺疑惑皺了皺眉頭,順着對方的目光望向正拿着抹布呆站在窗邊的桑桑,明白了對方言辭間的鋒利由何而來,左臉頰裡酒窩隱現,笑着說道:“看你應該比我大,要不然……你就當我不是男人,是個男孩兒吧。”

婢女這一生大概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賴皮之人,袖中的拳頭緩緩攥緊,神色冰冷正欲發作之時,目光卻落在竹躺椅旁那片泥地上,落在那些樹枝畫出來的字跡上,心思不由微微一動,眸中隱現異色,讓她渾然忘了自己想要說些什麼。

……

……

渭城條件最好的營房內,那位穿着破袍子的老人正在閉目養神,邊將馬士襄則是半躬着身子和帳內的貴人對話,謙卑的態度裡,有着隱藏不住的驚訝神情。

“您對那名嚮導不滿意?”他疑惑問道:“爲什麼?”

帳內貴人的聲音極其不滿,訓斥道:“我要的是精明能幹的嚮導,而不是一個滿腦子全是修行美夢,手無縛雞之力只能提燒雞的憊懶少年。”

馬士襄輕輕咳了兩聲,低聲解釋道:“以末將所知,寧缺雖然年歲尚淺,但這兩年來在草原上也斬過好些蠻人頭顱,若……只是綁幾隻雞,我想應該問題不大。”

大唐以武立國,首重軍功,帳後那人雖然身份尊貴到了極點,但既然觸及軍隊最看重的榮耀,馬士襄毫不猶豫選擇了反擊,似是解釋其實卻有些嘲諷反駁的意味。

帳後那道冷冽的聲音稍一停滯,不悅道:“能殺人便能做一個好向導?”

馬士襄回答得愈發謙卑:“渭城三百部屬,寧缺肯定不是其中殺敵最多之人,但末將敢以人頭作保,無論是何等樣慘烈的戰場,最後活下來的人裡……肯定有這少年。”

然後他擡起頭來,微笑說道:“因軍功累加,他獲得了軍部的推薦信,這小子也確實爭氣,半年前便通過了初核,此次回都城,他就要去書院報到了。”

聽到書院二字,帳後忽然沉默下來,那位貴人再也沒有開口說話。

馬士襄離開後,那位穿着舊袍的老人緩緩睜開雙眼,蒼老而平靜的眼眸間難得流露出一絲興趣,他望着帷帳溫和笑着說道:“在這邊陲小城裡,居然有士卒能考進書院,實在是令人意外,既然如此,那少年想必無論品行還是能力都是上上之選,讓他做嚮導倒也不差。”

“離國不過一載,沒想到書院這等神聖之地居然也開始招收這等兵痞.子了。”

語調依然清冷不屑,但實際態度卻已經有了變化,那位貴人至少不再反對寧缺做爲自己隊伍的嚮導——只需要一個名字便能夠讓大人物改變主意,那個簡單叫做書院的地方,想來必然極不簡單。

老人說起另外一件事情,神情顯得有些疑惑:“先前我去看過他寫在泥地上的那些字,抄的是太上感應篇第三節,字體線條簡練,卻又極爲生動,明明只是用了一根樹枝,落於溼地之上卻有刀鋒加諸泥範之感,這名叫寧缺的軍卒書法已然入了正途……真不知他是怎樣練出來的,師承又是何方。”

“那軍卒也只不過空有筆觸罷了,先前偶一觀之,新鮮之餘難免震撼,此時細細想來,也不過是些奇技陡筆的路數,談何正途,日後約摸也就是都城香坊外一個賣字先生。”

貴人冷淡應道。

老人搖了搖頭,說道:“您所說新鮮二字便是關鍵。我不懂書法,但看那軍卒枝梢落處,竟真的隱隱能見金石之意,這等字中風骨極少見,真有些像道壇裡那些符道大家的手段。”

“您是說神符?”

帳後貴人一怔,旋即嘲諷道:“世上億萬人衆,符道大家卻不過十數人而已。那些高人或隱於宮中,或靜坐於觀內,一生冥想苦修方能凝天地氣息於金鉤銀劃之間。那少年身上全無氣息波動,就是一普通凡人,就算再看五十年太上感應篇只怕連初境都無法踏入,哪裡敢和那些大家並列討論?”

老人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雖說他是修行中人,一路上極得對方尊敬,但雙方身份地位相差太大,所謂尊敬實際上不過是憐老惜才,既然如此,有些不該說的話還是不要說的好。

當然他並不贊同帳後那位貴人的話,關於那名叫寧缺的軍卒,老人有自己的判斷:俗世之中皆凡人,能夠體悟到天地氣息從而踏入初始之境的人真可以說是萬中無一,起始感應一關最是艱難,絕非易事,然而那寧缺若真能入書院學習,萬一哪日因緣際會上了傳說中的二樓,走上了修行之道,那手怪異而極富力道的書法,定會對他大有助益。

就算那廝始終無法開竅,單憑那手字就能讓書院和道壇裡的高人們另眼相看,至不濟也能震一震那些文士書家。

……

……

寧缺放下手中的書籍,搖了搖頭向門外走去,臉上尤自掛着淡淡的失落與不甘。

這本小時候跟運糧隊去開平趕集買的太上感應篇,正如那位貴人婢女所說,是隨處可見的大路貨色。他很清楚這一點,卻依然時刻不忘誦讀學習,彷彿這本書就是傳說中供奉在昊天道不可知之地的天書七卷。

書籍早已翻的頁角髮捲,顯得破舊不堪,若不是被桑桑用棉線密密縫住書脊,只怕偶一翻動就會化做幾蓬紙錢迎風而去祭窮酸的先賢。只可惜這麼多年過去,書頁已翻爛,上面的字句深刻於腦中早已熟爛,他卻依然不得其門而入,不要說什麼修行之初境,就連書中所言最簡單的感應都無法做到。

曾經失望甚至絕望過,後來知曉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正常人都無法體悟以天地之氣,他的心情才變得平靜了很多——是的,那些傳說中的世外高人們都不是正常人,都是變態人士,因爲只有極罕見的變態者方能感悟天地之息,不然那麼多本太上感應篇在世上流傳,怎麼沒聽說過都城長安的夜空裡到處都是飛劍閃來閃去,高人飄來飄去?

而他寧缺很正常,或者說很普通。只是,忽然發現眼前有一座奇妙的寶山,你卻只能空着手回去,忽然發現天地間充斥着那種叫做元氣的像看不見的白雲一般的奇妙東西,你卻抓不到一片雲彩,終究還是會有些不甘心吧?

……

……

“渭城這麼窮,草原上的蠻人早就讓皇帝陛下打怕了,好些年都不敢過來,所以軍功也沒辦法積的太快,能回都城當然是好的,我哪裡會有什麼不甘心的地方。”

燈光昏暗的軍營內,寧缺向身前的將軍恭敬行禮,言辭懇切解釋道:“只是距離書院報名的日子還有段時間,我想着沒必要這麼早離開。這些年在將軍麾下雖談不上突飛猛進,但總被您教誨的像了個人樣兒,不然我也不會如此命好考進書院。我是真想在渭城,在您身邊多呆幾天,能多聽聽您的教誨……哪怕就是這麼多做會兒,多說說閒話也是好的。”

馬士襄看着面前的少年,下頜的鬍鬚微微拂動,不知是被夜風吹拂還是非常生氣的結果,沒好氣說道:“寧缺啊寧缺,曾幾何時你也變成這麼不要臉的傢伙了?”

寧缺認真回答道:“只要將軍您需要,我隨時可以不要這張臉。”

“說真話吧。”馬士襄的神情冷淡下來,表情嚴肅問道:“爲什麼你不肯當這個嚮導?”

寧缺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低聲說道:“將軍,那位貴人應該很不喜歡我。”

“貴人不喜歡你?”馬士襄厲聲訓斥道:“你好像忘記了你的身份,要知道你現在還不是書院的學生,身爲帝國軍人必須服從上級軍令,服從老子我的命令!貴人喜不喜歡你,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至於你喜不喜歡那位貴人,是沒有人會在乎的事情!你只需要接受命令,然後完成命令!”

寧缺沒有回答,低頭看着軍靴中間那塊泥巴里長出的一根倔犟的青草,沉默表示反對。

馬士襄拿這個少年無可奈何,嘆息說道:“你到底是要鬧哪樣?爲什麼就不肯跟他們回都城?”

寧缺擡起頭來,神情極爲認真說道:“在外面我看過他們車隊,他們在草原上遇過襲,最近那邊正在春旱,而去年左金帳的單于死了,那位貴人的婢女皮膚有些黑,所以……我不敢跟他們走。”

車隊遇襲,草原春旱,單于死了,婢女臉黑,這些看似沒有什麼表面關聯的詞語,被他瑣碎的組合在一起,便成爲了他沉默倔強反對不肯離開渭城的理由。

馬士襄看着他,嘆息問道:“你早就猜到了?”

“全渭城現在還有誰沒猜到他們是誰?”

寧缺很無奈地攤開雙手,望向夜色下軍營的那一邊,說道:“也只有那位在長安皇宮裡長大,嫁到草原上做威做福連自己男人死了都沒發現的白癡公主殿下,纔會愚蠢到以爲這始終是個天大的秘密。”

第4章 又一個夢第91章 同一個夜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彙報三件事情第163章 不喜歡第92章 滅佛下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96章 雨中小鎮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18章 講經首座第27章 花前月下(下)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6章 機緣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5章 照看(下)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142章 登場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強者第58章 風雨夜色皆能進第88章 過大澤,見大河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99章 盛宴(上)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9章 一聲嘆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54章 修佛(下)第145章 新友故舊,重逢初看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6章 此去長安混人樣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215章 借劍(中)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57章 不識真佛在眼前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137章 那菩薩第96章 雨中小鎮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64章 警兆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287章 明槍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95章 天亦病(中)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99章 請進第215章 將軍(下)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64章 可惜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53章 長安城的敵人第56章 黑夢(下)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85章 入魔(十)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
第4章 又一個夢第91章 同一個夜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彙報三件事情第163章 不喜歡第92章 滅佛下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96章 雨中小鎮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18章 講經首座第27章 花前月下(下)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6章 機緣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5章 照看(下)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142章 登場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強者第58章 風雨夜色皆能進第88章 過大澤,見大河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99章 盛宴(上)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9章 一聲嘆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54章 修佛(下)第145章 新友故舊,重逢初看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6章 此去長安混人樣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215章 借劍(中)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57章 不識真佛在眼前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137章 那菩薩第96章 雨中小鎮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64章 警兆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287章 明槍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95章 天亦病(中)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99章 請進第215章 將軍(下)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64章 可惜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53章 長安城的敵人第56章 黑夢(下)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85章 入魔(十)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