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

華山嶽看了眼四周的密林,這才注意到林子裡敵多雙方留下的多具屍體,看着那些鮮血和打鬥的痕跡,尤其是接過那片薄薄的無柄小劍後,這才知道昨天夜裡發生的狙殺何等樣慘烈,不由面色微變。

他示意下屬備馬,說道:“殿下,來援後隊已經上路,我們應該迅速離開。”

李漁公主點點頭,同意了他的安排,在重裝騎兵的重重拱衛下走了過去。

這時候華山嶽冷冷瞥了火堆旁的寧缺一眼,目光裡沒有任何情緒,讓人覺得有些寒冷,他在猜忖這名少年軍卒和公主殿下之間真正的關係,然而無論怎麼想也覺得這名軍卒不可能對自己構成任何威脅,於是目光便愈發淡了。

這種目光中的淡然,其實隱藏着很多可能性,寧缺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他靜靜看着華山嶽的背影,聯想起先前這人眼眸中的灼熱與溫柔,知道他不會對白癡公主不利,但看來這佔有慾着實是過於強烈了些。

青年將領對公主殿下的狂熱愛意,說實話和寧缺這種層級的軍卒確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寧缺非常不喜歡華山嶽此人最後那一瞥裡的淡然,他知道這種淡然代表着強大實力爲背景的隨時撲殺,代表着某種不屑一顧二顧乃至三顧。

寧缺不喜歡,所以他站了起來,看着正要上馬的女子,仰起下頜微笑說道:”公主殿下,其實從在渭城開始,我一直有一句話想要對你說……”

華山嶽霍然回首,晨光中白馬上的美麗公主蹙眉轉身,靜靜看着火堆旁的少年軍卒,似乎想要訓斥幾句,終究只是淡淡說道:“回長安後再說吧。”

出發之前,華山嶽低聲詢問了侍衛首領幾句,大概明白了公主入境以來的遭遇,也知曉了寧缺在昨夜刺殺中的表現,他沉默片刻,走到寧缺身前表情平靜說道:“你此番立下大功,回長安後朝廷必有重賞……小傢伙,乾的不錯。”

寧缺帶着桑桑去緩坡處的簡陋帳蓬收拾自己的行李。

桑桑有些彆扭地把大黑傘重新捆好在背上,忽然仰起尖尖的下頜,蹙眉望着寧缺疑惑問道:“少爺,剛纔你是不是故意說……你有句話要說?”

“是啊。”寧缺把刀鋒上凝固的血漬颳了下來,隨口回答道:“那個叫華山嶽的傢伙太虛僞太無聊,我看着他不爽,所以得讓他不爽一下。”

“少爺你剛纔準備對公主殿下說什麼話?”桑桑停下手上的動作,好奇問道。

“我怎麼知道。”寧缺插刀入鞘,看着她聳聳肩,說道:“總之不可能說什麼從在渭城看到你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地迷上了你,狂熱地愛上了你的……”

“可華都尉或許會這麼想,殿下……說不定也真的以爲你想說這句話。”

“白癡會有白癡想法,這一點不足爲奇。”寧缺回答道。

小侍女認真看着他的眼睛,說道:“你有沒有覺得有時候你很無聊?”

寧缺偏偏頭表示默認。

桑桑搖了搖頭,片刻後再次望向他,問道:“少爺,是不是在你眼裡,天底下除了你之外的其他人都是白癡?”

寧缺一邊綁着刀鞘一邊認真地思考,思考很長時間後認真回答道:“這個問題不在於我,在於這個世界上總有很多白癡人做白癡事。像華山嶽這種天之驕子本來不能算白癡,但居然會信奉愛情這種玩意兒,不免也就白癡了。”

桑桑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嚴肅認真問道:“在你眼裡我也是白癡嗎?”

寧缺看着這張黝黑的小臉蛋兒,嚴肅認真回答道:“你不是白癡,你是笨。”

衆人離開北山道口之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固山郡騎兵留下數騎看守現場。膽敢刺殺大唐公主的死士們肯定不會留下什麼線索,所以他們不是爲了查案,而是爲了守護那些這些遺體,大部隊到後所有遺體都將運回長安下葬——無論生死不扔下一個同伴,這是大唐軍隊的鐵規矩。

同袍的遺體被小心翼翼列在林間,敵方的屍首則是胡亂堆積在地面,等着被一把火燒成焦乾飛灰,輪到處理那位青衫中年書生屍體時,騎兵有些爲難,他們知道這是一位大劍師,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給予對方與身份相應的尊重。

華山嶽微微蹙眉,決定把這位大劍師土葬,而就在這時,呂清臣老人對他們輕聲說了句:“此人已入魔道。”

聽見魔道二字,年輕的將軍面色微凝,再看那具被青衫包裹的屍體時,早有沒有任何敬意,只有不屑掩飾的鄙夷,像趕蒼蠅般揮了揮手,說道:“扔進去燒了。”

……

……

清晨駛出北山道南麓出口,正午與固山郡北上的大部隊相遇,在數百精銳騎兵的重重保護下,大唐四公主李漁一行繼續向都城長安進發,至此時,無論是帝國內部還是其餘諸國的敵人都無法威脅到她的安全。

此後數日,李漁和那位蠻族小王子一直留在車中,沒有出現在衆人眼前。

雖有數百輕騎護衛,活下來的侍衛和草原蠻子依然不顧傷勢,堅持騎馬守護在車廂四周,老人呂清臣在第二輛車廂裡,受了重傷的侍衛蠻子在後面幾輛馬車中,至於寧缺和小侍女桑桑,則是坐着自己那輛簡陋的馬車,遠遠落在了最後方。

在固山郡邊區,重騎全部換成了輕騎,隊伍的速度頓時變得快了起來,前面那些堅固的馬車還能跟上,寧缺主僕二人的馬車則是顯得有些吃力。

一名騎兵馳馬來到他們馬車旁,惱火呵斥道:“你們的速度太慢,加快!”

就像剛離開渭城頭幾天的春風旅途一般,寧缺這時候又是坐在車轅上犯困,看上去搖搖欲墜,看上去隨時可能跌下,全靠桑桑在旁邊吃力地扶着。聽到那名騎兵惱火的呵斥聲,他睜開眼睛看了對方一眼,沒有說話。

看着那名騎兵的背影,桑桑抹了抹額頭上那三兩顆汗珠,眯着那雙柳葉細眼說道:”少爺,我們好像被嫌棄了。”

“嫌棄這個詞用的好,如果用被人遺忘這四個字,就會顯得太過酸澀騷情。”

寧缺看了一眼最前方那輛馬車,想着再也沒有露過臉的那位公主殿下,笑着說道:“對於我們這種拼命才能活下來的可憐傢伙,任何酸澀騷情都很噁心。”

在火堆旁與公主並肩而坐一夜童話,這種畫面無論放在長安還是草原上都顯得那樣的夢幻,那種畫面纔是真正的童話,並不真實。

一個小小的邊城軍卒,機緣巧合救了位貴人,事後拿到相應的封賞,然後從此天上人間老死不相往來,這纔是真實世界裡面的故事。

這個世界有英雄史詩,但同樣沒有什麼童話,如果羅密歐不是貴族的兒子而是個掏糞工,想必朱麗葉爲他去死的時候心理掙扎會激烈很多。

寧缺對這種事情的認識一向自認爲非常清醒,他知道火堆旁少女的側臉只是一種虛妄的影像,最關鍵的是他未曾真的動心,只是有些欣賞那樣一個女子也有那樣一個時刻,所以心中並沒有什麼悵然感慨。

……

……

在固山郡補充給養之後,隊伍並未暫時休整,而是選擇繼續一路南下,看來公主殿下真的是很急於回到長安,回到疼愛自己的父皇身邊。

華山嶽應該也摸清楚了寧缺的底子,知道他只是名最普通的邊城軍卒,那麼自然不會真誤會他和公主之間有什麼,所以寧缺也沒有受到固山郡方面的刁難。

紮營休息,桑桑去河邊打水淘米宰魚,做了頓極豐盛的晚飯,主僕二人把主菜扒拉到飯碗裡,然後對着幾根酸菜辣椒開心地吃着,吃到滿頭大汗,渾體舒暢。

一名面容冷厲的男子走了進來,看着眼前這幕,搖頭笑道:“叫你們去那邊吃大鍋飯你不幹,我們幾個還以爲你是心裡有怨氣。現在看來原來是嫌我們那邊的伙食太差……有這樣一個能幹的小侍女,真不知道是你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如此的誇讚對於地位卑下的侍女來說,其實已經有些過了,但桑桑卻沒有什麼感覺,笑了笑繼續埋頭吃飯,寧缺則是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

來人叫彭國韜,北山道血戰裡表現出色的大唐侍衛首領,深得公主信任。只不過他帶着部屬跟隨公主深入草原一年,回國又遇着連番血戰,忠心耿耿的下屬現在只剩下了七個人,這位首領的心境想必也複雜感傷的厲害。

雙方是在北山道里同共生共過死的戰友,鮮血澆淋出來的交情要比一般交往來的紮實很多,而寧缺在戰鬥中的表現想必會一直刻在在場諸人的腦海裡。

所以這些天被固山郡騎兵們嫌棄的馬車,倒經常迎來彭國韜和其餘的侍衛做客。那幾名草原蠻子也給寧缺主僕送了些烈酒,卻很少願意靠近他身旁十丈之地,更極少和他說話,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梳碧湖那個傳說的緣故。

“我知道你們自己去都城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跟着騎兵大部隊一起走,確實也讓你們不是太舒服,但是你的要求我報上去後,一直沒有迴音。”彭國韜望着抱歉說道:“你是渭城派過來的人,殿下沒有發話,你就不能走。”

寧缺撓撓頭,說道:“那就再跟一段吧。”

……

……

前往長安的旅途似乎就要這樣無驚無險又無趣無聊地過去,然而就在第二天晚上,寧缺忽然收到了一份來自第二輛馬車的邀請,呂清臣老人要見他。

有些意外有些喜,寧缺擰着眉頭想了半天,然後決定什麼都不想,隨手用盆裡的魚片粥燒熄車旁的火堆,便帶着桑桑向前方走去。

車廂簾幕掀起,昏暗的燈光暖融融照耀着,念師呂清臣看着寧缺和那名小侍女恭恭敬敬向自己行禮,心情有些驚訝,暗道這少年應該清楚自己喊他上車是爲什麼,難道他就不擔心自己因爲有第三個人在從而不願意爲他解惑?

老人忽然想起那夜在北山道口火堆旁聽到的那些往事,那個他縱使在冥想也忍不住想要聽的……小男孩小女孩兒扛弓背箭於茫茫岷山拼命生存的故事,自以爲明白寧缺帶着桑桑的原因,於是釋然,於是看這少年愈發順眼。

其實寧缺沒有想太多,帶着桑桑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罷了。

老人雙手在膝上相握,態度溫和說道:“你應該很清楚我找你是爲了什麼。”

寧缺沉默無語,用左手壓在右手背上,然後按在身前的地板上,雙膝着地,身體緩慢前傾用前額觸及左手背,行了一個帝國最重的大禮。

有大恩才行大禮,老人呂清臣雖然現在什麼都還沒有做,而且極有可能老人也沒有辦法幫助到他,因爲那是一個向來只有真正變態的天才方能觸及的世界,但只有像寧缺這樣自幼翻閱太上感應篇苦苦思索卻不得其徑的人才知道,一個修行者願意去指點一個明顯沒有潛質的普通人,那代表了怎樣的憐憫與氣度。

看到寧缺行了大禮,桑桑雖然不是很理解少爺的舉動,卻也是趕緊挪動雙膝來到老人的身前叩拜下來。

呂清臣老人看着這幕,不由捋須微微一笑,然後扶起寧缺,收斂心神,闔起雙目,將兩手枯乾的手掌放在他的胸口與腰後某處,片刻後,車廂內的暖融油燈光線不知因何變得有些模糊,彷彿有無數極細微的灰粒在光線中飛舞瀰漫。

一片死寂般的安靜,時間不知快慢的流逝着。

渾濁的油燈光漸漸變得透亮清明,老人緩緩收回手掌,靜靜看着面容平靜、眼眸裡也看不到期待,實際上雙手在微微顫抖的寧缺,輕輕嘆息了一聲。

“天地之間有呼吸,那道氣息便是所謂元氣,修行者能感知元氣之存在,全憑意念致知,所以能否踏入修行之境,首先便要看你之意念能否積蓄顯質。”

“在渭城時我就去看過你,確認你身上沒有絲毫氣息波動,今日細細察看你體內,發現果然如此,你的雪山與氣海之中空空如野。”

“……什麼都沒有。”

……

……

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34章 斷髮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232章 真跡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10章 朱雀、黑傘以及光明的夜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187章 看西邊第77章 登天(上)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100章 我來過渭城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5章 殺意濃第169章 兄妹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90章 勝在千世第76章 身在黑暗,腳踩光明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198章 那人飲酒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91章 同一個夜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84章 一場盛會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122章 敲骨第25章 海雨天風,往來不獨第164章 彼岸第17章 不殺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02章 盛宴(下)第17章 不殺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05章 不殺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56章 雨中的馬車,再而三的劍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73章 赴死第71章 書院第121章 燎原第1章 渭城有雨,少年有侍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28章 馬車上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122章 敲骨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2章 桑桑的笑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21章 燎原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37章 那菩薩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43章 鴿子湯(下)第152章 修佛(中)第215章 借劍(中)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10章 聲聲嘆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99章 陋室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232章 真跡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98章 娘娘萬歲!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41章 來自燕國的兩個人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17章 雲現第96章 天亦病(下)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106章 留書不知暑已至第88章 入魔(十三)第22章 策反(上)第268章 傳道第79章 入魔(四)第119章 嗔第270章 解惑
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34章 斷髮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232章 真跡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10章 朱雀、黑傘以及光明的夜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187章 看西邊第77章 登天(上)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100章 我來過渭城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5章 殺意濃第169章 兄妹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90章 勝在千世第76章 身在黑暗,腳踩光明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198章 那人飲酒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91章 同一個夜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84章 一場盛會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122章 敲骨第25章 海雨天風,往來不獨第164章 彼岸第17章 不殺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02章 盛宴(下)第17章 不殺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05章 不殺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56章 雨中的馬車,再而三的劍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73章 赴死第71章 書院第121章 燎原第1章 渭城有雨,少年有侍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28章 馬車上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122章 敲骨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2章 桑桑的笑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21章 燎原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37章 那菩薩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43章 鴿子湯(下)第152章 修佛(中)第215章 借劍(中)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10章 聲聲嘆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99章 陋室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232章 真跡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98章 娘娘萬歲!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41章 來自燕國的兩個人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17章 雲現第96章 天亦病(下)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106章 留書不知暑已至第88章 入魔(十三)第22章 策反(上)第268章 傳道第79章 入魔(四)第119章 嗔第270章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