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

陽州城外以富春江風景最美,城內則以瘦湖風光最佳,此時已然入夏,湖面上蓮葉如田,湖畔柳樹成蔭,說不出的清幽怡人。

前往西陵神殿參加光明祭的紅袖招歌舞團,如前些年一樣,還是住在瘦湖畔的宋閥別院裡,氣氛也如前些年那次一樣壓抑低沉。

前來發請柬的,還是那年那位崔閥的四管事,這位管事並沒有把手收在身後,隱藏自已的斷指,而是平靜地放在身前,彷彿是要這些來自長安的姑娘們看清楚,自已當年曾經因爲她們受過怎樣的傷害。

三年前,紅袖招前往爛柯寺參加盂蘭節祭,恰逢崔老太爺百歲壽誕,崔閥要紅袖招獻一曲已然失傳的霓裳。寧缺寫了一封信,這位傲氣凌人的四管事便斷了數根手指,捱了很多記板子。

隨着時間流逝,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今日崔閥的請柬,是邀請紅袖招往富春江畔崔園,爲族長崔湜賀壽,並且依然指明要她們獻上一曲霓裳。上次還能靜而微傲相迎的小草,現在變得愈發低調,如今的清河郡已經不再是大唐的一屬,書院的威名並不足以確保姑娘們的安全。

小草望向身旁那名西陵神殿神官,神官彷彿什麼都沒有聽到,雖然他接到的命令是把紅袖招好好帶回西陵神國,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願意看到這些驕傲的唐女,在清河郡受到一些羞辱。

看着這位年輕的紅袖招主事姑娘收了請柬,崔家四管事滿意地笑了笑,輕輕撫摩有些發癢的斷指,仰首走出了宋氏別院。

來到陽州城街上,一陣擾嚷聲進入青帘小轎,四管事微微蹙眉,掀起轎簾一看,沉聲說道:“堂少爺在那裡做什麼?”

……

……

寧缺和王景略回到了陽州城,他們戴着草帽,看上去就像普通的百姓,沒有任何起眼處,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在街上走着,寧缺忽然停下腳步,擡頭望向匾額上寫着的清河郵所四個字,不由想起當年這裡還叫大唐郵所,桑桑在這裡給渭城寄了張銀票。

還沒有來得及感慨,他的注意力便被街頭的喧鬧聲吸引了過去。他和王景略走過去一看,只見人羣圍着數名書生模樣打扮的年輕人,其中一人正在大聲地說着什麼,其餘數人則是和維持秩序的諸閥武裝怒目相向。站在人羣裡聽了會兒,寧缺才知道那名正在大聲說話的年輕人,原來是崔閥某旁支子弟。

那名崔公子揮舞着手臂,看着街上那些面露驕橫神色的燕人或南晉人,大聲憤怒說道:“我們唐人憑什麼要讓異國人在自已的土地上囂張?昨天夜裡打傷那小姑娘的神殿執事,爲什麼今天被送出了陽州城?”

那些握着佩刀的諸閥子弟,臉色有些不豫,人羣裡也有人惱怒地駁斥他的意見,最後爭論自然而然地來到清河人究竟是不是唐人這個方面。

“什麼褻瀆昊天?這都是西陵神殿的一面之辭!誰能證明?我崔華生從出生起就是唐人,驕傲了二十餘年,現在卻要說我不是唐人,要我像那些南晉人,燕人一樣去卑賤地做狗,我憑什麼要同意!”

人羣漸漸變得安靜下來,寧缺冷眼旁觀,發現這個叫崔華生的還有他身旁那幾名年輕人居然都是諸閥子弟,確認清河郡裡確實還有很多人心向大唐,尤其是那些沒有被青苔院牆矇蔽眼睛的年輕人。

便在這時,人羣漸分,一輛青帘小轎走了進來。崔族四管事掀簾下轎,看着崔華生寒聲說道:“堂少爺,你的堂兄叔父,還有我清河諸姓數百條人命,就葬送在長安城的會館裡,難道你還要以唐人自居?”

崔華生見是此人,先是微怔,然後面色蒼白悲愴說道:“我妻家秋氏去年秋天被你們滅族,一家四十餘口死不見屍,便是我那外甥不過四歲,都被你們殺了,我兄乃太守府知書,被你們用棍棒活活打死,按照管事您的意見,我如果還以清河諸姓子弟自居,如何有面目去見他們?”

四管事的臉色愈發陰沉,說道:“堂少爺你應該清楚,此乃我清河千年大願,事至已此再便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你何必如此執念?”

崔華生厲聲喝道:“我便是如此執念,你又能拿我如何?今日之清河乃無國之地,無律之土,難道你還能治我的罪?”

四管事寒聲說道:“沒有律法,還有族規,來人啊,把堂少爺給我綁了,送到祠堂去交族裡處置!”

話音落處,人羣裡衝出好些人,把那幾名年輕人踹倒在地,用麻繩緊緊縛住,綁在木棍上挑起,向着城外的族祠走去。

……

……

依然是美麗的富春江畔。

寧缺直到此時才發現,江邊放着好些竹子編成的籠,大概便是浸豬籠的用具,無數年來,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男女,被活活淹死在美麗的富春江中,江水裡那些柔順美麗的水草裡不知有多少冤魂。

他站在江畔看着水草,聽着後方崔閥祠堂處傳來的棍棒聲和民衆的叫好聲,臉上的情緒沒有任何變化,過了很久才轉過身去。

祠堂外圍着近千名民衆。崔華生穿着一身白衣,臉色蒼白,渾身是血,掛在祠堂外的竿上奄奄一息,似乎隨時都會死去。

王景略走回他身旁。

寧缺說道:“叫好並不見得大家都同意崔閥的處置,只是因爲崔華生平日裡是位高高在上的公子哥,今天卻被除了外衣打成這副慘樣,圍觀的人們自然高興。”

王景略怔了怔,說道:“打聽到了些消息,崔華生確實是正經崔閥子弟,娶妻秋氏,乃是汝陽知州秋仿吾幼女,叛亂當日秋家被諸姓叛軍滅門,其時秋氏正在孃家,也當場死亡。”

寧缺說道:“所謂民心,必須先穩定下來,才能爭取,崔閥不惜讓自家子弟去死,便是要用血來令清河郡的百姓沉默。”

王景略輕聲問道:“既然如此,我們救不救?”

寧缺說道:“此人很愛他的妻子,現在活着也是痛苦。”

王景略說道:“至少他活着的時候不應該承受痛苦。”

寧缺說道:“富春江畔還有兩個知命境,我不會爲此人冒險,當然……如果他這次能夠活下來,或者以後能夠有些用處。”

說完這句話,他轉身離開祠堂。

他看着富春江對岸,感知着那些莊園裡隱隱傳來的陣意波動,心想果然不愧是比書院歷史還要悠久的地方,底蘊不容小覷。

富春江畔有二人知命,這並不會讓他感到畏懼,只是如果要動手,必然動靜很大,那麼所有人都會知道他已經離開了長安。

至少在進入西陵神國之前,他不能讓人知道自已已經離開長安,不然滿天下的修行強者,都會來嘗試殺死他。

而且畢竟與西陵神殿簽過和約,保證清河郡的安全,如果他在這裡殺太多人,神殿不可能一直忍下去。在書院解決酒徒和屠夫——這兩把始終懸在大唐頭頂的刀之前,他有很多事情不能做。

不過也有些事情他可以做,也應該做。

正如楊二喜說的那樣,唐人現在去清河郡,除了殺人還能做什麼?

……

……

寧缺這次沒有進陽州城。

他站在道外的樹林裡,看着那名騎着白馬的官員,沉默不語。

那名官員很年輕,神態文雅寧靜,身旁有數十名下屬和軍士護衛,在馬上依然不忘向道上的清河郡百姓揮手,惹來陣陣喝彩。

在寧缺眼中,這名年輕官員卻很可笑,因爲此人身上穿着的官服,明明還是大唐制式,只是改了些細節,顯得有些滑稽。

更是因爲,寧缺一直認爲此人很滑稽可笑,因爲他叫鍾大俊。

“叛亂那日,他立下的功勞最大,又是陽州城守的兒子,所以事後得了很多好處,如果清河郡宣佈建國,估計會封爵。”

王景略看着鍾大俊說道。

在叛亂時立功越大,自然便是指殺的唐人越多,陽州城諸級官員,都是被此人騙至城守府,然後用埋伏的刀斧手砍死。

寧缺看着鍾大俊牽着繮繩的手,說道:“殺死他,我再離開,你在陽州城裡把準備做好,最多一個月,我就會回來。”

陽城州外有座破廟,也是唯一的一座廟。

這座破廟裡忽然來了兩名僧人,其中一名僧人膚色黝黑,氣度寧靜而不凡,另一名僧人則是雙眼已盲,神態頹喪而沉默。

寧缺隨着暮色一道進入破廟。

他看着那名膚色黝黑的僧人微微一笑,說道:“師兄,好久不見。”

這僧人正是如今的爛柯寺住持觀海僧

觀海僧看着他嘆息說道:“世間所有人都在等着你從長安城裡出來,如此才能殺死你,誰能想到,你居然真的出來了。”

寧缺說道:“師兄這幾年都在清修,不也破關出寺?”

觀海僧說道:“西陵神殿要召開光明祭,瓦山總要去一人。”

寧缺說道:“我也想去看看熱鬧。”

觀海僧這才知道,他竟準備去西陵,震驚地不知如何言語。

寧缺看着殿後方向,問道:“他最近如何?”

()

第2章 能書能言窮酸少年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57章 不識真佛在眼前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84章 下陽州(上)第135章 天人合一誰能敵(上)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51章 歌以送箭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65章 後山第224章 將軍(上)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246章 熬鷹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27章 第一日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19章 一把劍(下)第179章 千萬刀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12章 闖庵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183章 裁決大神官的安排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86章 青帘馬車第24章 當逍遙遊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78章 入魔(三)第7章 最後一劍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81章 佛祖的筆記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35章 明志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73章 一顆青梨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11章 困獸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70章 那些你們所不能瞭解的事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95章 唐不亂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章 小瓷瓶第119章 被遺忘的期考第50章 一刀破樊籠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49章 蒼鷹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58章 咔嚓!咔嚓!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87章 明槍第13章 臨別惘然第158章 咔嚓!咔嚓!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37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上)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146章 埋甕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137章 無題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
第2章 能書能言窮酸少年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57章 不識真佛在眼前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84章 下陽州(上)第135章 天人合一誰能敵(上)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51章 歌以送箭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65章 後山第224章 將軍(上)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246章 熬鷹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27章 第一日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19章 一把劍(下)第179章 千萬刀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12章 闖庵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183章 裁決大神官的安排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86章 青帘馬車第24章 當逍遙遊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78章 入魔(三)第7章 最後一劍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81章 佛祖的筆記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35章 明志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73章 一顆青梨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11章 困獸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70章 那些你們所不能瞭解的事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95章 唐不亂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章 小瓷瓶第119章 被遺忘的期考第50章 一刀破樊籠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49章 蒼鷹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58章 咔嚓!咔嚓!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87章 明槍第13章 臨別惘然第158章 咔嚓!咔嚓!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37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上)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146章 埋甕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137章 無題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