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應城大會

應城城頭,五丈高旗杆上飄揚着“明”字大旗,城內城外都有明軍駐紮,新舊軍帳之中飄揚着大小不同的各色旗幟。應城左近現在完全就是個大兵營,到處都有正在操練的兵馬。馬蹄聲更是不曾停歇過,打響午時,陸續就有幾十撥從外地趕來的將領入了城,這會仍有人在路上往應城趕。

此次李來亨和劉體純、袁宗第等人和忠貞營監軍太監潘應龍、部院洪育鰲聯名給各家派信,來的不單是從夔東出來的各家,還有在鄂西、三峽一帶活動的搖黃十三家一些將領。原本大會定於五月十日舉行,現在卻推遲了三天,便是照顧那些路途遙遠的將領。

最後一撥趕到的是從勳陽興山趕來的“日奪天”王友進和“日行十萬”呼九思,這二人屬搖黃十三家,先前一直和夔東有聯絡。夔東兵經太平軍解救入鄂後,爲了擴充實力,李來亨和劉體純他們先後派使和搖黃十三家聯繫,約定互爲盟友以作呼援,共同對付湖北清軍。天子棄國,太平軍要擁在廣東的唐王監國,這可是件天大的事情,所以李來亨等人和監軍太監潘應龍他們商量後,決定在應城召開大會,召集各家前來共同商議唐王監國事。同時也想統一湖廣各部反清力量,至少要形成名義上的會盟性質,這樣無論是否支持周士相擁唐王監國,湖北這邊總要有單獨應對清軍的能力。

搖黃十三家的組成很複雜,有和袁宗第他們這些闖軍餘部一樣是農民軍流寇的出身,也有當地的大地主,其中領頭的袁韜和武大定便是地主土豪出身。那武大定當年還做過明朝悍將賀人龍的部曲,賀人龍被陝西總督孫傳庭所殺後,武大定便領着部下回了家鄉做了土寇。清軍入關後,武大定一直領着人在四川三臺山一帶反抗清軍,後來以他與袁韜爲首形成了搖黃十三家,而清軍他們則有個統一的蔑稱,即土暴子。

夔東十三家,搖黃十三家,各路人馬都喜歡號稱十三家,而不是十二家、十四家,卻是因爲這“十三家”的名號出自崇禎八年農民軍的滎陽大會。當時以農民軍十三家領頭大會農民軍各路首領於河南滎陽,此後便流傳下“十三家”這個名號。打那以後不管哪路人馬,但非明軍建制的,便都喜歡自號十三家,如此聽着也響亮些。

王友進和呼九思在進城的時候撞到了從襄陽宜城趕來的黨守素。

黨守素這人是闖軍的老資格了,他父母早亡,20歲左右輟學,靠農閒時節趕毛驢往返陝北販鹽爲生。

一次,驢、鹽被鹽吏沒收,其被鹽吏拘押數日,返鄉不成,一氣之下便自投李自成的義軍“老八隊”。在“老八隊”中,黨守素屢建戰功,一路升至大順朝的“威武將軍”,被李自成封爲“載侯”,命其鎮守蘭州。後來李自成戰敗身死,黨守素便與李過、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隨高夫人歸明抗清。因其是大順朝的載侯,又是當年“老八隊”的元勳,所以李來亨、袁宗第他們對黨守素頗是敬重,其在忠貞營中說話也有份量。

呼九思在永曆四年曾和黨守素一塊和清軍幹過幾仗,也算是過命的交情,因此見了黨守素,他便在馬上嚷了句:“老黨,朱皇帝跑了,你們怎麼說,還幹不幹了?”

王友進聞言也拉住了馬頭看向黨守素,他知道黨守素在忠貞營資格老,所以他的態度很重要,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左右這次大會最終的意見。

黨守素卻是咧嘴一笑,馬鞭朝城中一指,道:“幹不幹的我說了不算,得看小老虎和袁宗第、劉體純他們怎麼說。”

呼九思聽後,卻是嘿嘿一笑道:“你家闖王也是當過皇帝的,眼下朱皇帝跑了,這江山便沒了主人,咱們總不能認那韃子當皇帝吧,說吧,你們忠貞營就沒想過再立個李皇帝出來?”

“扯你個蛋蛋,你以爲這皇帝這麼好當?”黨守素搖了搖頭,沒有理會呼九思的胡言亂語。

“得,反正不管你們忠貞營怎麼說,我們還是乾的,和韃子幹了這麼多年,結的血仇大了海去,這要是不幹了,不是把腦袋送給韃子砍麼。至於誰當皇帝我們不管,反正不要管到我們頭上來就行。”

呼九思哈哈一笑,甩鞭一抽,縱馬奔向城中。王友進在馬上朝黨守素抱了抱拳,(wwuukanshu.co)和黨守素並騎入城,一路上倒也不再探黨守素的口風。

進城之後,自有軍士迎上來將他們帶到會場。會場卻是原來的應城知縣衙門,這會裡面已是人山人海,衙門外的青石街上也滿是各家帶來的親兵,有相熟的正相互招呼着。爲了這次大會,李來亨他們倒也是準備的妥當,酒肉飯菜都是早早的備上了,各家親兵也有人招呼,不怕他們不快活。

到了衙門門口,呼九思喝了一聲翻身下馬,將馬鞭扔給親衛,讓他們在外等着。又等了片刻,等黨守素和王友進趕到後才一塊入內。

“老黨,回來了,就等你呢!”

“日奪天,你怎麼這麼晚的,昨的,身體叫婆娘掏空了,騎不得馬了?”

“王友進,你不是叫日行十萬麼,怎的我們早就到了,你卻最後一個的?”

“......”

黨守素他們一進來,便有相熟的頭領起身招呼打趣起來。黨守素他們一一笑着招呼。縣衙內高懸的那塊牌匾早被打碎,大堂內無關緊要的東西也都撤了,要不然實在沒法讓上百號人坐在那議事。

李來亨、劉體純、塔天寶他們看到黨守素來了,忙示意他過來坐。上百號人雖亂,可坐的地方卻是有講究的,忠貞營闖軍餘部的都坐在了右邊,搖黃十三家和另外一些頭領則坐在了右邊,雙方徑渭分明,但是卻相互聊得不亦樂呼,要不是馬上有要緊事商量,恐怕當場得走一大半喝酒去。

袁宗第朝劉體純打了個眼色,劉體純便起身道:“各位當家的,都靜一靜了,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便議正事吧。”(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更新說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章 鎮反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更新說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章 鎮反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