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只要交戰距離保持在二十四點四公里到二十七公里之間,方誌盛的五艘快速戰列艦就能壓制住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在十八點四公里到十九點八公里、以及二十五點二公里到二十七點六公里之間,則能壓制住三艘“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在十六公里以上則能壓制住兩艘“田納西”級戰列艦。

當然,這些在戰後得出的數據,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隻注重水平防護,垂直方向上的防護力度很不理想。

事實上,這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問題。

在進行第一次改造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應該適當的增強垂直方向上的防禦,即提高主裝甲帶的厚度。可惜的是,當時有兩個問題,讓這個提議被束之高閣。一是改造經費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二是在增強了水平防護、即提高了水平裝甲的厚度後,戰艦的重心已經偏高,如果繼續加強主裝甲帶,那麼戰艦的穩定性就會嚴重惡化,影響到其他作戰性能。

隨後的兩次改造,也有過類似的提議,但是都被否決了。

當然,也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即中國海軍高層並不認爲,在未來的海戰中戰列艦還能充當主力。即便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快速戰列艦,在未來的海戰中也只能充當航母的貼身保鏢。那種用艦炮相互轟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如此一來,戰列艦需要加強的只有水平防護與水下防護。

其實,很多人忽視了另外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這就是,中國海軍的五艘戰列艦,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艦。即便其初始設計較爲先進,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改造空間。爲後來更換先進動力系統、轉變爲快速戰列艦打下了基礎。問題是,這五艘戰艦的艦齡都在二十年以上,艦體結構早已老化。即便還能使用二十年。也經不起大手術了。

說白了,中國海軍也沒有打算在這五艘戰列艦身上花多少錢。

如果全面增強防禦,即便不考慮航速受到的影響,改造費用也十分驚人,甚至比建造一艘大型巡洋艦都要貴得多。顯然,在僅考慮爲艦隊航母護航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肯定情願花同樣的錢去建造大型巡洋艦。

戰鬥是從相距二十三公里的地方開始的。

最初的幾分鐘內,第32艦隊根本沒有開火還擊。

雖然理論上,在這個距離上。三艘“科羅拉多”級與三艘“新墨西哥”級都能威脅到中國海軍的五艘戰列艦,但是米切爾非常清楚,炮擊命中率絕對不會高到哪裡去,特別是在中國戰艦保持較高航速的情況下。

說白了,就算開火還擊,也沒有多大意義。

直到接近凌晨兩點的時候,米切爾才命令開火還擊。

其實,這個時候,交戰距離依然是二十三公里,即便縮短了幾百米。對炮戰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要知道,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彈着點的偏差就有好幾百米。

當時,方誌盛沒有繼續向美軍逼近,而是在開火之後,就把航向調到了二百二十度,即於第32艦隊平行航行。

顯然,方誌盛想要保持這個交戰距離。

在以往的訓練中,戰列艦編隊在這個距離上,對固定目標的命中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對活動目標的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二左右。

當然,那只是訓練時的水準。

實戰中,自然會有所降低,但是在敵艦的干擾不太大的情況下,也不會降低多少。

在方誌盛看來,能有百分之一的命中率就很不錯了。

由此可見,方誌盛的目的不是幹掉第32艦隊,而是與敵人拖時間,等到天亮後由航空兵來結束戰鬥。

必須承認,這個想法並沒有錯。

在傳統型海軍將領中,保守派佔了絕大多數,即在海戰中,保存自己的實力往往要比擊敗敵人更加重要。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擊敗敵人會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是兩敗俱傷,那麼大多數傳統型的海軍將領都會選擇退卻,或者與敵人保持不接觸的狀態,儘量避免打這種沒有好處的海戰。

方誌盛就是一名典型的傳統型海軍將領。

此外,方誌盛的做法,也與中國海軍的特色有關。

從一開始,中國海軍就沒有把主力艦當成“主力艦”,而是走了一條沒有人嘗試過,但是已經證明是正確無誤的發展道路,即重點打造艦隊航母,以及以艦隊航母爲核心的航母戰鬥羣。

這種發展方式,對中國海軍的戰術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最突出的,就是把一切都交給航母、或者說是航空兵去解決。

如此一來,像方誌盛這樣的艦隊指揮官,只要有可能,就不會與敵人死拼到底,而會想方設法的等待航空兵提供支援。

說白了,只要拖到天亮,第32艦隊就別想逃走。

對面,米切爾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二點過十分左右,米切爾發現,中國艦隊沒有繼續逼近,即便中國戰艦在這個距離上的炮擊命中率同樣低得嚇人。在前二十分鐘裡,五艘中國戰艦打出了近八百枚炮彈,其中只有五枚炮彈直接命中美艦,而且只有擊中“愛達荷”號的那枚炮彈命中了關鍵部位,導致該艦的z炮塔損毀。

顯然,這樣的命中率很不理想。

如果換成米切爾在方誌盛的位置上,他肯定會繼續逼近對手,通過縮短交戰距離的方式來提高炮擊命中率。

中國艦隊沒有逼近,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即方誌盛在拖延時間。

問題是,米切爾也找不到應對辦法。

要知道,在這麼遠的距離上,美艦的命中率更低。就美軍瞭望員觀察到的情況,在十分鐘之內,八艘美艦打出的近三百枚炮彈中,沒有一枚直接命中,落點最近的離中國戰艦也有數百米。

繼續打下去,第32艦隊也佔不到便宜。

幾分鐘後,米切爾變得沒有選擇了。

在二點十五分左右,方誌盛下令把開火速度降低到了每兩分鐘一次齊射,而且要求各艦都進行齊射,而不是自由開火。

這麼做,只是爲了節約炮彈。

離天亮還有四個多小時,如果過早用光了炮彈,那就沒辦法拖住第32艦隊了。

發現中國戰艦的開火速度降低之後,米切爾立即就意識到,對手在拖延時間,而且沒有打算在夜間結束戰鬥。

這下,問題來了。

雖然斯普魯恩斯承諾派遣戰鬥機爲第32艦隊提供防空掩護,但是第31艦隊肯定不會靠近交戰海域,因爲誰也不知道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會不會在夜間趕過來,伏擊進入戰場的第31艦隊。

米切爾非常瞭解斯普魯恩斯,也就知道斯普魯恩斯會怎麼做。

第31艦隊會提供防空掩護,但是不會出動太多的戰鬥機,而且部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岸基航空兵也很難發揮作用。

要想得到有力的防空掩護,第32艦隊就得在天亮前退到帕武武島附近。

也就是說,在凌晨四點之前,第32艦隊就必須全速撤退,也就得在此之前,擺脫中國海軍的戰列艦編隊。

問題是,像現在這麼打下去,第32艦隊根本不可能在凌晨四點之前擺脫中國艦隊。

米切爾有兩個選擇,一是主動衝上去幹掉中國艦隊,二是提前轉向撤退。

雖然理智告訴米切爾,撤退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米切爾也同時知道,速度優勢在中國艦隊那邊,在重創中國艦隊,使其打消追擊的想法之前,撤退只會讓第32艦隊的處境變得更加被動。

說白了,中國艦隊大可以咬住第32艦隊不放。

結果就是,米切爾沒有選擇撤退。

二點二十分,米切爾下達了轉向命令,把航向調整爲二百三十五度,即與中國艦隊的航向呈十五度夾角。

關鍵是,第32艦隊開始加速。

問題是,就算全速航行,也只有二十節,而且實際上不可能全速航行,能接近二十節就非常不錯了。

發現第32艦隊轉向,方誌盛沒有下令調整航向。

事實上,敵艦隊轉向,正是集中火力進行炮擊的最好時機。

戰鬥中,雖然所有戰艦都排成戰列,但是各艦都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航向與航速,避開敵艦打來的炮彈,或者說不讓敵艦能夠持續瞄準。只有在轉向的時候,爲了保持隊列,避免前後戰艦相撞,或者是相互遮擋射界,戰列裡的戰艦才必須嚴格執行轉向命令,也就不可能進行戰術機動。

在歷史上的知名海戰中,失敗的一方往往都是在錯誤的時候進行轉向,並且由此被對方掌握了主動權,然後被對方壓着打。

做爲傳統型海軍將領,方誌盛自然知道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

問題是,他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嗎?

如果當時的交戰距離不是二十三公里左右,而是十三公里,哪怕稍微遠一點,第32艦隊也會因爲這次轉向而倒大黴。更重要的是,第32艦隊的轉向角度並不大,嚴格說來只是調整航向,而不是轉向。

給方誌盛的時間只有不到五分鐘,而以五艘快速戰列艦的炮擊命中率,五分鐘根本決定不了勝負。(未完待續)

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93章 挑戰書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28章 叔侄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8章 逃跑第13章 戰端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437章 快節奏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59章 復仇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169章 打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02章 覆滅第63章 火藥桶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68章 再接再厲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14章 革命第580章 新使命第119章 躲藏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6章 圍攻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68章 臆測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9章 一八九二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31章 冒險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60章 精氣神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逼談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12章 找事做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71章 替死鬼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16章 追擊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497章 苦戰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8章 戰略目標第137章 綱領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80章 多此一舉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69章 恩仇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13章 出征
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93章 挑戰書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28章 叔侄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8章 逃跑第13章 戰端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437章 快節奏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59章 復仇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169章 打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02章 覆滅第63章 火藥桶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68章 再接再厲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14章 革命第580章 新使命第119章 躲藏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6章 圍攻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68章 臆測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9章 一八九二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31章 冒險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60章 精氣神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逼談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12章 找事做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71章 替死鬼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16章 追擊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497章 苦戰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8章 戰略目標第137章 綱領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80章 多此一舉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69章 恩仇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13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