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有得有失

發現美軍戰艦轉向撤退,顧祝同終於鬆了口氣。

雖然在短促‘激’烈的戰鬥中,四艘巡洋艦的表現非常出‘色’,但是承受着非常大的風險,而且也遭受了一些損失。就在切斯特下令撤退前大約五分鐘,“北京”號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彈擊中。萬幸的是,這枚打在艦尾水平甲板上的穿甲彈沒有在艦體內爆炸,而是幾乎貫穿了整個艦體,從右側水線下穿出,只在戰艦的尾部留下了一個大窟窿,導致幾個艙室進水,並沒造成更加嚴重的破壞。如果這枚炮彈在艦體內爆炸,“北京”號就算不會沉沒,也會喪失航行能力。

當時,“天津”號也至少捱了一枚十六英寸炮彈,而且炮彈也沒在艦體內爆炸。

按理說,以“北京”級的防護水準,十六英寸穿甲彈應該在艦體內爆炸,因爲其裝甲比重巡洋艦厚得多,穿甲彈在擊穿裝甲之後,延遲時間引信就該啓動工作。只是,“北京”級在防護設計上,借鑑了戰列艦的設計方式,即採用了重點防護概念,只在重要區域鋪設較爲厚實的裝甲,次要區域的裝甲十分薄弱、甚至沒有裝甲。“北京”號與“天津”號的中彈部位都是次要區域,因此裝甲極爲薄弱。結果就是,大口徑穿甲彈的延遲時間引信還沒有來得及啓動,炮彈就穿透了艦體。

事實上,當時顧祝同並不清楚美軍戰艦的情況。

雖然瞭望員早已發現,兩艘快速戰列艦各有幾‘門’主炮沒再開火,但是依然不時有大口徑炮彈砸落到附近的海面上。更重要的是,在美軍戰艦調整了瞄準點之後,炮擊準確率明顯高了一大截。

可以說,只要被一枚炮彈擊中,而且在艦體內爆炸,任何一艘巡洋艦都在劫難逃。

相反,兩艘美軍的快速戰列艦在捱了多枚炮彈之後,依然能夠戰鬥,而且絲毫沒有沉沒的風險。

顯然,哪怕是最好的巡洋艦,也絕對不是最差的戰列艦的對手。

美軍艦隊撤退,顧祝同沒有高興得過頭,而是立即下令轉向追擊,只是命令不要靠得太近,只要保持在主炮的最大‘射’程之內就行了。追擊的目的,當然不是幹掉那兩艘皮堅‘肉’厚的快速戰列艦,而是監視美軍艦隊的動向,防止美軍艦隊殺個回馬槍,對停留在新喬治亞海峽裡的登陸艦隊構成威脅。

其實,顧祝同已經想到了美軍艦隊撤退的原因。

戰鬥打響後不久,顧祝同就給方誌盛發了一封電報,明確提到美軍的快速戰列艦正在向新喬治亞海峽突擊。

可惜的是,方誌盛沒有回覆。

十五分鐘後,顧祝同又發了一封電報,把話說得更明白了,他率領的四艘巡洋艦最多隻能爭取一些時間,如果美軍快速戰列艦繼續向登陸艦隊集結地突擊,就只有戰列艦編隊才能解決問題。

這次,方誌盛發來了回電,表示正率領戰列艦編隊全速返回。

顯然,與之‘交’戰的米切爾肯定在第一時間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切斯特,並且讓切斯特立即轉向撤退。

毫無疑問,切斯特肯定不敢跟方誌盛‘交’手。

在得知五艘快速戰列艦正全速返回,而且肯定能在兩個小時內趕到的情況下,切斯特的擔子再大,也不會繼續跟顧祝同耗下去。

很快,顧祝同的猜測得到證實。

切斯特沒有轉向返回,一直以二十七節左右的航速向東南方向航行,並且在凌晨五點左右與顧祝同指揮的巡洋艦脫離接觸。

顧祝同沒有繼續追下去,而是下令轉向返航。

這個時候,就算切斯特返身殺回來,也無法趕在天亮之前進入新喬治亞海峽,也就不可能對海峽裡的登陸艦隊構成威脅。

要知道,天亮之後,就是航空兵的天下了。

隨後,方誌盛指揮的戰列艦編隊也回到了海峽南端。

會合之後,顧祝同把戰鬥巡邏任務留給了方誌盛,率領四艘巡洋艦與隨行的戰艦返回航母編隊。

因爲方誌盛沒有追擊第32艦隊,所以由田黛芳指揮的航母戰鬥羣沒有南下,依然留在新喬治亞羣島北面。天亮前,田黛芳出動了第一批偵察機,並且讓轟炸機與攻擊機做好了起飛準備。田黛芳要打擊的目標不是神出鬼沒的第31艦隊、也不是跑遠了的第32艦隊,而是切斯特的突擊編隊。可惜的是,五月五日的天氣並不好,珊瑚海北部海域上空大霧瀰漫,偵察機沒有能夠及時找到突擊編隊。

事實上,當時田黛芳錯過了一次幹掉第31艦隊的絕佳機會。

這就是,在第32艦隊帶着戰列艦編隊向珊瑚海深處航行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嗅到了偷襲中國艦隊的機會,在夜間率領第31艦隊全速北上,準備在掩護第32艦隊的同時,搜尋與攻擊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天亮前,第31艦隊在第32艦隊南面一百五十公里處,離新喬治亞羣島大約四百公里。如果田黛芳在夜間率領航母戰鬥羣南下進入珊瑚海,而且向南追擊第32艦隊,那麼在天亮的時候,他與斯普魯恩斯的距離不會超過六百公里,也許在連五百公里都不到。也就是說,如果田黛芳以攻擊第31艦隊爲目的,那麼在天亮之後,珊瑚海上空肯定會有一場惡仗。

當然,這也算不上可惜。

要知道,斯普魯恩斯率領第31艦隊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幹掉航母戰鬥羣,而田黛芳率領航母戰鬥羣深入珊瑚海的話,很有可能首先被斯普魯恩斯發現,也就不大可能獲得搶先攻擊的機會。再說了,方誌盛已經在天亮前率領戰列艦編隊返航,因此即便田黛芳率領航母戰鬥羣進入了珊瑚海,也會在天亮之前轉向返回,因此在天亮的時候,與第31艦隊的距離很有可能在六百公里以上。

再退一步,即便戰鬥打了起來,而且田黛芳沒有吃虧,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

顯然,這對於即將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中國軍隊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奪取島嶼的關鍵在於掌握制海權,而航母戰鬥羣是掌握制海權的主要力量。雖然在夜戰中,航母戰鬥羣的價值非常有限,但是正是因爲有了航母戰鬥羣,美軍纔不敢肆無忌憚的活動,更不敢在白天挑戰中國海軍。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了航母戰鬥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也許,依靠岸基航空兵,陸戰隊依然能夠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但是卻別想順利佔領着座島嶼,甚至有可能被美軍趕回來。原因很簡單,中國海軍失去了絕對制海權,也就不可能保證爲陸戰隊提供足夠的掩護與支援。

正是如此,田黛芳在戰鬥結束之後,並沒受到批評。

當時,李向龍在審覈了艦隊作戰報告之後,對田黛芳的做法給予肯定,並且提到,即便由他來指揮航母戰鬥羣,也不會在五日凌晨進入珊瑚海,而會留在所羅‘門’海,等到天亮之後再採取行動。

有趣的是,方誌盛也沒有受到批評。

嚴格說來,方誌盛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即盯住了那幾艘老式戰列艦,忽略了更具威脅的兩艘快速戰列艦。

只是,問題不在方誌盛身上。

關鍵就是,在這場戰鬥之前,中國海軍獲得的情報都是錯誤的,即所有人都認爲那兩艘快速戰列艦編在第31艦隊裡面,而不是單獨組成了突擊編隊,並且爲第32艦隊服務,也就沒有人想到,美軍會用快速戰列艦突擊新喬治亞海峽,更沒有人想到美軍會用六艘老式戰列艦充當‘誘’餌。

在當時的環境下,換了任何人在方誌盛的位置上,都會採取同樣的行動。

後來,魯志剛就提到,如果是他在指揮戰列艦編隊作戰,也會在與第32艦隊遭遇之後緊追不放。

沒有人受到批評,不等於沒有人獲得表揚。

在這場海戰中,表現最突出的,自然是顧祝同。

幾天之後,顧祝同就收到了晉升令,成爲海軍少將,正式擔任航母戰鬥羣司令官。

此外,卓宇凡上尉也獲得嘉獎,並且在一個月之後晉升爲海軍少校,成爲了顧祝同手下的作戰參謀。

可以說,如果不是顧祝同及時做出準確判斷,而且及時採取行動,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外,卓宇凡提出的正確戰術,也是擊退美軍快速戰列艦的主要因素之一,不然四艘巡洋艦無論如何也打不過兩艘快速戰列艦。

在這場被稱爲“第二次新喬治亞海峽海戰”的戰鬥結束之後,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作戰行動沒再推遲。

當時,美軍也沒有能力阻止中國軍隊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了。

雖然第31艦隊完好無損,第32艦隊的六艘老式戰列艦也沒有大的損傷,但是兩艘快速戰列艦都遭到重創,而且無法在澳洲修復。六月中旬,“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回到珍珠港,隨後就啓程返回舊金山與聖迭戈。“北卡羅來納”號的損傷較重,直到九月底才完全修復,“華盛頓”號則在九月初修復。

也就是說,此場海戰之後,美軍已經沒有可以突擊登陸場的主力艦了。

五月十日,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作戰行動開始。

……

第197章 利器第25章 死有其所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23章 士氣歸零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3章 戰端第31章 外交家第54章 備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86章 圍攻第609章 國防部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30章 偷襲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52章 足跡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221章 新賽場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532章 攔路虎第132章 轉折點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56章 撤退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2章 立場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8章 急流勇退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372章 誘餌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97章 利器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8章 叔侄第108章 備戰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92章 佔領軍第140章 失控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77章 新局面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77章 創造機會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1章 下馬威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413章 出征第152章 足跡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84章 大禍臨頭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17章 算計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84章 高標準第19章 事在人爲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92章 快馬加鞭第59章 永遠銘記第246章 核裁軍第3章 帝國之路第102章 覆滅第102章 覆滅第159章 反擊第505章 代價
第197章 利器第25章 死有其所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23章 士氣歸零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3章 戰端第31章 外交家第54章 備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86章 圍攻第609章 國防部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30章 偷襲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52章 足跡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221章 新賽場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532章 攔路虎第132章 轉折點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56章 撤退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2章 立場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8章 急流勇退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372章 誘餌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97章 利器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8章 叔侄第108章 備戰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92章 佔領軍第140章 失控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77章 新局面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77章 創造機會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1章 下馬威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413章 出征第152章 足跡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84章 大禍臨頭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17章 算計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84章 高標準第19章 事在人爲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92章 快馬加鞭第59章 永遠銘記第246章 核裁軍第3章 帝國之路第102章 覆滅第102章 覆滅第159章 反擊第505章 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