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回 人心浮動

陸英幾日間,每天都去廷尉署當值。從朝廷軍報中,逐漸落實早先陸家送給薛勇的書信,所言皆是實情。

不由暗暗驚服行一先生消息眼線,比吳國的軍報還要來得迅疾數倍。又或許是吳國朝廷不甚重視北方之事,故而遷延耽擱,以至晚了這許多時候。

這一日,楊元琳邀請陸英過府,在座還有王孝伯、王季明等朝中忠良。

楊元琳道:“會稽王已經任命庾楷爲豫州刺史,假節鎮守歷陽。看來還是忌憚孝伯兄,想要樹藩鎮以自固啊!”

王孝伯道:“庾楷阿諛小人,借父祖之名諂事會稽王。如今驟然身登高位,有何可懼!”

楊元琳道:“王國寶雖終將爲禍亂之由。但如今罪逆未彰,如果搶先發難,必定大失朝野之望!還請孝伯三思。

“況且君擁強兵竊發於京口,誰能說不是叛逆之舉。如果王國寶終不悔改,將來惡布天下,然後順衆心以除之,亦無憂不濟也!”

庾楷是前徵西將軍庾亮之孫,與東陽太守庾廓祖父車騎將軍庾冰本出同門。但庾冰子孫繁盛,當年太過招搖,因此在桓大司馬當政時被誅除殆盡。

庾廓之父身爲廣州刺史,自己飲鴆而亡,才保住了子息性命。而庾亮僅有三子,孫輩更是稀缺,早時都不在重要位置,是以庾楷能安然至今。

王孝伯聽到楊元琳言論,沉默有頃,許久才道:“近來視君,一似胡廣。”

胡廣是東漢重臣,歷仕六朝,七次出任三公重位。但他奉行中庸之道,一生謹小慎微,阿諛奸小之間,從來不敢堅持正義。

漢質帝劉纘在位時,胡廣任司徒,外戚樑冀拜大將軍,把持朝政,隨意廢立皇帝。九歲的漢質帝被立爲皇帝僅一年,就因說了句樑冀是跋扈將軍,而被鴆殺。

樑冀想立蠡吾侯劉志爲帝,也即後來的漢桓帝。太尉李固、司徒胡廣、司空趙戎共同勸阻,但樑冀一番恐嚇,胡廣等害怕而倒戈,只有李固仍堅持己見被害身亡。

樑冀命胡廣繼任太尉、錄尚書事。十餘年後,樑冀被桓帝誅殺,胡廣因爲黨附奸佞免官,但不久就重新啓用爲太中大夫、太常。

當時洛陽人嘲諷胡廣,有歌謠唱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然而胡廣因爲善於逢迎,一直到八十多歲才卒於高位。死後哀榮冠絕東漢一朝,無人臣可與之相比。

王孝伯說楊元琳看着越來越像胡廣,藉此諷刺他明哲保身,依違於權奸之間以保祿位。

楊元琳道:“王陵廷爭,陳平慎默,但問歲晏何如耳!”

漢太祖劉邦死後,呂后當政,王陵爲右丞相,陳平爲左丞相,皆是顧命重臣。呂后欲封呂氏諸人爲王,在朝堂詢問大臣意見。

王陵切諫力爭,以爲高皇帝當年有白馬之盟,非劉氏不能封王。呂后不悅,又問陳平、周勃。

陳平說:“高皇帝平定天下,封劉氏子弟爲王。現在太后稱制,想封諸呂爲王,也無不可!”呂后聞言大喜。

散朝後,王陵指責陳平忘恩負義,有何面目見高皇帝於地下。陳平說:“面折廷爭,我不如君。但保全劉氏以安社稷,君不如我!”

其後王陵被罷相,在家稱病不朝。陳平升任右丞相,呂氏諸子侄都獲封王爵。

呂后死後,陳平與周勃一舉剷除諸呂,保存了劉氏天下,並立漢文帝爲天子,終於沒有使大漢傾覆。

楊元琳看來立志做陳平,

打算韜光養晦等待時機,而王孝伯究竟是做王陵還是做周勃,此時還難定論。

過了些時日,漸漸的京中傳言,大行皇帝駕崩當日,曾與張貴人在寢宮飲宴,酒後戲言曰“汝年將三十,亦將廢矣!朕今更屬意青春年少者。”

張貴人懷恨在心,當夜將寢宮太監等人全部灌醉,招來宮女將醉酒的天子壓在被中蒙死。放出風聲說皇帝魘崩。

此事不知真假,且太后、會稽王都不追究,外臣更難猜內情。

四十九日喪滿後,葬孝武皇帝於隆平陵。

王孝伯將還藩鎮,上門對會稽王孫玿道:“主上闇弱,宰輔之任,雖伊尹、周公亦有所難!願大王親理萬機,納直言,放鄭聲,遠佞人!”

義正辭嚴,會稽王深憚之,王國寶等驚懼不已。

《論語》有云,“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鄭國的詩歌,多寫青春男女聚會私情,謳歌互感,故正直之士以爲鄭聲是淫邪之聲。朝廷宗廟當奏雅樂,中正平和不媚不俗,是以孔子借音樂以諷奸邪。

襄陽回來的楊凌、石亮等人彙報,朱旭果真病勢沉重,恐將不久於人世。

陸英驚詫不已,想不到朱旭將軍正當壯年,竟然一至於斯。眼下只好上表朝廷,等待宮中決斷了。

好在如今會稽王、王國寶等人一心對付王孝伯、殷仲康重兵藩鎮,無心理會陸英等人。因順勢下詔免去朱旭罪責,不追究他擅離職守的事情。

薛勇從華亭返回,帶來陸萬載回書一封。陸英覽後心下稍定,命薛勇與孫安富一起,即刻出發往中原各地,尋機厚賂執政,安插獨立的暗子。

同時要他通知宇文兄弟、崔氏兄弟及石小川等人,就地投入趙國軍中,以備往後之用。如今可用的人還是太少,好在陸萬載同意派出陸氏遠宗子弟,協助他行事。

原來,陸英擔心陸家的情報線太過依賴蘇先生,便有心另闢蹊徑,在行一學院弟子之外安排自己人佔據衝要,打入各國軍中府中。

陸萬載告知他,孫安富本是陸氏家臣,數十年來雖未給陸氏做過明處的事情,但一直暗地聯絡,默默潛伏在大吳典校署內。

陸英知道陸萬載並沒有完全失去自主,因而甚是欣慰,當即下決心與陸氏全力合作。

陸英受蘇先生與陸氏啓發,深感欲要成就大事,眼線耳目絕對不可或缺。不管將來倚靠誰家力量濟世救民,自己首先要有獨立而強大的勢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拓跋氏也好,姚子略也罷,終究是異族之人,其心其志難以揣度。

而江東衆大臣,王孝伯、殷仲康太過迂直,恐亦非成大事之人。楊元琳、桓敬道諸人皆是世家貴子,肯定先以家門興衰爲念,也不是同道摯友。

宋昌明如今勢單力孤,就算日後能夠名聲鵲起,威震江南,過程中也少不了人鼎力相助。

是以如今能倚靠行一先生與陸萬載,不容他不心動。合適的時候還是親自去一趟陸家,與陸氏衆人當面懇談爲上。陸英獨自苦思半日,又招來陸道隆,詢問之前吩咐的事情。

陸道隆稟報道:“大人,經過屬下近兩個月的暗中查仿,基本可確信先帝死於宮人之手。只是,到底何人指使,依然撲朔迷離。張貴人寵冠後宮,按理來說沒有動機去弒君。傳言的先帝那句戲言,恐亦難令人信服。要知究竟,還需找先帝寢宮中貼身內侍盤問,但皇宮禁內戒備森嚴,輕易找不到機會下手。唯有……”

說到這裡看了看陸英臉色,見陸英不置可否,只得繼續說道:“先帝生前顯陽宮殿中少監馮鑑,如今去了皇帝生母陳太妃宮中伺候。這馮鑑事母至孝,隔三差五出宮服侍母親,若是能趁其出宮時,將他帶到廷尉署,或許能問明原由……”

陸英聽罷,“嗯”了一聲,讓他先注意馮鑑行蹤,是否有動作再等命令。陸道隆領命告退,陸英盤算片刻,出了官衙往簡靜寺而來。

這裡倒是並未因先帝晏駕而門庭冷落,依然有許多善於揣摩的人來拜訪。陸英請知客比丘尼通報,那女尼不一時便回返,領他徑直入內。

周圍等候的衆官員,有認識陸英的嘖嘖嘆道,這華亭侯不愧是年輕俊彥,在妙音住持處也如此受禮遇。

見到支妙音,看她形容依舊,光彩照人,陸英笑道:“妙音主持,江山人物如流水,主持這裡卻流水人物看江山啊!”

支妙音白他一眼,冷冷道:“廷尉大人不在官署處置公務,怎得有空來貧尼這裡拿我開心?先帝壯年駕崩,國家痛失樑柱。你們公卿大臣難道不該夙夜憂勞,報答先帝厚恩嗎?”

說着說着珠淚閃動,竟撲簌簌落了滿襟。

陸英道:“主持一心憂國,當真令人欽佩!難怪先帝信重主持,日日講經論道,原來主持還有這般大胸襟!”

支妙音聞言破涕爲笑,罵道:“呸!當我聽不出來你在嘲弄我?貧尼一介女流,還是個出家人,有什麼胸襟了!相王以皇叔之尊,尚知道秉承遺志,竭力輔佐幼弱天子。你這才俊英賢,先帝不次超擢於布衣,卻只會與小女子爲難嗎?”

陸英再度語結,這支妙音當真口舌凌厲,自己無論如何說不過她了。

停了片刻,只得拱手陪笑道:“主持,陸英此來是有要事相詢,不知主持可願如實告知?”

支妙音指了指他面前的茶盞,又舉起自己茶盞慢慢啜了兩口,才道:“聽說,陸大人向朱府提親,卻至今渺無音訊……

“那朱刺史既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又不把陸大人放在眼裡。如此可惡之行,陸大人何必念念不忘朱小姐?若是願意,京師中世家嫡女隨便挑,貧尼保證給你做媒!即便宗室公主,也不是沒有可能。”

陸英無奈道:“主持,事關國本,望你念在先帝恩情,回答陸某之問!”

支妙音笑道:“貧尼只是一介女流, 陸大人何必拿國事嚇唬我?我若是不答你問,又當如何?”

陸英道:“天下洶洶不安,朝中亂臣爲禍,主持青春年華,當真不爲自己着想嗎?”

支妙音一怔,良久才道:“陸大人,若他日天地變色,你能否從宋將軍手下救我一命?”

陸英心內大驚,不知她爲何突有此問,看來這個漂亮女尼,以前還是有所低估。

於是他微微笑道:“主持放心,當時相救之恩,宋將軍絕不會輕忘!”

支妙音笑道:“陸大人要問什麼?”

陸英道:“先帝駕崩,張貴人可有異樣?”

支妙音道:“一日夫妻百日恩,陸大人想岔了……”

陸英又道:“陳太妃……其人如何?”

支妙音道:“陳太妃雖生了兩位皇子,但本心單純,不善權謀。難免被人利用……”

陸英道:“主持可知何人主謀?”

支妙音笑着搖搖頭,拿起一柄玉如意,言道:“陸大人,你說這如意之寶,饑饉之時能做何用?又不能吃,又不能燒火,總之是不如一碗熱粥來得體貼……”

說着伸手一拋,玉如意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其聲清脆,其色慘白,讓人看了惋惜不已。

陸英告辭離去,回到富春山居。戴菊、翠羽看他連日辛苦,忙爲他除去衣冠,準備酒食,又燒好沐湯,等候郎君沐浴去乏。

陸英木頭一般任憑她們擺佈,心中只在思考,支妙音所言到底有幾分可信。若是她有意誤導,那後果不堪設想,若是她所言爲真,自己又該如何去做?

第77回 胡作非爲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45回 雲夢之澤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6回 奉命北上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72回 權柄更替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35回 含章拳意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59回 簪纓醉臥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15回 大手印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33回 胡賊敢爾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15回 大手印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47回 風雨欲來
第77回 胡作非爲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45回 雲夢之澤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6回 奉命北上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72回 權柄更替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35回 含章拳意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59回 簪纓醉臥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15回 大手印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33回 胡賊敢爾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15回 大手印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47回 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