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

卻說沮渠蒙遜與禿髮延孤二人,連着四五日追蹤姚萇大軍,身心極爲疲憊。到昨夜晚間,自找了一處避風的地方休息。本沒料到陸英回來的如此之快。

等到營中火起鼓譟,兩人才被驚醒。起身看時,卻只見東南角燒了幾座帳篷,不過小小騷亂而已。

沮渠蒙遜暗暗納罕,是否陸英故意生亂,還未來得及與延孤商議,就有一人黑布蒙面,上到山脊徑往他倆藏身處行來。

奇怪的是來人並不打鬥,也不呼喊,只告訴他們陸英已經得手,此刻趕往大散關有要事,急需二人幫忙。然後便轉身離去。

兩人連夜出發,一路追至隴關道,至散谷時就見一座險關屏據清姜河水之上,陡峭阻絕,果然萬夫莫開之地也。

時值午後,關門尚未閉,他們入得關城,尋了一處邸店打尖,心裡盤算如何尋找陸英碰頭。

忽聞身後一人笑道:“二位賢弟,你們也要去長安求學啊!竟然這麼巧!”

沮渠蒙遜回頭,因笑道:“原來是陸兄!說好了一起入長安,投入太子殿下館內求學,你怎麼自己先走一步?”

此人正是陸英,見關城內到處都是軍兵,故打了個求學的幌子。

如今姚興在長安廣開學館,招攬天下飽學之士論道,並下令各處關隘,凡有學子儒生,一律不得刁難,皆準通行無礙。

陸英拉着他二人離開街衢,登上半山一座佛堂,此地僻靜,並無閒雜人等。沮渠蒙遜見佛堂內有一位年輕文士正在上香,身材頗爲高挑,但衣衫卻不合身,不禁多瞅了幾眼。

陸英問道:“你們怎得趕來了大散關?當夜我去姚萇營中救人,本想尋你們會合,卻沒有找到兩位賢弟……”

沮渠蒙遜講明來由,唯獨對那蒙面之人所爲疑惑難解。陸英道:“此人與助我脫困之人,興許便是同一個。來,這位就是毛小姐,我爲你們引薦。”

佛堂中文士聞聲出殿,生得雪膚花貌,原來是毛秋晴扮作男裝。沮渠蒙遜與禿髮延孤連忙施禮,口稱皇后娘娘。

毛秋晴道:“皇后已死,世上再沒有毛皇后。請兩位莫再如此稱呼。早聽陸兄提及兩位,果然是少年英雄。幸會!”

兩人連聲道不敢當,心中波瀾起伏。陸英道:“姚萇老賊不日將至此關,我以爲此處是手刃老賊的最佳去處,不知兩位賢弟意下如何?”

二人聞言大驚,不知如何對答。

沮渠蒙遜沉吟良久,才道:“兄長,姚萇如果真經隴關道而來,在關內確實是襲擊的絕佳之處。但如果他率領輕騎不作停留,飛馬穿城而過,憑我幾人恐怕難以濟事!縱然能殺了老賊,也難以脫身……”

陸英道:“賢弟所慮極是。但我想有人會幫我們的。”

沮渠蒙遜奇道:“何人能幫我們?難道又是那個蒙面人?”

陸英點頭道:“既然他教我們來此等候,一定另有計劃。我們只需靜待姚萇來即可。”

計議停當,幾人自來客舍歇宿。黃昏時,店家來叫陸英,說是有人請他飲酒閒話。陸英略一轉念,知道必是韓朝日無疑。

於是隨店家來至上房樓閣。此店倚山而建,地勢稍嫌逼仄,因而上房建得有樓閣,專供貴客用酒食。

店家推開房門,韓旭早端坐屋內等候,見到陸英起身笑道:“華亭,偶然聽聞你也在此,特備下薄酒,與我小酌幾杯如何?”

陸英也笑道:“承蒙韓兄厚意,

敢不從命!”店家自去安排膳食,準備美酒不提。

韓旭道:“華亭啊,我此來大散關,乃是陪王伴駕。不能多飲,就與你少酌幾杯。”

陸英道:“哦?難道秦國皇帝也在關內?”

韓旭壓低聲音道:“你有所不知。愚兄本是閒散之身,雖然受師門之命在長安參贊機要,但素來超然物外,不參與俗務庶政。此次皇帝身體染恙,太子殿下仁孝,定要請我護衛皇帝回長安養病。

“我推脫不掉,特往隴右一行。如今接了皇帝,正要返回京師交割使命。誰料皇帝走至此處,病勢加重,只好暫且在關內休養一二日,等御醫調理好轉後,繼續再趕路。”

陸英道:“難爲韓兄坦誠相告。在下不敢耽誤你大事,今日你我只敘朋友交情,不談軍國政務,待明日我就返回洛陽,不知何日才能相逢。”

韓旭道:“華亭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難道有要事在身?”

陸英笑了笑,舉起酒盞道:“朝日兄,來,我敬你!”

二人痛飲三盞,豪氣漸生。韓旭道:“華亭,我與你說一樁隱秘之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陸英笑道:“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再無第三人知曉。”

韓旭道:“蒲登之皇后毛氏,前兩日在皇帝大軍中忽然失蹤,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皇帝下旨,嚴禁任何人議論,只宣稱已將毛氏處死……

“若我是那毛皇后,定然遠遠逃離關中,再不來秦國疆土。須知蒲登窮途末路,不久必國破身死,如果毛氏還活着,又何必再投身入火坑呢?”

陸英擊箸嘆道:“韓兄所言不錯。我也這般認爲。”

二人相視一笑,再不提旁的事體。從酉時至亥初,只顧飲酒放浪,好似一對日日爛醉的酒肉之徒。

韓旭口中不住說不能再飲,卻往往酒到盞幹,絲毫沒有停住的意思。陸英連連相勸,也不管他如何言語。

飲到後來,韓旭滿臉通紅,眼簾低垂,口中含糊不清地道:“不能飲了,實在不能飲了,我還有事!”

說着卻又舉起酒盞,一仰脖喝個乾淨。然後趴在案上呼呼沉睡起來。

陸英笑着起身,對韓旭躬身一禮,口中道:“既然韓兄醉了,那在下先告辭了,明日還要趕路。”

說着走出房門,踉蹌着步下木梯,走入宿處佯裝歇下。沒想房內先有一人等待,不是沮渠蒙遜與禿髮延孤,反倒是毛秋晴一身勁束,頭髮用布裹起,端坐在榻上。

陸英道:“你怎麼在我房中?他二人呢?”

毛秋晴道:“走吧!”

陸英道:“去哪?”

毛秋晴抱起神術寶刀,沉聲道:“報仇!”

陸英還待再講,她已當先閃身出去,幾步就消失在夜色中。

陸英隨着毛秋晴邊走邊暗暗思量,韓旭矢口不提琳琳之事,他明知我剛剛成婚,卻連句道賀也無。

兩次見面,他都提過毛秋晴,看來那夜營中之事,果然是他刻意爲之。

他難道身在曹營心在漢,尚有良知善念,特意助我?只是他身爲秦國太子客卿,卻設計謀害姚萇,難道不怕姚子略日後得知真相,落個身敗名裂之局。

琳琳忽然得到消息來關中,那傳遞消息之人,恐怕也是他無異門之人。不然他爲何不提琳琳?定是心中愧疚,難以面對於我。

唉,罷了,他兩次相助於我,也不好再與他爲難,只有日後見到琳琳,再詳細瞭解其中隱情了。

思慮間已至關城將軍府下,遠遠見府前守衛重重,皆是禁軍羽林。陸英拉住毛秋晴,細細查看周遭地勢。

將軍府乃守關將領居處,本就牆高門厚,又建在峭壁重巖之上。若是強攻,定然不行。如果悄然潛入,就須攀巖越險,兩個人太也艱難。

於是勸說毛秋晴,自己一人入內,請她暫且等候。誰知毛秋晴死活不允,定要親手斬下姚萇人頭。

她指着一道山泉,建議從那裡攀援而上。陸英無奈,只得帶着她借夜色潛行至泉水畔,蹬石附磚先行躍上牆頭。此處山岩突兀,泉水婉轉,故能借力登攀。

陸英一手抓碟垛,一手解開腰帶,墜下去接應毛秋晴。毛秋晴倒也矯捷,兩三下順着衣帶上來。陸英一把將她推上府牆,再縱身如鷂子翻過。

兩人擦擦臉上水痕,貓腰從牆頭往下觀瞧。

這裡分了三進院落,他們此刻正在第二進院旁。前院兵多,二院是羽林將校居處。三院在最高處,必是姚萇居室。

好在此時夜深,巡防兵士在這險關之內也放鬆下來,都躲在角樓中休息。二人順着高牆到了第三進院,大屋門外僅有兩名禁軍值守。

時不時聽到屋內有咳嗽聲音,看來姚萇果然身體有疾,睡夢中也不得安穩。

陸英靜聽許久,確定院內只有不超過十人,醒着的只有門前兩名禁軍。於是他從牆頭摳下兩塊碎磚,搓成彈丸大小,弓身曲腿踩上碟垛,將彈丸夾在指間次第彈出。

彈丸分別擊中二禁軍咽喉、額角,如利箭入體寸許。兩人當場不活了。

陸英隨着彈丸掠下高牆,搶在二人倒地前扶住其身,緩緩放在地上。毛秋晴翻身落地,兩人輕輕推開房門,進入姚萇寢室。

姚萇近年來常陷噩夢,夢到先帝蒲剛率領天兵鬼卒數百人,突然殺入軍營,要取他性命。

他以臣弒君,心中自懷愧疚,又經過多年與蒲登苦戰,東征西討,是以夜不能寐,身體每況愈下。

陸英與毛秋晴剛入房中, 姚萇忽然驚醒,跪在榻上磕頭道:“陛下饒命,殺陛下者我兄與吳忠也,非萇之罪!”

突然又起身叫道:“來人,殺鬼啊!快刺鬼兵!”

毛秋晴拔出神術寶刀,照着姚萇狠力刺去。姚萇驚跳而起,縱身就往地下亂竄。口中叫嚷不停。

寶刀正中姚萇下體,老賊慘叫一聲,血流如注。毛秋晴玉手顫抖,再也刺不出第二刀。

陸英奪過神術寶刀,一把抓住姚萇,口中道:“奉世祖先皇帝聖旨,手刃羌賊!”

言罷一刀斬出,好大一顆頭顱滾在地上,腔中鮮血噴了一屋樑,軀幹撲通倒在地上。

毛秋晴看了眼姚萇瞪着的雙目,見他眼中恍然大悟,如釋重負的樣子,不由一個激靈。

陸英拉起毛秋晴,三兩步躍上高牆,順原路離開將軍府。

三院除了幾名禁軍,還有兩位御醫。怪只怪姚萇經常夜晚驚起,身旁之人早已司空見慣。又因連日趕路,半夜睏乏睡得深沉,沒有聽到姚萇一直喊叫,便無人起身自招麻煩。

陸英與毛秋晴回到客舍,將外衣全部剝下扔在隱蔽處,悄然回宿處坐下。毛秋晴此刻仍不住顫抖,也不知是嚇得,還是大仇得報太過興奮。陸英坐在榻上閉目養神,也不與她說話。

天將明時,毛秋晴道:“陸兄,多謝你……”

陸英搖頭道:“穿好衣衫,我們一早出關。”

叫起蒙遜與延孤,四人趁着此刻平靜,關門一開就打馬離去。徑直往東準備離開秦國,行到洛陽再圖後計。

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58回 忠義,奸佞?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77回 明月賦第192回 夜會中領軍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47回 風雨欲來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65回 姑蘇城外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50回 臘日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78回 欲加之罪第70回 潛龍勿用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5回 大手印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55回 萬壽節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124回 驚變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
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58回 忠義,奸佞?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77回 明月賦第192回 夜會中領軍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47回 風雨欲來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65回 姑蘇城外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50回 臘日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78回 欲加之罪第70回 潛龍勿用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5回 大手印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55回 萬壽節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124回 驚變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