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回 北魏立國

他二人一直往昨日放馬之處尋去,到那裡時卻不見人影。薛勇獵戶出身,從斷草、足跡中判斷,他大哥一定往西方去了。

朱琳琳一言不發,腳下卻走得越來越快。二人走了半個時辰,正好迎頭撞見獨行的陸英。看他麪皮發白,嘴角隱隱還有血跡。薛勇問時,陸英卻只笑着說無妨。

朱琳琳見到他平安,放下心事,知道再問也問不出情由。只告訴他拓跋部往南遷徙,是否要追上去。

陸英自知有傷在身,也不便遠行,只好決定慢慢隨着部落族人的蹤跡,也跟上去再行定奪。他們一路行來速度不快,走了兩三日,終於追上了大部隊。

又走數百里,拓跋部終於紮下營帳,將代王拓跋涉珪拱衛在覈心。暫時就在此地棲息繁衍。

養了幾天,身子逐漸如常,這天陸英與琳琳又相伴在營地外遛馬,薛勇留在營內與諸士卒習練武藝。白雲烏漸漸能行走,陸英卻也不忍騎乘,只是時常牽着他在草原漫步。

朱琳琳思念家人,常有南歸之意。兩人約定,等到白雲烏大好,就一起去彭城先拜見朱旭將軍,再去建鄴探望她母親兄弟。

陸英雖爲胡僧那迦阿州朵而來,但此前數次追之不及,料想去了雲中,也不一定能碰到那迦,故而就沒有那麼迫切。

回到部落內,拓跋涉珪派人來請,陸英未曾稍歇,直接來至中軍帳。拓跋涉珪正中而坐,臀下是那白狼之皮,側手有一名中年僧人,兩人正相談甚歡。

陸英直覺有異,這僧人赤足黃衣,鬚髮捲曲,皮膚略黑,五官不似中國之人。

拓跋涉珪看到陸英,笑道:“陸兄,今日白雲烏可有進步?”

陸英也笑道:“一切皆好,相信不久就能馭風馳騁了!”

轉而看了那胡僧兩眼,問道:“代王,這位高僧是?”

拓跋涉珪引薦道:“這位是來自龜茲維摩寺的那迦大師,雲遊到此,特來與本王一晤。”

胡僧那迦笑望陸英一眼,施禮道:“陸真人,久仰久仰!”

陸英心頭猛跳,難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那迦阿州朵送上門來了?但此刻在拓跋涉珪王帳之中,且人家彬彬有禮,總不好猝然動粗。

只得答禮道:“見過大和尚!大和尚說久仰是何意?難道以前就認識在下不成?”

那迦道:“陸真人名震數國,功成萬里,貧僧自然早就仰慕,今幸有緣得見,敢不惶恐!”

陸英道:“在下區區微名,何足掛齒!倒是那迦阿州朵大師名號,令在下如雷貫耳,思慕久矣!”

那迦道:“哦?貧僧從未在世上留名,陸真人如何知曉阿周陀之名?”

陸英道:“在下從建鄴一路追隨,到長安奔草原,終於見到了大師真容,真乃幸事!”

拓跋涉珪見他二人吹捧個沒完,大笑道:“原來你們二人早就相識,那再好不過!陸兄快請坐!那迦大師正給本王講論佛法,剖析因果。陸兄既來,正好我三人共同參詳。”

陸英依命入座,那迦笑道:“難爲陸真人有心,竟然從建鄴就注意到了貧僧行蹤!你我當真是有緣!”

陸英不再說話,他只想聽聽那迦究竟和拓跋涉珪說些什麼。

拓跋涉珪又道:“陸兄,方纔那迦大師說,衆生居三界,猶如火上烤。人生七般苦,誰能得喜樂。你怎麼看?”

陸英道:“那迦大師慈悲爲懷,令人欽佩。只是不知大師有何良策拔除衆生困難?”

那迦口宣佛號,

微笑道:“陸真人一語中的!衆生欲免除苦難,唯有信佛苦修。一切色相,皆是空,緣起而生,緣滅而散。

“金剛經曰:夢幻泡影。正是此意。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無奈芸芸衆生,執着於富貴者有之,執着於愛恨者有之,卻不知生死輪迴,因果相繼。

“所有罪業皆是果報。但一念拋卻,供奉三寶,專修七德,則必能達般若彼岸,成無上正果。”

陸英笑道:“大師來自維摩寺?在下倒是聽聞過維摩詰菩薩一些趣事。他富甲一方、家財萬貫、奴婢如雲,享盡人間富貴。但又不妨礙精於佛理,禪機辯達。

“一次他臥病在家,驚動了釋迦摩尼佛,於是佛祖就想派人去探病慰問。誰知問了一圈,佛陀座下三千弟子竟無一人敢去會見維摩詰。

“只因他言辭鋒利,聰明博學,衆菩薩都怕說不過他,反而令自己出糗。最後還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接了差事,駕雲來至毗舍離,與維摩詰來了一場佛理之辯。大師,我說的沒錯吧?”

那迦合十道:“阿彌陀佛!陸真人博學強記,貧僧自愧不如。敝寺得名確實與維摩詰菩薩有關。維摩詰本是在家居士,但佛法義理不讓諸佛菩薩,深得佛陀敬重。陸真人說的沒錯。”

拓跋涉珪道:“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的和尚,當真奇妙!”

陸英又道:“代王,可知修行禮佛不一定非要四大皆空,也不必拋家舍業,一力苦行。我道家修神仙,求得是今生之事,佛門修羅漢,求得是來生之報。

“術雖不同,道本無二。只要長存清淨心,多循無爲法。不起執意妄念,肉身凡骨也能羽化飛昇。

“況且,天下久經戰亂,正需要代王此等英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善佑百姓。如果人人都放下一切,不理俗事,那豺狼虎豹,熊羆毒蟲正將肆行無忌。”

那迦笑道:“善哉!貧僧來此,正是此意!代王雖草創基業,但英才絕世,誕膺天命。必是能拔除世間疾苦,證得如來大道之人!”

拓跋涉珪笑道:“大師擡愛!本王年少識淺,恐不能稱此。”那迦點頭一禮,默然微笑。

陸英道:“既然大師有志扶救生民,爲何在建鄴時不曾拜見吳國天子?據在下所知,吳天子頗信佛家,大師若是自薦於朝廷,定受信重!”

那迦道:“貧僧遊歷天下,只爲勸善去惡。吳國皇帝雖信佛,在貧僧看來,並非明主。”陸英一笑置之,也不反駁。

三人在王帳中談論良久,晚間排下筵宴,請拓跋部諸頭領共飲。那迦阿周陀卻不飲酒,無法與衆人盡歡。

陸英期待他表演一番神通,但看他並沒有這個興致,也只能暗暗嘆惋。

至夜深酒宴仍未散去,那迦阿周陀枯坐了大半天,藉口睏乏請離開王帳。陸英看着他離去,仍跟衆人豪飲闊論,直至四更天方罷。

當夜太晚,陸英回帳本想休息,沒想到那迦阿周陀主動前來,竟是一直在等着他。

陸英道:“那迦大師有何賜教?等明日再來不遲。”

那迦阿周陀道:“貧僧只說兩句話,打擾陸真人請勿見怪!”

陸英只得道:“大師請講。”

那迦道:“貧僧只是想傳播佛法,並無不軌之心,請陸真人不要誤會!”

陸英道:“大師言過了!在下只是頗爲好奇大師神通,並未有敵意。只要大師真心弘佛,我自然絕不爲難。”

那迦又道:“神樹僧人是我徒弟,之前多有得罪,貧僧待他賠禮了!”

陸英震駭道:“神樹和尚是大師的弟子?原來如此。神樹和尚雖與我有些齟齬,但他已然英勇捐軀,些許小事就不用提了。”

那迦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兩句話說完了。請陸真人多保重,後會有期。”言罷頭也不回大步離去。

陸英思緒萬千,也無心睡眠,自回帳中打坐調息。

不一時天明,拓跋涉珪又在帳外開始操演騎射,陸英聽到動靜整衣出來笑望着他。等到拓跋涉珪練完武藝,族人大多已經起牀。

他拉着陸英一同用早膳,又說些古來英雄之事,言行與從前無二。

拓跋涉珪打算遷往代國舊都盛樂古城,以召集各部落,擴大勢力影響。於是整個部族又開始遷徙,經歷二十餘日方至。

拓跋涉珪令族人興農稼穡,使百姓休養生息。並改稱魏王,將國號定爲魏。

此時,魏國周遭強敵環伺,北有賀蘭部、南有獨孤部、東有庫莫奚部、西邊在河套一帶有匈奴鐵弗部、陰山以北爲柔然和高車部、太行山以東爲段垂建立的後趙,以西爲慕容永的西趙。拓跋涉珪只能積蓄力量,奮發圖強,漸漸凝聚人心。

他有一叔父拓跋窟咄,自統一部居於雲中附近。見拓跋涉珪年幼,也起了爭位之心。遂與劉顯勾結,企圖取拓跋涉珪而代之。盛樂城中頭領於桓等人,意圖謀害拓跋涉珪以響應窟咄。

大族首領莫題亦與窟咄通訊。拓跋涉珪發現陰謀,因此殺於桓等五人,赦免莫題等七姓。

但仍難換回人心,別部皆因恐懼內亂而往依賀蘭部,借陰山作屏障防守。拓跋涉珪遣使向後趙國段垂求援,請他派兵幫助抵禦劉顯與窟咄。

其後,拓跋窟咄領兵來攻,逼近盛樂,城中人心搖動。但趙國援軍尚未來到,拓跋涉珪領軍出城,親往接應趙軍。

段垂派了其子燕王段賀麟領軍前來,但大軍行得緩慢,一時難以速至。拓跋涉珪於路上遇到了遣去求援的使節,於是命他先回盛樂,告知國人援兵已至,令他們安心守城。

他仍東進會合趙國燕王段賀麟,再折而向西大敗拓跋窟咄。拓跋窟咄敗逃往西投奔鐵弗部劉衛辰,被劉衛辰所殺,於是拓跋涉珪兼併其衆,聲勢大振。

趙主段垂見拓跋涉珪年少有爲,想要引爲己用,非但派兵救援,還加封拓跋涉珪西單于、上谷王尊號。

但拓跋涉珪豈甘爲人之下,只推辭不受。過了一段時日,拓跋涉珪又親征匈奴劉顯,在馬邑之南擊敗劉顯部,追至彌澤,再大敗其衆。

劉顯投奔西趙慕容永,拓跋涉珪率衆凱旋。連番征戰下來,魏國終於立住了腳跟,拓跋涉珪之名也威揚北方。

陸英並未隨拓跋涉珪出征,他與朱琳琳留在城中助守國都,照料白雲烏。所喜白雲烏斷骨已經痊癒,可以四蹄奔跑。但要想恢復往日神駿,就不知有沒有機會了。

那迦阿周陀在盛樂城中宣揚教化,結交魏國各階層人士,也沒有利用神通行不軌之事。陸英放下心來,辭別了拓跋涉珪,打算與朱琳琳去彭城見朱旭將軍。

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74回 咄咄怪事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68回 長生教主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59回 簪纓醉臥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80回 關中亂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58回 忠義,奸佞?第89回 忠臣愛子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23回 可敢與我射獵?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55回 萬壽節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171回 救人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24回 驚變第78回 欲加之罪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
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74回 咄咄怪事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68回 長生教主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59回 簪纓醉臥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80回 關中亂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58回 忠義,奸佞?第89回 忠臣愛子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23回 可敢與我射獵?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55回 萬壽節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171回 救人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24回 驚變第78回 欲加之罪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