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回 建鄴諸人

一入建鄴,陸英直奔武岡侯府,還是先找楊稚遠打探一下情況爲佳。

可惜來到府門請見,卻被家人告知公子不在府中。陸英無奈,只得先回住宅,晚間再做打算。

走到北城,忽然看到樂遊原,不禁想起簡靜寺中那人,於是打馬緩緩行來。簡靜寺今日倒是冷冷清清,也不知是先帝亡後該當趨於落寞,還是會稽王父子刻意打壓。

比丘尼見到陸英,小跑着入內通報,不一時又臉紅氣喘地出來道:“陸祭酒,主持有請!”

陸英點頭謝過,將馬繮繩交給她,自己大步入內。

到靜室前解下寶刀,陸英咳嗽一聲,順手推門而入。支妙音緇衣芒鞋,渾不似往常衣衫華麗,此刻坐在蒲團上閉目誦經,竟像變了個人一般。

陸英笑道:“妙音主持,許久不見,佛法更上層樓,可喜可賀!”

支妙音睜開眼,凝望他片刻,最終苦笑道:“華亭侯春風得意,貧尼青燈古佛,到底誰可喜可賀?”

陸英道:“主持說笑了。在下奔波勞碌,此生恐也難有片刻清閒。誰似主持日日修身養性,清心寡慾?簡直是神仙日子。”

支妙音冷笑一聲,道:“你不在洛陽做諸侯,跑來建鄴何爲?這龍潭虎穴,稍不留神就將噬人,何苦來哉!”

陸英道:“哦?那請主持說說,此處龍如何,虎又如何?”

支妙音道:“雲從龍、風從虎。大廈之將傾,風雲莫測。你何必來蹚渾水?”

陸英沉吟道:“不知主持有何打算?”

支妙音笑道:“我一個出家人,修道唸佛,管得什麼風雲!又能有何打算!”

陸英微微一笑,一時不知怎樣接言。

兩人默然良久,支妙音又道:“聽說朱夫人新婚燕爾即離你而去,是不是你欺負人家了?”

陸英苦笑道:“哪裡哪裡!夫人一時心情不暢,到處走走散散心而已。”

支妙音笑道:“我這裡的道憐妹妹,不知何日才能等來出去散心的機會。”

陸英尷尬道:“這個……總會有一日……”

支妙音冷冷瞥了他一眼,言道:“你那個《明月賦》,倒是不錯。”

陸英苦笑無語,兩人又陷入沉默之中。前後坐了半個時辰,實在無甚話頭,聽她言語也並不知曉琳琳與人來過建鄴,只得告辭離去。

待回了富春山居,皇甫思、戴菊、翠羽等人倒是依然如故,個個口中埋怨郎君久不歸家,把此地搞得太冷清。

洗漱更衣畢,用過晚膳,陸英正坐在書房調息,卻聞有客來訪,自稱石亮石庚明。

稍一思量,他命皇甫思將石庚明帶來此處,或許此人倒有些用處。

石亮進入書房,來不及除去玄色斗篷,就一躬到地。口中道:“石亮拜見侯爺。”

陸英上前將他扶起,笑道:“庚明,何須如此多禮!許久不見,一切安好?”

石亮摘下斗篷,抱拳道:“回侯爺,石亮尚可。侯爺離京日久,精神更勝往昔。”

陸英道:“庚明有何事見我?你們典校署耳目靈光啊,我纔剛到家,你就找上門來了。”

石亮道:“侯爺,不是在下耳目靈,而是京中如今……中領軍大人嚴令典校署暗查風聲,侯爺先去了武岡侯府,又去了簡靜寺,自然避不過旁人耳目。”

陸英道:“看來中領軍倒是個心細之人。”

石亮苦笑道:“在下受命來監視侯爺,

得以抽空私晤……”

陸英道:“那你準備如何彙報?”

石亮道:“自然是什麼也不曾看到,什麼也不曾聽到!”

陸英搖頭道:“還是要看到些什麼的……”

石亮疑惑不解,陸英附耳低言幾句,石亮恍悟道:“侯爺高明!如此一來,恐怕中領軍大人要睡不好覺了!只是……”

陸英道:“無妨。諒他也不敢動我!”

石亮領諾欲告退,陸英又叫住他,詢問是否聽過有兩個南蠻少女與琳琳結伴,在建鄴露過形跡。

石亮茫然不知,陸英擺擺手讓他自行離去。石亮走後,他思量半晌,自己暗暗笑道:“石亮回去將我私會各家門閥,秘密勾連朝官的情報呈上,定然叫孫元顯那小子也輾轉反側,重新掂量掂量,我豈是容易拿捏的軟柿子!”

正想到此處,皇甫思又來稟道:“有國子監學子數人求見。”

陸英命他將人迎至堂上,又忙更衣戴巾出來相見。一見陸英,幾人齊施禮道:“拜見祭酒大人。先生金安。”

陸英笑着還禮,挨個打量來的四位學子,卻只認識一位楊弘楊休元,乃是尚書令楊元琳之子。其餘三位卻叫不上名號。

好在學子們也知道自報家門。原來都是當初策論寫得好的,徐羨之、傅亮、王韶之三個名字,陸英雖對不上真人,但都是有印象的。於是心中大喜,熱絡地招呼他們落座奉茶。

陸英知道如今王孝伯兵敗被誅,楊元琳在朝中更加孤掌難鳴,但沒想到楊弘竟然會前來拜見。看來,楊家的處境比預想的還要不堪。

他笑着問些學業之事,問之前定的章程有沒有一直執行。

四人恭謹對答,皆言自從祭酒大人推行新規後,國子學果然面貌一新。陸英也不知是恭維還是實情,暗暗打算空閒時還得去親自看看才放心。

相談既久,難免又談到國政朝局。楊弘等對如今孫元顯把持朝政,亂行遷三吳“樂屬”入建鄴之策深有牴觸。也對孫元顯身邊,張法順、桓敬祖、謝琰、楊謐、劉驍等人極爲不齒。

楊謐作爲中軍長史,倒是依然混得風生水起,其人太過圓融,或許這纔是世家公子存世之經。

四人坐了許久,終於要告辭離去。到了階下,還是徐羨之忍不住道:“先生,我等才雖駑鈍,您若是需要,我等願意去洛陽以效微勞!”

陸英笑道:“幾位都是大才,將來定有一日成國家棟梁。只管安心就學,靜待時機即可。”

徐羨之深施一禮,轉身灑然離去。

第二日,陸英換上儒衫,戴上進賢冠,一人獨步往國子學而來。

國子學如今確實比往年大有不同,門吏衙署一見陸英趕緊施禮,還要殷勤地爲他帶路。陸英拒絕了他們好意,只想自己隨便走走看看。

各處學館書舍都打掃得整潔乾淨,但由於陸英留下的學子不多,大部分子弟已被他除名,是以看着較爲冷清。

也有練射御的,也有習翰墨的,也有誦經記典的。

陸英走了一遭,竟無有閒人迎面碰上。他心中深感奇怪,自己當年偶然妄爲,難道真有這麼大奇效?這幫官宦子弟,不學文不習武,以門第家世照樣可以出仕升遷,何必如此專心向學?

走到一株大樹下,終於看到兩位學子坐在此處說笑閒聊,陸英莞爾,緩步走上前,卻聽到一名學子口中道:

“月既失蹤影,化爲雲仙子。白衣風飄雪,青絲垂雲瀑。明眸神墨畫,秀項如和玉。纖纖潔素手,玲瓏冰皓足……

“嘖嘖,我若是得如此美眷,定然心滿意足,何必求什麼富貴功名,只願老死於溫柔鄉中矣!”

另一人駁道:“那是你!祭酒大人何等英傑,豈肯如此不圖進取!餘飛奔於前兮,忽焉向後,進退趨言兮,百尺千尋。終難得其真幻兮,空耳目其萬端。併爲歌詩兮,詠以意憐。欣往走奔兮,忘爾孤年。煙散鳥還兮,樂盡山空。皎皎明月兮,卻出其間……

“你聽聽,祭酒以歌言志,說得乃是求道尋真,宏志於天下,超邁於千古,你也就能讀出些兒女情長。”

陸英暗笑,這兩人分明是在吟誦自己的《明月賦》,不過第二人所說,真真令自己汗顏。當初不過即性而作,心中思念愛妻難以排遣,哪裡有什麼天下大道,千古宏志了!

第一人又道:“你太過牽強附會!他日見了祭酒,定要與你問個明白。”

第二人道:“那是自然!祭酒大人名揚九州,功蓋四國,我早就想一睹真容了。可惜,你我來的晚,沒有趕上祭酒雷霆手段整治國子學之日。”

第一人笑道:“若是趕上了,說不準你我就被除名了!”

第二人道:“我說要專心讀書,你非拉我來此閒扯。這若是讓楊休元看到,又要去博士們面前聒噪了!”

第一人道:“走了個王曇亨,還有個楊休元。若無此二子,我等國子世胄,何必如此辛苦!”

第二人道:“休得胡言。楊休元之父楊令公,那可是當代名士翹楚。他支持陸祭酒改革國子學,也是一番苦心。

“再說了,以前的國子學何等不堪,自從陸祭酒立下規矩,楊休元、王曇亨二位公子率先垂範,你看看現今,大吳國子們,哪個不是意氣風發!”

第一人冷笑道:“那又怎樣!如今會稽王貪酒厭政,朝廷大事皆由中領軍做主。你看看那張法順、桓敬祖、楊稚遠之流,誰人精習六藝,誰人通曉經籍?反倒高官顯宦,風光無限。而王曇亨身首異處,陸祭酒困居洛陽,於國家社稷又管得何事!”

陸英聽到此處,忍不住道:“王曇亨……王公子,如今不在了?”

兩人大吃一驚,見他儒冠青衫,面容英俊,文質彬彬,第一人乃道:“兄臺也是剛入國子學不久吧。想必也是被父祖逼着來吃苦的!王曇亨與其父王孝伯一同伏誅,早就是往事塵埃了。”

陸英嘆息一聲,拱手道:“方纔聽二位兄臺高論,只知國子學能有如今氣象,全憑楊休元、王曇亨二位公子。卻不知何以這二百學子皆能誠心跟從,僅僅是因爲他二人門第爲高嗎?”

二人囁嚅不能答,陸英又笑道:“在下姓陸,吳郡人氏。敢問二位兄臺高姓?”

第二人聽他是吳郡陸氏,連忙施禮道:“在下琅琊王氏王琬之,見過陸兄。”

第一人道:“在下吳郡顧義,幸會。”

陸英道:“原來是王家、顧家望族公子,陸華幸會!”

那王琬之道:“陸兄與祭酒大人同宗,可曾見過華亭侯?”

陸英笑道:“華亭侯少時不在吳郡,至今尚不熟識。”

王琬之微微失望,只報以無奈一笑。

顧義道:“陸兄,你爲何不讀書習射,跑來此處閒逛?小心被博士們看到,少不了一頓數落。如今國子學比不得當年,你還是莫要如此輕率的好!”

陸英笑着謝過,與他們告辭自行離去。既然國子學有如此景象,他心中自是喜出望外。

當年朝廷命自己爲祭酒,本來以爲只是貶抑的開始,已抱定罷官免爵之態度。

其後不管不顧大舉開革博士、除名學子,指望能稍稍斧正其弊端,也不枉做一回祭酒。豈料無心插柳,竟有今日氣象。

來到朱雀街,聽百姓議論,說是南洋獅子國月前進貢四尺白玉佛像,供奉在瓦官寺中。朝廷又請了丹青妙手顧長康作壁畫,會稽戴安道造佛像,民間並稱爲三絕。

如今佛像即將完成,百姓紛紛去瞧熱鬧,成了建鄴第一等新鮮事。

陸英聽到顧長康、戴安道之名,不由會心一笑。

這二位大才,皆是不世之選,能留下妙品當爲天下幸事。改日得空,也該去觀摩觀摩。

回到富春山居,還未坐定,又報石亮求見。陸英未知何事,隨聲吩咐將他請入。

石亮今日一身常服,見到陸英行禮畢,似乎有甚難言之辭。

陸英笑道:“庚明有話但講無妨, 何必吞吞吐吐!”

石亮斟酌道:“不知大人識得戴安道先生否?”

陸英詫異道:“自然是識得的,今日爲何問起戴先生?”

石亮道:“獅子國進奉四尺白玉佛,本是聽聞先帝信佛,輾轉貢來。豈知天不假年,先帝驟然崩逝……

“白玉佛供奉於瓦官寺,會稽王爲紀念此盛事,召了顧長康在寺內壁上作畫,戴安道先生來建鄴造佛像,想必大人也聽聞了?”

陸英點頭道:“聽說了。”

石亮又道:“在下知道大人與戴先生有所交情,故而有一事想要稟明大人,不知當講不當講!”

陸英道:“但說無妨!”

石亮低下頭沉聲道:“在下偶然聽聞,西域胡僧不滿戴先生造像異於經傳舊制,意圖於今夜刺殺先生於瓦官寺……”

陸英大驚道:“此事當真?”

石亮道:“在下從茹千秋處偷聽來,也不知究竟是真是假,便匆匆來報。”

陸英長吁一口氣,擺擺手道:“我知道了,你去吧!”

石亮躬身退下,留下陸英皺眉苦思。

戴先生雖只見過一回,但其風骨才性,早深深印在陸英心頭。他所造佛像靈動變化,開創中國新風。

如果石亮所言確實,西域胡僧也太過霸道無禮。就算他只是道聽途說,憑空無稽之談,自己又豈能坐視不理?

戴先生與楊子猷二人,伴他與琳琳同遊剡溪,音容笑貌宛在目前。楊子猷已然仙逝,戴安道若是再遭不測,他定要痛徹心扉。

第71回 撫有方夏?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47回 風雨欲來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2回 華亭由來,湯山別業第177回 明月賦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0回 關中亂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8回 蘇院長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80回 關中亂第15回 大手印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71回 撫有方夏?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55回 萬壽節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47回 風雨欲來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128回 蘇院長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82回 神樹之死第82回 神樹之死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65回 姑蘇城外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23回 可敢與我射獵?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
第71回 撫有方夏?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47回 風雨欲來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2回 華亭由來,湯山別業第177回 明月賦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0回 關中亂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8回 蘇院長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80回 關中亂第15回 大手印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71回 撫有方夏?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55回 萬壽節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47回 風雨欲來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128回 蘇院長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82回 神樹之死第82回 神樹之死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65回 姑蘇城外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23回 可敢與我射獵?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