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

普魯士最大的損失,其實不是這個薩爾地區,而是放縱法國對巴登、符騰堡還有巴伐利亞的西北飛地這些原本是德意志邦國的地區吞併。

簽訂協議的時候,俾斯麥心中覺得有些不妥,但最終,貪婪的本性、還有對土地的渴望、對統一德意志的大業渴望,還是讓他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畢竟,無論是巴登還是符騰堡和巴伐利亞王國,在原本的普奧之爭過程中,都是傾向於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如今正值普魯士王國準備取代奧地利,重新組建德意志聯邦的關鍵時期,俾斯麥反而不希望這些對普魯士並不服氣的邦國鬧什麼亂子,因此,對於巴登和符騰堡,被法國吞併反倒是好事情,對巴伐利亞王國的削弱,讓它時刻感受到來自強大法蘭西帝國的威脅,反而會促使它進一步靠向那時已經成爲德意志聯邦首領的普魯士王國。這些,便是俾斯麥的盤算,一切都是爲了普魯士能順利統一整個德意志聯邦而努力,即便是作出一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何況,俾斯麥想到普魯士的付出也是有巨大的回報的。通過這次密會,普魯士解決了德意志聯邦的內部問題,自此以後,普魯士可以衝破所有的阻礙,先重新組建德意志聯邦,進而謀劃統一整個德意志聯邦,重新恢復昔日神聖羅馬帝國的榮耀。除此之外,普魯士還可以往東擴張,不但名正言順地佔領以布拉格爲中心的波西米亞地區,還可以進一步東進,說不定趁這次機會可以吞併整個波蘭,就算不能吞併華沙地區,也還能吞併南部的羅茲和克拉科夫等地波蘭南部地區。最關鍵的還是立陶宛等環波羅的海地區,甚至更遠的涅曼河流域以及第聶伯河上游地區,只要普魯士將這些地方佔據,國土面積幾乎擴大一倍,就算沒能統一整個德意志,也足以成爲歐洲強國。

而且,只要充分消化了這些領地,相信要統一德意志聯邦,也會容易很多,而到那時,自己便會名垂青史,這種誘惑,無與倫比。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沙俄的態度。但如今沙俄已經亂臣一盤散沙,這個昔日讓普魯士又敬畏又親近的強大帝國,如今已經稀薄西山,被中華帝國接連擊敗,更因內亂消耗,已經病入膏肓了。俾斯麥和這次密會的所有國家首領一樣,幾乎不考慮沙俄有再次崛起的可能了。就算萬一崛起,藉口大家都已經幫着找好了,就是幫助俄羅斯帝國抵禦來自奧斯曼帝國和東方的中華帝國軍隊的進攻,暫時接管而已,大不了,真的沙俄哪天又崛起了,還有這些密會的國家一起對抗,一旦真的打不過,大不了再歸還給沙俄而已,但掠奪的財富,總是賺到手中的了。

這便是俾斯麥的盤算,也正因爲這些理由,讓他說服了自己,儘管明白法國赤裸裸地想要佔領巴登和符騰堡等地區,也還是最終答應了簽署密約。

而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這回奧皇弗蘭茨*約瑟夫變得聰明起來了,作出了巨大的讓步,但同時,也收穫巨大。

雖然割讓了意大利北部接壤的兩個地區,但這些領地其實面積很小,還是山區,並沒多少油水。而退出德意志聯邦的領袖國地位,是最大的損失了,不過本身奧地利帝國在與普魯士王國戰爭中就損失巨大,而且一度戰敗,這樣的結果也是情理之中。

隨之而來的,便是割讓波西米亞地區給普魯士,以及允許法蘭西帝國出兵攻佔曾經的盟友、德意志聯邦中的成員國巴登和符騰堡以及巴伐利亞王國,這些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是很受傷的。但既然連德意志聯邦都退出來了,也聲明不再理會德意志聯邦的所有事務,這些聯邦成員國的生死,又與奧地利帝國有什麼關係呢?還是讓法蘭西帝國滿意來得重要,如今在奧皇弗蘭茨*約瑟夫看來,還是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值得依賴一些,每次都能爲自己考慮。

最打動約瑟夫的,其實還是奧地利帝國即將能吞併的領土。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自己可以領兵直接佔領下來併吞並下來,整個歐洲都不再會反對,對於這兩個公國,其實約瑟夫想將之吞併的念頭已經很久了。上次克里米亞戰爭中,因爲遭受英法兩國的反對而沒能成功,他們當時偏袒的是盟友奧斯曼帝國,而如今,一切不同了,奧斯曼帝國成爲法國的敵人,這兩個原本就基本獨立了的公國,將會被吞併進奧地利帝國內。

可惜的是,那個塞爾維亞公國和希臘王國不知怎麼獲得了法蘭西的支持,尤其是塞爾維亞,完全與自己的奧地利接壤,可惜不能吞併。不過,一想到除了能佔領摩爾達維亞公國之外,還有該公國以東的波多爾高地地區和第聶伯河中下游地區,以及克里米亞半島,甚至更北方的原基輔公國一帶,那是沙俄最爲富饒的地區,一想到這裡,約瑟夫便兩眼放光。

這些地方,幾乎有小半個奧地利帝國的國土面積了。因此,就算讓約瑟夫割讓再多的領土,只要能佔領併吞並這些地方,他也無比的願意。

可以想象,奧地利帝國佔據這些領土之後,將會成爲一個多麼強大的國家。原本的德意志聯邦,根本就已經不在話下。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奧地利便不僅僅只有亞得里亞海的這一小塊海域能出海,還獲得了黑海這一大片的出海口,從此能大規模發展海軍勢力,並且,從此徹底消除沙俄在黑海的勢力範圍,以絕後患。

在上次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約瑟夫已經清楚自己徹底得罪了沙俄帝國,因此,有這樣能削弱沙俄的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他甚至準備立刻出兵,多派些軍隊迅速趕在普魯士之前,先行將基輔佔領,徹底將沙俄封鎖在原本的莫斯科公國和聖彼得堡那個極北之地,讓以往強大的沙俄永無翻身的可能!

就這樣,各懷鬼胎的各國元首和代表們,簽署完秘密條約之後,便直接乾脆地離開,他們都急着回國佈置瓜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事情,反而,對於來自東方的黃禍,倒不怎麼上心了,而對於戰敗的英國以及咳血的維多利亞女王,更是完全忽略了。

除了兩個沒說上話,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被吞併命運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大公外,其他國家的使者都是滿臉的喜悅,收穫滿滿。每個國家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恨不得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幾次,怎麼可能還會去同情那昔日強大的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

在他們看來,如何利用已經簽署的秘密協議,更多地從奧斯曼和沙俄這兩大虛弱的帝國身上更多地榨取油水,割佔領地,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將這兩個帝國徹底地擊垮,讓他們永遠無法翻身,也就永遠沒有再索回自己佔領的土地的可能,這纔是最緊要的事情!

PS:感謝一葉知秋大大打賞!

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756章 貪官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771章 南北朝鮮省859章 進軍浩罕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861章 阿里瑪圖堡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
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756章 貪官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771章 南北朝鮮省859章 進軍浩罕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861章 阿里瑪圖堡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