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各地局勢2

與此同時劉耀本也率部出兵沔陽,先是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景陵縣,隨即順水而下攻打沔陽,沔陽知州自知不能敵,又貪生怕死攜家眷出城而逃,但是卻被官軍截住去路,官軍之中一個把總決意投靠刑天軍,當即將這個王知州拿下,叛軍當着他的面輪jian了他的妻妾,搶了他所攜的財物,又綁縛了他投降了刑天軍,而沔陽也很快因爲城中官軍反叛,迅速的便被劉耀本率部攻佔,至此整個湖廣西部,基本上都落在了刑天軍手中,至於這些叛軍,劉耀本在收降他們之後,發現這幫傢伙根本就是一幫地痞無賴,根本不能用,而且這幫人在沔陽負有惡名,民憤極大,雖然他們叛投刑天軍,但是卻不足以洗脫他們的罪責,於是劉耀本當衆將他們之中的一些人處斬,剩下的盡數以罪囚看押充爲了苦力,發往河南去挖煤採礦贖罪去了。

至於李栓柱也沒有就這麼閒着,這段時間在襄陽一帶補充編練的大批新兵,因爲趙二驢在武當縣一敗,他一怒之下率部攻下了武當縣,擊敗了偷襲趙二驢的王光興所部,在經過一陣休整之後,雖然趙二驢有錯,但是畢竟已經被免去了副都統之職,肖天健念其乃是最早跟着他的老部下,最終並未加重處罰,令其暫領一營,戴罪立功,繼續跟着李栓柱做事。

李栓柱和趙二驢關係因爲這次的事情,鬧的很僵,李栓柱大罵趙二驢是頭笨驢,讓趙二驢頗爲不爽,雖然趙二驢繼續留在李栓柱手下做事,可是兩個人之間已經是貌合神離,相互之間沒事根本連話都不說。

李栓柱在拿下武當縣之後,便對鄖陽府打起了主意,七月間在肖天健率部攻打荊州城的時候,他也調集了所部的精銳,率領高天前和趙二驢等部兵發鄖陽,隨即發動了鄖陽之戰。

而鄖陽府時下坐鎮的是巡撫王永祚,他在武當縣丟失的時候,便意識到刑天軍將會分兵攻打鄖陽府,所以提前也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一邊調派遊擊劉調元將鄖陽一帶的百姓,盡數收入城中,名義上是保護百姓不受賊軍禍害,但是實質上卻是要做到堅壁清野,使得刑天軍在當地找不到糧食和助戰民衆,同時增加城中民衆數量,可以脅迫他們幫助官軍守城。

鄖陽因爲其地理上的特殊性,正好是湖廣和川陝交界之處,這十幾年來,各路陝西義軍,常常走這一帶進入河南、湖廣,抑或是通過此地返回陝西等地,故此鄖陽受害最深,大批義軍都在這一帶活動過,所以鄖陽當地百姓早兵禍非常多,到這個時候,鄖陽遺留下來的民戶不過僅剩下了幾千戶,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赤地百里了,大批土地都被撂荒,幾十裡見不到人煙。

而如果按照原來歷史發展的話,鄖陽又是一個讓人稱奇的地方,李自成在河南一帶復振之後,張獻忠和羅汝纔在湖廣復起之後,都曾經多次攻打過鄖陽府,甚至於整個湖廣都被李自成攻佔,但是獨獨鄖陽卻始終沒有被義軍攻克,後來因爲周邊地區全部失陷,以至於朝廷兩年時間裡都不知道鄖陽還有官軍堅守。

而歷史上堅守鄖陽的除了巡撫王永祚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這裡,那就是鄖陽按察使高鬥樞在鄖陽府坐鎮,加上王光恩力守鄖陽,所以鄖陽始終都沒有被李自成攻佔。

可是現在歷史卻被肖天健搞的是天翻地覆,先不說高鬥樞眼下還在長沙當兵備副使,而作爲鄖陽主將的王光恩也早已被肖天健在南陽一帶給幹掉了,所以鄖陽府眼下便沒了這文武二將,僅剩下了撫院王永祚和王光興,這樣的搭檔對付遠比李自成兇悍十倍的刑天軍,顯然就虛弱的太多了。

李栓柱集兵抵達鄖陽府城外的時候,城中鄖陽僅剩下了三四千的官兵,在王光興和劉調元的分別率領下,駐守在城中,負責城池的防禦,雖說王光興偷襲趙二驢一戰功成,可是畢竟他比不上他各個王光恩的本事,另外他帶的兵在武當縣又被李栓柱所破,使得王光興麾下實力大損,故此這個時候的鄖陽府,根本就沒有實力擋住李栓柱。

李栓柱一到鄖陽府,便立即下令城中的官軍還有官吏立即投降,可是王永祚堅決不肯投降,加上王光興又殺了不少刑天軍的部衆,深知一旦投降,刑天軍估摸着放不過他,所以也決意拼死抵抗到底。

他們將城內凡是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盡數強徵他們登牆協守,同時就連城中的健婦也被他們徵調,爲城頭運送各種滾木礌石、滾湯沸水之物,幫助協守,以圖以城中全民皆兵來阻止刑天軍破城。

李栓柱見城中官吏軍將不肯投降,於是也不多跟他們囉嗦什麼了,當即分兵於鄖陽府城東南兩側開始對鄖陽發動了猛攻。

戰事一開始就打的相當激烈,城中的守軍在王光興、王永祚和劉調元等人的率領下,對着城外是矢石俱下,連連打退刑天軍的進攻。

這一戰便打了十多天之久,李栓柱麾下的各營人馬,損失都不算小,但是因爲刑天軍佔據着火力上的優勢,打得城上守軍也傷亡慘重,並且將城牆打的也是殘破不堪,守將劉調元也被當場轟殺在了城牆上面,屍體碎成了數塊,驚得城上衆人無不膽寒。

最終城內有刑天軍的細作趁機鼓動起了一批民壯和守軍,突然間發難,將鄖陽巡撫王永祚抓了起來,這纔打開了城東門,將刑天軍放入到了鄖陽城中,王光興一見大勢已去,一邊率兵在城中與刑天軍巷戰,一邊試圖開西門逃走。

但是卻被趙二驢在城西門處追上,好一通廝殺最終將王光興擊傷生擒,趙二驢痛恨王光興讓他在同僚面前丟盡了臉,當場便將王光興給大卸八塊,丟到了城外餵了野狗,這纔出了胸中一口惡氣,同時還下令盡屠王光興的數百部下官軍,爲此又受到李栓柱的斥責,兩個人鬧的更是不愉快,李栓柱當即鞭打了趙二驢一頓,又把趙二驢給關了禁閉。

至於生俘的鄖陽巡撫王永祚,李栓柱則沒有殺他,派人請示肖天健如何處置於他,肖天健這個時候也剛打下荊州,聞訊之後,詢問了一番王永祚的爲人,得知此人算是一個比較正值的官吏,於是傳令給李栓柱不得虧待於他,令其將他送至汝州安置編管,以後另行安排。

實質上王永祚這個人也算是一個民族英雄,歷史上清軍入關之後他在南明爲官,堅持在南方招募義軍抗請,後來一直堅持到死,清軍後來抓住了他的母親,砍去了他母親的胳膊,他都不肯降清,所以也是一個錚錚鐵骨的文官,所以這種人肖天健遇上,哪怕是他反對他肖天健,也是不忍殺掉他們的,故此現將其送至汝州編管,那裡現在有一個人恐怕可以說服王永祚,遲早這樣的官吏,還是要爲他所用的。

當然肖天健也得知了趙二驢的事情,爲此覺得李栓柱做的有點過分,殺俘的事情雖說被他禁止,但是也是分事情的,王光興因爲他兄長的事情,成爲了刑天軍的死敵,留下他沒用,趙二驢屠掉他和他的部下,其實算不了錯,因此李栓柱鞭打他,便有點上綱上線了。

所以肖天健暗中告誡了一下李栓柱,讓他不要因此便和趙二驢繼續過不去,畢竟他們二人搭檔也算是時日不短了,鬧的這麼厲害,不太合適,另外授意李栓柱暫時讓趙二驢鎮守鄖陽府,兩個人分開一段時間,不要再鬧下去了。

李栓柱接到肖天健的口諭之後,想想也是,趕緊將趙二驢給放了出來,而且肖天健還親自嘉獎了一番趙二驢此戰的功勞,稍稍的斥責了他殺俘不對,輕描淡寫的將這件事揭了過去,同時說趙二驢的名字對他眼下已經不太合適了,畢竟他也是刑天軍大將,二驢來二驢去的,不好聽,賜名趙二驢改名爲趙衛華,暗中和馮狗子改名衛漢的意思相近,趙二驢得知之後,大哭了一場,讓人捎信給肖天健謝恩。

而李栓柱也在穩住了鄖陽的局勢之後,宴請了一番趙二驢,給趙二驢親自端酒道歉,並且將趙二驢官復原職,重新拔擢爲了副都統,令其坐鎮鄖陽府,防備川陝的官軍。

趙衛華(趙二驢)雖然心中還有疙瘩,但是畢竟和李栓柱合作這麼長時間了,這件事表面上也就不再計較,接管了鄖陽府的防衛。

可憐鄖陽府到這個時候,僅剩下了兩三千戶民衆,李栓柱在回到襄陽之後,收攏了一批百姓,將他們移至了鄖陽安家,這纔多多少少的恢復了鄖陽的民戶數量,否則的話偌大一個鄖陽府周邊的土地,恐怕就要徹底撂荒了。

就在李栓柱率部攻下鄖陽之後,活動在鄖陽以西一帶的過天星惠登相、託天王常國安等部,也見大勢所趨,各自率部到了鄖陽,投入到了刑天軍之中,爲此李栓柱將他們暫留在了鄖陽,聽從趙二驢的調遣,加強趙二驢的兵力,鎮守鄖陽府一帶,又大大增強了實力。

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12章 震服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22章 三段擊第76章 便宜可撈第7章 反中其計第85章 善後第35章 克城第88章 遷都之議第55章 定心丸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25章 覲見第230章 失望第21章 佈置第18章 行賞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64章 兵餉制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98章 扶植第15章 巡視第150章 雙雄會第180章 李信第66章 試槍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94 格殺令第63章 崩潰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7章 捨命救主第206章 叱令第137章 司法第57章 亡命一擊第56章 決勝1第76章 僱傭關係第4章 打劫目標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31章 舌頭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69章 再戰再敗第69章 磨刀霍霍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39章 總結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22章 小試牛刀第31章 暫時失利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44章 頭疼之事第31章 好大綠帽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89章 揮師南下第64章 誅心第71章 喜訊連連第7章 誓師第4章 北伐第29章 守財奴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88章 醫護隊第74章 新年伊始第69章 破格任用第22章 奇襲隊第198章 扶植第61章 決勝第27章 劍指何處第35章 等第74章 投名狀第9章 事敗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5章 夾生飯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130章 遇阻第110章 賭約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3章 奇襲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140章 紅石山2第88章 何去何從第60章 決死一搏第103章 震懾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5章 投靠者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80章 兵至盧氏第125章 名臣第88章 困局第67章 馬賊第1章 命如草芥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55章 直撲中軍第218章 美洲
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12章 震服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22章 三段擊第76章 便宜可撈第7章 反中其計第85章 善後第35章 克城第88章 遷都之議第55章 定心丸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25章 覲見第230章 失望第21章 佈置第18章 行賞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64章 兵餉制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98章 扶植第15章 巡視第150章 雙雄會第180章 李信第66章 試槍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94 格殺令第63章 崩潰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7章 捨命救主第206章 叱令第137章 司法第57章 亡命一擊第56章 決勝1第76章 僱傭關係第4章 打劫目標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31章 舌頭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69章 再戰再敗第69章 磨刀霍霍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39章 總結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22章 小試牛刀第31章 暫時失利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44章 頭疼之事第31章 好大綠帽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89章 揮師南下第64章 誅心第71章 喜訊連連第7章 誓師第4章 北伐第29章 守財奴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88章 醫護隊第74章 新年伊始第69章 破格任用第22章 奇襲隊第198章 扶植第61章 決勝第27章 劍指何處第35章 等第74章 投名狀第9章 事敗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5章 夾生飯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130章 遇阻第110章 賭約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3章 奇襲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140章 紅石山2第88章 何去何從第60章 決死一搏第103章 震懾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5章 投靠者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80章 兵至盧氏第125章 名臣第88章 困局第67章 馬賊第1章 命如草芥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55章 直撲中軍第218章 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