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遷都之議

通州大捷的消息很快便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京畿之地,並且以飛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傳開。

大明京師之中朝野聞聽此事無不震驚異常,本來建奴這支大軍自黃崖口破關而入的消息傳到北京城中之後,北京城之中便立即風聲鶴唳了起來,崇禎立即下旨京師戒嚴,京營守軍立即進入城內關閉了各個城門,一副抱着頭趴在城中等着捱揍的架勢。

後來幾天時間奴軍連下密雲、懷柔、順義等地,接着進逼通州城,北京城內更是一片大亂,崇禎倒是很想派兵救援通州,但是何奈這會兒他這個大明皇帝手中早已沒有多少兵力可用了,京師之中僅剩下的這點兵馬,守城尚且不足,派出去少的話,等於是給建奴大軍送菜,派的多的話,怕又被建奴吃掉,反倒連京師都沒兵可守了,於是朝野一致只能坐視張爾忠在通州孤軍死守,所有人都只等着傳來通州被破的消息了。

但是沒成想情勢突然間急轉而下,這支來勢洶洶的建奴大軍,圍攻通州幾天之後,非但沒有能攻克通州城,反倒是在通州一帶,被突然間出現在通州的大中軍右路軍,一舉打了個大敗虧輸,並且有消息說此路建奴軍的奴酋阿巴泰也當場被大中軍陣斬,三萬多建奴大軍,在大中軍的兵鋒之下,冰消瓦解,現如今早已不再成軍了,除了大部分被大中軍屠殺在了通州和順義一帶之外,少部分僥倖逃離的建奴兵,已經以散兵遊勇的形勢躥散到了整個京畿一帶。

得知建奴大軍潰敗的消息之後,京師之中的人們也不知道該是什麼心情了,朝廷官府的人一邊是高興,高興這些建奴總算是倒大黴了,同時卻又感到憂心忡忡,憂的是大中軍居然如此厲害,連被他們視作極爲可怕的建奴大軍,都被他們說屠便屠了,那麼下一步大中軍會不會從通州馬上便揮師殺奔京師呢?所以這一點讓京城之中的這些皇親國戚還有朝廷勳貴以及大臣們更是不知所措了起來。

隨即而來的消息便是鎮守通州城的張爾忠,在大中軍擊敗了建奴軍之後,居然放棄了繼續鎮守通州城,開城舉城投降了大中軍,使得這大明京師最後一個門戶,也就此被大中軍拿下,使得北京城徹徹底底的成爲了一座孤城。

但是京師中的老百姓卻自有他們的看法,得知建奴被屠的消息之後,高興的卻居多一些,在大中軍細作的暗中宣揚之下,這些京師的百姓眼下並不仇視大中軍什麼,反倒是有不少平頭百姓,還巴不得大中軍趕緊來,打下北京城之後,他們便不用再受這糧價奇高吃不上糧食的罪了,而且他們在有些人刻意的宣揚之下,對建奴非常害怕而且痛恨,生怕建奴打下了北京城,那樣的話,他們便要遭受滅頂之災了,現如今得知建奴阿巴泰所部大軍全軍覆沒在大中皇帝的手下,這些百姓豈能不高興,一個個表面上不說什麼,但是躲起來暗中卻奔走相慶,期盼着大中軍趕緊來吧!

可是讓北京城老百姓有點失望的是隨後他們得到消息,大中軍在殲滅了這路建奴大軍之後,並未按照他們所想的那樣,直撲京師,而是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督帥之下,從通州直接向東北轉進,趕往了山海關一帶。

所以京師的戒嚴還是要進行相當長一段時間,北京城的老百姓肯定是還要苦熬一陣子了!不過老百姓也通過這件事,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此次大中皇帝御駕親征發動的這次北伐,確確實實如同他們所說的那樣,他們主要是來代天下漢人,來替無能的大明朝廷抵禦建奴入關的。

至於大明朝現如今困守京城之中,已經是無所作爲了,所以大明朝的存在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到這個時候,還一門心思的想着繼續效忠大明朝廷的軍民,已經是屈指可數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京師之中一些朝臣再一次對崇禎提起了遷都之事。

眼看着北京城在大中軍數路大軍的蠶食之下,逐步的失去了對北直隸、山東的控制權,徹底淪爲了一座孤城,那些城中的京官們也紛紛開始爲自己今後的出路打算,有人已經暗中開始想辦法跟大中軍方面聯絡,只待大中軍來了之後,他們便投降大中軍,起碼保住他們的身家性命,但是也有人不願放棄他們好不容易在大明朝獲得的眼下的這種地位,這些人名義上對大明十分忠誠,可是實質上卻還是爲了自己,他們深知大明一旦徹底覆滅,他們的榮華富貴也就立即成了過眼雲煙,所以即便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們也不甘心就這麼看着大明完蛋。

於是便有一些朝臣再一次提出遷都之事,京師守不住這已經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事情了,既然北京順天府保不住了,留下來只能是一個沒有下場,於是一部分“忠臣”便在這段時間開始上書,勸說崇禎趁着眼下大中軍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關和建奴一戰之上的機會,乾脆就放棄了京師,在京營的保護之下立即奔登州方向突圍。

雖然南直隸現在也已被大中朝所控制,但是眼下南方還有福建、兩廣、雲南、貴州等省尚還在朝廷控制之下,他們大可護着崇禎走登州乘船沿海南下,到福建抑或是廣東去,先求存,然後再謀重振大明之事。

而且他們認爲這麼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現如今雖然京師之外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被大中軍控制,但是賊酋肖天健卻是沿着運河北上,僅僅是控制了山東境內運河沿線的諸州府,但是對於膠東一帶大中軍尚鞭長莫及,沒工夫去收拾,眼下山東還有劉澤清一部盤踞於登州萊州一帶,那裡還是在大明實際控制之下。

而且大中軍眼下主力全部都朝山海關去和建奴死磕去了,在天津衛等地留守的多爲大明叛軍,戰鬥力不強,如果崇禎遷都南下的話,那麼在京營兩三萬大軍的扈從之下,他們是完全可能突破大中軍的阻攔,跑到登州去的,到了登州之後,他們便可以乘船南下。

而且大明福建水師也就是鄭芝龍所部,麾下有船三千,兵馬十萬有餘,一旦崇禎能跑到福建的話,以鄭芝龍所部爲輔,不見得就擋不住大中軍今後南下,最起碼他們也有機會在南方和大中軍分庭抗禮,這時候北方有建奴,南方有大明,肖天健的大中國便轉而成了大明眼下的處境,南北腹背受敵,西面還有闖賊李自成和他作對,肖刑天的大中朝不見得就能做的更好,弄不好大明還真就有復振的可能。

這些力主南下的朝臣的建議,對於崇禎來說,可以說就如同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確實非常誘人,崇禎聽罷之後也不由得心動不已,特別是他在無人可用的時候,再次啓用了周延儒爲首輔大臣,而周延儒這個時候也同意南遷之事,但是禮部侍郎陳演等大臣對此事卻十分牴觸,認爲時下一旦崇禎棄守京城,以京營的兵將肯定一開城門便會立即潰散,到時候能不能跑到登州很難說,與其這個時候棄城而逃,還不如堅守京師,坐觀這次大中軍在山海關和建奴一戰,最起碼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否則的話一出城,恐怕大明就徹底完了。

總之在遷都之事上,這段時間朝廷裡面的朝臣之間是衆說紛紜,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的有支持的道理,反對的也有反對的道理。

崇禎這個時候內心其實是傾向於逃往福建的,畢竟人都不想死,而他貴爲大明皇帝,更不想死,但是陳演等人提出的反對遷都的理由,他也很有道理,崇禎現在已經很清楚時下京營之中的兵將根本就不能用來作戰,令其守城的話,估摸着還能湊合湊合,但是現如今如果他要是打算放棄京師逃往南方的話,這些京營的兵將們家基本上都在京師之中,願意跟着他跑到福建的估計是不多,而且他這次要是遷都的話,說白了就是棄京城而逃,軍心肯定馬上就會崩潰,而且他出逃也不可能讓這些京營的兵將們拖家帶口的帶上家眷一起跑,那樣的話兩三萬京營兵將,單單是他們的家眷,恐怕就要有十幾萬人,這要是跑路,能跑得了嗎?

不讓他們帶,他們肯定不幹,讓他們帶着,跑到登州,基本上不可能,這沿途吃什麼喝什麼,皇上不差餓兵的道理他崇禎也知道,現如今他已經給京營兵將拿不出糧餉了,爲此京營的兵將早就沒了什麼忠誠可言了,即便是一切順利,京營的兵將護送着他們這些皇親國戚還有大臣們跑到登州,登州有那麼多船讓他們坐嗎?所以陳演說的也有道理,不棄城逃走是等死,但是如果一旦走的話,那麼就很可能是找死了!

於是崇禎在這兩股意見之中又是左右爲難了起來,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雖然他還開早朝,但是上朝的官員屈指可數,上朝之後也沒什麼正事可說,就是兩幫人再爲了遷都與否爭論不休,而遷都之事就此也拖了下來。

(今日鳴謝wzwayj和風沐春江二位兄弟的打賞!)

第6章 交易第59章 獻計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206章 叱令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46章 煩惱第53章 兩強之戰(9)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21章 定淮門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0章 中套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63章 陽谷縣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90章 追責第185章 力戰第91章 實證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86章 磨刀霍霍第52章 危局第139章 紅石山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1章 宿命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2章 火牛衝陣第109章 勸降第99章 決戰之地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30章 挖坑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65章 兩害相遇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較量第60章 韃子避戰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62章 標槍逞威第99章 決戰之地第83章 再敗第28章 定策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76章 受降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40章 騎戰第3章 不堪回首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章 斷然拒絕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24章 屠殺第1章 民政之議第95章 寨門之戰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55章 來而勿忘非禮也第37章 劃分守地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24章 報復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86章 摘桃第4章 打劫目標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124章 惡少第91章 背水一戰第172章 破局第18章 擴編第134章 朝議3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57章 重修寨牆第20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54章 換防第89章 潰城而出第43章 叛徒第128章 巨斧猛劈頑敵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2章 薊遼糧荒
第6章 交易第59章 獻計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206章 叱令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46章 煩惱第53章 兩強之戰(9)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21章 定淮門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0章 中套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63章 陽谷縣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90章 追責第185章 力戰第91章 實證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86章 磨刀霍霍第52章 危局第139章 紅石山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1章 宿命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2章 火牛衝陣第109章 勸降第99章 決戰之地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30章 挖坑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65章 兩害相遇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較量第60章 韃子避戰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62章 標槍逞威第99章 決戰之地第83章 再敗第28章 定策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76章 受降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40章 騎戰第3章 不堪回首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章 斷然拒絕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24章 屠殺第1章 民政之議第95章 寨門之戰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55章 來而勿忘非禮也第37章 劃分守地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24章 報復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86章 摘桃第4章 打劫目標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124章 惡少第91章 背水一戰第172章 破局第18章 擴編第134章 朝議3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57章 重修寨牆第20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54章 換防第89章 潰城而出第43章 叛徒第128章 巨斧猛劈頑敵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2章 薊遼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