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守財奴

朱採聽罷之後,這才激靈了一下坐直了身體,一揮手讓兩個美婢退下,對這個常侍問道:“哦?什麼悍匪?不就是熊耳山那邊的一斗谷嗎?他們那幫土賊在這一帶盤踞時日不是一年半載的了,哪兒又來的一股悍匪?難不成是瓦罐子嗎?哼!他們來了又能如何?這種事找我商量作甚?”

“不是!不是一斗谷,也不是瓦罐子那幫土賊,而是剛剛從山西流竄過來的一夥號稱刑天軍的流賊,比起一斗谷他們,這夥流賊要更厲害十倍百倍!所以武知縣他們纔過來找殿下商量對策!”這個常侍顯然已經聽武知縣說了情況,所以顯得十分緊張。

朱採這才無可奈何的點頭讓武大烈他們這些當地的官員進來敘話。

武大烈惶恐不安的走入朱採的殿中,不管怎麼說,這朱採都有個藩王的名頭頂着,所以他入殿之後,便立即跪下,對朱採見禮。

朱採一臉不耐煩的擺擺手道:“免了吧!都起來說話吧!說說你們今天找本王又要做什麼?”

於是武大烈便將刑天軍進入永寧縣的事情對朱採說了一番,聽說這一次來的賊軍居然有萬人之多,朱採這纔有點慌了起來,連忙說道:“既然賊人來勢洶洶,你們不趕緊召集守軍和鄉勇登城御守,又跑到我這裡做什麼?”

武大烈看着朱採一臉的置身事外的架勢,心中不由得有點生氣,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即便是王爺,也不能如此坐視不管呀!

於是武大烈趕緊對朱採說道:“王爺,不是卑職們非要來找您商量此事,我等身爲朝廷命官,雖然卻有守土之責,但是眼下縣裡面因爲今年築城之事,早已是空空如也了!城中兵將們更是已經有四個月都沒有發餉了,爲此上個月他們已經在鬧餉了!

現如今要是逼着他們登城禦敵的話,不給他們發餉的話,他們萬萬是不會出力的!更何況現在城中僅有不到六百的守軍,城外可是來的近萬悍匪,兵力如此懸殊,又豈能守得住縣城呀!

所以這次我等前來參見王爺,就是想請王爺暫時拿出一些銀子,先把餉錢發下去,另外再拿出一部分趕緊招募一些鄉勇守城,否則的話以眼下這種情況,縣城萬萬是守不住的!

再有王府之中尚有一些侍衛,現如今也請王爺令其登城加強對城牆的守備,如果不這樣的話,永寧縣城危矣,俗話說的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王爺也身在城中,一旦城破的話,王爺也萬難有幸免之理呀!”

朱採聽罷之後,臉色頓時大變,朱家子孫傳到他們這一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各個都惜財如命,一聽說讓他拿銀子出來賞軍發餉,朱採這心裡面就突突直跳。

“胡說!軍餉乃是應該有朝廷撥發,豈有讓藩王來出軍餉之說?這幾年來,本王的封田之中也連連受災,你們這些人連本土都守不住,也令本王的城外皇莊連連被襲,使得這幾年下來,本王的收入也入不敷出了!這帳我還沒有給你們算,現在倒好,你們反倒來找我要錢,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既然今天你們來找我了,那麼我也表個態,我的王府之中,尚有五百侍衛,這些人我可以暫時留下一百人看家,其餘的四百人可以讓他們登城御守,至於城中守軍的兵餉之事,我是不會拿錢出來的!

這永寧城中也不是隻有我王府在這裡,城中富戶也不少嘛!他們總是也該那些錢出來吧!”朱採當即便斷然回絕了武大烈的要求,這還了得,來了匪盜就讓我拿錢出來,這以後要是匪患多的話,是不是次次都要我來出錢呢?所以這個口子絕不能輕易開,否則的話,以後就不好辦了。

武大烈氣的是直跳腳,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這個萬安王卻還是死抱着家裡面的銀子不肯鬆手,城中是有幾個大戶,但是他萬安王不帶頭助餉的話,其他人家又如何會拿錢出來呢?

所以武大烈和幾個縣衙裡面的官吏聽罷之後,都苦苦哀求,陳述利害關係,懇求朱採一定要想辦法拿出些銀子,幫着縣裡渡過這個難關,哪怕是算借給縣衙的也成,說到這種份上,朱採最後才勉勉強強的答應拿出五千兩銀子給武大烈他們,用來給城中的守備兵將們發餉,另外招募城中鄉勇助戰。

永寧縣城隨即便熱鬧了起來,一隊隊好不容易總算是拿到了兩個月缺餉的守軍,開始登上了城牆,緊張的朝着城外望去,而武大烈則立即派出快馬信使,飛馬前往洛陽河南府報信求援,以期能支撐到援軍的到來。

肖天健舉起望遠鏡,朝着永寧縣城觀察了一番,放下望遠鏡之後,對諸將說道:“這次我們不能跟入陽城時候一樣了!我們初到此地,攜帶的糧秣不多,而且我們不能指望着老家那邊給我們提供太多的糧秣,所以眼下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在這一帶先弄到一批糧餉,方能在這裡站穩腳跟!

這一次我們南下的計劃是,先打永寧,而永寧縣這幾年來還算是比較太平,各路義軍都沒能打下永寧縣城,城中有一個萬安王朱採,其家中家財萬貫,擁有大批存糧,所以只要打下永寧縣城,取了萬安王朱採的這些糧錢,咱們便有了立足的本錢!

控制了永寧之後,立即進擊盧氏,年前將這兩個地方牢牢控制在咱們手中,這樣的話我們才能進可攻,退可守,在豫西先站穩腳跟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本地各種勢力錯綜複雜,此戰要速戰速決,先打下永寧縣城之後,否則的話一旦熊耳山的一斗谷和牛心山的瓦罐子得知了我們來此之後,免不了會來跟我們搶戰利品的!所以我們先速戰速決拿下永寧縣城之後,再對周邊進行清剿,我們務必要在年前在這一帶建立起新的秩序,防備官軍大舉來犯!這一帶老百姓實在是太苦了!沒有城中的糧食的話,這個冬天我們也在這裡站不住腳!”

諸將一聽立即便紛紛點頭,現在他們這數千人馬孤軍深入到了河南境內,基本上沒有什麼後路可言,雖然這次隨行他們也帶了一批糧秣,但是這些糧草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太長時間,所以肖天健決定先取永寧,獲取一大批糧秣,對於他們下一步在河南行事,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於是羅立擼胳膊挽袖子的立即說道:“將軍儘管吩咐吧!我們二營還打頭陣,不就是區區一個縣城嗎?這又算是什麼?”

李栓柱也立即說道:“是呀,將軍儘管下令吧!既然決心已下,那麼咱們還等什麼?”

就連劉耀本也摩拳擦掌衣服躍躍欲試的架勢,等着肖天健下令他也動手。

從放棄澠池,到他們殺至永寧縣,刑天軍只用了一天半時間,所以永寧縣城根本也來不及做更多的準備。

肖天健之所以要打永寧縣,便是看中了這一帶的地形和山西陽城那邊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出入永寧只有一條大路可走,而永寧縣西面,便是盧氏縣,都屬於豫西山區,很利於刑天軍在這裡站住腳跟。

而且這一帶和陽城也一樣,有煤有鐵,一旦控制住之後,便可以利用手頭現成的工匠,在這一帶自給自足,減少對山西那邊的後勤需要,而且這一帶官軍也比較少,只要動作夠快,以他眼下的兵力,是絕對有機會將這一帶控制在他們手中的。

所以在離開山西之前,肖天健便早已定好了這個計劃,一打下澠池縣,獲取了第一批作戰物資補充之後,他便率部迅速的殺奔了永寧縣城。

不過這一仗也沒有肖天健想的那麼簡單,永寧縣城是周邊的縣城之中最爲堅固的一座城池,今年又被重新修葺了一番,城牆加高到了足足七八米之高,雖說守軍不多,但是也並不是輕易便能攻取的。

要不然的話,盤踞在豫西山中的本地土賊一斗谷和瓦罐子這幫山賊們,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塊肥肉不吃了。

所以肖天健雖然心中早有打永寧的想法,但是真的到了實地之後,卻還是有些頭疼。

不過好在現在刑天軍的士氣極高,裝備質量也非常之好,配屬兵種齊全,如果強攻的話,也不見得就打不下來。

在審視過了整個永寧縣城的城牆之後,肖天健立即下令麾下兵馬將永寧縣城給牢牢包圍了起來,而羅立二營負責攻打永寧縣城東門,李栓柱三營負責攻打南門,兩門同時開始攻擊,要求他們三天之內,攻入永寧縣城中。

而劉耀本的教導營則被作爲預備隊使用,一方面掃清城外的敵對勢力,一方面駐軍於城東,防備官軍的援軍從背後襲來。

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53章 問題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7章 大意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2章 大戰前夜第89章 奴酋困局第4章 分兵而動第29章 挑釁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90章 兵抵漢水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5章 口水戰第74章 誘惑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20章 大軍壓境第64章 建奴破關第20章 禽獸不如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8章 北上第12章 八隊闖將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52章 民劫第153章 北返晉南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235章 大閱兵2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61章 陷阱第46章 卑鄙之極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10章 定四川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55章 僥倖第15章 活學活用第221章 定淮門第6章 靳夫子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2章 畝產千斤第84章 熬硝製藥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5章 賀方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190章 追責第137章 驗收第80章 憶苦思甜第39章 總結第4章 分兵而動第67章 崇禎困局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0章 清點第24章 洪流第71章 異議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44章 大考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90章 追責第174章 好消息第91章 亂局之下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64章 世事難料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6章 劍指中原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64章 兵餉制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3章 成功脫逃第27章 劍指何處第61章 退縮第57章 奇蹟第36章 萬安王府第139章 紅石山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36章 平西之戰2第57章 禍害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39章 徒呼奈何
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53章 問題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7章 大意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2章 大戰前夜第89章 奴酋困局第4章 分兵而動第29章 挑釁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90章 兵抵漢水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5章 口水戰第74章 誘惑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20章 大軍壓境第64章 建奴破關第20章 禽獸不如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8章 北上第12章 八隊闖將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52章 民劫第153章 北返晉南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235章 大閱兵2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61章 陷阱第46章 卑鄙之極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10章 定四川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55章 僥倖第15章 活學活用第221章 定淮門第6章 靳夫子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2章 畝產千斤第84章 熬硝製藥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5章 賀方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190章 追責第137章 驗收第80章 憶苦思甜第39章 總結第4章 分兵而動第67章 崇禎困局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0章 清點第24章 洪流第71章 異議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44章 大考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190章 追責第174章 好消息第91章 亂局之下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64章 世事難料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6章 劍指中原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64章 兵餉制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3章 成功脫逃第27章 劍指何處第61章 退縮第57章 奇蹟第36章 萬安王府第139章 紅石山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36章 平西之戰2第57章 禍害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39章 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