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

兩軍對峙西壘壁,才熬過該死的梅雨季節,泥濘地面漸硬,一道出自太安城的聖旨不知如何被公之於衆,廣泛散佈,宛如一聲夏雷,驀然炸響在大地之上,使得人心搖動。

離陽徐驍之前好不容易用大半徐家鐵騎精銳贏下景河一役,拼光了大楚號稱天下無敵的大戟士,正值氣勢如虹,只差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在西壘壁上一錘定音,然後聖旨一出,功虧一簣,對大楚形成的包圍圈本就沒有徹底完成,此時愈發鬆動。

用十數萬徐家將士性命換來的一場均勢,轉瞬間就變成危如累卵。

東北防線尚好,畢竟顧劍棠已經滅掉東越,不費吹灰之力,絕大多數顧部精銳猶在,哪怕沒有按約南下策應徐驍大軍,畢竟對大楚而言仍是一柄懸於頭頂的刀鋒。可是南征途中從頭到尾一直規避正面戰場的大將軍趙波當,即便僅是負責構建西北防線這麼輕鬆的擔子,作爲屈指可數有着皇室宗親背景的高官將領,竟然在關鍵時刻撂挑子,一口氣後撤了整整六百里,似乎打定主意要隔岸觀火,這無疑是把景河一役的巨大戰果雙手奉送出去,趙波當比起南邊西壘壁戰場上殫精竭慮的徐驍,顯然要更早接觸到聖旨,所以當他的大軍連夜火速退至妃子墳六百里開外的鉛山關之時,明眼人都清楚,真正意義上的兩國定鼎之戰,已經提前浮出水面!

當時兵力還佔據優勢的大楚只要重新奪回妃子墳沿線,就可以用不影響西壘壁戰局的兵力去獲得更大的戰略縱深,只要兵力劣勢的徐驍膽敢分兵妃子墳,兵聖葉白夔完全可以率先在西壘壁戰場上吹響號角,從無敗績的葉白夔怎會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視而不見?大楚之所以淪落到當前的困局,就在於徐驍打了一連串近乎孤注一擲的速戰速決,名聲不顯的義子褚祿山正是在這些戰役中脫穎而出,正是這個擅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褚胖子,用一種蠻橫無理的毒辣手腕把大楚北軍給打懵了,這才幫助陳芝豹理清了北線全部外圍,最終造就了景河大捷,迫使大楚不得不龜縮屯兵西壘壁,以至於空有人和,卻丟了地利。葉白夔身爲大楚的定海神針,被譽爲一人可當一國的兵法大家,在此時作出了一個爲後世史學爭論不休的決定,他放棄了初出茅廬就展露出驚豔軍事才華的曹長卿,而是選擇資歷深重、軍功卓著同時性格穩重的心腹大將蒙鵠,派遣此人率領一支精銳兵馬奔赴妃子墳。

與之爭鋒相對,徐家軍在不得不出兵之前,有一場侷限於小範圍的激烈爭執,一向配合默契的兩大軍師趙長陵李義山之間,終於產生了第一次劇烈分歧,陽才趙長陵決意既然我方喪失了一鼓作氣的格局,而且趙家皇帝又下旨不戰則退,那麼以大將軍爲統帥的三十萬大軍,就退給離陽看一看,大可以光明正大退至妃子墳,甚至可以退到趙波當駐紮地,順勢“吃掉”這隻兵馬,再讓顧劍棠也俯首聽命,解決掉後“顧”之憂,再來跟大楚跟葉白夔決一死戰。而李義山則認爲這一退,就是讓僅剩下半口氣的大楚緩回了一口大氣,因此李義山建議果斷分兵,但同時絕對不可多分,兩萬是極限數目。一直溫文爾雅的趙長陵怒不可遏,直斥李義山兒戲,葉白夔明擺着比大將軍更早獲知聖旨和趙波當的撤軍,大楚從本就擁擠不堪的西壘壁東邊分割出去四五萬人,不會傷筋動骨,但是大將軍這邊的兩萬人,既有損於大將軍在兩軍對壘中的勝算,又是杯水車薪的昏聵舉措,更無異於去妃子墳白白送死。

氣氛凝重的軍帳之中,掛有一張大楚形勢地圖,被硃筆炭筆圈出一條條象徵攻守的紅黑雙色,桌上用以精準計時的行軍箭漏則在緩緩滴水。

帳內,站着三十幾歲就已經可以關係天下歸屬的徐驍,一直在大帳內運籌帷幄的趙長陵和李義山,緊急召喚入帳的三位義子,陳芝豹,袁左宗與褚祿山,還有一批步騎兩軍的功勳統領,有跟姐姐一起來自吳家劍冢的劍士吳起,他算是陳芝豹的半個兵學師父,還有在騎軍中聲望不輸大將軍小舅子吳起的徐璞,是徐家軍中頗爲罕見的儒將,有將軍鍾洪武,還有新得綽號“步步成營”的步軍新銳燕文鸞,以及劉元季尉鐵山諸位將領。可以說帳內這十幾號人要是被成功刺殺,只需要死一半,整個天下就會是大楚的囊中之物。

徐鳳年轉過身,望着這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正是他們爲徐驍打下了江山。

他們都沒有看到一個年輕人站在地圖下,手指沿着那些條紅黑行軍路線輕輕抹過。武當蓮花峰頂,一心兩用夢春秋,三“人”各自入春秋看春秋,其中這個“他”出現在慘烈的景河一役中,然後一路跟隨到了西壘壁。只是在他眼中,春秋中的人和物,顏色只分黑白,他的喜怒哀樂,不會絲毫影響春秋的局中人。此時,鍾洪武還未一手掌權北涼騎軍,在他之前猶有吳起徐璞兩座大山,燕文鸞已經瞎了一眼,但在大帳之內數他是最是新人新面孔。褚祿山比起以後的祿球兒,似乎要清瘦幾十斤,戾氣十足,不像十幾年後的那般時時掛着諂媚笑臉。成名已久的白熊袁左宗大概是顧不上打理鬍鬚,鬍渣子厚密,愈發英氣勃勃。

老將洪澤還沒有病死在襄樊城外,大將蘇橫渠也沒有在西蜀境內陣亡。

徐鳳年望向站在徐驍身邊的趙長陵,看着這名出身大楚廣陵綠亭趙氏的謀士側臉,清逸並且堅毅,趙長陵是那種能夠讓君王公卿一眼見到便心儀的讀書人。攻打算是家國所在的大楚,趙長陵非但沒有任何手下留情,相反徐家鐵騎的經略大楚,大多出自他的手筆謀劃,趙長陵爲主,李義山爲輔,兩大謀士總能相得益彰。

徐鳳年稍稍偏了偏視線,那個一直心甘情願被趙長陵遮蓋鋒芒的寒門謀士,在趙長陵咄咄逼人的質問下,神情平靜。

這時候,師父的面色,還很好。

極少跟人爭執的李義山依舊沒有當面反駁趙長陵,而是走到地圖下,伸出手指點在妃子墳,看着帳內衆人,說道:“葉白夔早已出兵趕赴此處,顯而易見,若是設身處地站在他的角度,我會先後派出兩支兵馬,一支輕騎,以便應對我方的馳援,一支行軍相對緩慢的重騎,用作後手。西楚國庫裡頭的銀子多到不計其數,世人皆知,否則咱們大將軍也不會成天唸叨着打贏仗後,一定要去金山銀山裡躺着美美睡上一覺……”

李義山說到這裡,便是趙長陵也臉色和緩幾分,徐驍訕訕然咧嘴,其餘將領皆是會心一笑。

李義山繼續說道:“大楚有兩塊金疙瘩,那十幾萬大戟士已經被咱們證明的確是過時的雞肋,但葉白夔麾下的六萬重騎,是否屬於累贅,尚待商榷。養重騎自然很燒錢,普通一騎大概起碼等於養肥三到四名精銳輕騎的價錢,利弊都很顯著,弊處是重馬重甲,在戰事真正開啓之前,行動不便,披甲慢,上馬慢,可以說除了一切妥當後的上馬衝鋒,什麼都慢,而且轉身更慢,在一次成功衝鋒殺穿敵方陣型後,仍是不能停,得繞出一個巨大半徑來緩衝,才能順利轉身展開第二次衝鋒。在合適的戰場上,被許多輕騎將領譏諷爲只能做一錘子買賣的重騎,其實是當之無愧的戰場之王,而地勢寬闊易於衝殺的妃子墳,就是大楚重騎便於發揮的合適戰場,長陵說我方分兵前往,只要沒有五萬以上的人馬,都是送死。”

李義山言語急促,顯然是不想浪費一寸光陰,但仍是在這裡下意識停頓了一下,才說道:“當然是去送死。”

李義山迅速做了一個翻覆手心的手勢,繼續說道:“只要打下大楚,接下來打蜀打唐打南詔,那就是順水推舟的小事,易如反掌!我們對此都不會懷疑,也正是我們徐家鐵騎仗仗打頭,戰戰衝前,才一鼓作氣打到了西壘壁。但如果我們在這個節點選擇後退,避其鋒芒,接下來不說能否贏過大楚,大將軍能否繼續掌握兵權,都難說了。我們死了很多人,接下來照樣要死人,但是,這時候在妃子墳少死兩萬人,我們之前死的所有徐家袍澤,都將白死!”

李義山不去看趙長陵,只是盯着徐驍,沉聲道:“懇請大將軍,讓一人領兩萬輕騎去死!”

從各處戰場巡視中風塵僕僕趕來大帳的陳芝豹平淡道:“義父,不用兩萬人,給我一萬五千騎,但是我要體力最好的戰馬,最好的長矛最好的弓弩,我去守下妃子墳。”

趙長陵盯着這個極爲器重的年輕將領,神情複雜。

袁左宗伸出手掌摸了摸下巴鬍渣子,笑道:“芝豹還要摸清各方軍伍的校尉用兵本事和習慣,才能做到最後一場大戰的如臂使指,畢竟還有那麼多外姓兵馬和衆多降將,拖延不得。還是我這個大閒人去妃子墳吧。”

褚祿山突然嘿嘿笑道:“這種大家一起死光光的死仗,袁白熊你有我熟稔?跟我搶,你也不害臊?”

李義山平淡道:“妃子墳這場仗,葉白夔有先後手,咱們也得分作兩撥,算是先後赴死,前者死得要慢,越慢越好,最好是耗光大楚的所有輕騎,甚至務必要讓大楚重騎進行過一輪衝鋒,左宗擅長保存實力的騎戰。”

袁左宗點了點頭。

褚祿山瞪眼道:“那後邊的兵馬,總該是我的了吧?”

李義山搖頭道:“要是求一個兩敗俱傷,你去無妨,可那樣的話,大楚歸根結底還是贏了,葉白夔可以源源不斷派兵前往妃子墳,那裡就成了一場對我方很不利的消耗戰,除了消耗大將軍的實力,更消耗太安城的耐心,可惜任何一點,我們都輸不起。”

陳芝豹笑道:“我去好了。一萬五千騎給左宗,我只要後續的五千騎,只要左宗拖到大楚重騎投入戰場,我就能保證吃光他們,讓葉白夔再不敢用一兵一卒染指妃子墳。”

趙長陵擔憂道:“要是此時葉白夔突然展開決戰?”

主帥徐驍輕輕拍了拍這名有“滴水不漏,算無遺策”美譽的謀士的肩頭,爽朗笑道:“諜報上不是說那個大麻煩曹長卿還待在南邊嘛,葉白夔既然沒用此人,說明多半不敢過早決戰,何況這會兒還是他佔優的,他一個大楚主心骨的大人物,沒必要跟咱們這幫光腳的窮光蛋豪賭。”

風流倜儻的趙長陵嘴角泛起苦笑,但終於不再堅持己見。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這一次兩萬輕騎的悄然長途奔襲,除了攜帶少數糧草,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

爲了掩人耳目,陳芝豹甚至特意策馬前往西壘壁前沿戰場,白馬長槍,一騎獨行。

大楚前軍都可以清楚看到此人的風采。

袁左宗領一萬五千騎率先趕往妃子墳,路線是先北再東。

上馬之前,李義山走上前,嘴脣微顫,卻沒有說話。

袁左宗猛然抱拳拱手,眼神清澈,神色堅毅,亦是沒有說話。

徐驍走上前,輕聲道:左宗啊,義父不會說什麼好話,就說一句。就算死了,好歹爭取留個全屍,以後入棺的時候,義父也好幫你穿上一雙親手縫的布鞋。”

袁左宗聽着喪氣話,卻沒有半點憤懣,灑然笑道:“不用,留着給小年穿就行。就當左宗給他的禮物,這麼多年也沒送過他什麼物件,心裡頭總過意不去。”

徐驍揮手道:“去吧。”

一萬五千輕騎在深夜中悄然離開西壘壁。

徐驍站在原地,左邊是趙長陵,後邊是李義山,恰似大將軍徐驍的左膀右臂。

褚祿山蹲在義父前頭生悶氣,拔起一根僥倖沒被馬蹄踩爛的野草,連草帶泥嚼着。

徐驍在這名義子身邊蹲下,擡手拍了拍褚祿山的腦袋,笑着說道:“只要這回能吃掉大楚,由你做開蜀先鋒,義父本來已經許諾給左宗,他要是死了,剛好你來算上他那份。”

在徐家軍中搶軍功比誰都翻臉不認人的死胖子,破天荒沒有半點高興,耷拉着肥頭大耳。

徐家鐵騎,一撥撥老人走新人來,可自打追隨徐驍出兩遼起,打到了這座西壘壁,就沒有生離,唯有死別! щщщ ▪тt kǎn ▪C○

“徐鳳年”蹲在徐驍身邊,很想告訴褚祿山和背還未傴僂的徐驍一聲,袁左宗不會死,西壘壁一戰更不會輸。

但是之後,等到封王裂土北涼打北莽,就開始生離漸多,死別漸少。

直到他徐鳳年扛起徐家王旗,又一次直面北莽百萬控弦之士。

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208章 這座江湖老去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39章 赤腳第62章 師徒和師徒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25章 山下女子是老虎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73章 廟堂之高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68章 領命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62章 一袖刀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403章 流州收官之戰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9章 教你一劍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282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五)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262章 有個店小二第388章 流州鐵騎第328章 中原亂第371章 儒家有聖人第144章 睡了第146章 年輕白髮點兵一十二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74章 北涼親家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77章 先手五十第20章 火燒雲下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121章 第一刀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345章 一條廣陵江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2章 鼠吃糧第28章 起火得長安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37章 老牛嫩草第317章 中原宗師,盡至關外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158章 北涼要跟北莽離陽講道理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13章 立足之地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98章 燈籠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58章 九十之爭第409章 風過無聲,馬蹄將至第20章 殺人賞雪第192章 兩座江湖第5章 算計來算計去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141章 天下動靜,迎新(下)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65章 胃口
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208章 這座江湖老去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39章 赤腳第62章 師徒和師徒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25章 山下女子是老虎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73章 廟堂之高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68章 領命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62章 一袖刀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403章 流州收官之戰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9章 教你一劍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282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五)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262章 有個店小二第388章 流州鐵騎第328章 中原亂第371章 儒家有聖人第144章 睡了第146章 年輕白髮點兵一十二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74章 北涼親家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77章 先手五十第20章 火燒雲下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121章 第一刀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345章 一條廣陵江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2章 鼠吃糧第28章 起火得長安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37章 老牛嫩草第317章 中原宗師,盡至關外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158章 北涼要跟北莽離陽講道理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13章 立足之地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98章 燈籠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58章 九十之爭第409章 風過無聲,馬蹄將至第20章 殺人賞雪第192章 兩座江湖第5章 算計來算計去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141章 天下動靜,迎新(下)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65章 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