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仙人騎鶴下江南

齊仙俠那般不苟言笑的一個龍虎道人,結果到了武當山,呆久了,也被洪洗象給禍害得不輕,不是被拉壯丁去給宮觀修修補補,便是砍柴燒炭搭建竹樓,期間難免與武當上幾代道人都有磕磕碰碰,起先武當小字輩的道童都沒個好臉色,後來見這位龍虎山來的,雖說常年板着臉跟欠了他幾萬貫錢似的,可心地不壞,加上年輕師叔祖兼掌教與這人以禮相待,再者道童們聽說這傢伙劍法跟六師叔祖不相伯仲,膽大一些的,就鼓起勇氣跟他問些飛劍法門,那姓齊的倒也豪氣,沒啥門戶之見,有問必答,到後來,一大羣仰慕劍仙風采與江湖風雲的道童都跟在屁股後頭唧唧喳喳,呱噪個不停,齊仙俠所居住的冷僻竹屋無形中也熱鬧了許多,與金科玉律不計其數的道庭龍虎山不同,武當山沒太多講究,齊仙俠本以爲會很不適應,不料不說那些頑劣單純的道童,便是幾位騎牛的幾位師兄,陳繇宋知命俞興瑞等人,都有不鹹不淡的往來。

齊仙俠不知不覺便少了幾分與騎牛的爭強鬥勝的初衷,沉靜下心思,在武當山練劍習道。

間隙偶爾會去主峰峰頂太虛宮欣賞日出日落,眺望而去,東西南北四面七十二峰巒,如蓮瓣拱衛主峰,一同呈現出俯首稱臣的朝拜姿態,每次吐納完畢,收回視線,齊仙俠都會情不自禁望向那柄貨真價實是呂祖遺物的仙劍,懸掛在大庚角檐下,對於五百年不世出的呂祖,齊仙俠自幼便崇敬得很,否則也不至於一心修行劍道,追求那飛劍取千里以外首級的劍術極致,道門裡劍分道劍法劍兩種,自古以來便是尊道劍輕法劍,簡單而言道劍斬七情六慾,法劍斬妖除魔斬不平事,前者於修道飛昇百利而無一害,後者卻不可避免地沾染因果,曾有龍虎山天師便因此而遭遇罕見天劫,幾乎當場兵解,若非龍虎山當機立斷以折損數棵龍池氣運蓮做代價,後果不堪設想,齊仙俠走法劍一途,龍虎山並非沒有異議和惋惜。

今日是玉京尊神真武大帝的誕辰日,上山燒香的香客絡繹不絕,說來奇怪,自騎牛的接任掌教以來,雖說沒有上任掌教王重樓那種一指斷江的神仙事蹟,而且這姓洪的連一次下山都不曾有過,但武當山的香火卻是愈來愈旺,齊仙俠經常聽同門白煜講解氣運,略懂一二,在主峰觀雲望霞,需知這武當屹立於大陸西北,而天下氣運向來是由西往東而去,一如滾滾江水奔流到海,但這段時日,連齊仙俠這個望氣的門外漢,尚且隱約可見雲海滔滔翻涌,層層疊疊匯聚在七十二峰外,只是不知何時何日會厚積薄發。所幸齊仙俠向來不願杞人憂天,玄武是否當興,龍虎能否長榮,誰是真正的道教祖庭,誰被朝廷敕封君王恩賞,對他而言,都不重要,齊仙俠驀地心神一跳,瞪大眼睛,擡頭朝那柄已不出鞘整整五百年的仙劍望去。

這把自呂祖羽化登仙后沉寂半千年的古劍,竟然顫鳴如龍。

七十二峰雲海沸騰,最終宛如七十二條白龍遊向主峰。

數百隻黃鶴翱翔盤旋。

因真武大帝誕辰而蜂擁入山的浩蕩香客幾乎同時擡頭,去看望這幅異象,不知是誰喊了一句真武大帝顯靈,數萬名心懷畏懼的香客齊齊跪拜於地,世間尋常百姓,你與他們說聖人經典,玄妙道德,艱深佛法,往往益處不大用處不多,他們往往是見了淺近明顯的東西才喜歡才害怕,一如升斗小民見到那些痞子無賴手裡的刀槍棍棒,或者是官老爺的錦繡補服和八擡大轎。故而佛教便有十八地獄,嚇得人戰戰兢兢,道門則有種種真人仙人的救世濟民,這些東西,士子高人往往不屑言談,對市井巷弄的老百姓來說卻是最能震懾人心。北斗主死,真武大帝坐鎮武當,敕令北方,鼎盛時,南方都會有無數香客前來武當燒香祈福,如今武當聲望式微,但多數北地百姓心中仍是相當虔誠信賴,尤其是這頭頂漫天雲海翻滾,黃鶴齊鳴,誰不敬若神明顯聖?

正在經樓找尋一部典籍的陳繇踉蹌跑到窗口,顫顫巍巍推開窗戶,老淚縱橫,嘴脣顫抖道:“王師兄,小師弟成了!”

山中煉丹的宋知命顧不得一鼎爐被凡人視作仙物的丹藥,撲通一聲跪下去,磕頭道:“武當三十六弟子宋知命,恭迎祖師爺!”

在東海尋覓到一名骨骼清奇閉關弟子的俞興瑞,正坐蒲臺上傳授那名弟子內功心法,撫掌大笑,笑出了眼淚,激動萬分道:“李玉釜,你掌教師叔終於要下山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其中最長一條飛流直下的瀑布猶如神助,低端被掀起拉直,通向毗鄰那座唯有一名年輕道人修習天道的小蓮花峰,瀑布如一條白練橫貫長空,數萬香客見到此景,彷彿置身仙境,更加寂靜無聲,偌大一座武當山,幾乎落針可聞。水起作橋爲誰橫?齊仙俠親眼見到古劍連鞘飛出太虛宮,尾隨其後,沿着懸掛兩峰峰頂水橋奔掠向小蓮花峰,看到騎牛的怔怔靠着龜駝碑,喃喃自語:“今日解籤,宜下江南。”

那柄仙人古劍圍繞着年輕掌教飛旋,如同故友重逢,歡快雀躍。

心神激盪的齊仙俠喝聲問道:“洪洗象,你到底是誰?!爲何呂祖佩劍與你靈犀相通!”

騎牛的年輕師叔祖置若罔聞,神情怔怔,掐指再算,許久才吐出一口氣,朝齊仙俠微微一笑,緩緩起身後伸手撫摸那柄停滯懸空的古劍,手指一抹,三尺青峰清亮如水,劍鞘分離,輕聲道:“你去江南,你去龍虎。我隨後就到。”

劍鞘往龍虎山而去,劍身朝江南而飛。

古劍先行“下山”。

一身樸素道袍的洪洗象拍了拍塵土,騎上一隻體型巨大的黃鶴,望向江南。

江南好,最好是紅衣。

齊仙俠擡頭遙望黃鶴遠去,驚駭道:“呂祖?!”

齊仙俠原本被震撼得無以復加,便瞧見那黃鶴去而復還,不再騎牛改成騎鶴的傢伙匆忙跳下,一臉尷尬笑道:“先去與幾位師兄打聲招呼纔好離山。對了,齊兄,最近時日那些道童的科業,就麻煩你代勞了。”

性子刻板的齊仙俠都忍不住想爆粗口,啥玩意的仙人啊!

幼年上山便從未走出過那道玄武當興牌坊的新任掌教,被世子殿下罵做膽小鬼的年輕道士,總算是有那膽子下山了。天生奇景,道人騎黃鶴遠去。

黃鶴於雲間穿梭,掠過西北雄城魚龍關,氣勢雄渾,關城鎖陰邊陲,防線綿延,重疊構造防守之勢,壁壘森嚴,是帝國漠北咽喉之一,有軍伍士卒登城遠眺,不知是誰第一眼敲見那隻黃鶴,似乎還有一人坐於鶴背?有人?還真有一人!這個消息立即瘋傳開來,邊關將士都涌上城頭制高點,果真看到一名道士模樣的仙人乘鶴東行,這座西北雄關頓時炸開,當黃鶴在頭頂呼嘯而過,衆人癡癡擡頭,不敢言語,生怕驚擾了天人的天上逍遙。

中原繁華地,有黃鶴樓矗立於大江畔,翼角嶙峋,氣勢豪邁。曾有詩仙留有傳世名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相傳五百年前,關西逸人呂洞玄修道兩百年,終證仙位,立誓世間有一不平事便不願上升天庭,以詩劍酒悠遊人間,曾駕鶴過此樓,引來紫氣東昇,樓內牆壁上寫有各朝各代名詩佳句三百餘,以那首黃鶴登魁。今日有一場盛大詩會在樓上召開,中原士子們正酒興與詩興勃發,猛地聽說有一隻神異黃鶴自西向東而飛,都來到外廊觀看,近了,才猛然驚覺有仙人坐於其上,不輸當年呂祖風采!一位位文人騷客面面相覷,不敢置信,世間當真有陸地神仙?

五百年前乘鶴去,五百年後駕鶴歸。

煙波浩渺,黃鶴當空掠過黃鶴樓,一名老士子呆呆說道:“我輩目睹此景,不枉此生。”

江南。

舊人舊景舊曾諳。

秋風起,秋葉落,人生聚復散,秋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景難爲情。

報國寺豔麗牡丹接連凋零,到了清秋時節,倒還有一些百年老桂可賞,樹齡念久,枝繁常綠,芳香撲鼻。湖亭郡盧氏最近風頭蓋過了其餘三姓,好似一對女子身前那棵老桂,獨茂羣林。盧氏家主引咎辭去國子監右祭酒後,因禍得福,入主禮部,官居正二品,而逍遙散人棠溪劍仙盧白頡離開退步園後,去了京城,馬上擔任兵部侍郎一職,離閣臣只有一步之遙,兄弟二人遙相呼應,江南盧家一夜之間名動朝野,不得不重新審視打量這個北涼王的親家。家族聲勢水漲船高,但那位聲名狼藉的江南道最美豔寡婦,卻徹底門庭冷落了,士子劉黎廷被人用馬匹拖拽致死,湖亭郡還有誰敢與她接近?聽聞那寡婦偶染風寒,原本並不孱弱的身子便消瘦了去,據說清減得厲害,江南道男人們心思複雜,女子們則同仇敵愾,許多吃過虧的都忙不迭去寺廟道觀燒香,紛紛與菩薩們祈願,恨不得這頭狐狸精早點病死纔好,平時關係熟絡的貴族女子相聚,私下都要狠狠腹誹幾句才舒心,如今盧家權勢重心移去京城朝廷,尤其是棠溪劍仙入仕離開江南道後,湖亭郡盧家就難免在瑣碎小事上佔不到什麼便宜,原先被壓下的風言風語,愈演愈烈,對那敗德寡婦的抨擊謾罵死灰復燃,塵囂四起。

桂子落了一地的老桂樹前,丫鬟二喬憤懣道:“小姐,那些個潑婦怎的都不記打,又開始編排小姐的不是了!真想扇她們幾個大嘴巴!”

相較以往的確是清瘦許多的女子,伸手點了點貼身體己婢女的鼻尖,嫵媚笑道:“還說別人,你自己不也是個小潑婦。”

眉清目秀的小丫鬟嘻嘻笑道:“聽世子說小姐以前最愛穿紅裙紅衣紅裳了,爲何二喬就從來沒有見過呢?”

女子神情恍惚,柔聲道:“你還小,說了也不懂。”

二喬嘀咕道:“不小啦。”

女子彎腰撿起一把金黃色桂子,滿手的桂花香,擡頭望着桂樹枝葉,默不作聲。

丫鬟關心道:“小姐,天冷了,要不咱們回去吧?”

臉色微白不再紅潤的女子搖頭道:“再待會兒。”

小丫鬟怯生生說道:“小姐,我說了你可不許生氣。”

女子微笑道:“說來聽聽。”

丫鬟低頭道:“世子殿下一次跟二喬閒談,說武當山上有個膽小鬼,這些年還是偷偷喜歡着小姐。”

女子望着天空,鬆開五指,桂子顆顆掉落,嘆氣道:“那是我弟弟騙你的。”

二喬小心翼翼問道:“其實小姐心裡也在等,對不對?”

女子轉頭彈了一下侍女的光滑額頭,道:“你這不知羞的小女子。”

二喬漲紅了小臉,鼓起腮幫生悶氣。

“你就是徐脂虎?”

一道陰沉嗓音傳入耳中。

二喬怒而擡頭,循着聲音擡頭望去,看到一名年輕男子蹲在報國寺牆頭上,背了一柄長刀。

徐脂虎伸手將不知世事險惡的丫鬟攬到身後,平靜問道:“找我何事?”

刀客咧嘴獰笑道:“在下袁庭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與你那世子殿下的弟弟有些恩怨,再說了,拿人好處替人辦事,若非如此,袁某也不至於跑到這江南道與你一個寡婦過意不去。”

徐脂虎沉下臉,並不慌張。

從徽山一路奔赴江南道的袁庭山哈哈笑道:“外頭盧府侍衛都給我劈死,報國寺幾個禿驢不識趣,也一併砍殺去西天見了佛祖,說實話,如今江南道上也就棠溪劍仙能與袁某一戰,可惜去了京城,徐脂虎,別說你是在報國寺,就是在盧府,袁某也能從大門口一路殺到你跟前!”

徐脂虎冷笑道:“要殺便殺,跟個娘們似的嘮叨什麼?”

袁庭山絲毫不怒,很好奇盯着這位尤物寡婦,嘖嘖道:“以往袁某殺人,的確不與那些將死之人廢話半句,只是你不同,來頭有趣,隨便給一刀香消玉殞了去,着實有些可惜。”

徐脂虎問道:“此話怎講?”

袁庭山歪了歪腦袋,伸出一隻滴血的手臂,笑道:“你不怕死?你若是依仗着北涼孃家那名來暗中保護你的死士,那袁某不妨告訴你,那位兄弟也死了,約莫是有些年數沒幹大買賣,有些生疏,否則袁某恐怕得遲些才能入報國寺。徐脂虎,現在你怕死了嗎?”

徐脂虎慘然一笑,問道:“身後這小女孩,你如何處置?”

袁庭山直截了當道:“自然是一刀的事情,袁某沒那憐香惜玉的癖好。”

徐脂虎轉頭看去,丫鬟二喬天真笑道:“小姐,二喬怕疼,但不怕死。”

徐脂虎閉眼道:“你動手吧。”

袁庭山站起身,立於牆頭,臉色猙獰,緩慢拔刀。

“你敢?!”

有言語伴隨古劍清鳴聲呼嘯而至。

有一劍,由千里外武當山而來。

落於徐脂虎身前。

黃鶴駕臨江南湖亭郡,一名年輕道士如流星墜落,瞬間來到報國寺院中。

饒是心智堅韌不拔如袁庭山,才躍下城牆,也頓時目瞪口呆,一柄飛劍詭異懸在空中,再有一個歲數不大的道士出現眼前,這道人卻是行事更加匪夷所思,遙望東南,怒道:“趙黃巢,信不信洪洗象一劍斬斷你趙氏氣運!”

古劍瞬間消失不見。

龍虎山山門前,先有一劍鞘從九天雲霄直墜大地。

再有古劍飛來,恰巧迴歸劍鞘。

古劍入鞘時,整座龍虎山轟然震動。

繼而不見仙人蹤影,卻有仙人傳聲而來:“趙黃巢,信不信洪洗象一劍斬斷你趙氏氣運!”

龍池氣運蓮,剎那間枯萎九朵!

天師府祠堂,衆多供奉百年千年的祖師爺牌位跌落於地。

龍虎山一名中年道人怒極,望向斬魔臺:“洪洗象,不管你是呂洞玄投胎還是齊玄幀轉世,如此逆天行徑,就不怕天劫臨頭?!”

仙人再度言語如九霄天雷降落在斬魔臺,遙遙傳來:“修道七百年寒暑,區區天劫能奈我何?!”

報國寺中,那年輕道士尚未出手,袁庭山便已是七竅流血,咬牙以後背撞破牆壁,一退再退,肝膽欲裂。

安然無恙的小丫鬟二喬,扯了扯身前女子的袖子,茫然道:“小姐,是天上來的神仙嗎?”

徐脂虎紅着眼睛,別過頭,不去看那位生平第一次動怒的年輕師叔祖,好似小女子賭氣道:“什麼神仙,武當山來的臭道士。”

騎鶴下江南的年輕道士口口聲聲連那天劫都不屑,只是這會兒竟然露出讓丫鬟二喬疑惑的侷促不安,一隻大黃鶴停在院中,吹落桂子無數。

始終撇過頭的徐脂虎沉聲問道:“你來江南作甚?”

二喬只看到那道士紅着臉,欲言又止。

她心想這位神仙道長是不是臉皮也太薄了?

徐脂虎緩緩轉頭,問道:“你到底是誰?”

一直被寄予厚望去肩扛天道的年輕道士羞赧嚅喏道:“洪洗象啊。”

徐脂虎重複問道:“你來做什麼?”

年輕道士壯着膽子說道:“那年在蓮花峰,你說你想騎鶴。”

她轉過身,背對着這個膽小鬼。

這個放言要斬斷趙氏王朝氣運的道人,深呼吸一口,笑道:“徐脂虎,我喜歡你。”

“不管你信不信,我已經喜歡你七百年。”

“所以這世上再沒有人比我喜歡你更久了。”

“下輩子,我還喜歡你。”

丫鬟二喬眨巴眨巴水靈眸子,小腦袋一團漿糊,只看到小姐捂着嘴哭哭笑笑的,就更不懂了,唉,看來小姐說自己年紀小不懂事是真的呀。

年輕道士伸出手,輕聲道:“你想去哪裡,我陪你。”

這一日,武當年輕掌教騎鶴至江南,與徐脂虎騎鶴遠離江湖。

仙人騎鶴下江南,才入江湖,便出江湖。

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22章 家狗姓趙野狗姓徐,姓趙又如何?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69章 有紫氣東來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39章 喝喝喝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102章 要官不成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8章 高手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94章 江湖之遠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17章 公公第124章 九刀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94章 江湖之遠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121章 第一刀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145章 驚蟄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79章 北涼添槍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388章 流州鐵騎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364章 解籤第410章 不堪言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55章 紅樓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94章 滿城皆敵.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85章 霜殺百草(三)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31章 真武見我第205章 碗裡來碗裡去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77章 貓鼠捕殺第299章 西楚霸王(上)第155章 一個字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7章 槐樹上有一隻鬼最終章小二上酒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66章 當賞不當賞第191章 風緊不扯呼了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309章 野草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89章 離別第155章 一個字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6章 走一個第67章 隱相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24章 新老廟中新老謀士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168章 可愛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124章 爲北涼披甲,因世子卸甲第98章 燈籠第132章 過河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
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22章 家狗姓趙野狗姓徐,姓趙又如何?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69章 有紫氣東來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39章 喝喝喝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102章 要官不成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8章 高手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94章 江湖之遠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17章 公公第124章 九刀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94章 江湖之遠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121章 第一刀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145章 驚蟄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79章 北涼添槍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388章 流州鐵騎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364章 解籤第410章 不堪言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55章 紅樓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33章 百無一用是(上)第94章 滿城皆敵.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85章 霜殺百草(三)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31章 真武見我第205章 碗裡來碗裡去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77章 貓鼠捕殺第299章 西楚霸王(上)第155章 一個字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7章 槐樹上有一隻鬼最終章小二上酒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66章 當賞不當賞第191章 風緊不扯呼了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309章 野草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89章 離別第155章 一個字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6章 走一個第67章 隱相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24章 新老廟中新老謀士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168章 可愛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124章 爲北涼披甲,因世子卸甲第98章 燈籠第132章 過河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