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徹查到底

第376章 徹查到底

朱棣似乎一下子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他凝視着劉觀道:“你的意思是,楊溥從中作梗?”

“正是。”劉觀一派泰然自若之色,淡定地道:“現在流言四起,都說江西的鐵路修不成。”

“陛下,這江西的鐵路如火如荼,何以現今,人人都出此言?這豈是幾個好事者即可鬧出這樣沸沸揚揚的風向的?”

朱棣揹着手,來回踱步,微微低垂着頭,像在思索着什麼。

劉觀繼續進言道:“可見傳播這些流言之人,身份絕不簡單,楊溥負責鐵路司……”

朱棣卻在此時打斷他道:“楊溥負責鐵路司,就只因爲記恨江西鐵路修建,便敢說這樣的話?依朕看,只怕這楊溥的心胸未必如此狹隘吧。”

“陛下。”劉觀拜倒道:“有些話,臣本不敢言,只是今日陛下問起,臣不敢欺君,只好……斗膽盡言了。”

朱棣越發覺得蹊蹺,他凝視着劉觀,此時只抿着嘴,一言不發。

劉觀道:“臣聽說,原本楊溥是打算修建天下的鐵路的,而且不少商賈也磨刀霍霍。”

朱棣一挑眉:“爲何?”

劉觀立即道:“太平府的商賈極多,當初修建太平府鐵路的時候,多數訂單都在太平府的各處作坊和商行那兒,不少商賈藉此賺了大筆的銀子,這只是區區一個太平府,陛下想想看,若是天下都修鐵路,其中的利潤何其巨大!臣敢說,這商賈所牟之利,要比此前多十倍、百倍。如此巨利,早已讓人垂涎已久。而讓楊學士來修築,楊學士與他們合作早已行之有年,彼此熟絡,那麼許多的訂單,便可落在這些商賈身上。”

“可陛下聖明,豈會讓楊學士專斷鐵路?所以這鐵路的差事,便落在了臣的身上,臣與江西布政使徐奇,也曾磋商過,認爲與其讓太平府的商賈提供鋼材和枕木,不如九江府和南昌府自行督造,一來可以就地取材,二來,也是杜絕這些商賈牟取暴利,爲陛下省下一些錢財。”

“可恰恰因爲如此,那些商賈才含恨而去。陛下啊……商賈牟利,敢於鋌而走險,如今臣與徐公二人,斬斷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豈會不懷恨在心?所以市井之間,都在說江西的鐵路必然要出事,更有人暗中在江西作梗,爲的就是這江西的鐵路修不成,到時那楊學士再出馬,力挽狂瀾,而那些商賈再尾隨楊學士,趁機大發其財。”

“區區鐵路,要修建何其容易,臣所慮者,乃是人心,徐公在江西謀劃鐵路,殫精竭慮,實恐不易,可有人伺機大造聲勢,又處處作梗,甚至……還在江西買通賊子作亂,臣敢問,他們這是要做什麼?江西的鐵路,事關天下,若江西的鐵路能修成,即天下各省都自行修建,若是有人藉機滋事,而使江西自行督造鐵路胎死腹中,陛下……這是國家之福嗎?”

劉觀說着,落下淚來,接着叩首道:“現今陛下竟因這些閒言碎語來治徐公之罪,更要治臣之罪,臣與徐公萬死不足惜,可一旦壞了鐵路修建的千秋大計,使這鐵路專斷於楊溥爲首的一羣商賈之手……臣粉身碎骨,也難恕罪了。”

緊接着,又不斷叩首。

朱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劉觀。

說起來,沒人喜歡劉觀。

可劉觀這番話聽着,竟頗有幾分道理。

最重要的是,朱棣不管此人之言是真是假,可朱棣至少相信這個人,並沒有結黨營私。

因爲劉觀這個人,朱棣是知道的,沒人願意和他結黨。

朱棣沉吟着道:“此事,朕會令廠衛繼續覈實。”

“陛下。”劉觀道:“臣倒以爲,不必廠衛,臣親自去即可。”

朱棣皺起眉頭看着他,不解道:“你?”

劉觀板直了腰身,大義凜然地道:“臣奉旨督促鐵路事宜,江西乃京外第一條鐵路,關係重大,臣怎敢袖手旁觀?”

朱棣又來回踱了幾步,才道:“也可。”

於是劉觀道:“臣明日動手,陛下……臣請陛下……無論聽到任何閒言碎語,切切不可有疑,這江西的鐵路……必能成功……”

朱棣心裡恨恨,入他娘,朕已砸進去了兩百萬兩銀子,都是朕一兩一兩攢出來的,眼下……似乎也只有姑且信之了。

劉觀又道:“至於那楊學士……陛下如何處置?”

朱棣側目,雙目似利刃一般在劉觀的身上掠過。

劉觀大驚,忙拜下叩首:“臣多言,萬死之罪。”

朱棣大手一揮:“朕只要鐵路建成,其他事,朕不過問。”

“是。”

劉觀出了殿,冷不然地擦了頭上的冷汗,心裡不禁痛罵:“好端端的,怎麼會鬧出賊來呢?”

雖這樣想,劉觀卻依舊大喇喇的樣子,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

他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世上沒有啥坎是過不去的,我劉某人,躺着都能一生富貴。

此去江西……正好散散心吧。

只可惜,沒有整垮楊溥那個小子。

他心裡有點遺憾。

若換做任何人,去整楊溥,只怕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可劉觀不一樣,劉觀屬於那種管你是誰,我都敢碰的人。

反正得罪了任何人,都能升官進爵。

根據多年的經驗,他得罪的人越多,纔有平步青雲的希望。

不多日,劉觀愉快地抵達了南昌府。

在此處,徐奇聽聞,那裡敢耽誤,慌忙地領着上下官吏相迎。

劉觀愉快地握着徐奇的手腕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陛下命我來,乃是督促鐵路事宜,怎麼樣,如何啦,聽聞車站已修成……不妨帶老夫去看看?”

徐奇卻是臉色青黑,支支吾吾的樣子。

根據劉觀多年欺上瞞下和貪墨的經驗,他立即察覺到了不對勁。

於是他臉拉下來,隨即道:“怎麼了?”

徐奇一臉遲疑地道:“劉公……車站是修好了。”

“修好了爲何不去看?”

“只是鐵軌未鋪。”

“鐵軌呢?”

“鐵還未煉。”

“那趕緊建作坊啊。”

“作坊還未修。”

“既是未修,可先對外購置一些鋼鐵,用來應急,陛下催促得緊,不可怠慢。”

“沒銀子如何購置?”

劉觀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頓了頓,鎮定地看着徐奇道:“銀子呢?陛下撥付兩百萬兩,爾等發行公債,不是也籌措了三百萬兩紋銀?”

徐奇擡頭,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劉觀:“沒了,都沒了。”

劉觀感覺自己的心臟猛地一跳,差點要昏死過去,他大驚失色地道:“本官還未貪佔一文半兩,這銀子怎麼就沒了?”

此言一出,頓覺失言。

當下便怒道:“這是爲何?”

徐奇道:“下官已備下薄酒,還請劉公進廨舍細談。”

劉觀氣得發抖:“伱可害苦我啦,我前幾日還爲你作保,不成,我立即回京覆命。”

徐奇忙驚慌地拉住劉觀道:“若劉公這般回去覆命,只恐要出天大的事。”

徐奇的眼神,很奇怪。

劉觀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麼,他猛地想到了什麼,道:“入內去說。”

說着,屏退左右,與徐奇密談。

劉觀整個人痛心不已,事情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最重要的是,他都還沒有來得及佔便宜呢!

卻還要跟着這徐奇一起承擔如此大的干係。

一夜過去,次日,快馬直往京城。

張安世這些日子,倒是清閒不少。

如今都督府也算是人才濟濟,當然,這些人才若放在直隸之外,未必算是人才,可這些他一手栽培起來的人,如今在自己的崗位上,卻都已得心應手。

他們固然不是什麼進士,不是什麼舉人,卻大多經過磨礪之後,已經能輕而易舉的處理職責內的突發情況了。

張安世並不愛攬權,見狀之後,自然是將事情交給這都督府上下之人,自己樂得清閒了。

至於什麼鐵路的事,還有新政推行。

雖然這些緊要,可又和他張安世有什麼關係?一羣靠新政牟利的人已經培養出來了,人天然會去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哪怕這些人的實力還很弱小,可張安世卻也不打算一直拿他們當做未斷奶的孩子,日夜操心。

還不如和幾個兄弟鬼混自在一些。

只是那楊溥卻是找上了門來。

“張都督。”楊溥先對張安世行了禮。

只是,他眉頭輕輕皺着,看着憂心忡忡的樣子。

張安世便道:“怎麼啦,愁眉苦臉的樣子。”

楊溥嘆了口氣。

張安世坐下,微微笑道:“聽聞你現在在朝中被人攻訐,許多人說你勾結商賈?”

楊溥道:“些許閒言碎語,並不算什麼,只是……下官所慮者,乃是因爲下官,而牽累了太子殿下和張都督。”

張安世則是不甚在意地笑了笑道:“牽累就牽累吧,反正我債多不愁,至於姐夫……被人說勾結商賈總不是壞事。”

楊溥:“……”

張安世笑吟吟地接着道:“其實你也不必愁眉苦臉,船到橋頭自然直嘛。你若是對自己的事都不自信,將來如何能輔佐好姐夫呢?”

所謂旁觀者清,楊溥聽罷,倒是心中稍安,於是道:“都督也認爲,江西的鐵路修不成?”

張安世語帶篤定地道:“斷然修不成。”

楊溥道:“都督既有如此把握,那麼就該……”

張安世一臉從容地道:“我既有把握,卻也不能全天下嚷嚷。不然,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我張安世勾結商賈,想牟取暴利呢。不過……既然預測此事不成,這該做的準備,卻還是要做的。你放心,我已佈局好了,到時……就等着瞧熱鬧吧。”

楊溥聽罷,心裡只是唏噓,卻又長嘆了口氣。

張安世便道:”楊學士還在爲自己的際遇擔心?“

楊溥搖頭,幽幽地道:“下官所慮者,非是自己,而是……”

他一言難盡的樣子,眼睛微微的紅了。

一時之間,竟有些潸然淚下:“下官也是讀書人,寒窗苦讀,下官出身的,也是耕讀人家,讀聖賢書,立下了扶蒼生社稷的志向。可如今真正宦海浮沉,所見的卻是當初的恩師、同年、同窗們,雖都曾立下匡扶天下的志向,如今卻都因循守舊,不知變通,哪裡有半分爲蒼生百姓爲念之心?下官在想,到底是大家讀書讀歪了,還是入朝之後,利益薰心。”

張安世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因爲四書五經裡,他只讀過春秋。

之所以讀春秋,是因爲在四書五經裡,春秋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不似《論語》、《詩經》、《尚書》、《禮記》那般生澀難懂,或是充滿了說教。

張安世甚至懷疑,關二哥之所以每日捧着春秋來讀,而不是捧着《禮記》、《尚書》,大抵也是和他一樣的原因。

張安世看着楊溥悲痛的樣子,收起了思緒,勸道:“好啦,你不必傷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就如我一般,明明我有一生富貴,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可我有玩物喪志嗎?我心心念唸的,都是蒼生百姓,可見人之好壞,不取決於讀不讀書,或者讀的是什麼書。”

“你們這些讀書人,竟將讀四書五經當做一個人德行高下的標誌,實在讀書讀的自己腦子都壞了!若不是因爲天下能讀書的人少,天下人只能受你們這些讀書人騙,誰他孃的在乎你們這些胡言亂語?”

張安世這話說到後頭,顯然就有點變味了,楊溥沒有得到安慰,反而被張安世陰陽怪氣的連着他一起,罵了一通。

於是更顯得失魂落魄,平日裡他都是沉穩和冷靜的人,心志也很堅定,可或許因爲被人暗中攻訐,使他此時心理較爲脆弱,一時百感交集,心中觸動極大。

當下,他苦笑道:“哎……好就好在讀書,壞也壞在讀書……”

說罷,搖了搖頭,便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到了月底,張安世奉旨入宮覲見。

此時已至初夏。

這時候,天氣已是炎熱,張安世給自己設計了一個短袖的汗衫,頗爲涼快,可惜入宮卻不能穿,待衣冠齊整,便覺得燥熱得不得了。

等從宮門走到了文樓的時候,已是一身的汗水。

可這剛走進去,卻見朱棣臉色頗爲不悅。

更見大臣來了不少,大家都大氣不敢出的樣子。

張安世行禮道:“臣見過陛下。”

朱棣直直地看着張安世道:“江西那邊,鐵路的進展,又是神速,已修建了各處的站點,路基鋪設得差不多了,不過……這劉卿家與徐卿家上奏,又要銀子,他們倒是張得開口,九江至南昌府的鐵路,不過區區數百里,如今前前後後,花了多少銀子?”

張安世這一聽,頓時震驚,隨即就道:“陛下,臣心裡有過報價,照理,三四百萬兩銀子,就可完工,可他們已發了這麼多銀子的債,按理來說,已經足夠了,陛下的內帑,又撥付了兩百萬兩紋銀過去,資金已經足夠充裕,怎麼還要銀子?”

“這就是朕找你來詢問的原因。”朱棣一臉心疼地道:“這鐵路,怎的造價如此昂貴?”

“這……”張安世覺得這問題真是難到他了,於是苦笑道:“臣怎麼說的明白?”

朱棣便看向夏原吉:“夏卿,你是戶部尚書,你來說說看?”

夏原吉此時也是一頭霧水,他只是戶部尚書,不管這個的啊。

可是陛下問起了,總不能什麼都不說,於是想了一下,就道:“會不會是因爲趕了工期……”

“趕了工期也不至如此。”朱棣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目光便落在另一個人身上,道:“吳卿家,你來說。”

這被點了名,站出來的,乃是工部尚書吳中,吳中畢竟負責修宮殿還有皇陵,有工程的經驗,只是此時,他也有點糊塗:“陛下,臣只是工部尚書……”

朱棣頓時怒了,氣呼呼地道:“這上上下下,無一人爲朕分憂嗎?”

張安世道:“陛下,先不要急,我看……不如……委一欽差,好生查問便是。”

朱棣皺眉道:“委誰去爲好?朕已派去了禮部尚書,再派什麼人有用?”

張安世思索了一下,便道:“成國公朱能,或許可以。”

朱棣聽罷,倒是來了幾分興趣。

這傢伙倒是適合呢!

朱能乃是武臣,和朝中還有地方上並無瓜葛。

最重要的是這老東西平日裡算盤打的精,別看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實精明得很,算賬的事,他再清楚不過了。

於是朱棣的臉色緩和了一些,便道:“再撥五十萬兩紋銀吧,再多就沒有了,無論如何,也不能耽誤了工期,成國公朱能……明日擬旨他,讓他速往南昌府……”

朱棣氣過一頓後,倒是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猜測了許多的可能。

不過細細想來,他這個皇帝如此看重的事,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但是應當不會出什麼大的差錯吧。

他之所以震怒,終究還是因爲花費實在巨大,而且花的還是他自己的銀子罷了。

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451章 真漢子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46章 殿前審問第97章 捷報第493章 震驚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0章 對症下藥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326章 反殺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411章 一網打盡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89章 入宮報喜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397章 朕即國家第99章 首功第519章 徹底的清算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477章 聖孫第94章 陛下聖明第53章 家國天下第255章 一鍋端第374章 普天同慶第24章 重逢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140章 獻策第198章 救駕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440章 龍顏大悅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405章 破釜沉舟第131章 殺手鐗第115章 晴天霹靂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362章 一鍋端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581章 封官許願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53章 謎底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27章 朕之伯樂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95章 大買賣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484章 居功至偉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447章 大加封賞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45章 龍顏震怒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597章 賜宴第67章 真相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131章 殺手鐗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341章 唐虞之治
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451章 真漢子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46章 殿前審問第97章 捷報第493章 震驚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0章 對症下藥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326章 反殺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411章 一網打盡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89章 入宮報喜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397章 朕即國家第99章 首功第519章 徹底的清算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477章 聖孫第94章 陛下聖明第53章 家國天下第255章 一鍋端第374章 普天同慶第24章 重逢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140章 獻策第198章 救駕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440章 龍顏大悅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405章 破釜沉舟第131章 殺手鐗第115章 晴天霹靂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362章 一鍋端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581章 封官許願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53章 謎底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27章 朕之伯樂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95章 大買賣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484章 居功至偉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447章 大加封賞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45章 龍顏震怒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597章 賜宴第67章 真相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131章 殺手鐗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341章 唐虞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