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

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

太子妃張氏說罷,卻笑吟吟地看向張安世。

她徐徐道:“這四個孩子,將來到了倭國,卻還要照拂着,你主意多,心思活絡,他們終究還沒有見識,總需有人幫襯的。”

張安世聽罷,微笑道:“方纔阿姐說的很有道理,人聰明可以,可是許多聰明的人,往往誤入歧途。因爲見到了人心的陰暗,所以也變得睚眥必報起來。正因爲如此,所以真正的聰明人,定當要隨時進行自省,免得自己也變得心胸狹隘之徒,既要看破,卻也要能夠淡然處之。”

張安世頓了頓,卻又道:“現在阿姐教我好生照拂他們,這個,我卻是辦不到,倒不是因爲睚眥必報,而是既然對方不肯承這個情,我怎好去吃力不討好的?當初陛下教我照顧這四個孩子的時候,我也是心裡有數的,知曉無論是朱瞻埈,還是朱瞻墉,畢竟都是姐夫的孩子,能幫襯一手的,自然也要幫襯,甚至因爲和朱瞻埈沒有血緣,我更該盡一些心。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外甥,反而出力要更大一些。”

說到這裡,他嘆口氣才繼續道:“可現在卻不同了,現在他開了這個口,那麼也就不能怪我現在只顧着自己的親外甥了。我若是有心思,也只放在朱瞻墉和朱瞻墡這兩個血脈相連的親外甥身上,其他的,顧不上,也沒本事顧。”

張氏聽了,卻也不惱,只是含笑道:“你啊你,這樣大年齡了,還發小孩子脾氣。那麼……我便勸太子殿下,此番他們就藩,這朱瞻埈兩兄弟,還是多給他們一些東宮的賞賜吧。他們沒有你的幫襯,那麼……就讓他們的父親,多賜一些東西,免得到了倭國遭罪受苦。”

張安世自是心裡知曉自己姐姐的性子,苦笑道:“阿姐,咱們也不能這樣心善。”

張氏道:“這與心善無關!人啊,有時候,做好自己,至於其他人如何,反而是不緊要的事了。我做好一個正妃該當做的事,其餘的笑罵由人!安世,人在世上,終不免會在一件兩件的事上吃虧的,你不能因爲一朝被蛇咬了,便處處怕井繩,風聲鶴唳,自個兒嚇唬自己。”

“人這一輩子,長着呢,哪怕這一次你吃了虧,時日久了,天下的看客,自然也就曉得了你的爲人,這樣所帶來的收益,何止是你吃的那些小虧的百倍千倍。”

說到這,張氏故意停頓了,呷了口茶,方纔又道:“就好像古來的那些皇親國戚,那些心術不正的,什麼便宜都佔了,每一次,都能得利,可這好處得着,得着,卻最終,突然一朝之間就敗了個乾淨,爲何?無非就是這樣的人,他輸不起。走歪門邪道之徒,他能贏一百次,卻輸不起一次。”

張安世聽着姐姐苦口婆心的訓話,頭皮發麻,怕自家姐姐沒完沒了的說下去,便忙道:“好啦,好啦,一切由阿姐便是。阿姐,我回去預備一下,明日送朱瞻墉他們,需要做一些準備。”

這時候,還是溜之大吉吧,免得來一趟東宮都花在這些話上頭了。

張氏倒也知道自家弟弟沒耐心聽這些話,頷首嘆道:“哎……怎麼好端端的,孩子們就都長大了呢。”

張安世看姐姐又開始憂傷,便道:“依我看,瞻墉他們……還小着呢。”

張氏感覺自己剛剛還滿腔的傷懷,卻一下子給張安世打散了,白了張安世一眼道:“我說的不是他們,是你。”

“啊……這……”張安世詫異道:“阿姐現在才知我已長大了?”

張氏一陣唏噓,倒也沒有再對張安世囉嗦。

張安世倒也不像從前那般沒心沒肺了,又安慰了姐姐一番,才告辭。

到了次日,張安世卻精選了數百人,此番隨朱瞻墉和朱瞻墡去。

那朱瞻埈身邊,似乎也帶着不少的屬官,其中一人,張安世還認識,倒是一個人才,擔任過知府,政績很好,而且現在也在學習新政,是個頗有才幹的人。

而此人,卻是太子朱高熾,似乎聽了張氏的話,特意向陛下奏請,朱棣下了旨意,將此人調任爲鄭王府長史。

因而此時的朱瞻埈,好不春風得意。

反是朱瞻墉和朱瞻墡二人,倒也有長史,不過聲名卻不顯。

又想到自己的父親,居然親自去向皇爺奏請,給自己的二兄安排了這樣一個人,反觀自己,實是灰頭土臉,不免有幾分鬱鬱不樂。

等見張安世帶着浩浩蕩蕩的人來,兄弟二人眼睛纔不由得亮了起來,脣角隱着笑。

就算父親不爲自己做主,可自己還有一個好舅舅啊。

卻見張安世信步而來,朝二人笑道:“沒想到你們還在笑,真是沒良心,倘若是我,非要哭不可,此番去……不知多少人在京城裡記掛着你們呢。”

朱瞻墉卻是好奇地指着遠處的人道:“阿舅,這是什麼?”

“噢。”張安世指着遠處的人道:“爲首的那個,姓盛,叫盛晨,是阿舅給你們精挑細選的一個掌櫃,此人了不得,此前在棲霞商行,負責蕪湖等縣礦山的運營,很有經驗,至於其他的,匠人和文吏居多……阿舅也就不一一介紹了,你們記好了,我可是給這盛掌櫃下了令的,往後這藩國中的事務,除了軍政之外,你們兩個小子,都得聽他的。倘若不肯聽從,阿舅得了消息,立即便趕往扶桑也要狠狠收拾你們。”

朱瞻墉二人聽了,不由得大失所望。

他們還以爲,自家阿舅會給他們舉薦一些賢才呢!

要知道,他們這阿舅可又是大學士,又曾是錦衣衛都指揮使,還曾一度創建了模範營!可以說,他的門生故吏,可謂是人才濟濟,隨便從指甲縫裡頭,漏出一丁點的人才來,那也足夠二人受用了。

誰曉得,竟只舉薦了一個掌櫃,還有一些匠人和文吏。

自是感覺心頭的希望,一下子落了下來。

張安世的心情卻顯然不同,說到此處時,甚至突然有點動情了。

雖說他最愛的外甥還是朱瞻基,自己下半輩子,也指着至親至愛的瞻基呢。

可這兩個外甥,終究也是自己的骨肉至親,怎麼說,也是自己看着長大的,是有感情的。此時不由眼裡也有些溼潤,深深吸了口氣,道:“你們到了扶桑,可要穩穩當當的,尤其是注意,不要沉溺女色!要像阿舅一樣,平日裡多打熬身體。你們許多見識,還遠遠不夠,要多聽身邊人的建言,不要魯莽行事!有什麼事,都送書信來,要和阿舅商量着來。”

二人也不是沒良心的人,聽着這話,眼眶也微微一紅,顧不得阿舅的小氣了,便都小雞啄米的點着頭。

張安世吸了吸鼻子,才又道:“終有一日,阿舅會去看你們的,去吧,去吧……”

雖說教他們趕緊走,卻又不放心,又扯着二人千叮萬囑了一些事。

這纔回過頭,將那盛晨叫到身邊,不忘認真囑咐道:“交代的事,都記牢了吧?”

盛晨從十四歲起,先是做礦工,此後又自學,漸漸的在棲霞商行裡嶄露頭角。

甚至因爲自學了一些識文斷字和算術之後,還擔任了一段時間賬房,此後,他似乎還不甘心,卻又自考進了礦業學堂,此後,一直擔任棲霞商行旗下的礦山和冶煉的掌櫃迄今。

此番張安世教他去,他也是有所疑慮的,畢竟雖算不上功成名就,可在直隸這兒,他也算是如魚得水,待遇豐厚,在棲霞商行裡頭的地位也不低。

可張安世將他親自請來王府,喚他一聲先生,而後畢恭畢敬地請他幫這個忙,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宋王殿下禮數周到到了這樣的地步,若是不去考慮,那就真的不太禮貌了。

雖然宋王殿下沒有許諾什麼前程,可盛晨卻也心知肚明,這位宋王殿下,其他方面可能有所爭議,可對自己人,卻一向是照顧有加的。

只是……終究是出海,單憑這個,還不足以讓人直接捨得離家萬里。

真正讓盛晨動心的是……張安世他指明的幾處扶桑巨礦,若是當真照宋王殿下的指示,那麼單單這幾處,可以說是有史以來,天下第一的富礦了,這樣的富礦,一旦勘探採掘出來,是足以名垂青史的。

盛晨也是俗人,他一輩子和冶金以及開礦打交道,不知打理過多少的礦山。

可畢竟,這中原之地,曾經歷經了不知多少繁華和滄海桑田,卻也知曉,天下有數的金礦和銀礦,其實早已前人們給發現和採掘了,即便是有一些不爲人知的富礦,也必是採掘難度大,成本高的地方,做買賣嘛,講究的是成本和收益,沒有大利可圖,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動力。

如今,他想去試一試,或許……他真能在這千秋史筆上,留下一個名字。

當下,盛晨也不免露出幾分真摯之色道:“殿下放心,這對學生而言,乃是天下第一要緊的事,自然不敢忘了殿下的叮囑。”

張安世繼續叮囑道:“這幾處巨礦,都在那兩個小子的封地上,所以……你安心帶着人,勘探、開礦和冶煉即是,到了那兒,你雖非王府的長史,卻也絕不在這兩個王府的長史之下,但凡涉及到冶煉、礦產、運輸轉運等等的事宜,莫說是王府的長史,就算是那兩個小子,也不能干涉你!”

頓了一下,他接着道:“至於前期所需的資金,還有咱們新商行的名目,以及所需的人力,這些都不會擔心,我已命人,給新洲發了急報,那邊已預備了幾船的物資還有機械工具,隨時供應。除此之外,還有碼頭的建設,咱們這個新商行,也要費心。”

盛晨道:“殿下放心,學生絕不辜負殿下。”

張安世點點頭,嘆息道:“好生用命吧,家裡的事,本王會來照料。”

盛晨一一應下,又感謝了一番。

…………

另一邊,遠遠看到宋王的大駕來了,隨即便走。

乘輿裡頭,東宮的李昭訓可謂是五味雜陳。

她乃朝鮮國上貢的美女,隨即便隨手被朱棣賞去了東宮。

原本只是一個宮娥罷了,誰曉得,卻幸運的成爲了妃嬪。

當然,說是妃嬪卻是過了,論起來,她連妃嬪也算不上,她所幸運的,是給太子生下了幾個孩子。

在這東宮之中,她自然知曉自己是不可能和太子妃張氏相比的。

可理性歸理性,有時見張氏那般的派頭,還有張氏身邊的那兄弟呼風喚雨,再見朱瞻基這得了萬般寵愛,還是不免心裡嫉恨。

無數次,她心裡想象着自己乃是正妃張氏,朱瞻埈乃是嫡長孫,沉浸其中,真不知該有多美好。

可一旦回到了現實,她便又好像一下子,被拉扯到了地獄。

人的嫉妒心,有時總是沒有來由,越是這一份嫉妒掩藏在心裡,不敢吐露,無法發泄,時日一久,便積攢得越多。

此時,見那張安世的大駕遠去,竟也沒有過來招呼,心裡既鬆了口氣,卻又莫名之間,有幾分低落。

她不願面對張安世,是因爲對方的身份更高貴,論起來,她這小小昭訓,可能還需向張安世強顏歡笑。

可張安世畢竟是後輩,竟不來見禮,又令她不免有些惱恨。

想到自己要隨兒子遠去扶桑,自己在東宮經營的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不禁有些惆悵。

於是,他將朱瞻埈兩個孩子拉到了身邊來,隔着乘輦的珠簾,她抓着朱瞻埈的手,帶着幾分悽切道:“兒啊兒,你一定要爲我爭一口氣啊,即便你不如你的長兄,卻也不能比你的其他兄弟差,你平日裡好學上進,行事也很穩重,這一點,我極欣慰。因此,再怎樣,也不能連那兩個浪蕩子都及不上。”

朱瞻埈雖隔着珠簾,無法看清自己的母親現在的神色。

卻從這稍微有些冰涼的手,能察覺到自己母親的心境。

他定定神,寬慰道:“母親放心,不出三年,兒子便要教天下人所知,讓母親餘生寬心。。”

李氏收回了手,她沒有繼續再說下去,似乎朱瞻埈的回答,令她滿意了。

朱瞻埈道:“此番娘娘……倒是好意,特意請了父親,給我安排了一個長史,東宮此番賜予鄭王府的財物,又是最多,母親……”

李氏在乘輿之內,卻顯得格外的平靜,只輕描淡寫地道:“這只是最尋常的邀買人心的手腕罷了,你年紀也不小了,難道連這個也看不出?她這是想做賢妃,想教天下人都曉得她的好,是討你皇爺還有你父親的歡心。這些雕蟲小技,吾兒反而更要提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切莫被這些小恩小惠給收買了去。”

朱瞻埈聽罷,若有所思,口裡道:“母親說的是,細細想來,倒像我們是可憐人,受了施捨一般,反是娘娘她……教人交口稱讚,兒子會牢記母親的話的……”

乘輿中的李氏聽着,顯得滿意了,她下意識地捻起了手中的玉石佛珠子,似在祈禱什麼,卻又好像想起什麼,輕聲道:“命車駕出發吧,早一些離了這裡好,這二十年來,爲孃的爲了你們,在這裡,不知遭了多少的委屈……”

朱瞻埈道:“是,兒子這便去知會……”

…………

四個皇孫就藩,就京城而言,也是一樁不小的事。

畢竟,從前就藩海外的,要嘛是太祖高皇帝的諸子,要嘛就是當今皇帝陛下所出的趙王和漢王。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不是簡單的角色,在出海之前,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哪怕是小一輩的漢王和趙王,當初在靖難之役之中,也都是出彩的人物,最差的趙王,也曾鎮守北平,手握十萬精兵。

可對天下人而言,到了鄭王等這一代的皇孫,卻不同了,他們一直養於深宮之中,幾乎沒有經歷過其他的事務,年歲又輕,用老話叫做‘養於深宮婦人之手’,這般的人,能否在海外立足,卻也讓人牽腸掛肚。

尤其是那倭國,不少的海商,已從倭國的新政中嚐到了甜頭,雖是因爲叛亂而發生了中斷。

可如今,叛亂已經平息,朝廷冊封了藩王,卻也不知能否穩住局面,若是能穩住,衆多海商纔可從此牟利。

而一旦穩不住,就等於失掉了一塊巨大的肥肉,難免教人覺得可惜。

現如今,朝廷、藩王與海商,其實早已在不經意之間,通過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紐帶,聯繫在了一起,朝廷依靠宗法駕馭藩王,藩王需藉助海商來加強中原的聯絡,交換物產,纔可在海外立足。而海商卻又需仰仗朝廷的政策,才能放開手腳。

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使三方都蒙受巨大的損失。

因此,當日的商報,幾乎連續數篇,都是關乎於四皇孫就藩扶桑的文章,可見商賈們對於這四位皇孫就藩的關切,是到了何等的地步。

(本章完)

第442章 大功第67章 真相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478章 加官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591章 全完啦第44章 驚天動地第176章 陛下甦醒推薦一個朋友的網劇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443章 好大的陣仗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13章 賺翻了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49章 無雙國士第322章 秋後算賬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399章 有殺氣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416章 趙王有疾第255章 一鍋端第594章 出擊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224章 真相畢露第258章 冊封第524章 位極人臣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97章 捷報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4章 驚天動地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25章 才高八斗第157章 封侯第586章 分贓第80章 賜婚第450章 脫胎換骨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72章 戰功顯赫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288章 張安世出擊第251章 獻寶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57章 封侯第46章 殿前審問第133章 人物物證俱全第24章 重逢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2章 重新做人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579章 計劃的一部分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49章 亂世用重典第36章 褒獎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
第442章 大功第67章 真相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478章 加官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591章 全完啦第44章 驚天動地第176章 陛下甦醒推薦一個朋友的網劇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443章 好大的陣仗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13章 賺翻了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49章 無雙國士第322章 秋後算賬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399章 有殺氣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416章 趙王有疾第255章 一鍋端第594章 出擊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224章 真相畢露第258章 冊封第524章 位極人臣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97章 捷報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4章 驚天動地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25章 才高八斗第157章 封侯第586章 分贓第80章 賜婚第450章 脫胎換骨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72章 戰功顯赫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288章 張安世出擊第251章 獻寶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57章 封侯第46章 殿前審問第133章 人物物證俱全第24章 重逢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2章 重新做人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579章 計劃的一部分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49章 亂世用重典第36章 褒獎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