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普天同慶

第374章 普天同慶

張安世其實也知道。

他來到這個世上,這天下已有許多的改變。

或許那孫氏生下來的兒子,未必就如歷史上的明英宗一般,折騰出一個土木堡之變來。

可這樣的大事,張安世是不敢冒風險的!

朱瞻基雖然是他的外甥,可不客氣的說,他這外甥對於天下人而言,就是一個工具人。

因爲這個工具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是生下來的孩子,也關係到了天下人的福祉,冒不得任何的風險。

既然如此,那麼最好的辦法,還是將這孫氏排除出去,趁着這一切還未發生,先將張家的心思,扼殺在萌芽之中。

想到了這裡,張安世感慨地看了朱瞻基一眼,心裡不禁苦笑,隨即道:“瞻基啊瞻基,你可知道阿舅可是爲了你操碎了心。”

朱瞻基聽得一頭霧水,一臉狐疑地看着張安世。

張安世則又道:“將來你若是對阿舅不好,便真是狼心狗肺,豬狗不如了。”

朱瞻基道:“阿舅,伱爲何什麼都要管?”

張安世便道:“這是爲了你好。”

朱瞻基的腦子轉得何其快,立即就道:“可母妃說,她要管你,你總是不聽勸,母妃難道就不是爲了你好?”

張安世最恨的,就是朱瞻基每一次在他教訓朱瞻基的時候,這小傢伙總是能舉一反三。

這舉一反三的本事,這小子不用在學習上,卻偏用在擡槓上。

張安世便虎着臉道:“這不一樣,阿姐有我的睿智嗎?阿姐她終究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許多事看不清,她糊塗啊。”

張安世說完,不等朱瞻基要飛奔着去告狀,已是一把扯住他的袖子,朱瞻基一時掙脫不得。

張安世隨即嘿嘿笑道:“又去告阿舅的狀,你還有沒有良心了?好了,我們不要相鬥,不要教人看了笑話。”

朱瞻基便只好乖乖地點頭。

張安世這才放開了他的袖子,隨即嘆了口氣道:“阿舅近來心情可不好。”

“不好?”朱瞻基道:“這一次阿舅又惹了誰?”

張安世俊目一瞪,憤憤不平地道:“爲何是我惹了人,你卻不問是誰惹了我?”

朱瞻基抿抿嘴,只好道:“那是誰惹了阿舅?”

張安世便摸摸他的腦袋,卻發現他長高了許多,已經不似從前那般順手了,於是苦笑道:“哎……我預料要出大事。”

“大事?”朱瞻基疑惑地看着他。

張安世道:“修鐵路,你知道嗎?”

朱瞻基懵裡懵懂地點點頭道:“上一次隨皇爺爺一道去瞧過,怎麼啦,阿舅?”

“現在許多地方都要修了。”

朱瞻基更不解了,道:“阿舅修了,他們也修,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張安世搖頭道:“阿舅能做的事,他們是什麼東西,也配做嗎?”

這話一出,張安世生怕朱瞻基不理解,張安世便道:“修鐵路,可不只是修這樣簡單,所以我纔料定,可能要出事。”

“出什麼事?”

張安世幽幽地道:“可怕之處就在於,連阿舅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

朱瞻基道:“既然如此,阿舅還有什麼憂愁的,等出了事的再說。”

張安世挑眉道:“爲何?”

朱瞻基想了想道:“我讀書時,記的最清楚的一個典故,便是鄭伯克段於鄢,這鄭伯預料到要出事,非但沒有擔心,反而縱容這件事發生,只是自己卻在暗中做好萬全的準備。等到事發之後,再出來收拾殘局。”

張安世詫異地看着朱瞻基道:“你這小子,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朱瞻基微微一笑,顯出了幾分得意,只是他畢竟還小,這笑容顯得幼嫩,道:“我如何不知道?皇爺爺可是成日指教我的,其中他有一句話,令我最是記憶猶新。”

張安世更加詫異起來,他不知道朱棣到底給這傢伙充塞了什麼思想。

於是他道:“你說我聽聽。”

朱瞻基道:“不要做善戰者。”

張安世古怪地道:“我沒聽明白。”

朱瞻基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就是說,一個真正擅長戰爭之人,是不會讓人察覺到他的本領的,因爲戰爭還未發生,就已被他消弭於無形了。”

“這樣的人,固然很有本領,且高瞻遠矚,可縱他有再大的本事,人們也見識不到他的手段,反而人們去輕視他,覺得他所做的事,不過爾爾,人人都覺得這樣的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朱瞻基笑嘻嘻地繼續看着張安世,道:“爲將之人,當效白起、韓信,立不世功,靜候天下有變,乘機而動,揮師百萬,勢如破竹,使這天下之間都無敵手,於是,天下人才會讚頌他,在他的淫威之下瑟瑟發抖,自此彪炳史冊,人人敬仰。”

“阿舅既然會修鐵路,可在天下人看來,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事,不就是把鐵疙瘩鋪在道路上嗎?這其實和善戰者沒有什麼分別,大家不會覺得阿舅有什麼了不起的。若是此時,阿舅站出來,對別人說,這鐵路只有阿舅修得,大家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對阿舅冷嘲熱諷,覺得阿舅不過是藉此想要邀功。與其如此,阿舅不如效白起和韓信這樣的人,潛伏爪牙,等待時機呢?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再收拾殘局。”

張安世聽得瞠目結舌,不禁道:“瞻基類我。你是怎樣想到這些的?”

“這很容易。”朱瞻基道:“若是修鐵路這樣容易,那麼爲何天下間,是阿舅先修出來?既然修鐵路不易,可許多人見阿舅成功,自然不免想要躍躍欲試,阿舅既然憂心忡忡,必然這其中肯定有許多的隱情,天下最熟知鐵路的人莫過於阿舅了,阿舅說他們要出岔子,那麼必定會出岔子。”

“我若是阿舅,我便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

張安世苦笑道:“可若是這樣,我擔心……真會鬧出天大的亂子。”

朱瞻基搖頭道:“若是有亂子,尚且還好收拾。阿舅,這天下,你可知最怕的是什麼嗎?”

張安世顯得驚奇起來,這傢伙還這麼小,這腦子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於是道:“你說我聽聽。”

朱瞻基道:“最害怕的是人心思亂,漂浮不定!人不吃眼前虧,不見了棺材,是不會落淚的。若阿舅阻止了他們,他們非但不會感激阿舅,反而會憎恨阿舅,到時……只怕惹出來的就是更大的事端。”

張安世皺眉道:“話雖如此……不對,你這都是哪裡來的歪理?”

朱瞻基將下巴微微擡高,驕傲地道:“這是帝王之術,是皇爺爺教我的。怎麼,阿舅說這是歪理?”

張安世頓時肅然起敬,忙道:“我說怎麼這樣有道理,原來竟是陛下言傳身教。陛下真是深不可測,一下子便將治天下的道理統統闡述清楚了。你皇爺爺還教你什麼?”

朱瞻基道:“這可不能隨意對阿舅說的。”

張安世咬牙切齒,想說點什麼,卻陡然發現,此時的朱瞻基,已長大了。

他決心採用懷柔的策略,含笑道:“這麼說來,阿舅現在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幹,是對的?”

朱瞻基篤定地道:“對。”

張安世又道:“好,我拿筆記下,以後若是真出了天大的事,這便是你教的。”

朱瞻基方纔還志得意滿,沉浸在第一次令阿舅啞口無言的喜悅之中,此時臉色卻是微微一變。

卻見張安世已是認真地去做筆錄了。

……

各省似乎都開始蠢蠢欲動。

其中最先有所動作的,竟是江西布政使司。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江西乃是魚米之鄉,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其二,便是此地的士紳極多,此時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這江西幾乎可以算是半個京城,在這裡做父母官,並不會比在京城做父母官容易。

因爲你永遠無法保證,隨便哪一個村落裡,就可能有某個子弟在京城擔任官職。

正因如此,此地的讀書人多,士紳更多,且影響極大。

幾乎京城這邊鐵路的事一出來,便立即有京中的人修書送達江西各地。

許多人早已提前收到了消息。

大抵的情況就是,鐵路這東西,別看耗資巨大,可帶來的收益卻是巨大……

很快,江西布政使徐奇,便得知了消息,他已收到了不少自京城來的書信了。

當下,這徐奇也振奮精神。

徐奇從前乃是戶部都給事中,此後升任廣東右布政使,兩年之後,又升江西左布政使,如今已算是封疆大吏,主掌江西大小政務。

既是戶部出身,他自信自己對錢糧的事還是精通的。而且朝中又有不少公卿修書,關心江西的軍民百姓,希望能夠促成鐵路修建,澤惠江西。而徐奇與他們可謂是一拍即合,自然也巴不得,在直隸之後,修建鐵路,得一樁實打實的政績。

大抵的鐵路修築情況,他已心裡有數了,不就是借錢修路嗎?

這個他熟,在戶部的時候,許多時候錢糧也都是東挪西借的,賬目的事,好辦。

於是他立即召來了本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會晤,又命各知府以及諸縣令來見。

徐奇的行動很迅速,只短短半月多的功夫,便擬定了一個章程,呈送朝廷。

江西這邊的情形,總是能得到朝中大力支持的。

畢竟此時的永樂朝,無論是文淵閣還是六部亦或者是廟堂中的百官,江西籍的大臣幾乎都佔據了半數。

當下,朝廷立即下發了批文,准許江西設鐵路司。

徐奇也不遑多讓,爲表決心,親自兼任這鐵路司的大使,而後發行公債,籌措鐵路的修建。

又過十數日,一份更詳盡的奏請,送到了朝中。

很快,張安世與楊溥被召入宮中覲見。

等張安世二人抵達文樓的時候,卻發現,朱棣端坐,文淵閣諸學士和六部尚書、侍郎都已肅立。

此時,朱棣看着張安世,點了點案牘道:“張卿不必多禮,這奏疏,張卿與楊卿都看看。”

張安世很乾脆,等宦官將奏疏送到他的面前,細細一看,卻是一份詳細的修建鐵路的章程。

其中要修通的,乃是南昌府至九江府的鐵路。

九江乃通衢之地,而南昌府乃布政使司的治所,亦是天下有數的大邑,此二處若是能鐵路聯通,其意義不在太平府之下。

而且其中如何發公債,如何招募人力,如何引商賈修建鋼鐵作坊,又如何讓人探勘附近的鐵礦和煤礦,教人開採。

可謂是詳詳細細!

張安世認真看過後,他不得不欽佩,這位布政使,確實是有本事的。

奏疏裡所有的事,都考慮得十分周密,連張安世也不曾想到的事,這徐奇都已考慮到了。

難得可貴的是,裡頭每一筆賬,這徐奇竟也進行了估算。

可見……此事是反覆推敲出來,絕不是一拍腦門的結果。

張安世細細看了兩遍後,並沒說什麼。

楊溥那邊,也已細細地看過,亦默然無語。

朱棣便道:“張卿,楊卿,你看此奏可有什麼不周之處?”

張安世道:“十分周密,臣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朱棣看向楊溥,楊溥想了想道:“確實精細,難以挑剔。”

二人的話音落下。

一下子,所有人都長長地鬆了口氣。

一旁的禮部尚書劉觀笑起來,道:“陛下,徐奇此人,乃是能吏。他在戶部其間,便以精幹著稱。此後任廣東右布政使司時,也是政績卓著。而後主政江西,亦是官聲人望俱佳。臣見了他的章程,也不禁爲之拍案叫好,這天下第二條鐵路,看來就要落在江西了。”

朱棣也釋然一笑,道:“諸卿都這樣說了,朕也可以放下一些心了。不過這徐奇,確實是個人才,朕瞭解他的一些過往,確實堪稱能吏部。既如此,那就明發旨意,教他籌建便是了。”

殿中許多人輕鬆起來。

這鐵路確實利國利民,一旦建起來,便有無窮好處。

最緊要的是,修建這鐵路的徐奇,也是大家滿意的人選。

此公……爲人不錯,許多人都對他有印象。

何況現在連張安世和楊溥都挑不出毛病,那麼事情就更加大有可爲了。

劉觀此時更是笑着道:“陛下,只要江西這邊鐵路貫通,到時這江西的鐵路便可推行各布政使司,從此造福天下。”

他紅光滿面,作爲主持鐵路的大臣,此時自是覺得自己的腰桿子硬了許多。

朱棣自是龍顏大悅,又與諸臣議了一陣。

對朱棣而言,他對此也懷有巨大的憧憬,因此談興很濃。

到了正午,朱棣才放衆臣散去。

張安世與楊溥一道出的宮。

楊溥邊走邊皺着眉,不說話。

張安世看他一眼道:“怎麼不吭聲?”

楊溥便道:“這徐奇,確實是能吏,短短時日,能有這樣的章程,只怕是下官,也遠遠不如。此公雷厲風行,以我之見,這鐵路可能還真能修成。”

張安世微微笑道:“若能修成,也算是好事。”

“可下官……”楊溥猶豫了片刻,臉上浮出幾分憂心忡忡之色,道:“卻又總覺得……好像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張安世道:“怎麼,你想到了什麼?”

楊溥搖着頭,苦笑道:“就是因爲這章程實在完美無缺,幾乎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反而讓下官擔心。”

張安世大笑:“不要杞人憂天了,管他呢,你顧好直隸的鐵路便是了。”

“是。”

…………

文淵閣內,喜氣洋洋。

胡廣今日的話頭很多,最重要的是,連一向沉默寡言的金幼孜,今日竟也難得露出了喜色。

雖然解縉去了爪哇,可如今文淵閣內,除楊榮之外,胡廣和金幼孜俱都是江西人,此時家鄉父老可以得鐵路之便,軍民百姓又可藉助這鐵路能如這直隸一般,得以安居樂業,對於他們而言,實乃萬幸。

胡廣興匆匆地尋到了楊榮,喜不自勝地道:“楊公,徐奇此人,我看很好,我一直觀察此人,此人確是人才。”

楊榮微笑道:“胡公可很少這樣誇讚別人。”

胡廣不吝誇讚地道:“這是當然,實是此人厲害,聽聞他在戶部的時候,就行事周密。在廣東……亦是……疏通了珠江,實可謂是地方封疆大吏之中的翹楚。”

楊榮只笑了笑,卻是沒吭聲。

胡廣從他的神色似感受到了一點不一樣,想了一下,便道:“楊公不高興?莫不是以爲福建布政使司不曾修這鐵路,楊公自覺地對不住家鄉父老吧?”

楊榮卻是道:“我寧願家鄉父老們多等一等,也不敢讓他們爭這天下之先。”

胡廣臉色微變,挑眉道:“你這是妒忌。”

楊榮道:“我這是謹慎。我總覺得……”

“好了。”

楊榮後面的話還沒說完,胡廣便急忙打斷了,隨即道:“楊公不要多言了,你這烏鴉嘴,總是說喪氣話,若是再被你言中什麼,怎麼,你還要將我江西父老都給害死?”

……………………

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157章 封侯第326章 反殺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57章 好聖孫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429章 他們都是自願的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145章 喜報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417章 說最軟的話 做最狠的事第522章 賺瘋了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2章 重新做人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36章 替罪羊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304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226章 大殺器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23章 出入宮禁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398章 朕誅之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42章 京城三兇第497章 秘密武器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512章 遺詔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562章 殺手鐗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597章 賜宴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226章 大殺器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367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254章 人間至寶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34章 大禮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18章 悟道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41章 聖駕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335章 開太平第602章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52章 人才啊
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157章 封侯第326章 反殺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57章 好聖孫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429章 他們都是自願的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145章 喜報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417章 說最軟的話 做最狠的事第522章 賺瘋了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2章 重新做人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36章 替罪羊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304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226章 大殺器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23章 出入宮禁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398章 朕誅之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42章 京城三兇第497章 秘密武器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512章 遺詔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562章 殺手鐗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597章 賜宴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226章 大殺器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367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333章 殺人誅心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254章 人間至寶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34章 大禮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18章 悟道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41章 聖駕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335章 開太平第602章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52章 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