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龍顏震怒

朱棣感慨着。

似乎對於這幾個孫兒即將的遠行,帶着萬般的不捨。

所謂的天子,雖是號稱孤家寡人,實則終究還是人,但凡是人,就免不得有喜怒哀樂。

此時,張安世恍惚之間,只覺得眼前坐在自己面前的不再是那威名赫赫的永樂天子,也不是那殺氣十足,總教自己害怕的大明皇帝,而只是一個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老人罷了。

朱棣眼角的皺紋,褶皺愈盛,他繼續感慨道:“張卿,朕就將他們託付給你了,無論如何,護佑他們吧。”

張安世正要答應。

卻聽朱瞻埈道:“皇爺,孫臣已年長了,阿舅平日裡既要輔佐皇爺爺和父親,又要顧着新洲,孫臣不敢勞煩阿舅,還是讓孫臣自個兒來處置藩國事務吧。”

此言一出,頓時讓這家宴中的溫情,一下子蕩然無存。

這些話,聽上去十分得體,擔心自己舅舅辛勞,本也無可厚非。

可坐在這裡的,豈有一個是善茬的?哪怕是年紀最小的朱瞻墡,身爲皇孫,也深諳這話裡的話外音。

很明顯,朱瞻埈對於張安世並不放心,此番他前往藩鎮就藩,一方面是自認自己年長,又對自己的才能頗爲認可。而另一方面,也害怕張安世對他進行操縱。

終究朱瞻埈不是太子妃張氏所生,雖然名義上,張安世是他的舅舅,可實際上,張安世其實和他無一分半點的血緣關係,更別說從小也並沒有感情基礎。

在朱瞻埈看來,在東宮裡,自己是所謂的庶子,本就處處要低三下四,如今好不容易成年,即將前往藩國,若是皇爺爺再給張安世這個阿舅干涉自己的權力,且處處指導,那還有什麼意思?這個阿舅是有私心的,自己如何能完全信賴?

故而,眼下必須堅定地回絕,也只有如此,將來纔可讓自己少了一個緊箍咒。

自然,他也絕不敢當着皇爺爺的面,說什麼虎狼之詞,這才小心翼翼,斟字酌句,說出這麼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即保持着面上的和睦,又表明自己堅決的態度。

朱棣眯着眼,微微抿了抿脣,凝視着朱瞻埈,神色間似在衡量着什麼。

坐在一旁的朱高熾,臉色也微微有些不好看。

而朱瞻墉和朱瞻墡這兩個沒良心的,卻似乎很樂於見着自己的阿舅吃癟,居然面上掛着笑意。彷彿在說,阿舅也有吃癟的時候。

倒是那與朱瞻埈同母所出的朱瞻垠,頗有幾分擔心的樣子,定定地看着自己的二兄。

張安世有些尷尬,忙是低頭去喝水酒,掩飾着自己。

良久,朱棣才慢悠悠地開口,道:“是嗎?這是你的主意?”

聲音不輕不重,就像說着一件稀鬆平常之事。

可此言一出,朱瞻埈嚇了一跳,臉上掠過一絲驚恐。

很顯然,皇爺爺突然問出這番話,直接令朱瞻埈爲之膽寒。

他料到的是,自己是陛下的孫兒,既是孫兒,此時又要準備就藩,就在這離別之際,自己即便拒絕了這‘好意’,皇爺爺也絕不會責怪。

可他百密一疏,卻沒想到,對於自己的皇爺爺而言,他的思維方式,卻是超出了朱瞻埈的預料之外。

朱棣當然不會怪罪自己的孫兒,可朱瞻埈的這番話,卻令朱棣生出了警惕之心。

他這番話的意思是,這是不是你自己的主意?又或者是,有人教授了你什麼?

而居住在東宮的朱瞻埈,又有誰能教授他什麼呢?

那些教授他們讀書寫字的師傅們,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爲教授皇孫們的學者們,絕不只教授他朱瞻埈一人,也不可能對朱瞻埈有格外的偏向,他們沒有這樣的膽子,也絕不會有這樣的意願。

而至於那些宦官和宮娥,顯然可能性也不大,一羣伺候人的玩意兒,許多人大字不識,指望他們能說出什麼話來,還能讓朱瞻埈接受,這種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朱棣顯然幾乎是指着朱瞻埈的鼻子問,這是不是你的母妃李氏,在背後從中作梗?

因此,這朱瞻埈一聽這話,驟然之間,便開始汗流浹背起來,他捏了捏已經生出冷汗的手心,努力地穩住心神,戰戰兢兢地道:“這是孫臣自己的念頭,孫臣……只是心疼阿舅……”

朱棣勾脣,笑了起來。

張安世端坐一旁,看了朱棣一眼。

他是清楚朱棣的。

如果朱瞻埈這個時候趕緊認錯,那麼朱棣也不會在繼續過問這件事,畢竟……他不會跟一個孩子一般見識。

可偏偏,朱瞻埈下意識的繼續狡辯,卻實在犯了大忌。

此等狡辯,也就是坊間戲文裡強詞奪理的水平,到了朱棣這樣層次的人,拿這一套來狡辯,幾乎等於是在侮辱朱棣的智商。

這朱棣一笑,卻顯然是動了真怒。

張安世倒不想鬧得不高興,於是忙道:“陛下,算了,瞻埈年紀還小呢,臣小時候,可比他還糊塗呢!”

朱棣冷笑一聲,道:“小小年紀就如此,大了更了不得了。”

這話裡的嘲弄意味十足。

不過也不知是不是張安世的勸說起了效果,朱棣面色雖冷,卻道:“你既不必張卿家來護佑你,那也一切由你,朕已敕封你爲鄭王,那這鄭國的事,自是由你自己拿主意。”

朱瞻埈心驚膽跳之下,終於長長地鬆了口氣,叩首道:“孫臣謝皇爺恩典。”

朱棣卻又道:“你的母妃……可是李昭訓?”

朱瞻埈打了個哆嗦,道:“是……是……”

太子的妻妾,亦有不同的等級,譬如有正妃,也有側妃,除此之外,還有嬪等等,在這之下,則是奉儀、昭訓、承徽、良媛、良娣等等封號。

歷來母以子貴,而這李氏,爲太子生下了朱瞻埈和朱瞻垠兩個兒子,照理來說,即便不能升爲側妃,至少也可升格爲嬪的,偏偏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昭訓,可見在此之前,她的地位有多低下。(前面說到李氏是側妃,現已改爲昭訓)

朱棣只吁了口氣,道:“她身子如何?”

朱瞻埈道:“尚……尚好……”

朱棣道:“她的兩個兒子,都即將要去扶桑就藩,只怕到時她心裡也惦念的很,不妨如此,朕就開恩,準其出東宮,隨你們兄弟二人,往扶桑奉養,頤養天年吧。”

朱棣說着,側目看了朱高熾一眼,朱高熾端坐不動。

而朱瞻埈卻是一下子五味雜陳起來,按理來說,前往藩鎮奉養,本是恩典,可一般這種情況,往往是父親死了之後,纔會恩准的。

在父親尚在的情況,帶去藩國,這幾乎等同於是流放了,這也意味着,此番去國,在大明,再不會有人和他們兄弟二人有什麼瓜葛,也不會有人在皇帝,亦或者是太子身邊,爲他們兄弟二人說話。

可眼下皇爺爺做的這個決定,分明是對他們的母親滋生出了警惕之心。

他心下沉了沉,卻也只好道:“孫臣……謝皇爺恩典。”

朱棣只虛擡了手,淡淡道:“好了,朕乏了,爾等……下去吧,後日便是黃道吉日……”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露出疲憊的樣子。

朱高熾在此時,慌忙起身,帶着張安世和衆子道:“臣等告退。”

…………

“哈哈……哈哈……”

朱瞻墉與朱瞻墡二人,幾乎笑得東倒西歪,毫無皇子風範。

他們倆,可不就是心情太樂呵了?

從殿中出來,出了宮的張安世,瞪了他們一眼,一臉怒色道:“笑個什麼,沒良心的東西。”

朱瞻墉見張安世當真發怒了,便立即露出楚楚可憐的樣子,道:“阿……阿舅……不笑了,我不笑了……”

張安世道:“哎,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可憐我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滿溝渠。”

“阿舅……別說啦,別說啦,你的話帶着酸味。”朱瞻墉道:“阿舅再這樣,我可又憋不住要笑了。”

張安世揮揮手,道:“你們兩個傢伙,可要爭氣,瞧一瞧人家的孩子,瞻埈那小子,雖是不識好人心,可至少聽說他功課做的好,平日裡也老實,再瞧一瞧你們兩個,哎……我可憐的姐姐啊,生下來的東西是一個不如一個,愁死人了。”

朱瞻墉嘟了嘟嘴道:“待會兒我和母妃說……”

朱瞻墡則是狗腿地道:“阿舅,我沒笑你。”

張安世接着道:“你們馬上就要就藩了,到時阿姐不知該有多傷心呢。虧你們現在笑得出來,真是沒心沒肺的東西!”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道:“也罷,這兩日,你們的阿舅卻是有的忙了,少不得……要給你們定下一個章程,好教你們將來就藩之後,有好日子過。”

“章程?”朱瞻墉眨了眨眼睛道:“阿舅,我們要的不是章程,倒不如阿舅,多給一些銀子我們更痛快。”

張安世冷笑道:“你放心,你們不會缺銀子的,倒是阿舅,還指望着從你們那兒打一點秋風呢。銀子現在是小事,眼下緊要的,卻是教你們怎麼把銀子花好。”

說着,揮揮手,邊走邊道:“走了,明日再來看你們。”

說罷,頭也不回地登上了前來接駕的車馬。

到了次日傍晚,張安世果然到了東宮。

老遠的,便從太子妃張氏的寢殿裡,聽到一些悲傷的聲音,無非是一些母親千叮萬囑的話。

張安世進去,行了個禮。

卻見張氏此時眼淚婆娑,她見張安世來了,便收了眼淚,淚眼汪汪的,似乎有什麼話要和張安世說,揮揮手,讓跪在腳下的朱瞻墉和朱瞻墡下去。

二人此時也耷拉着腦袋,面上全無了沒心沒肺的樣子,似乎也哭過了,面上還殘着些許的淚痕。

待二人一走,張氏嘆息道:“嫁入這裡,既是天幸,又不知是不是不幸,孩子還這樣小。”

張安世寬慰道:“阿姐,都不小了,不說其他,這瞻墉的孩子都要生了……”

張氏道:“你不要總是我說一句,你便非要頂一句。”

“噢,噢。”張安世忙是點頭。

張氏又道:“東宮這邊,都預備的差不多了,你……你那兒也要有所預備,扶桑那兒……即便真如何好,也遠不如家裡,這藩國的事,我是婦道人家,也不甚懂,你這個做阿舅的,卻要想的周到一些。”

張安世道:“阿姐放心吧,我都準備好了,保管他們兩個,將來必比其他的藩王快活無數倍。”

張氏瞪着他道:“你少來油嘴滑舌,我只望他們平平安安,快活有何用?”

張安世忙移開話題,道:“阿姐,那李昭訓,也要去扶桑了吧。”

張氏此時平靜下來,淡淡道:“正在準備呢。”

張安世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道:“幸賴陛下聖明,不然,我瞧着這李昭訓,不是省油的燈……”

張氏端坐下,輕輕呷了口茶,卻道:“但凡是在宮裡頭的人,有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張安世被這一句話,直接給懟住了。

便悻悻然地道:“阿姐,其實這事兒,我面子倒沒什麼損失,就是擔心……”

張氏卻是笑了,道:“擔心?你擔心什麼?我怎瞧着,你這是挑唆着什麼。”

“不敢,不敢。”張安世忙道。

張氏隨即道:“你一定在想,那朱瞻埈如此,定是她的母妃挑唆的吧?哎……你啊……倒是猜對了,你也不想想,你的阿姐,乃是東宮正妃,將來更要母儀天下的人,自己的孩子朱瞻基,將來更要克繼大統,還有你這麼一個兄弟,這東宮各院的妃嬪們,哪一個不是又嫉又恨?”

“這就是人心,一個人十全十美,怎會不教人記恨的?只不過,有的人面上能顯得親暱和恭順,處處小心,不敢表露。而有的人,藏匿不住,不免露出一些馬腳罷了。安世,人在世上,就是如此,有苦總有樂,你既要曉得別人的心思,不要被人輕易矇騙過去,自然也要曉得,這世上一張張的面孔,藏着什麼樣的心思。”

“教你知曉別人的居心,不是讓你因此而生出憎恨,非要覬覦別人的心思之後,因而生出憤恨和殺念,倘若如此,這天底下的人,你殺的完嗎?有了洞察之心,只是教你能夠隨時警醒自己,不要被身邊的人輕易用語言或者諂媚迷惑,使自己不知天高地厚。”

“這世上,能洞察人心的人不少,可洞察人心之後,反而能平和淡然的,卻是少之又少,世上有許多人,倒也聰敏,總能猜測別人的心思,卻正因爲有此智識,反是陷入了偏執,總覺得人心如此可畏,因而越發的陰險毒辣,卻渾然不知,他越發如此的時候,反而……真正貽害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了。”

“你方纔教我小心,實則這些年來,下頭那些人的心思,我何嘗不知曉。可既知曉了他們的心思,卻反而能平靜以對了,你道是爲何?”

張安世沒料到,阿姐竟要和自己講起了大道理,便道:“阿姐你說罷,別賣關子,咱們是姐弟,我又不是來聽書的。”

張氏抿嘴,面上越發的平和了:“這是因爲,真正能成大事,能高於衆的人,往往需有容人之量,一些些許的小事,不必計較在心上,只要這上上下下的人,不礙着我的正事便是。”

張安世道:“阿姐的正經事是什麼?”

張氏道:“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這就誇大了。我啊,一介婦人,能有什麼事呢?身邊永遠緊要的,不過是太子,是幾個孩兒,是你這個兄弟!只要不要真正妨害到你們身上,其他的人,都可以裝糊塗,也都可以寬仁去對待,可若是令自己着緊的人和事不能安生了,那麼……”

張氏侃侃而談,十分平靜,卻在此處,語氣頗有幾分高亢,道:“那麼大明的太子妃,也不是柔弱可欺。”

張安世訕訕笑道:“哎……阿姐……和我一樣,我平日也是如此。”

張氏道:“至於你方纔說的李昭訓,她是婦人,卻太愚蠢了,跟這樣的人,不能一般見識。你啊……你休要將昨日的事掛在嘴邊,一家人……終究是一家人,我們張家現在到這個地步,做人做事,只要不觸犯到根本,那麼就不妨要敞亮一些,很多時候,我們姐弟行事,不是做給自己,而是給別人看的,知曉了嗎?”

張安世忙道:“是,是。”

張氏道:“朱瞻墉和朱瞻垠兩個兄弟,雖非我的骨肉,可論起來,終究也是皇孫,他們見了本宮,還是要叫一聲母親的,衝着這個,你可別給他們使壞。”

張安世忙道:“不敢,不敢。”

張氏隨即又喚道:“來人。”

不一會,便有宦官躡手躡腳進來道:“娘娘有何吩咐?”

張氏道:“叮囑下去的禮,可準備好了嗎?李昭訓身子不好,此番隨子就藩,怕也不易,要多帶一些藥,既是盡了我這做姐姐的心意,也是教她沿途能夠周全。”

“娘娘,都預備好了。”

“送去吧。”張氏道:“夜裡我去看她。”

“喏。”

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493章 震驚第307章 至寶第113章 賺翻了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165章 真相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57章 封侯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33章 人物物證俱全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36章 蓋世之功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473章 殺無赦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493章 震驚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59章 寶貝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386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87章 起死回生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515章 後發制人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600章 大發現第207章 舅甥一家親第255章 一鍋端第391章 狼心狗肺兩章送到,求月票!第362章 一鍋端第101章 榜首第24章 重逢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545章 族滅第176章 陛下甦醒第601章 獻禮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173章 完蛋了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56章 皇孫餓了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05章 破釜沉舟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94章 出擊第37章 皇孫的煩惱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40章 獻策第16章 凶神惡煞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506章 雙喜臨門第514章 帝心難測第398章 朕誅之第44章 驚天動地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64章 寶貝推薦一個朋友的網劇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554章 龍顏震怒第149章 大賺特賺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96章 雙喜臨門第574章 喜臨門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285章 擋我者死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208章 聖孫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173章 完蛋了第466章 喪盡天良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51章 我心善第259章 國公第35章 如獲至寶
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493章 震驚第307章 至寶第113章 賺翻了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165章 真相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57章 封侯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33章 人物物證俱全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36章 蓋世之功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473章 殺無赦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493章 震驚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59章 寶貝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386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87章 起死回生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515章 後發制人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600章 大發現第207章 舅甥一家親第255章 一鍋端第391章 狼心狗肺兩章送到,求月票!第362章 一鍋端第101章 榜首第24章 重逢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545章 族滅第176章 陛下甦醒第601章 獻禮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173章 完蛋了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56章 皇孫餓了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05章 破釜沉舟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94章 出擊第37章 皇孫的煩惱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40章 獻策第16章 凶神惡煞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506章 雙喜臨門第514章 帝心難測第398章 朕誅之第44章 驚天動地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64章 寶貝推薦一個朋友的網劇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554章 龍顏震怒第149章 大賺特賺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96章 雙喜臨門第574章 喜臨門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285章 擋我者死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208章 聖孫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173章 完蛋了第466章 喪盡天良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51章 我心善第259章 國公第35章 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