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降橫財

在所有人的認知之中。

這安南和其他的蠻荒之地沒有什麼不同。

充其量就是一個小號的北元罷了。

居然有兩百萬多石糧,實在難以想象。

而大明對於安南的認知,其實還停留在幾百年之前。

倒是頗有一些像是漢朝人對江南的印象。

漢朝時的江南,因爲那裡丘陵和山巒衆多,再加上到處都是水,北方人進入南方之後,往往無法適應環境。

再加上那個時候生產力低下,江南沒有得到開發,因此,人們對於江南的印象更多停留在蠻荒的概念,而當時的產糧區域,主要是在關中和關東的平原。

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即是如此。

可隨着生產力的增加,南方開始進入了大開發之後,再加上幾次北方南渡,大量的北方漢人進入南方,新的農業技術得到了應用,這江南就成了魚米之鄉,糧產量直接反超北方。

安南也是如此,在當初中央王朝統治交趾四郡的時候,這裡是以荒蕪而聞名。

在宋朝的時候,安南、占城、真臘也盛產稻米,可由於耕作粗放,無灌溉設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長,所以糧產量較低。

可隨着安南等地逐漸安定,吸收了一部分北方的灌溉和開墾技術之後,憑藉着優良的地理環境以及肥沃的土地,安南糧產量高的驚人。

“這……這些糧哪裡來的?”朱高熾先是大驚。他在戶部,大抵知道,朝廷每年能收上來的糧,大致也在一千萬石上下,一個安南,竟有兩百三十萬石,這已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了。

張安世看一眼朱棣。

朱棣道:“張安世說罷。”

張安世這才道:“安南盛產稻米,有四成的土地,可產兩季稻,而有六成的土地,可產三季稻。”

此言一出,衆臣譁然。

三季稻是什麼概念?就是一年可收割三次!

同樣一畝地,你春天播種秋天收割,人家卻可一個季節就收割一次,這產量……等於直接翻了三倍。

在大明,比較肥沃的土地,也至多隻能收割兩季,而這幾乎已經是極限了。

只見張安世又道:“何況……從這奏報上來看,安南雖然山地衆多,可國中南北……都有一處平原,其稻田的規模,絕不下於南直隸。”

朱高熾驚異地道:“南直隸耕地乃天下之最,這安南竟比南直隸還多?”

“還多三成。”張安世道:“這還只是保守的估計,畢竟這是安南陳朝陳睿宗時期,攻佔了占城國,一統安南南北之後的耕地記錄,這些年……怕也有一些土地被開發了出來。”

張安世怕自家姐夫不信,又道:“此次,我們進兵速度極快,拿下升龍的時候,這安南的糧倉統統都是滿的,若是照他們自己的計算,其實每年能上繳的田賦,在一百九十萬石上下。”

每年……一百九十萬石。

“比南直隸還多?”

這南直隸……在明朝的時候,規模比許多行省要大的多,相當於後世江蘇加上上海,再加上安徽的人口和麪積。

每年朝廷能在此徵收到的糧,比號稱魚米之鄉的江西和浙江加起來還要多的多,可謂是天下之冠。

可現在,南直隸的糧賦卻還不如安南呢!

在古代,糧食就代表了人口,也代表了稅賦,是國力的象徵。

雖然真實的國力,未必只靠糧食來計算。可至少這安南,可是憑藉着超高的糧產量,號稱小中華,別名西洋小霸王,各種欺負西洋諸國。(明朝西洋指代東南亞。)

朱棣看着羣臣驚歎,一個個露出不可思議之色。

尤其是太子朱高熾,頗爲震驚的模樣。

他當然知道,太子這一年來,管着戶部,爲了錢糧的事,每天焦頭爛額。

朱棣心下暗喜,卻故作沉穩地道:“繼續念。”

張安世便道:“除此之外,還得銀一百三十二萬兩,其餘珍寶,不計其數,尤其是以香料等名貴之物,更有九百四十七石,這些香料若是賣出去,哪怕價格低廉一些,只怕純利百萬兩也不在話下。至於其他土地、人丁,暫且就不計了。”

單單真金白銀和香料,就可價值兩百萬。

朱棣樂了,道:“這安南竟是富庶如此,真令朕沒有想到……”

朱棣看向那陳繼:“陳卿家口口聲聲說勞民傷財,是嗎?”

陳繼其實也是硬着頭皮在硬頂着罷了,可細細思量,解縉說的對,這個時候,自己若是不能‘從一而終’,反而就顯得自己首鼠兩端了。

於是他道:“陛下,歷來征伐,本就是勞民傷財,臣只是關心百姓疾苦而已。”

朱棣居然點頭:“陳卿家說的對。”

“啊……”

許多人便都不可思議地看着朱棣。

其實這一次繳獲雖多,可翰林們未必心喜。

只有太子朱高煦和楊榮幾個,方纔覺得大大緩解了身上的壓力和重擔。

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些銀子又不是給自己的,終究屬於國庫。

而戰爭造成的後果,卻是天下的臣民來承擔!

因此,如陳繼這樣的人,自然不可能高興得起來。

朱棣道:“既然勞師動衆,難免會勞民傷財,那麼……就撤回徵安南的大軍吧,朕思來想去,陳卿說的對。”

陳繼:“……”

朱棣又接着道:“這些銀子和錢糧……是商行打下來的,自然而然也屬於商行,以後這西洋,朕也絕不會勞師動衆了,一切讓商行來辦就是了。”

“……”

這一下子……真是捅了馬蜂窩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說實話,這很缺德。

既然這麼多的糧食、白銀還有香料,都他孃的和國庫無關,陛下伱跑來這裡炫耀做什麼?

再者,朝廷不徵發大軍,讓商行來幹,還不是左手倒了右手?戰爭一樣需要民夫,只不過從以前的徵用,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僱傭罷了。

照樣對於地方上的生產會造成破壞。

陳繼自是跟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一樣的,便皺眉道:“陛下……這……”

只是還不等陳繼說出反駁的話,朱棣便突然大怒:“這什麼?朕發大軍徵安南,你說勞民傷財。可朕告訴你,安南土地肥沃,能帶來大量的錢糧收益,你卻又覺得這對國家無益。”

“現如今,朕索性讓商行去辦理此事,你還有什麼話說?這樣說來……朕什麼都不幹,像菩薩一樣由着你們供着,纔可以嗎?”

陳繼道:“臣萬死,臣只是……認爲……若如此,豈不滋長了商行的氣焰嗎?”

“我大明曆來輕商,且君子宜修德,而非圖利。如今……陛下如此縱容商行,這對天下百姓而言,也是一種傷害啊。”

朱棣嘲弄地看着他大笑道:“來,你來說說看,造成了什麼傷害?”

陳繼:“……”

朱棣道:“朕強迫百姓服徭役了嗎?張安世,你來告訴他,這去安南的諸衛……可有人是不肯的?”

張安世道:“陛下,去之前,就已經詢問過,願意留的可以留下。”

朱棣便道:“你看,他們都是自願的,他們不只自願,而且從朱高煦人等的奏報來看,這四衛一營上下,個個歡欣鼓舞,人人爭先。這又如何傷害了百姓?”

陳繼:“………”

殿中已經鴉雀無聲。

朱棣則繼續盯着陳繼,只是眸光越發的冷,口裡道:“你是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卻是尸位素餐,對於軍事一竅不通,你既然這麼喜歡計算錢糧,那麼不如就做一個賬房好了。”

陳繼大驚,要知道,大臣是最討厭和錢糧打交道的。

在文臣的序列裡,越是隻負責都察和修書、講經的大臣身份最是尊貴,被人稱爲清流,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至於那些和錢糧打交道的,難免被人瞧不起。

朱棣的目光,令陳繼的身軀不由自主的顫了顫,只好道:“臣萬死之罪。”

朱棣冷哼,眼裡已不只是冷然,還有明顯的嫌棄,道:“萬死?朕看你不服氣得很,何來的萬死呢?你這樣的人,朕留在身邊有什麼益處?你自己若是識趣,便上書請辭吧。如若不然,朕下旨開革。”

陳繼:“……”

他心中駭然,這時真是有些慌了。

畢竟寒窗苦讀,才熬到了今日,結果陛下輕飄飄的一句話,便直接革職,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陳繼哀聲道:“陛下,臣萬死……臣……”

朱棣冷着臉道:“說起來,朕還要多虧了你,原本這些戰利品,朕還想着,無論怎麼說,商行也要分出一些給國庫,可既然你都這樣說了,朕也只好從善如流,這商行和國庫,還是分清楚爲好。此次入安南所得之利,寸土寸金,也不予國庫。”

朱高熾:“……”

然後,朱高熾用一種無語的眼神看着陳繼。

其他翰林們亦一個個目瞪口呆,竟是啞口無言。

陳繼此時真覺得無地自容了,心裡同時恐懼極了,忙想向解縉求救,希望解縉能爲他說一句好話。

解縉卻是低垂着頭,恭順無比的樣子。

“陛下……”

朱棣滿臉怒容,直接拂袖道:“今日不必筳講了,卿等所講的所謂文章,於國家又有何益?若個個都如陳繼這般,天子只需減輕賦稅,只需所謂的寬仁,這天下還需什麼天子?這不是教授所謂的帝王之術,卿等這是要教朕如何做聾子、瞎子,做草包罷了。”

說罷,氣咻咻地擡腿便走。

直到朱棣出了文華殿,依舊滿面氣咻咻的樣子。

亦失哈忙追了上來,亦步亦趨地跟着朱棣。

朱棣瞥了亦失哈一眼,卻是樂了:“如何,朕方纔演得如何?”

亦失哈一臉讚歎的表情道:“陛下神鬼莫測,奴婢欽佩。”

朱棣揹着手,大喇喇地道:“入他孃的,名不正則言不順,這羣龜孫兒若是不苦諫朕不要妄動刀兵,朕還真要分利給國庫呢!”

“哼!現在好了,他不仁,朕不義!他們讀書人不是常常說,不教而誅是爲虐嗎?朕就等着陳繼那狗東西苦口婆心呢。現在好了……這安南再和他們沒有什麼相干了。”

頓了頓,朱棣又補上一句:“朕早瞧他們不順眼了。”

說着,大搖大擺的,哼着小曲,愉快地往大內走。

亦失哈則繼續亦步亦趨,低聲道:“那陳繼……”

聽到這個名字,朱棣的高興勁兒似乎被逼得減輕了幾分,他撇了撇嘴道:“此人……實在討厭,朕給他留最後一份顏面,他若請辭,倒還罷了,倘若不識相,就別怪朕了。”

朱棣頓了頓,似乎想到了什麼,又道:“此人請辭之後,讓人盯一盯。”

亦失哈會意:“奴婢遵旨。”

…………

這一次,無疑張安世是最大的贏家。

當然,他現在還沒有全贏,需等他草擬的一份章程,等陛下最後敲定才行。

佔了地不是本事,從這塊地裡榨出油來,那纔是真正的本事。

朱棣一走,張安世便忙上前去攙扶朱高熾。

朱高熾臉上露出幾分憂色,道:“安南這麼多糧……可惜不能用於民生……”

張安世道:“誰說不能用?”

朱高熾無奈地道:“全給了商行,終究不妥。”

張安世看不得自家姐夫總皺着眉頭憂心的樣子,便耐心地道:“姐夫,你是有所不知啊,你想想看,安南那裡這麼多的糧,雖說給了商行,可你想想,若是哪個行省有了災荒,這商行便了運糧去平價售出,如此一來,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有了餘糧,便可以餵豬,可以釀酒,可以……總而言之,這天底下,只要物產足夠豐饒,對百姓就有好處。”

朱高熾頷首,似乎把張安世的話聽了進去,沒有繼續往這件事上多再說什麼,而是關切地道:“商行如今佔了這麼大的利,你要更加謹慎纔是,這就形同於孩童抱着金元寶走夜路,難免會有人覬覦。”

張安世滿眼自信地道:“姐夫放心吧,這世上只有我搶人家的……哪還有人……不,我沒搶人家,我張安世不幹這等事。”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

羣臣已散去了。

只有陳繼依舊失魂落魄地跪在此,這時有宦官來催促:“陳公,請回吧。”

陳繼只好渾渾噩噩地站了起來,想到自己數十年浮沉如今卻落到這樣的下場,心裡既有不甘,又難免生出怨恨。

他跌跌撞撞地走出了殿。

擡頭……卻見解縉徐步而行。

陳繼像是抓住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疾步上前,壓低聲音道:“解公……我……我……”

解縉卻是微笑道:“恭喜你了。”

“恭喜?”陳繼先是一愣,隨即面帶慍怒之色:“解公何出此言?”

解縉卻依舊神色淡定,道:“你仗義執言,被陛下革去了官職,難道這不值得恭喜嗎?明日之後,天下讀書人都將知曉,我大明有一個鐵骨錚錚的諍臣,拼了烏紗帽不要,也要進言,這是何等教人欽佩的事。”

陳繼低頭,卻是痛苦地道:“只是……從此之後……便要爲庶民了。”

解縉道:“庶民又如何?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啊,就是有些事想不開,往好處想一想吧。”

說着,解縉加急了腳步,往文淵閣去。

陳繼卻依舊低頭思索着什麼,臉上陰晴不定,最後搖搖頭,跌跌撞撞地走了。

……

一封旨意,急詔朱勇等人回朝。

只留了朱高煦鎮守安南。

至於中軍的朱能,自然也班師回朝不提。

而在此時……趙王已回京。

這位趙王殿下,得到了自家父皇的旨意,心下大喜不已,於是日夜兼程地趕了回來,一臉風塵僕僕的,卻是絲毫不耽擱的立馬入宮覲見。

拜見了父母,少不得哄着朱棣和徐皇后喜笑顏開,隨即便入朱棣賜的趙王府住下。

到了次日,趙王朱高燧便來見了太子。

兄弟二人自是不免親近,彼此說了許多話。

只有朱瞻基似乎受了冷落似的,到傍晚時,見張安世來,便興沖沖地一把將張安世的腿抱住,道:“阿舅,阿舅……”

張安世一手將他抱起,一手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道:“咋啦?又挨你母妃教訓了?你啊你,只有這個時候纔會想起你阿舅我來,你真沒良心,現在是不是知道,這天底下只有阿舅最疼你?”

朱瞻基搖頭道:“今日我見了三叔。”

張安世先是一愣,隨即纔想起了所謂的三叔就是那位趙王殿下,便道:“噢,然後呢。”

其實對於那位趙王……張安世真心是沒有啥興趣,要知道,這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啊!

或許是朱棣開了壞頭的緣故,以至於無論是朱高煦,還是朱高熾,都有過一種我覺得我也行的錯覺。

此時,朱瞻基咬了咬手指。

張安世將他的手從口裡掰出來。

卻見朱瞻基有些怏怏不樂地道:“我覺得三叔不是好人。”

張安世有些意外地道:“咦,你怎麼瞧出來的?”

“他到了宮裡,見了皇爺爺便大哭,說自己在北平如何想念皇爺爺,哭的都要咳血了一樣。”

張安世笑了,道:“就這?”

朱瞻基便又道:“我就不想念皇爺爺,就算想念,也絕不是這個樣子的。”

聽着朱瞻基的小奶音,張安世點了點,接着道:“還有呢?”

“見了父親的時候,他也哭哭啼啼的,說每日想念父親。”

張安世卻又道:“就這?”

朱瞻基道:“但是他沒有想念二叔。”

張安世道:“沒有想念二叔,也有問題?”

朱瞻基歪着頭道:“他若當真這樣顧念至親,難道不該一塊想念嗎?他想念皇爺爺,是因爲皇爺爺是天子,他想念父親,是因爲父親是太子,他不想念二叔,是因爲二叔獲罪了,可見他不是好人。”

張安世忍不住又摸着他的腦袋,道:“這些話你和你的母妃說了嗎?”

朱瞻基道:“我纔不和母妃說,母妃知曉,一定說我不好。”

張安世感慨道:“你咋連宮裡的事都知道?”

朱瞻基道:“我也不想知道呀,可是……大內裡的事,總是傳的很快,我不想知道……也不成。”

他耷拉着腦袋,一副很懊惱的樣子,彷彿他是受害者一般。

張安世道:“來,你坐下,咱們說一說這事。”

他將朱瞻基放在假山旁的石墩上,而後道:“你如此不喜歡你三叔?”

朱瞻基重重點頭。

張安世道:“那你見了他,可曾好好對待他?”

“我……我……”朱瞻基道:“我不想理睬他,只叫了一聲,便走了。”

張安世嘆息道:“你瞧,這就是你技不如人的地方。你的三叔無論是什麼心思,可是見了陛下,見了姐夫,卻能如此的熱絡。而你呢,卻將自己高興和不高興的事寫在自己的臉上,這可怎麼成啊。”

張安世道:“你認爲你三叔很奸猾,卻沒有想過,對奸猾的人,你要比他們更加奸詐,他卑鄙無恥你就要更加卑鄙無恥,知道嗎?”

朱瞻基託着下巴,眼睛亮晶晶的,好像一下子格局打開了:“所以我再見三叔,也要哭,就好像我喜愛三叔一樣。”

張安世樂呵呵的道:“這個由你,哭不哭只是手段,怎麼達到目的最重要。”

朱瞻基於是一下子抱住張安世的大腿,嗷嗷的大哭道:“阿舅,阿舅,我太喜歡你了,你怎麼總不來看我,你一日不來………瞧我……我……我……嗚嗚嗚嗚……我便痛不欲生,我心裡難受的很,阿舅……你以後要天天來……阿舅,我喜歡阿舅在身邊,喜歡阿舅抱着我,只要阿舅在跟前,便開心。”

眼淚嘩啦啦的掉下來,衣襟都打溼了。

遠處……幾個伺候的宦官嚇呆了。

張安世勃然大怒,破口大罵道:“朱瞻基!你不是人,你良心被狗吃啦,你這個黑心賊,你竟拿這個來糊弄你阿舅,阿舅這樣赤誠的待你,你和我玩心眼?好好好你真的太好了,阿舅萬萬沒有想到,你竟是這般狼心狗肺之人,從此以後,再不理你了。”

朱瞻基一把扯住張安世,苦兮兮的道:“阿舅……別生氣,我……我只是拿阿舅練一練……”

說罷,擦拭了淚,咧嘴樂了:“阿舅,是不是這樣?”

張安世瞪他一眼:“入你……入他鄧健的娘!你再這般對阿舅,別怪阿舅翻臉無情,你這是非不分的傢伙。”

朱瞻基耷拉着腦袋,又晃起腦袋:“阿舅不要生氣。”

張安世見許多宦官和宮娥圍上來,方纔冷哼一聲,低聲道:“方纔本來還心軟,想給你一根冰棒吃,現在我在氣頭上,就不給了,你好好做人。”

朱瞻基居然一點也不心疼:“反正橫豎阿舅都不會給。”

…………

到了七月中旬。

終於……一隊人馬回京。

朱勇回到闊別已久的南京,樂不可支。

其餘張𫐄、丘鬆、顧興祖,也是歸心似箭。

隨來的五百模範營,人人騎馬,精神抖擻。

先去棲霞的大營裡安頓。

隨後便有旨意,命四人次日入宮覲見。

傳旨的宦官特意叮囑:“陛下的意思是……在大內準備了一桌家宴,請幾位小功臣去。”

朱勇怒道:“咋是小功臣了,我是大功臣。”

宦官瞠目結舌。

張𫐄在旁勸說:“二哥,算了,算了,別生氣。”

朱勇罵罵咧咧:“爲了立功,俺連自己的爹都賣了,還叫俺小功臣,他孃的,父子反目就換來這個?對了,大哥呢?”

“大哥一定日理萬機,咱們這個時候,不要勞煩他,他爲了咱們在安南的事,操碎了心,現在得知我們平安,難得放下心來。讓大哥歇一歇吧,咱們今日就在營裡將就一下,明日和大哥一道入宮。”

朱勇點頭:“三弟說的在理。”

次日,張安世果然來了,張安世紅光滿面,一見到衆兄弟,哀嚎道:“諸位兄弟,我可想死你們啦。一日不見你們,我便覺得生不如死……好了,都給我精神一點,咱們入宮,待會兒……趁着陛下高興,我這還有一份章程,等他敲定。”

“噢……噢……”四人收拾整齊,一路隨張安世出大營,許多日子不見,免不得有許多話說。

五人騎在馬上,你一言我一語,只有丘鬆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彷彿有心事。

當然,大家習慣他如此了。

自午門入宮,隨即由宦官引着進入大內。

這大內可不是尋常人能見的,除非皇族近親,亦或者皇帝親自恩准的勳臣,纔可出入。

這對於朱勇等人而言,乃是天大的榮耀。

一進入大內,前頭卻有一個宦官,正是亦失哈,亦失哈笑吟吟的看着五人,道:“張安世人等,有旨意。”

五人便行禮。

亦失哈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此番徵夷,諸卿家勞苦功高,有此軍功,豈可無稱揚德澤,褒美功業,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今敕張安世爲安南侯……”

張安世一愣……這是……讓自己爲首功?

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36章 褒獎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57章 好聖孫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8章 褒獎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47章 炸的好啊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338章 重賞第554章 龍顏震怒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569章 天數有變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60章 萬壽節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152章 好阿舅第137章 陛下,臣沒死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47章 大加封賞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31章 殺手鐗第2章 重新做人第157章 封侯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145章 喜報第301章 射光殆盡請假條第145章 喜報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251章 獻寶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77章 吾皇萬歲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81章 賺瘋了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75章 聖駕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67章 真相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3章 豎子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426章 暴利第535章 大禮第565章 暴富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426章 暴利第13章 君無戲言第278章 將他拿下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73章 血濺五步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59章 寶貝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461章 不可放過一人第177章 誅滅月底求月票!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23章 出入宮禁第580章 橫空出世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87章 斬立決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84章 賞賜第506章 雙喜臨門第24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125章 殺他個片甲不留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392章 盡誅第77章 吾皇萬歲
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36章 褒獎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57章 好聖孫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8章 褒獎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47章 炸的好啊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338章 重賞第554章 龍顏震怒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569章 天數有變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60章 萬壽節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152章 好阿舅第137章 陛下,臣沒死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47章 大加封賞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31章 殺手鐗第2章 重新做人第157章 封侯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145章 喜報第301章 射光殆盡請假條第145章 喜報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251章 獻寶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77章 吾皇萬歲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81章 賺瘋了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75章 聖駕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67章 真相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3章 豎子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426章 暴利第535章 大禮第565章 暴富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426章 暴利第13章 君無戲言第278章 將他拿下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73章 血濺五步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559章 寶貝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461章 不可放過一人第177章 誅滅月底求月票!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23章 出入宮禁第580章 橫空出世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87章 斬立決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84章 賞賜第506章 雙喜臨門第24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125章 殺他個片甲不留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392章 盡誅第77章 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