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形式變化得太快。

讓朱棣猝不及防。

所以他只能用他的習慣用語來表達他的震驚。

終於……張安世到了。

張安世先朝朱棣行了個禮。

朱棣道:“消息,你知道了吧?怎麼,你有什麼看法?”

張安世很直接地道:”臣很震驚。”

朱棣本也想說一句,朕也一樣。

可細細一想,不對勁啊,朕是問他看法。

於是話到嘴邊頓時,轉而道:“你以爲如何?”

張安世認真地想了想道:“當即罷黜幾個官員,強殺讀書人……臣覺得………覺得……蜀王殿下,會不會太偏激了一些?”

這話竟像愉悅了朱棣,朱棣大笑道:“不愧是太祖高皇帝之後!怎麼,連伱也嚇着了?”

張安世苦笑,他推行新政,如果是說開窗,那麼這位蜀王殿下就更狠了,直接把屋頂都掀了。

好嘛,不新政就往死里弄!

這才第一天呢,就直接殺人了,以後能幹出什麼來,只有天知道了。

頓了頓,他咳嗽一聲道:“不過,蜀王殿下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左都督府治下諸府,聚集了天下不少的讀書人,應天、蘇州、松江等地,士紳的力量也最是頑固,若是不動用強力,怕也難有作爲。”

朱棣揹着手,踱了幾步,凝神沉思了一會,便道:“所以才需蜀王這樣披荊斬棘。朕的這個兄弟……向來溫文爾雅,朕也沒想到他竟有這一面,當初……藍玉與他一起彈壓西蠻的時候,他還上書,應該以招撫爲主,不必濫殺呢。“

“此一時彼一時也。”張安世道:“彈壓西蠻,本質上,其實就是有人不滿,誅殺了他們的首惡,對尋常的蠻子進行招撫和贖買,他們但凡日子能過下去,哪怕對朝廷還有成見,卻也不敢鬧事了。過了十年二十年,他們漸漸習慣,最終也就成了我大明子民。”

張安世頓了頓,接着道:“可是……這新政不一樣,新政所針對的,是那些利益受到巨大損失的人。那些土地,在他們眼裡,這可是祖傳下來,是他們的命根子。誰要是敢動分毫這樣的利益,他們都是要拼命的。”

說着,他一臉認真之色,道:“陛下,朝廷只要但凡動了新政的念想,那麼……就必然是勢同水火的地步,彼此之間,已經沒有什麼客氣可講了。說到底……是蜀王殿下自知招撫無用,若是贖買,也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那麼就索性……”

朱棣頷首:“你這樣一分析,倒是很有道理,看來朕的這兄弟,確實很賢,他有他的智慧。”

張安世卻是嘆息了一聲道:“就是莽了一些,臣覺得不必做的這樣難看,就像臣……便是徐徐圖之,慢刀子割肉,蜀王殿下的手段,只怕嚇壞了不少人。”

朱棣倒是開懷笑道:“這樣就害怕了?那要是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你不是要肝膽俱裂了?”

“啊……”張安世一時無詞。

這問題,似乎他怎麼答,都是尷尬啊!

此時,正好有宦官匆匆進來道:“稟陛下,蜀王殿下有急奏。”

朱棣顯得興致勃勃,道:“取來朕看。”

於是一份洋洋灑灑上萬言的奏疏,送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認得是蜀王的筆跡。

要知道,一般的藩王上奏,都是讓自己的長史或者是刀筆吏來代筆,口述自己的意思,讓人潤色。

可這位蜀王殿下,實在太有才了,可謂是滿腹經綸,所有的奏疏以及詔令,都是自己親筆,不肯讓人代勞。

朱棣看過之後,先是深吸一口氣,而後默然地點了點奏疏,朝張安世看一眼。

一直默默地站在一旁的亦失哈會意,連忙將奏疏交給張安世看。

張安世大抵看過,也大致地明白了什麼意思。

這裡頭……其實是一份冗長的關於左都督府治下官吏的調動。

其中請求罷黜的官員二十七人,遞補的官員層層填補空缺,不只如此,還請求新增官吏四十九。

當然,這只是小兒科,接下來,便是大刀闊斧。

要在應天府,設文吏學堂,所有表現良好的文吏,都將入應天府培訓,講授的乃是爲官之道,以及各種律令等等……

又懇請朱棣,替換各路巡檢司巡檢,所有的武臣,盡力不可讓本地的巡檢來負責,其中巡檢以及各縣的縣尉,由蜀王的蜀王衛隊,調撥親信之人。

若說前者,幾乎是不需要猶豫的,而後者,其實有些犯忌諱。

縣尉管理地方治安,而巡檢雖然也有治安的責任,可實際上,卻往往還擔負一些剿賊一樣的任務,帶有一點軍事的屬性。

雖說這點人員調動,對於宮中的勇士營,棲霞的模範營,還有各路禁衛,以及親軍東廠錦衣衛而言,不值一題。

可畢竟一旦讓蜀王插手這些,就等同於讓蜀王也掌握一定的軍事了。

哪怕是可有可無,卻也頗有敏感性。

朱棣倒是不氣,反而笑了笑道:“朕的這兄弟,還真是膽大啊!”

張安世道:“蜀王殿下……看來是打算破釜沉舟了。”

朱棣看他一眼,道:“你以爲如何?”

張安世道:“臣在實際的清丈過程中,往往都會遭受地方的阻撓,不過幸好,臣當時行的乃是軍法,所以直接可以調動模範營和錦衣衛彈壓。”

張安世一臉深有體會地接着道:“顯然蜀王也明白,單單派出一些文吏去清丈土地,稽查隱田的情況,是萬萬不成的,可若動用本地的縣尉和巡檢,這些人往往和本地的糾葛太深,調動其他的人馬呢,他又不能熟悉掌握,所以才希望動用蜀王衛的人,臣倒覺得……這沒什麼不妥,此等事,非如此不可。”

朱棣點頭,顯然也是認同,便道:“既如此,那麼……就命他調一千蜀王衛官校進京,調撥什麼人,他自己來選,縣尉、巡檢等官,他來決定。”

朱棣頓了頓,又道:“這點人,夠不夠?”

張安世道:“應該夠了,即便不夠,臣這邊錦衣衛,也可協助。”

朱棣點頭,他不是個做事喜歡拖泥帶水之人,於是隨即就看向亦失哈道:“去下旨,立即就下。”

亦失哈點頭,連忙去忙活了。

朱棣便又看着張安世道:“朕現在高枕無憂了,唯一擔憂的,就是他性子太急了點,可別激起民變纔好。”

這倒是值得擔憂的,於是張安世道:“是啊,突然如此,而且還如此雷厲風行,必然引起各府不滿,這個地方,文風鼎盛,文風鼎盛,頑固之人也就更多,一旦民怨四起,可就糟了。”

朱棣挑了挑眉,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肅然起來,道:“是嗎?難道還有人敢反?”

張安世便道:“這可說不好,就算不反,也會滋生許多的事端出來。”

朱棣若有所思。

張安世接着道:“不過……臣倒有一點小主意,倒是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

朱棣看向張安世:“嗯?”

張安世笑呵呵地抽出了一份奏疏,道:“陛下……這是臣的奏疏……請陛下過目。”

朱棣深深看了張安世一眼,他心裡不禁疑惑,這張安世……又在搞什麼名堂?

等朱棣細細看過了奏疏,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繼續深看張安世:“可行?”

張安世信心滿滿的樣子,道:“據臣多年的經驗……應該可行。”

朱棣聽罷,倒沒有囉嗦,直接吐出了一個字:“準。”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會,張安世便告辭而出,心情頗爲愉悅。

現如今,他不再是單打獨鬥了。

這頭剛出了宮,隨扈的校尉便立即上前,一臉興奮地道:“應天府鬧成了一鍋粥,可不得了,不得了了。”

張安世露出一絲別具深意的微笑道:“鬧吧,鬧吧,你拿人家的地,搶人家的錢,還不準人家鬧一鬧嗎?走,打道回府。”

…………

很快,一份旨意便到了左都督府。

蜀王朱椿,接到了旨意,他的皇帝皇兄恩准他的奏疏,並沒有讓蜀王朱椿覺得奇怪。

因此,他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故意……將這旨意攤開放在了自己的案牘上,接着便去廨舍歇息去了。

當負責管理文牘的司吏,去收拾朱椿案牘的時候,看着那攤開的旨意,臉上頓時僵住,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而後很快,這都督府內,便傳出一個爆炸的消息。

不久,何止是這都督府,便是應天府,還有現在離的最近的上元縣內,這消息都在紛紛傳開。

馬上文吏學習班要開了。

不只有一批人要去棲霞學習,這邊也要開班,聽聞蜀王殿下會親自來做這總教習,教授的是……爲官之道還有律令………

而且……據聞……許多人要裁撤。

這一次的調動可能很大,至少關係到上百個官員的裁撤和任免。

而陛下已經恩准,任蜀王殿下自裁之。

自裁不是自殺的意思,是自己拿主意。

這一下子……

各府各縣,都瘋了一樣。

各縣的官員還在左右爲難,拿捏不定主意的時候,下頭的文吏和差役們卻已開始摩拳擦掌,清丈土地了。

要知道,大明的地方官府體系裡,所謂鐵打的吏、流水的官。

這官員又都是科舉出身,根本沒有多少實際的經驗,很多人對治理可謂是一竅不通。

就算是有興趣的,也只對訴訟有興趣,因爲訴訟能成全一個青天大老爺的美名。若是再肯多管一點事的,就是修河和縣學了,因爲這兩樣,都有政績。

至於絕大多數的事,官員們不知道該怎麼管,其實也懶得去管。

這其實也和讀書人不願牽涉過多俗務有關,在清流眼裡,地方官乃是俗官,不甚瞧得起。

可在地方官的眼裡,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鄙視鏈,那些真正具體處理繁雜事務的文吏,也就成了他們鄙視的對象。

現如今……地方官們既不甘心去清丈土地,可又擔心烏紗帽不保,可這些刀筆吏們卻不一樣,他們太積極了,一個個就盼着命令一下,顯一顯身手。

甚至……他們現在壓根不在乎所謂的油水,尤其是那些刀筆吏,他們可是讀過書的,讀過書的人,卻爲吏,本身就處於一種矛盾之中,現如今……機會來了。

各縣和各府的差役,也在彼此相互傳遞着消息,現在太平府那邊的情況,就是榜樣,而現在陛下下旨支持,蜀王殿下,不惜當堂殺人,態度也十分明顯了。

如今算是撥雲見日,時局和勢頭若是再看不明白,那就真的愚笨如豬了。

甚至可能,將來……大量的官吏空缺,就給了不少翻身的希望,而且清丈土地之後,若是也實行太平府一般的吏法,哪怕將來自己不爲官,可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正式編制了,這和從前可是天囊之別。

“殿下……”

這時,在廨舍裡,蜀王正獨自一人慢條斯理地用着飯菜。

一個司吏匆匆而來,行禮。

蜀王朱椿,神色不變,一面舉着筷子,一面道:“嗯?”

司吏道:“學生……聽聞……應天府判官劉儉,對新政大爲不滿,他授意上元縣縣令……說不必急着清丈……”

朱椿這才放下了筷子,擡頭看着司吏:“消息確實嗎?”

這司吏道:“是府吏李文,還有上元縣吏司吏王衡二人奏來的,消息確切,劉判官……與本地士紳,關係匪淺……殿下……要清丈土地之後,他的府上,立即便車馬如龍,不少本地的士紳,都去尋他說項……”

朱椿笑了笑,卻對這個判官的事,顯得沒什麼興趣。

而是朝着一旁的文吏道:“取筆墨來。”

文吏便連忙給取了筆墨來。

朱椿一臉的老神在在,當着司吏的面,道:“你方纔說,府吏叫李什麼?”

“李文……”

朱椿又道:“還有一個呢?”

司吏不明所以,卻還是乖乖地道:“還有一個是上元縣的司吏王衡。”

朱椿一筆一劃,將這二人名字記下,接着道:“你叫鄧成樸,是嗎?”

這司吏就更不解了,遲疑地道:“學生……學生……學生……正是……”

朱椿也將他的名字記下,隨即將這紙交給文吏,便道:“這個……夾在本王今日的日誌之中。”

文吏接過,忙是去了。

朱椿此時則是朝司吏道:“來……坐下,吃過飯了嗎?”

“啊……不敢,不敢,吃過了。”

朱椿也沒有勉強,便道:“這個判官……本王略有耳聞,府裡和縣裡的情況,本王也略知一些,不過他竟膽敢與人合謀,這性質就不一樣了,不過這也無妨……區區一個判官而已,你去吧,本王會處置的。”

這司吏便歡天喜地的去了。

可剛走出小廳,便聽裡頭的朱椿突然對身邊的隨扈吩咐道:“判官劉儉作亂,罪無可赦,立即去捉拿,不要讓他跑了。”

接着便聽到隨扈顯得猶豫的聲音道:“作亂……殿下,作亂的話……該是廠衛……”

朱椿的聲音冷了幾分,道:“這樣說來,本王還定不了作亂罪了?”

“若是貪贓枉法,下文就可讓照磨所捉拿。”

朱椿的聲音道:“嗯,本王寫一道手令,讓照磨所立即去查辦,抄一抄他的家,看看是否有貪贓枉法之舉,要快,不可走漏了風聲。”

隨扈道:“若是沒搜抄到呢?”

“搜抄不到,那就是他的運氣了。”

“喏。”

沒多久,便有人疾步出來,比這司吏走得還快,直接從他身後快步擦身而過。

這司吏咋舌,而後,心情也愉快起來。

官吏之間,至少在這兒,是不存在所謂的感情的,甚至連附庸都不算。

因爲官過於高貴,而吏過於卑賤的緣故,所以……這吏在上官眼裡,牛馬都不如。

因而文吏們爭相出賣自己的上官,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而且……這位蜀王殿下還特意記下了他們的名字,這令這司吏更覺得清爽。

看來,無論是去太平府,還是在應天府的學習班,他和另外兩位仁兄,都可能有一席之地了。

他的前途,在此一舉啊!

於是他愉快地回到自己的公房,此時天色已是黑了。

可同公房的十幾個文吏,卻一個個挑燈在謄寫着公文,或是查驗着入檔的文牘,還有人蒐集着各府縣送來的公文,進行挑揀,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在以往,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偶爾有人夜裡還在,也大多都人浮於事,大家混日子。

可現在即便是那些老吏,竟也一下子精神了許多,他們年紀大了,機會不多,就靠這一次清丈田畝了。

有人拿着簿子,尋到了這司吏,道:“鄧司吏,各縣清丈的情況,送來了,依舊還有不少縣,顯得敷衍,你瞧這……這松江府華亭縣,到現在還沒有動作,所有都督府下的公文,他們都壓在手裡。”

“再督促一次,若是再不迴應,立即上報。”鄧司吏道:“還有,讓人去詢問當地的各房的司吏實際情況,可以不必發公文……華亭縣……”

他想了想,隨即道:“華亭縣戶房的司吏,可還是那位叫周成的嗎?”

這時,吏房裡一個文吏道:“對,還是那個周成。”

“下書去問他,讓他奏報實際的情況,不必走公文,寫一張條子去。”鄧司吏道:“若只是緩慢,倒還罷了,可若是陽奉陰違,這事可就不小!”

頓了一下,鄧司吏又道:“告訴這周成,他爲吏多年,心裡要有數,若是爲人遮掩什麼,到時候,連他自己也牽扯進去,可就不值當了。”

“好,學生來修書。”

鄧司吏想了想道:“不必,我來修書吧。”

說罷,便回到自己的案牘,提筆書寫起來。

……

張安世這頭纔回到了都督府,高祥就來了。

高祥當面向張安世遞出了一個簿子,便道:“這是去歲入職的新吏功考情況。”

張安世點點頭,卻將這簿子先擱在案牘上,道:“左都督府與我們接洽了嗎?”

高祥道:“接洽了,所是要選三百人來,下官打算讓他們打散之後,分去各縣的縣衙裡學習。”

張安世道:“咱們也要負責給這些左都督府的人做一下功考,以供左都督府那邊參考。”

“是,照磨所那邊……下官已經打了招呼,會格外的注意。”

張安世笑了笑道:“還有……選幾個文吏出身的官,讓他們歇一歇,去一趟左都督府,那邊要開學習班了,只怕想要幾個人去教授一些新政推行的經驗得失,人選嘛……你報上來,我來批。”

高祥苦笑道:“太平府的官吏都快不夠用了,現在處處都要人……”

“辛苦是辛苦一些嘛……這樣吧……”張安世道:“太平府再招募一批文吏,這一次,招募的標準,不妨再提高一些。”

高祥頓時大喜,因爲吏員也屬編制的緣故,而且涉及到錢糧供養的問題,所以現在都督府將文吏的員額卡得還算比較緊,各衙,各司,各房,各所,各站,人數都是額定的,每年雖都有一個招募的數額。可現在特批一批人,他這府尹,也就輕鬆得多了。

打發走了高祥,那陳禮一直在外探頭探腦。

“都督。”

張安世看着他,笑着道:“進來吧!怎麼樣,事情都預備好了吧?”

陳禮走進來,便道:“就等都督這邊了。”

張安世便道:“我就怕你出閃失,我這邊……肯定沒有問題的,方纔我在宮中,陛下已經恩准了,不出意外,明日就有結果,你這邊,隨時給我做好準備。”

陳禮一臉欽佩之色,道:“都督辦事,真是雷厲風行。”

張安世咧嘴,樂了:“不管如何,這幾日,我要教李時勉這些人……付出代價!入他孃的,和我張安世陰陽怪氣,他以爲我和我姐夫一樣好欺負的?”

“啊……”

陳禮有點發愣,他想破腦袋,也無法理解,這和太子殿下有啥關係。

不過……無所謂………陳禮會出手。

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75章 逆天第42章 京城三兇第8章 褒獎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14章 豬隊友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477章 聖孫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587章 斬立決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517章 甕中捉鱉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152章 好阿舅第570章 破賊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181章 功不可沒第587章 斬立決第442章 大功第30章 對症下藥第30章 對症下藥第63章 秦王繞柱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35章 大禮第73章 血濺五步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388章 朕在此第122章 斬盡殺絕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468章 反殺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308章 臣不密則失身第225章 盡誅之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290章 亡天下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216章 加官進爵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23章 碎屍萬段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24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09章 誅族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308章 臣不密則失身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448章 加恩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537章 有情有義張安世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460章 你敢想嗎?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101章 榜首第574章 喜臨門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8章 褒獎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46章 殿前審問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460章 你敢想嗎?
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75章 逆天第42章 京城三兇第8章 褒獎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14章 豬隊友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477章 聖孫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587章 斬立決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517章 甕中捉鱉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152章 好阿舅第570章 破賊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181章 功不可沒第587章 斬立決第442章 大功第30章 對症下藥第30章 對症下藥第63章 秦王繞柱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35章 大禮第73章 血濺五步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388章 朕在此第122章 斬盡殺絕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468章 反殺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308章 臣不密則失身第225章 盡誅之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290章 亡天下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216章 加官進爵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23章 碎屍萬段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24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09章 誅族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308章 臣不密則失身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448章 加恩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537章 有情有義張安世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460章 你敢想嗎?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101章 榜首第574章 喜臨門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8章 褒獎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46章 殿前審問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460章 你敢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