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

朱棣興趣正濃。

而徐皇后也只是微笑傾聽。

朱棣有些意猶未盡,便索性讓人取來輿圖。

將輿圖攤在地上,朱棣手持着一根手杖,道:“那奏報雖是不詳細,可朕料定,他們必然是從這裡進兵,而後……這裡……這裡……你瞧……這是多冒險,他們進兵過快,以至於糧道都斷了!好在他們騾馬多,帶去的糧食應該能堅持一些日子。”

“那麼……他們與胡氏決戰的地方,十之八九就是在這黃江附近。黃江這裡開闊,最適合決戰,若是其他地方,兵馬展不開……胡氏只需派遣精銳人馬數百上千人,就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朱棣興致勃勃地接着道:“可惜那胡氏……顯然也是輕敵了,他的目的,顯然也是想要一舉吃掉朱高煦這些傢伙,朱高煦這些傢伙駐馬黃江,他反而求之不得。哈哈……但是……他絕對沒想到……這商行的人馬,戰力之強,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此戰看似是冒險,現在細細思來,其實並非如此……”

他頓了頓,繼續道:“表面上,是胡氏誘敵深入,可實際上呢……其實朱高煦這逆子也在誘敵深入,他們的心思是一樣的,可惜的是……胡氏終究是棋差一着。哈哈……”

朱棣開懷大笑,看着徐皇后道:“有趣嗎?”

徐皇后依舊微笑着道:“有趣。”

朱棣道:“有趣的話,朕再講一講,這黃江的地勢……”

徐皇后卻是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道:“陛下……時候不早了。”

朱棣道:“朕今日左右無事。”

徐皇后便道:“既如此,那麼陛下講吧。”

朱棣正待要將手杖點到輿圖之中升龍城的位置,口裡已經在道:“此戰最關鍵的,還是取升龍,拿下升龍,不只安南國羣龍無首,最重要的是,這切斷了整個安南北部所有防線的聯絡,使他們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甚至連補給,也徹底斷掉了。”

“所以朕才覺得……這一戰實在有太多的看頭,比之靖難時更加精彩,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和陳友諒的那一場鄱陽湖水戰,也遠遠及不上此戰的精彩。所以說啊,錢是個好東西。有了錢,士卒可以人人騎馬,人人都用騾馬運輸輜重。兵馬可以日行百里,哪怕是深入敵後,也可久戰。不只如此,有了銀子,就有更好的武器,有更多的火藥,這一支孤軍,國庫沒有撥發他們一文錢,也沒有給他們一粒米,可他們的戰果最是豐碩,相比於朱能的持重,倒是孤軍立下了大功勞。”

朱棣道:“所謂兵法之道,一個是人,一個就是錢糧,我大明人丁衆多,人才濟濟,從不缺人,唯獨缺的就是銀子……”

徐皇后笑着點點頭道:“陛下真是一語道破了天機。”

朱棣倒也實在地道:“這哪裡是什麼天機,但凡有點腦子的人,怕都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有的人……心裡知道,卻假裝視而不見。而有的人呢……即便知道,卻又顧左右而言他。說一千道一萬,是有人害怕談錢。”

徐皇后愕然地道:“害怕談錢?”

朱棣道:“怕朕拿他們的錢糧!你別看這天下人,個個開口就是爲了朕粉身碎骨,什麼上刀山,下火海……呵呵……這不過是笑話罷了,你若是教他們拿銀子,他們是要和伱拼命的。”

朱棣嘆了口氣,又道:“天下就這麼多的錢糧,若是壓榨百姓,百姓就要謀反。若是取之士紳,士紳就要怨聲載道。若是想打商賈的主意,這些商賈……也不是省油的燈,還是張安世好啊,張安世給朕指了一條財路,正因爲如此,朕這一次,纔算是吐氣揚眉。”

徐皇后點頭,笑道:“這不正是陛下平日裡待他好,他心裡感激涕零,可見還是陛下有眼光。”

朱棣更高興了,哈哈大笑道:“也不能這樣講,這天底下,最多的就是養不熟的狼,難道這百官,朕沒有給他們厚賜嗎?我大明朝廷,就因爲讀書人會作幾篇八股,便讓他們做官,教他們光宗耀祖,可這些人裡頭,又有幾個人不是嘴裡說的漂亮,實則心裡各有心思?所以說,還是自己人可靠。”

徐皇后若有所思:“陛下,其實大捷不大捷的,這是外朝的事,臣妾一個婦人,懂得也不多。可若是說到了張安世,臣妾所驚喜的是……他沒有記恨高煦,反而出了這個主意,現如今……高煦人在外頭,也立了一些功勞,也算是洗清了他的罪孽了,我這做母親的,也就放心不少了。”

朱棣聽着這話,似很有感觸,頓了頓,他道:“朕打算恢復他的王爵,如何?”

徐皇后卻是搖頭道:“他已是庶民,該立了什麼功勞,就什麼賞賜,怎可一戰封王?他若封王,這是置張安世、朱勇、張𫐄、丘鬆、顧興祖幾人於何地?陛下切不可如此。”

朱棣聽罷,點頭:“此言有理,這狗孃養的……”

說到這裡,朱棣便頓住了,而後道:“這傢伙……還佔了朕和張安世幾人的股呢,給了他近一成的股,還要怎樣?”

正說着,卻見亦失哈快步進來,笑着道:“陛下,邸報來了。”

本來送邸報,乃是尋常的宦官送的,不過今日有些不同尋常,亦失哈親自送來。

朱棣嗯了一聲,取過邸報,便見當頭是一篇文章,裡頭是關於忽必烈二徵安南失敗的事。

緊接着,便是大明攻破升龍的邸報。

裡頭自是讚頌陛下聖明,三軍奮勇之類的話。

這其實都是官樣文章,朱棣以往看了都覺得厭煩,可今日他卻逐字逐句地看着,很是認真。

再之後,就是朝廷這幾日的一些旨意,還有一些地方上送上來公開的奏報。

其中第二版,卻是關於解縉上書,要求嚴令禁止大臣和讀書人造謠生非的奏報。

朱棣突然擡頭起來:“亦失哈。”

“奴婢在呢。”

朱棣道:“解縉這幾日,可曾去見過太子?”

亦失哈便道:“這些日子,他和太子殿下極少有聯絡。”

朱棣頷首,得到了答案,似乎便不想再多問。

亦失哈卻道:“倒是……上一次散朝時,他與陳繼說了半盞茶功夫的話,當時二人愁容滿面的樣子。”

此言一出,朱棣沉默了片刻,道:“你以爲他如何?”

亦失哈道:“奴婢覺得,解公有大才,文章作的極好。”

朱棣直直地看着他道:“後頭呢?”

“後頭沒有了。”亦失哈:“奴婢一個伺候人的,能懂個什麼啊,怎敢妄議大臣。”

朱棣笑了:“是啊,怎敢妄議……這四字說的好,可有的人……就是恃才傲物,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總是什麼都想說一兩句,這天底下的事,有幾人敢說自己什麼都懂呢。”

說着,朱棣搖頭。

就在此時,又有人來稟報,沒一會,通政司那邊,便搬來了一個巨大的包袱,氣喘吁吁地進來,邊道:“陛下,安南有奏。”

一看安南有奏,朱棣立馬站了起來,擱下邸報,看那包袱,道:“這是誰……吃飽了沒事幹,搬了這麼個東西來奏事?”

若裡頭都是奏疏,只怕得有洋洋數十萬言了。

朱棣感覺這是有人故意侮辱他,嫌他沒什麼文化。

亦失哈忙去取了包袱來,還真的挺沉的,他拼了命,咬牙將包袱擱在了一旁的桌上。

等朱棣撕了火漆,將包袱打開,卻見裡頭……是一摞摞的賬目,而賬目上,還有一封奏疏,只是奏疏的落款,不是朱高煦,而是顧興祖。

安南的賬目?

朱棣臉上的神色頓時就變了,一下子來了興趣。

說實話,他只沉浸在安南的大捷之中,畢竟這一次軍事上的大勝,已經讓他喜出望外。

這時纔想起……似乎商行去安南……可不只是軍事這樣簡單。

當下,他饒有興趣地打開奏疏,細細一看,而後……露出了狂喜之色:“傳旨,明日筳講,召張安世也來參加。”

亦失哈不知陛下是什麼用意,這宮中筳講,乃是大臣給皇帝上課,張安世畢竟不是文臣,實在不該湊這熱鬧。

不過既然是陛下的囑咐,他自是不敢怠慢,便連忙應下。

…………

張安世終於從家裡的書齋裡走了出來。

如今帶着護衛,大喇喇地走街串巷,好不得意。

安南已經定了,現在他擔心的是……中軍或者是沐家……也趁此機會進兵,奪了商行的好處。

所以他連夜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安南,再囑咐幾個兄弟一遍,讓他們定要防範中軍和沐家,書信中的原句是:一畝地也不給他們留下。

緊接着……便是張安世召了朱金等人來了!

拿下了安南,怎麼攫取財富纔是重中之重,既然是商行,那麼還是要以盈利爲主。

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當然不只是單純的爲了銀子,張安世畢竟不太愛錢,對錢沒有什麼興趣。

他所思慮的是,許多帝國在強盛時,對各地軍事上的佔領,到最後總是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爲軍事佔領的消耗,遠遠大於從佔領的土地。時間一久,一旦出現了財政上的危機,往往最後選擇退兵。

安南從秦漢時起,就屬中原,語言、文字、風俗,幾乎相同。

這一次既然佔下,那麼就一定要杜絕歷史上大明拿下了安南,最後在宣德年間,也就是朱瞻基那個敗家玩意在位的時候,以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的藉口退兵。

那安南人見大明退兵,頓時大喜,還發布了一個所謂《平吳大詔》。

若是不解決盈利的問題,那麼所謂的定安南,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最後真可能在數十年後,徒勞無功。

於是,在嘚瑟了兩天之後,張安世定下了心來,又乖乖地將自己關了起來。

專心一志地開始爲將來商行的未來謀劃。

要知道,這安南可是個好地方,糧產豐饒,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它有着得天獨厚的海岸線,無數天然的良港。

就這麼一個地方……歷史上的大明居然還能在這上頭虧本,張安世不得不懷疑這些大臣的治理能力了。

當然,倒不是這些人能力不行。

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動力。

好在現在有了商行,那麼就可藉此機會……

於是張安世又命人尋了朱金來。

見到人,便道:“我教你辦的事如何?”

朱金道:“伯爺說的是哪一件事?”

朱金也聽說了從安南來的消息,實際上,現在大街小巷都傳遍了。

絕大多數百姓,還是有樸素的願望,爲之歡喜的。

當然,不高興的人也有,而且爲數還不少。

朱金倒是沒理外頭的閒言碎語。

張安世道:“讓你召那些落第的舉人和秀才。”

朱金就道:“召是召了,不過……肯來的人不多,只有區區一百三十三人。”

張安世嘆息道:“這天下這麼多落榜的傢伙,怎麼才這一些。”

朱金解釋道:“畢竟咱們是商行,讀書人瞧不起咱們的,就這些人,他們還不是多樂意呢。”

張安世便吩咐道:“讓他們歷練一下,送去錢莊,作坊,還有咱們的船運行裡頭……”

朱金苦笑道:“其實有人得知是去作坊和錢莊裡做事,又走了好幾人,說是不屑與我們爲伍。”

張安世倒是沒生氣,讀書人的風氣就是如此,清高,瞧不起世俗的事務。

偏偏你說他真清高,沒有功利性,可偏偏他們的目的就是牟取功名。

因而,就滋生了這麼一羣怪胎。

哪怕是落第的秀才,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官老爺,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說白了,就是那種天生妄想靠自己讀過四書五經,坐着躺着就能把功名利祿還有銀子掙了的人。

張安世便不以爲意地道:“願意幹的就幹,總會有人願意幹的,等這些人歷練得差不多了,就拿這些人的花名冊來給我。”

朱金忍不住疑惑道:“伯爺有什麼大用嗎?”

張安世道:“我打算送一批人去安南。”

“做父母官?”

張安世搖頭:“父母官有安南的讀書人幹,他們只在安南的商行裡做事。”

朱金帶着餘慮道:“到那安南,若還是去商行,只怕這山長水遠的,他們也未必肯去。”

張安世道:“他們雖然做不了父母官,卻可以做父母官的父母,不過你這般一說,我又有主意了,這商行的名字確實不好聽,我要奏請陛下,得有個響亮的名號纔好。”

說着,張安世居然不理會朱金,又興沖沖地去完善自己的計劃了。

…………

所謂的筳講,其實最初是洪武十五年,一名爲史桂彥的大臣奏請,提出要將經筳制度重視起來。

當時,他要求將這項制度規範化,在每個月的初一,每個月的中旬講學,當然,朱元璋並沒有將其採納。

而到了建文年間,筳講開始頻繁。

朱棣進入南京城之後,對於筳講又開始厭煩了。

甚至很多時候,原本預先要筳講的時間,朱棣總是臨時取消。

今日好不容易的,朱棣來了。

這筳講不只文淵閣大學士會參加,除此之外,還有翰林院的侍讀和侍講學士。

參與的人多的時候,有上百個大臣,少的時候,也有三四十人。

這一次,朱棣甚至還命人叫了那兵部右侍郎陳繼一併來參加。

原本陳繼作爲六部的大臣,理應是不該出現的,這讓他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於是在入文華殿的時候見到了解縉的身影,便快步靠近,小心翼翼地詢問解縉:“解公,可知陛下召我來,所謂何事?”

解縉卻道:“聖意難測老夫如何知曉。”

陳繼略顯擔憂地道:“事有反常即爲妖,哎……莫非是我仗義執言,得罪了陛下嗎?”

解縉回頭看一眼陳繼:“仗義執言,不會得罪陛下。”

頓了頓,解縉又道:“可若是首鼠兩端,卻是未必了。”

陳繼聽罷,眼眸微張,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話顯然別有深意,是告訴陳繼,既然已經仗義執言了,就千萬不要慫,給我莽上去,一條道走到黑,也比首鼠兩端的好。

陳繼倒是沒有疑心解縉想要坑害自己,其實他也清楚,陛下是性情中人,最是瞧不起卑鄙小人,若是他首鼠兩端,確實可能引發反感。

於是他笑了笑,低聲道:“解公高見。”

解縉不喜歡這個時候,陳繼跟在自己的後頭,於是加快了步子,趕往文華殿。

可陳繼似乎這個時候,猶如尋覓到了知音一般,總是黏在他的身後,就好像跟屁蟲一般。

走了片刻,解縉見前頭朱高熾在張安世的攙扶下,正一步步地朝那文華殿去。

他們先入宮,但是走得慢,卻被後頭的大臣給追上了。

於是解縉便與陳繼,依舊其他翰林大臣人等,都加快了腳步,等到了朱高熾的身後,便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朱高熾回頭,輕輕地掃視了衆人一眼,先對解縉點頭,但是沒有說什麼。

目光落在楊榮身上的時候,朱高熾才道:“楊師傅,方纔安世正好和本宮說起你呢。”

楊榮一下子成了衆矢之的一般,見無數人的眼光看向自己。

被張安世問起可不是什麼好事,好在楊榮很是鎮定,臉上露出幾分微笑道:“不知何事?”

朱高煦溫雅地道:“安世曉得你文筆好,博古通今,爲人也穩重,恰好邸報裡需有一篇關於這安南前生今世的文章,希望楊師傅能夠代筆。”

楊榮道:“殿下,解公的才學最高,臣遠遠不如……”

他是想拒絕的,畢竟解縉在此,而解縉在文章和經史方面很是自負,楊榮則是不喜歡賣弄自己的文章,他更希望自己像個透明人,最好永遠不被人關注。

解縉此時卻大爲尷尬,說什麼都不是,便一直默不作聲地站着。

朱高熾笑道:“解師傅事務繁忙,既在文淵閣,同時又要編修《文獻大成》,你就不要推辭了,這件事,本宮已代你答應了安世,過兩日,安世會向你請教。”

楊榮看了一眼正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的張安世,心裡默默地嘆息一聲。

那傢伙……終於向老夫下毒手了。

當然,楊榮還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既是如此,那麼下官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朱高熾隨即,由張安世攙扶着自己繼續往文華殿去。

大家本是健步如飛,可如今太子在前頭,後頭的大臣就只好放慢腳步了,一個個尾隨着朱高熾,至文華殿。

而此時朱棣的興趣很高,他早早在此升座,候着百官們來。

等衆臣進入之後,行了大禮。

朱棣便笑道:“哈哈……衆卿不必多禮。”

說罷,和顏悅色地對朱高熾道:“這一路走來,辛苦了吧,來人,給太子賜座。”

朱高熾本想拒絕,但是終究腿腳不聽使喚,等宦官取來了錦墩,他便也從善如流地欠身坐下。

朱棣隨即便道:“今日筳講,講的是什麼?”

當值的講官連忙上前道:“講的是資治通鑑的《後漢紀》。”

朱棣笑了笑道:“不如講一講交趾吧。”

所謂的交趾,其實就是安南!

從漢朝起,漢朝就將交趾也就是現在的安南納入了自己的版圖,此後……許多朝代都曾有過統治這裡的記錄。

講官本是從容的表情保持不住了,苦笑道:“陛下……筳講歷來照本宣科……”

朱棣淡淡道:“諸卿都是博學多才之士,難道一定要照本宣科,每日講的不是四書,就是《資治通鑑》嗎?這天底下的學問,就只有這些了嗎?”

講官很是猶豫:“這……”

朱棣卻很快的,將目光落在了陳繼的身上。

很明顯,他今日顯然就是衝着陳繼來的。

朱棣道:“陳卿家,你懂得多,你來講。”

陳繼:“……”

朱棣道:“來人,給陳卿賜一個座。”

陳繼哪裡敢坐,偷偷瞥一眼解縉,卻道:“陛下……臣與諸翰林相比,這點才學,實在不足掛齒。”

朱棣笑了,只是這笑顯然不達眼底,口裡道:“你雖是兵部右侍郎,還能精通錢糧,又最是清楚怎麼治理百姓。怎麼可能……不懂經史呢?”

規規矩矩地站着的張安世,便忍不住在心裡道:陛下很記仇啊,這是多少天前的事了,還特意把人拎來這兒諷刺。

陳繼很是不自在,卻也知道這個時候,若是再拒絕,就不識擡舉了。

索性,他道:“那麼臣就講一講吧,交趾四郡早年爲秦將趙佗所統治。此後南越被大漢吞滅,這交趾四郡,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漢土。”

他頓了頓,又道:“只不過……不久之後,交趾四郡復又反叛,與中國隔絕……到了東漢初年,漢將馬援奉旨出征四郡平定叛亂。只是這一戰,損耗極大,漢軍死傷甚衆。”

“不只如此,在佔領期間,當地士民頻繁襲擊漢軍,即便如這名將馬援,也見識到了交趾四郡土民的兇狠,於是,便立下了一根銅柱震懾人心,上面的內容正是:“銅柱折,交趾滅”。”

“這是千年前的往事……”陳繼頓了頓,接着道:“可是陛下可知道,那立下了“銅柱折交趾滅”的那一根銅柱,今在何方?”

朱棣沒說話。

陳繼繼續道:“這銅柱,早已不見蹤影了,當初漢朝在那裡立下的威風,如今早已蕩然無存。遙想當初,無論是漢武帝還是東漢馬援,徵發的將士進入交趾四郡,遺骨遍佈於四郡之內,可如今……又安在呢?反而是在征服的過程中,朝廷耗費了無數的錢糧,將士們不斷的在安南流血,最終……造成了這千古遺憾的事。”

翰林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都是聰明人,其實都清楚,朱棣想要讓陳繼說的什麼,可偏偏,陳繼十分強硬,直接諷刺西漢和東漢兩朝因爲戰爭而造成的巨大遺憾。”

朱棣道:“這樣說來,卿家以爲……徵安南得不償失?”

陳繼道:“正是。”

朱棣道:“卿家既這樣認爲,那麼……”

朱棣豁然而起:“那麼就再好不過了,來人……取奏疏來。”

此言一出,似乎早有準備,一羣宦官從偏殿魚貫而入,捧着一個個簿子。

朱棣站起來,揹着手,炯炯有神的盯着陳繼道:“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朱高煦人等送來的奏疏,這上頭,是他們從安南府庫之中,搜抄到的情況。張安世,你識字多,你來念給他聽。”

張安世來了精神:“是。”

於是,張安世上前,取過一份奏報,低頭,便道:“前頭的話,就略過了,我知道大家性子急,我直接報數目。”

張安世盯着奏報,其實他自己也覺得匪夷所思,隨即道:“今得糧……二百三十三萬石……”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

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模樣。

二百三十三萬石是什麼概念呢?

大明的漕糧,也就是每年徵收上來的糧食,最富裕的乃是南直隸,幾乎每年的漕糧收入是一百萬石上下,其次浙江、山東、江西,都在六十萬石上下。

單單這一京三省,就佔了全天下漕糧的一半。

而現在,區區一個安南,哪裡來的兩百多萬石糧?

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8章 有殺氣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198章 救駕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491章 賺大了第335章 開太平第8章 褒獎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281章 千刀萬剮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140章 獻策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501章 入朝的大動作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75章 聖駕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38章 重賞第461章 不可放過一人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19章 皇孫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46章 殿前審問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151章 大獲全勝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35章 如獲至寶第72章 砸個稀巴爛第500章 滿門富貴第596章 大捷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534章 船隊回來了第80章 賜婚第24章 重逢第360章 賺翻了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292章 龍顏大悅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85章 監國第109章 誅族第110章 重賞第586章 分贓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473章 殺無赦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481章 欽犯落網第513章 矯詔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516章 好戲開場第542章 聖裁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44章 驚天動地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54章 龍顏震怒第472章 殺無赦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357章 大肆封賞
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8章 有殺氣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198章 救駕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491章 賺大了第335章 開太平第8章 褒獎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281章 千刀萬剮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140章 獻策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501章 入朝的大動作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75章 聖駕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38章 重賞第461章 不可放過一人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19章 皇孫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46章 殿前審問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151章 大獲全勝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35章 如獲至寶第72章 砸個稀巴爛第500章 滿門富貴第596章 大捷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534章 船隊回來了第80章 賜婚第24章 重逢第360章 賺翻了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292章 龍顏大悅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319章 血債血償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85章 監國第109章 誅族第110章 重賞第586章 分贓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473章 殺無赦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481章 欽犯落網第513章 矯詔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516章 好戲開場第542章 聖裁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44章 驚天動地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54章 龍顏震怒第472章 殺無赦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357章 大肆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