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斬立決

鬧哄哄了許多日。

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倒是這個時候,東宮卻是出奇的安靜。

朱高熾看着眼前的亂象,也不由得嘆息。

這如雪片一般相互攻訐的奏疏,更是教他難免發出感慨。

年輕的時候,他受不少的良師教導,總認爲讀書人所追求的乃是聖人道理,可結果一個宅邸,就將天下的英才鬧成了這個地步!

一個個搜腸刮肚,引經據典,就爲了自己多分一些房產去找理由。

實在教人覺得滑稽可笑。

可真細論起來,當真滑稽嗎?

朱高熾已不是從前的朱高熾了,尤其是此番前往河南布政使司和關中之後,他開始用另一種全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於是等了幾日,眼看就要不像樣子。

太子終於下達了一道詔書,平息了爭議。

依舊還是按品級的高級來區分宅邸的規模,只不過,一品爲兩畝,而七品爲一畝二分,將彼此之間的差距,直接拉到最低。

這詔令一出,雖未必能讓所有人心悅誠服,卻也大抵能夠接受。

在此之中,張安世幾乎每日都來東宮。

自小,張安世就是在這東宮之中長大的,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清晰無比,只是二十多年過去了,終究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朱高熾處置着手中的奏疏,有時也會和張安世商議。

不過其中一份奏疏,卻令朱高熾眉頭微皺。

朱高熾不只朱瞻基一個兒子,第二個兒子朱瞻埈,乃側妃所生,而三子朱瞻墉,也是太子妃張氏所生。

這兩個兒子,也已成年,至於其他未成年的兒子,亦是不少。

對於那朱瞻埈,張安世幾乎很少打交道。

不過自家姐姐所生的三子朱瞻墉,這小子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兒,平日裡,連自己的舅舅張安世都敢捉弄,不過他畢竟不是長子,所以平日裡也由着他,張安世懶得去管教。

現在許多大臣,紛紛上奏,希望太子能夠早做謀劃,爲二子朱瞻埈以及三子朱瞻墉早早選擇封地。

很明顯,這些奏疏,絕不是空穴來風,大明的臣子們,都是人精,一個個精的很。

現如今,太子徹底監國,且又開始分宅來邀買人心,這不擺明着新皇要準備登基了嘛?

按照大明的規矩,新皇一旦登基,那麼除了未來的太子之外,其他的皇子,就最好趕緊送去藩地爲好,免得留在京城,夜長夢多。

當初朱棣,就將漢王留在京城,鬧出了不少的事端,有這前車之鑑,就更需要趕緊的將人送走,眼不見心不煩了。

而且,別看這只是一封平平無奇的上奏,可實際上,卻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因爲老皇帝還在呢,自然還未將朱瞻埈和朱瞻墉封王,就讓世孫去藩地,這是什麼意思?

可是風浪越大,魚越貴,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這麼一份奏疏,某種程度來說,其實也是向未來的太子朱瞻基靠攏,這事若是教朱瞻基得知了,不免會對上奏的人青睞有加,覺得這些人很懂事。

自然,這些奏疏,顯然帶有投機取巧的因素。

在朱高熾看來,自然現在此事也不急。

只是……急倒不急,無論是朱瞻埈,還是朱瞻墉,都還是他的兒子,將來封到封地去,也是必然的,作爲父親,未雨綢繆,爲自己的兒子選擇一些好的藩地,這樣的私心,如何沒有?

於是今日張安世來了後,朱高熾便將這奏疏遞給了張安世。

等到他看完後,朱高熾便道:“安世。”

“誒……”

“這奏疏你怎麼看?”

張安世擡頭道:“陛下尚在,這奏疏有些避諱,我看,還是留中不發比較適合。”

朱高熾笑了笑道:“本宮說的不是這個,本宮說的是……將來……”

張安世領會了朱高熾的意思,於是道:“現在西洋諸藩,幾乎都已被諸王給瓜分殆盡。無論是爪哇還是安南,亦或者是真臘、呂宋……再遠一些,連天竺也開始有人染指了,現在若是繼續分封,只怕要去更遠的地方。”

朱高熾聽罷,若有所思,他沉吟着,良久之後道;“沒有其他的好去處了嘛?”

若是再遠,可能就是萬里之外了,一想到這個,朱高熾也不免心疼。

張安世微笑着道:“其實也不是沒有好地方,這地方,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朱高熾一愣,只定定地看着張安世。

張安世道:“朝鮮國與倭國……”

朱高熾聽罷,皺眉道:“此太祖高皇帝的不徵之國……”

張安世道:“也沒說征伐,不過是取一些土地,教他們分封建藩而已,那裡很大,容得下許多王侯。”

朱高熾帶着疑慮道:“只恐那邊不肯,朝廷若是因此而興兵,就實有些不妥了。”

張安世想了想道:“肯不肯,且不一定呢。不如就包在我的身上,此事我來辦,反正時候還早,也不急着一時,這朝鮮王與倭王,素來溫順,我想他們會同意的。”

朱高熾沉吟着,雖有猶豫,卻還是點了頭。

顯然,無論是朝鮮國還是倭國,距離大明,都算是咫尺之遙,若是將來,朝鮮國那邊,再修一條鐵路,就更近了。而倭國,與大明可謂是隔海相望,亦不算遠。

何況此二地的民風,多用漢字,習俗與大明相近,這一點倒是與安南相同,確實是個好去處。

若是能拿出幾塊地方,給自己的兒子們建藩,顯然,這往後的日子,一定教朱瞻埈兄弟比他們的叔公、伯公們要輕鬆一些。

只是……朱高熾依舊還擔心對方不肯,若是不肯,也就不好動強了。

不過張安世說有辦法,朱高熾素來知道張安世的能耐的,既然能說出來,那就先讓他試一試看。

頓了頓,朱高熾話鋒一轉,則是說到了另外一件事,道:“羽林衛的事,你要抓緊一些,別看陛下現在撒手不理朝政,卻對這裡盯的緊。”

張安世笑了笑道:“陛下此番,只怕是對姐夫的最後一次考驗了,未來這一年,姐夫是該給陛下看看姐夫的手腕,絕非在太祖高皇帝和陛下之下……”

“胡說八道。”朱高熾瞪了張安世一眼,斥責道:“本宮如何可以與太祖和父皇相比!”

張安世卻道:“作爲兒孫的,不敢與之相比,這自是孝心。可站在太祖高皇帝和陛下的角度,尤其是現在,陛下已經年邁了,對他而言,他最希望看到的事,是自己兒孫,比他要強。”

張安世在自己的姐夫跟前,也少了幾分忌諱,道:“所以這個時候,反而不該是藏着掖着的時候,姐夫,該下猛藥了。”

朱高熾深深地看了張安世一眼,才道:“你那一份章程,再取本宮看看。”

張安世露出微笑道:“明日送來。”

朱高熾隨即道:“哎,真沒想到,一轉眼,父皇老了,本宮年歲也不小了,而你……也這樣的大了。”

張安世道:“姐夫好端端的,怎有這樣的感慨呢?”

朱高熾道:“不過是觸景生情罷了,安世,小時候你多頑皮啊,現在卻已成了本宮的左膀右臂了。”

張安世笑了笑。

不過朱高熾隨即又開始擔憂起來。

因爲,就如張安世所說的,張安世的新章程之中,下的乃是猛藥。

除了接下來,開始繼續加大鐵路的修建,除此之外,還有電報的鋪設,也直接開始。緊隨其後的,就是將大量的地方官,進行輪換。要嘛送去藩鎮,要嘛召回京城,取而代之的,則是當地的大量鐵路司的官吏。

各地都需建設文吏培訓班,招募來的文吏,一旦成爲骨幹,立即進行培訓班中學習,隨即便升任更重要的職位。

大學堂畢業亦或者是模範營中退役下來的人手,紛紛調往天下各處府縣,充當文武吏。

新政還未推行的地方,要求士紳的土地不得超過每戶百畝,超過的,則強令賤價售出,接下來,將掀起全國的土地清丈。

天下各處的水道需要清淤,所有分取了土地的農戶,也需組織起來,要對水利進行修繕。

於各縣設置農所、醫學院、獸醫所、水利、土地、教育等所。

建立一個統一的稅務機構,深入縣鄉。

徹底取消軍戶,不再承認疍民,設立司法大學堂,開始培養專門的判官。

修撰新法典,除了行律之外,新增民法、商法。

打擊水匪和盜匪。

這一項項的舉措,頒發之後,立即實行,已不再是從前那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了。

看着這洋洋灑灑十萬言的章程,朱高熾顯然是謹慎對待的。他沉吟良久,其中還有許多的細節,他已看過了無數遍,深思熟慮了很久很久。

可如今,他提起硃筆的時候,依舊還是覺得分外的沉重。

都說治亂世,需猛藥。

可現在天下承平,倒也不至於非要徹底貫徹的地步,即便是現在這個樣子,大治天下也足夠了。

而直接下這樣的猛藥,某種程度而言,其實還是有許多風險的。

這幾乎是直接打破了千年來許多的慣性,將許多依賴於以往慣性的羣體,徹底斬斷了他們的生計。

可思量了片刻,朱高熾終究還是在這章程上頭,畫了一個圈。

隨即交給了一旁隨伺的宦官,吩咐道:“送司禮監。”

詔令發出,隨即開始經由郵政司分發天下各地,邸報亦開始連日刊載。

詔書在各部堂宣讀。

針對這詔令,又有許多的旨意,分送各部堂。

而至於非議和流言,朱高熾沒有去理會,他甚至懶得讓錦衣衛去打探。

只下詔廠衛,派出緹騎,以防不測。

這樣的變動,顯然效果是空前的。

至少在京城,就好像池塘裡,突然砸下了一顆隕石,一時之間,激起了千層浪。

京城之內,有人哀嚎。

可朱高熾置之不理。

他甚至壓根已不去見翰林和御史了,只召見幾個大學士以及各部的尚書議事,敲定了一件事之後,直接教他們遵照辦理。

若非是必要的奏疏,他也懶得去看。

而是簽發一份份的詔令出去,很有幾番乾坤獨斷的意味。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事,傳入他的耳裡。

文淵閣大學士奏曰,山西太原知府不肯接納朝廷分派的官吏,而是領着本地的官員泣血上書,請求太子廣開言路……又強令下頭各縣的縣令人等,不得與朝廷派遣來的官吏交割縣務。

解縉奏報時,擡頭看着朱高熾。

朱高熾只揹着手,踱了幾步,他現在越發有些酷似朱棣了,尤其是在思考的時候,那漫不經心地踱步,眉心輕皺,面色凝重的樣子。

朱高熾此時終於站定下來,道:“這知府叫陳忠吧。”

“是。”

“本宮對他有些許的印象。”

胡廣道:“此人倒算是好官,官聲不錯,就是……有些迂腐。”

朱高熾道:“本宮也聽過他的名聲……”

頓了頓,朱高熾接着道:“命錦衣衛下駕貼,鎖拿吧。”

他輕描淡寫地說着。

幾個大學士卻是嚇了一跳,一個個面面相覷,他們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驚訝,顯然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嚴重。

於是,胡廣提醒道:“太子殿下,他可能只是一時糊塗,只需下詔申飭……”

朱高熾淡淡地道:“太原府的情況,本宮知道,這幾年,一直遭災,此人官聲確實好,軍民百姓雖然饑饉,餓死的人,倒也沒有這樣多,至少比元末時十室九空要好一些,現在也不過一年一萬七八千的餓殍,倒沒有到血流漂櫓的地步……”

頓了一下,他才接着道:“所以,他纔有了好名聲,許多軍民百姓,都稱頌他乃是青天。只怕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敢如此吧。”

胡廣則是底氣不足地道:“是,是,此人確實……算是……算是……”

朱高熾道:“算是青天?”

“這……”

朱高熾道:“青天尚且每年餓死萬人,百姓衣不蔽體,人有菜色,就這樣的地步,百姓尚且還要稱頌他,可見舊制之惡,到了什麼樣的地步。而維護這舊制之人,又是何等的喪心病狂。天下的事,壞就壞在這些所謂‘君子’上頭,本宮倒指望少一些這樣的青天,多幾個治世良才。現在他這是抗詔不尊,這是十惡不赦之罪……”

朱高熾說罷,冷冷一笑,面無表情地繼續道:“不但要鎖拿這個陳忠,還有他的家人,也一併鎖拿。其他聽從他的府縣官吏,也一個不留,統統下詔獄治罪。本宮今日要誅的,就是這些青天。”

朱高熾的話說的並不嚴厲,卻帶着寒意。

以至於連解縉等人,都開始覺得,這位太子殿下,越發的教人看不懂了。

以往溫良恭謙的太子,如今似是早已不見蹤影。

“殿下。”解縉皺眉,似乎覺得懲罰還是有些重了,於是道:“只怕這樣的話,太原府的軍民……”

朱高熾卻是沒有讓他說下去,打斷道:“太原府的軍民,今日所想什麼,思什麼,並非是本宮現在要顧慮的事。本宮要顧慮的,是如何教這太原府的軍民百姓什麼時候能夠填飽肚子,能夠一年添置一兩件新衣。”

朱高熾掃視了衆人一眼,才繼續道:“你們啊,不要總是用禮義去滿足軍民百姓,不妨想着該如何將他們餵飽,教他們穿暖吧。忽視餓殍,不重實際,卻只念着所謂的名節和道德,本宮倒是想知道,人都死了,這些有何用?”

朱高熾說到後面,話裡帶着明顯的嘲諷之意。

解縉聽罷,忙道:“臣明白了。”

朱高熾收起了臉上的冷意,這才又道:“這陳忠押解入京時候,立即治大不敬之罪,斬立決,其餘人等,也不可輕判。再有這樣的,也一概遵照此判例處置。”

“是。”

朱高熾隨即又道:“接下來,凡有陽奉陰違的,有對詔令置之不理的,統統都要嚴懲不貸,就如此吧。”

在場的大學士們,不知道是被朱高熾今日的果決所震懾,還是打心底認同了朱高熾的決定,此時幾乎是鴉雀無聲。

朱高熾則是看了張安世一眼,道:“張卿似乎有話說?”

張安世道:“殿下,臣要上奏的,倒不是太原府的事,而是監察御史王聞洪有彈劾……”

朱高熾聽到彈劾,下意識的皺眉。

便道:“彈劾什麼,彈劾誰?”

張安世道:“彈劾應天府……”

朱高熾道:“應天府怎麼了?”

張安世便道:“關於興建城門的事,興建城門,大大有利於京城的擴張,尤其是城西的羽林衛那邊,每日大量的匠人和勞力需要出入,結果……應天府對此視而不見,到現在,還沒拿出一個開闢城門的章程出來!”

頓了一下,張安世振振有詞地接着道:“如此敷衍,視民生於不顧,實在罪該萬死,所以這位王御史希望朝廷申飭應天府,並且立即進行改善,他走訪過靠近羽林衛的幾段城牆,也提出一些關於新城門的建言……請太子殿下過目。”

朱高熾:“……”

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355章 滅國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5章 晴天霹靂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525章 入值文淵閣第10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57章 好聖孫第140章 獻策第204章 冊封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49章 發財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08章 聖孫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1章 紀綱,你死定了第560章 報功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84章 賞賜第493章 震驚第17章 惺惺相惜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522章 賺瘋了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513章 矯詔第395章 生殺奪予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51章 我心善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324章 開天闢地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97章 捷報第157章 封侯第266章 不堪一擊第587章 斬立決第132章 大殺器問世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342章 君臣相見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2章 大病初癒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1章 我心善第472章 殺無赦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290章 亡天下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435章 難以想象的財富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204章 冊封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98章 大捷第59章 封賞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337章 升官發財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34章 大禮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30章 破釜沉舟
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355章 滅國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5章 晴天霹靂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525章 入值文淵閣第10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57章 好聖孫第140章 獻策第204章 冊封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49章 發財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08章 聖孫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1章 紀綱,你死定了第560章 報功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84章 賞賜第493章 震驚第17章 惺惺相惜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522章 賺瘋了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331章 我孫兒爲太平天子第513章 矯詔第395章 生殺奪予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51章 我心善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592章 驚天消息第324章 開天闢地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97章 捷報第157章 封侯第266章 不堪一擊第587章 斬立決第132章 大殺器問世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342章 君臣相見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2章 大病初癒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1章 我心善第472章 殺無赦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290章 亡天下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435章 難以想象的財富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204章 冊封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98章 大捷第59章 封賞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337章 升官發財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34章 大禮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498章 斐然政績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30章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