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

北海府是齊州首府,州城所在。

李家祖宅也在北海府城中,李家的歷代家主由此被世人稱作李北海。

不過因爲李家和清微宗的特殊關係,許多李家族人都在東海各島或是沿海的蘭陵府等地購房置地,祖宅這邊難免有些冷清,只有那些隱退下來或者一直閒賦之人才會在北海府這邊居住。

不過李家也不是真就放任祖宅不管,畢竟祠堂、墓田、祭田都在這邊,是李家的根基所在,所以每年都會有大批李家人返回祖宅這邊掃墓祭祖,也算得上隆重,只是一般而言,身爲家主的李道虛並不露面,而是由李元嬰代勞,在李元嬰之前則是由李道師代勞。

饒是如此,在北海府地界也沒人敢小看李家,哪怕是當年青陽教佔據了北海府,仍是不敢侵佔李家半分土地,留在北海府的李家族人還是該怎樣便怎樣,不管城頭變化大王旗。

這是李家的底蘊。

這次新老家主更替,對於李家來說是大事,上次家主更替還是在幾十年前,所以近乎九成的李家人都選擇回家過年,既是參與祭祖的大事,也是“覲見”新家主,關鍵還是後者。畢竟祖宗未必能保佑自己飛黃騰達,可對於這位家主來說,就是動一動嘴皮子的事情。

雖說好些人從未與這位長年不回李家祖宅的新家主謀面,但都聽說過新家主的大名,甚至可以說是如雷貫耳,那些事蹟都不必多言,哪一樁哪一件都能說道許久,尤其是壓倒了與李家爲敵多年的上清府張家,更讓李家人與有榮焉。

按照齊州風俗,祭祖都選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李玄都是臘月二十九回來,等同是先正式接任族長之位,然後再以族長的身份去祭祖。

接任族長之位的地點自然是李家祠堂。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也會選在祠堂。另外,族老們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會選擇祠堂作爲議事場所,以示祖先在上面看着。

祠堂最早建於墓所,曰墓祠。大晉時理學聖人以《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爲祠堂。

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本朝世宗皇帝,才許民間皆聯宗立廟,不過只有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纔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以此而論,李家祖上是出過皇族帝王,太上道祖也姓李,還被封爲“太上玄元皇帝”,比儒門聖人的王號要高上一等,可如今的李家又充斥了大量的義子、女婿,真要論血緣,那也未必,所以李家的祠堂還是稱之爲李家宗祠。

李家宗祠也是歷代族長家主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要在這裡公開處置,有些類似於縣衙,又附設宗學,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

正因爲這樣,李家宗祠並非一間屋子那麼簡單,而是一座獨立的門戶院落,規模遠超普通人家的府邸,只是稍遜於李家祖宅。

當李玄都一行人下了白龍樓船,在李非煙的帶領下,來到李家宗祠外面的大坪時,此地已經是人滿爲患。

這些皆是李氏族人,在此等候多時了。

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垂垂老矣的白髮老者,這是李家的“道”字輩老人,雖然李道虛是女婿,但因爲李家的規矩,女婿與義子一般,都是以兒子看待,所以按照輩分,這些老者要麼是李玄都的伯父,要麼是李玄都的叔父,而不是從李卿雲那裡以舅舅而論,這也是李玄都稱呼李非煙爲“姑”而不是“姨”的緣故。

這些“道”字輩老人,李玄都大多未曾見過,李玄都真正認識的只有三人:李非煙、李道師、李世興。

在“道”字輩之後,便是“如”字輩,都是李玄都的同輩人,不過李玄都年小,除了李太一之外,都是他的堂兄,沒有堂弟。許多“如”字輩之人已經是兩鬢風霜,甚至是兒孫滿堂,大多是與張海石、司徒玄策一般年紀。

此時李如是和李太一就站在其中,兩人雖然年小,但身份不同,站得頗爲靠前,讓李玄都一眼就能看到。

再往後便是“法”字輩,也不算年輕了,不乏不惑年紀之人。哪怕李玄都站在“法”字輩中,也算不得年長。

反倒是這麼多人顯得李玄都格外年輕,在最爲看重年歲資歷的宗族之中,李玄都的年齡實在不佔什麼優勢,只是因爲他成就太高,這才無人敢說什麼,要是換成前些年,哪怕李玄都已經躋身天人境,又是李道虛親自任命,也要招來非議。

衆人見到李玄都,齊齊作揖行禮。

李玄都趕忙快走幾步,扶住了最前方的幾位“道”字輩老人,然後朝着衆人團團拱手:“不敢當,不必多禮。”

衆人分開一線,讓出了通往祠堂的道路,爲首的一名白髮老者大聲道:“請族長進祠堂。”

李玄都微微點頭,朝着祠堂大步走去。

在李玄都身後,先是李非煙和一衆“道”字輩之人,然後秦素等人,再是“如”字輩之人和“法”字輩之人。至於“長”字輩之人,大多還是孩子,沒有資格列席祠堂。

一般來說,一姓一祠,有些家族的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女子或未成人的孩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只是李家情況特殊,在宗規這方面從來都是十分寬鬆,索性直接放開了禁制,以能力而論,只是不許無知孩童進入其中,其他並無限制。

李玄都一路走到祠堂正堂,就見上方高懸牌匾,兩旁是燈籠。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門前掛書寫堂號的燈籠。世人談論某一家族時,便以堂號稱呼,比如張鸞山的張家被稱作“上清堂張家”、沈無憂的沈家被稱爲“懷南堂沈家”。

一般而言,堂號要麼與地域有關,比如張家位於吳州上清府,便名爲上清堂;要麼與德行有關,比如四知堂楊家,便是因爲其祖先曾經拒絕他人賄賂時說過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一言;要麼與祖先功勳有關,比如郭氏祖上曾經被封爲汾陽王,就以“汾陽堂”爲堂號;要麼與祖先的名號有關,比如詩仙的後人便有“青蓮堂”的堂號。

李家的祠堂正是以地域爲名,不過並非東海堂,而是北海堂,這也是“北海李”的由來。

在牌匾下有一溜座椅,居中座椅最爲華美,顯示其主人身份不同。不過這把座椅已經有近二十年沒人坐過了。

李玄都來到這把座椅前,轉過身來。

一衆李家族人皆是望向李玄都,一名白髮老者上前一步,高聲道:“請李家第三十六代族長入座。”

李玄都稍稍頓了一下, 坐在了居中的椅子上,頭頂便是“北海堂”的牌匾,然後他伸出手往下虛按一下:“大家也都坐吧。”

李非煙、李道師分別坐在了李玄都左右,然後是李世興和其他幾名“道”字輩的白髮老者依次坐下。本來李世興已經被李家除名,不過在李世興歸附李玄都的麾下之後,李非煙便恢復了李世興的宗籍,畢竟認真說起來,當年李世興之所以叛出清微宗,還與她們姐妹兩人有關。

大堂十分寬闊,所以座椅頗多,除了族長和“道”字輩的族老之外,還能讓部分身份不俗“如”字輩之人坐下,其中就有李元嬰、李如是、李太一、李如劍等人,也包括秦素和谷玉笙,都設了座位。不過這些人都是朝東或是朝西坐着,而不是族長、族老們那般坐北朝南。

至於其他人等,就只能站着了。

李玄都環視一週,放緩了語氣:“今日在場之人,都是自家人,有些人見過我,並且和我打過交道,有些沒有見過我,只是聽說過我的名字,對我不甚瞭解。所以今天我打算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李玄都,表字紫府,是上任族長的義子,‘如’字輩。按照道理來說,族長傳承,應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於情於理,都該是我的兄長明心繼承族長之位,只是他犯下過錯,所以老爺子纔會把族長之位傳給了我,從今日起,我便是我們李家的第三十六代族長,行使族長之權,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李家衆人多與清微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多人本身就是清微宗的堂主、島主之流,早已在八景別院見識過李玄都的厲害,此時哪裡敢有半點異議,紛紛開口表示贊同。其餘人等就算沒見識過李玄都的手腕,也聽說過一二,自然也隨之附和。

李非煙見無人反對,便站起身來,高聲道:“既無異議,敬告祖先。”

李玄都起身,離開正堂,往後方供奉祖宗牌位的神堂走去,衆人緊隨其後。

神堂之中,一整面牆壁皆是密密麻麻的祖先牌位,居中是比普通牌位大出數倍的始祖牌位。

衆多牌位前是供桌香爐和整齊擺放的近百個蒲團。

李玄都手持三炷香,插在長約兩丈寬約半丈的巨大香爐之中。然後率領李家衆人跪在蒲團上,叩首祭拜。

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十一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八十章 借頭顱一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番外七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七十章 元妙童子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何苦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煙視媚行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七十五章 春雨紛紛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手番外二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六章 太和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一百零一十七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終章(二)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三十五章 寺內激鬥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
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十一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八十章 借頭顱一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番外七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七十章 元妙童子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何苦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煙視媚行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七十五章 春雨紛紛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手番外二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六章 太和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一百零一十七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終章(二)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三十五章 寺內激鬥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