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激戰

從上方俯瞰,方方正正的王庭城中出現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圓形坑窪,大約佔據了王庭整體面積的九分之一左右,幸而是在諸王和閼氏的居住區域,這裡居住之人不多,死傷人數也相當有限,若是放在王庭外的大片帳篷之中,兩人這一次交手,不知要殃及多少無辜。

伊裡汗凝視着李玄都手中的“人間世”,顯然沒想到這把木劍如此堅韌,更沒想到的是李玄都的氣機之浩瀚磅礴。如果僅是“人間世”,伊裡汗憑藉自己的磅礴巨力將其直接折斷也並非不可能之事,可是有了李玄都的氣機灌注,就沒有這麼簡單了,正所謂草木竹石皆可爲劍,之所以能夠爲劍,憑藉的就是持劍之人的一口劍氣。

此時李玄都已經將自己的假丹之法運轉到極致,五大玄功全力催動,鯨吞外界天地元氣,繼而以五行之數轉換爲自身氣機,然後自三大丹田而出,遊走經脈,充斥全身上下,源源不絕,生生不息。

人仙有人仙的優勢,那就是體魄強橫無比,氣血旺盛,地仙也有地仙的優勢,畢竟在排名中,地仙尚且在人仙和鬼仙之上,地仙一途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吸納天地元氣化爲己用,方士可以借天地元氣施展威力巨大的術法,武夫可以借天地元氣恢復氣機,同是地仙一途的武夫或者方士交手,看不出優勢,可是對上人仙一途的純粹武夫,無人爭搶天地元氣,反而能將地仙一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李玄都修煉“漏盡通”,只要氣機不絕,則此身不死,李玄都最怕氣機無以爲繼,若是遇到同是地仙一途的造化境高人,李玄都想要吸納天地元氣爲己用還要被對手以同樣的手段阻撓,可人仙一途的伊裡汗卻是不行,讓李玄都能夠以無量境鯨吞天地元氣迅速恢復氣機。

在剛纔的正面抗衡中,李玄都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伊裡汗的這一拳內藏暗勁,透過李玄都手中的“人間世”,直接震傷了李玄都的五臟六腑,若是李玄都沒有“漏盡通”,就算有無量氣機也是枉然,終究要被伊裡汗在數拳之內震成重傷,可有了“漏盡通”之後,再配合無量之氣機,這點傷勢卻是不算什麼了。

伊裡汗與人交手經驗豐富,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既然不能疊加傷勢,那就只能追求一拳斃命。

伊裡汗深深吸了一口氣,想要蓄勢。可李玄都哪裡會給他這個機會,轉守爲攻,朝着伊裡汗一劍劈下。

一道浩蕩劍氣呼嘯而過,伊裡汗只得伸出手掌,抵住洶涌而來的劍氣,劍氣與伊裡汗的手掌相撞,激射四濺,打在周圍的地面上,好似雨落沙地,刺出無數個坑窪。

伊裡汗激發周身氣血流動之後,不僅僅是激活了體內的諸多穴竅,更讓皮膚、血肉、骨骼堅逾金剛,若說李玄都的劍氣是一把把利劍,那麼伊裡汗的體魄就是鐵甲大盾,想要穿透,殊爲不易。李玄都心中明白,遇到伊裡汗這種對手,用招用巧,那是全然無用,非要以力取勝不可,大巧若拙,無奈李玄都境界欠缺,若是他已經晉升造化境,五大玄功再進一步,真要憑藉氣機以力取勝,也未必不能,可此時他只有無量境,反而要被伊裡汗以力破巧。

李玄都的劍氣被伊裡汗擋下之後,他手中劍勢再變,“人間世”上生出無數劍光,朝着伊裡汗潑灑而下。

伊裡汗一拳擊出,帶起海嘯山崩般的罡風雷音,破開李玄都的重重劍光,直往李玄都而去,看似簡單直接的一記剛拳,卻蘊含螺旋勁力,在拳頭周圍形成一個漩渦,若是李玄都立足不穩,便會被強行牽扯過去,乍一看去,就像是自己主動往拳頭上湊一般。

與此同時,伊裡汗又擊出一掌,與剛猛至極的拳頭相比,這一掌卻是陰柔到了極點,似乎沒有半分重量,柔弱似女子的纖纖玉手,竟是中原江湖中頗爲常見的綿掌功夫。只是到了伊裡汗這等境界,對於力道的掌控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僅能至剛至大至陽,也能至柔至小至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尋常的綿掌功夫由他用來,便是化腐朽爲神奇,半分小覷不得。若是被這一掌拍實,只怕全身骨骼粉碎,血肉化作濃水,只剩下一張人皮。

一拳一掌同時激發,拳在前,掌在後,雖然姿勢怪異,但也讓李玄都倍感棘手,只能全力施展手中長劍,身形隨即在劍光中隱去,漫天便只見無數大小劍圈層層疊疊,似滿月重疊,如百花齊放,渾圓中鋒銳隱現,剛柔並濟,迎向伊裡汗的一拳一掌。

伊裡汗的一拳落在無數劍光圓圈之上,初時摧枯拉朽,直接打碎了數十個光圈,使得無數光圈出現一個明顯的“凹陷”之勢,但疾風驟雨不能長久,在層層疊疊似是無窮無盡的劍光圓圈之中,這一拳的去勢越來越慢,最終強弩之末,不能再進分毫,與此同時,卻不斷有光圈生出,遞補原有的位置,於是逼得伊裡汗不斷後退。伊裡汗順勢收拳,一直蓄勢不發的一掌緩緩推出,拍在洶涌而來的劍氣光圈之上,所有劍光圓圈頓時轟然震動,此起彼伏,似是海面激盪。

就在此時,伊裡汗全身上下的所有關節之中驟然響起無數“雷聲”,似是軍中擂鼓,響徹天地,然後他化掌爲拳,一拳擊出,原本略有彎曲的手臂伸直,從他的胸腹、肩膀、手肘、手腕、到拳頭,依次響起一連串如爆裂聲響,拳勢破空,響起千百聲雷音。

李玄都以劍光所化的圓圈在這一拳之下,悉數消失無蹤,李玄都現出身形之後,出劍如風,一瞬間化出七個虛影,同時攻向伊裡汗。

伊裡汗卻是立刻就確定了李玄都的真身所在,反手攻向身後,兩人在一瞬間交手十餘招,然後各自分開。

李玄都右手握劍,整條手臂都在輕輕顫抖,而未曾持劍的左手卻是被生生擰成了類似麻花的形狀,正在“漏盡通”的作用下緩慢癒合,先是衝散淤血,然後是修復骨骼,再是續結經脈,最後是重生血肉。這便是“漏盡通”的玄妙所在,只要氣機不竭,無懼血肉體魄之傷。

此時李玄都並不震驚伊裡汗的氣力之大,因爲早有預料,真正讓他感到驚詫的是,自己以傷換傷的數劍雖然破開了伊裡汗身上的鐵甲,但並未對伊裡汗造成太大傷害, 伊裡汗除了肌膚堅若金剛之外,還有極爲玄妙的運力法門。武學一道有鳥不飛的絕技,麻雀在手裡飛不起來是因爲無處借力,伊裡汗也是如此,李玄都的每一劍落在他的身上,都有不着力之感,同時伊裡汗又封閉毛孔,內鎖精血,外拒諸邪,無缺不漏,劍氣也難以滲入體內,再加上造化境界的純粹武夫氣血旺盛,恢復速度不遜於“漏盡通”,李玄都實在是難以建功。

李玄都驚詫伊裡汗的強大,伊裡汗又何嘗不是,這個年輕人的劍氣太盛,體魄太過古怪,劍招又太過巧妙,讓他很難毫無顧忌地傾力出拳,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以防守,這讓伊裡汗隱隱有些惱火,不過短時間內又無可奈何,他乾脆就沉下心來,他倒要看看這個中原使者還有什麼手段,這古怪體魄又能支撐到什麼時候。

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終章(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番外三第十四章 玉青園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番外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五章 暗子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九十八章 戰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終章(二)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
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終章(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番外三第十四章 玉青園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番外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五章 暗子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九十八章 戰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終章(二)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