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

雖然說靠山山倒,但世上之人多半還是要講究一個靠山。

太平錢莊也好,太平客棧也罷,他們的靠山都是太平宗,或者說本就是太平宗的一部分。

一個宗門,往小了說,是一地豪強,往大了說,那便是個自成一體的小朝廷。李玄都也曾經參與過宗門的重大決策,深諳宗門的運轉之道,想要強盛,一是人,二是錢,至於其他,都是細枝末節。

在正道十二宗中,正一宗有人,高手如雲;太平宗有錢,富可敵國;清微宗不如正一宗人多,但是比正一宗有錢,清微宗不如太平宗有錢,但是比太平宗人多。

治理一個宗門,與治理一個小國無異。

李玄都當初還記得,自己曾經提過幾個自認爲高瞻遠矚的策略,均被師父否了。

比如說他曾在武德九年的時候建議師父,動用全宗上下之力盡快打通遼東的海路。

因爲金帳汗國此時在西北已經開始逐漸顯現頹勢,畢竟對於金帳汗國而言,出兵西北與王庭距離太遠,拉開戰線過長,而涼州自古貧瘠,又無法支撐金帳大軍以戰養戰,所以金帳王庭每次侵犯西北,都只是劫掠一番之後再訛詐大魏朝廷,當時的穆宗皇帝經過數年的養精蓄銳之後,不再接受金帳王庭的訛詐,在張肅卿等人的主張下,準備派出大軍收復西北,在當時的情形下,金帳大軍必然會敗,而他們想要生存,肯定不會就此作罷,那麼他們就只能出兵距離王庭更近的遼東三州,到時候晉州、燕州一帶的陸地商路必然會被切斷,商人們便會轉向海路。

從今天看來,李玄都的一應所言完全正確,金帳汗國果真放棄西北而兵發遼東,乍一看,當初李玄都的建議的確是高瞻遠矚,似乎沒什麼錯誤。

可老頭子還是把他否了,沒有給出任何說法。直到李玄都來到張肅卿身旁之後,他才漸漸明白,老頭子爲何不認可他的這個建議。

因爲打通海路的關鍵是港口,沒有人能把所有的海港都掌握下來,李玄都所在宗門佔據了東海的大港,南海的慈航宗掌握了南海的諸多港口,而遼東的港口屬於北海,那是補天宗的地盤。

李玄都的宗門與慈航宗交好,雙方互通有無,與補天宗的關係惡劣,如果強行打通北海的海路,且不說能不能行,就算僥倖成功,引來了衆多的商人,可船隊的數量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增加,雖然缺船可以再造,但是能夠遠航的人手卻急不來,如此便造成宗門資源的傾斜,去往南海的船隊就會減少,慈航宗必然不滿,轉而與其他宗門合作。

另外,他們在遼東沒有根基,不得不與補天宗合作,雙方的磨合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期間又不知有多少齟齬爭鬥才能使雙方利益達到雙方都能認可的地步,這還是打通了海路的前提。如果沒有打通海路,所做的一切都打了水漂,無疑是一樁虧本的買賣。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一切都順風順水,邊境的戰事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待到戰事停歇,商人們還是返回原本的陸地商路。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開闢北海的商路?

李玄都事後回想,發現自己提的很多建議,本質上都是何不食肉糜,反而師父的很多決策,纔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師父並不否認他的才華,只是認爲他缺少經驗,最起碼比墨守成規要好,就好比是官場上的官員,亦步亦趨,當然不會出錯,但也意味着庸庸碌碌,是爲庸官。當年張肅卿推行新政,其中有一條考覈法便是專門針對這些不犯錯但也不做事的庸官。

李玄都深知宗門是什麼,不是某個人,而是某些人,宗門的訴求就是宗內大部分人的訴求,宗門的利害就是宗內大部分人的利害。

所以,對於普通江湖人而言,尚有“義憤”一說,但是到了宗門這個層次,便只有利害,就是所謂的江湖道義,也絕不是普通江湖人的道義,而是宗門與宗門之間的不成文規矩。

這名悍然出手的太平客棧掌櫃,是太平宗的人,他在太平客棧中出手,是代表了太平宗,那麼太平宗要做什麼?

李玄都望向客棧掌櫃。

乾瘦的掌櫃收回穿過崔朔風胸膛的手掌,另外一隻手輕輕一推,崔朔風的屍體向前撲倒在地。

掌櫃輕聲道:“一個不留。”

話音落下,身材臃腫龐大的老闆娘以不符合她身形的敏捷身手出現在一衆青鸞衛的身後,手中的菜刀手起刀落,一顆人頭飛起,然後繼續手起刀落,又是一顆人頭飛起。

手起刀落接手起刀落。

一顆又一顆人頭飛起。

老闆娘面無表情,就像剁案板上的豬肉。

不過短短几息時間,所有青鸞衛包括那三位好漢都變成了無頭屍體。

李玄都沒有阻止,他不是大善人,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留人一命,什麼時候非死不可。

正應了胡良的一句話:“不死人,那還叫江湖嗎?”

除了李玄都兩人和掌櫃夫婦之外,只剩下邱安青四人。

掌櫃望向李玄都,直言問道:“殺不殺?”

李玄都搖頭道:“都是國之忠良。”

“明白了。”掌櫃擡了擡手,示意老闆娘回來。

李玄都問道:“不知閣下是?”

掌櫃道:“好說,在下沈元齋。”

李玄都因爲右臂被冰霜覆蓋,不能抱拳,只能微微躬身道:“原來是沈老前輩。”

這倒不是李玄都恭維,而是的確聽聞過沈元齋的大名。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形容,那就是積年老歸真。

什麼叫老歸真,就是在壯年時抵達歸真境界,然後剩下的幾十年時間中一直原地踏步,或者說被卡在瓶頸門檻上,此生無望天人境,不過比起普通的歸真境宗師,因爲在歸真境浸淫時間極長的緣故,要強出太多,其中不乏歸真境強九的人物。

這位沈元齋就是一位歸真境強九的太平宗高手,世人皆知正一宗中的張氏一族是大姓,清微宗中的李氏一族是大姓,而在太平宗中則是以沈姓和陸姓爲首。按照輩分來算,沈元齋的輩分很高,就如李玄都與張海石之間,雖然年齡差距不小,但卻是同輩之人,沈元齋與老天師張靜修等人也是如此,年齡懸殊二十歲以上,卻是平輩之人,故而李玄都稱呼一聲沈老前輩。

不過話又說回來,江湖之中,實力爲尊,輩分是一回事,如果沒有相匹配的實力,那就是花架子了,議事的時候把老前輩搬來,放在堂上,就當是個花瓶,花瓶是不會說話的,至於誰說話,當然是說了算數的說話,若是說了不算,說了也是白說。

沈元齋問道:“李公子是否想問我爲何要出手殺人?”

李玄都點了點頭。

沈元齋坦然道:“因爲公子給我看的那枚太平錢。”

這個回答沒有太過出乎李玄都意料之外,因爲李玄都在剛進客棧的時候,曾經專門拿出一枚太平錢,然後又將這枚太平錢收起,換成了普通的碎銀子。

這枚太平錢不是普通的太平錢,而是陸夫人的丈夫爲李玄都占卜一卦之後送給他的。

李玄都雖然不知道這枚太平錢到底有什麼用,但一直留在手上,今日又來到太平客棧,有意拿出這枚太平錢,現在看來這枚太平錢應該是一件太平宗的信物。

只是不等李玄都繼續相問,沈元齋就已經繼續說道:“李公子繼續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便是,餘下的事情可以交給我來處理,至於那枚太平錢到底有什麼意義,李公子還是去問那個給你這枚太平錢之人爲好。”

李玄都道:“那便有勞沈老前輩。”

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二章 枯羊鎮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漏盡通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大神通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十九章 朋黨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六章 太和山終章(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三十五章 散功重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
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二章 枯羊鎮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漏盡通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大神通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十九章 朋黨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六章 太和山終章(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三十五章 散功重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