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

上官莞恨恨地盯着李玄都,自從融合李玄都的心魔之後,她就對李玄都有一種天然的恨意,此時被李玄都一掌擊退,更是讓她惱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她還沒有失去理智,方纔交手只在電光火石之間,她就發現自己與李玄都有着不小的差距。畢竟瞭解是相互的,李玄都瞭解她,她也瞭解李玄都。

兩人同是修煉假丹之法,可上官莞的假丹很“散”、很“實”,還是一顆實實在在的假丹,可李玄都的假丹卻十分凝練,繼而化虛,開始去僞存真。若非要用二字來形容,那便是“精純”,上官莞的假丹駁雜不純,李玄都的假丹精純歸一,同樣的境界修爲,卻有了高下之別。

上官莞咬牙問道:“你用的是什麼功法?”

李玄都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

李玄都沒有弟子,可他的一身所學卻分別被兩個女人學了去,上官莞學了枝葉,秦素學了主幹,兩人合起來,便是李玄都的所學理念。不過秦素除了李玄都所傳授的種種之外,其本身也身懷秦清傳授的各種絕學,這就是李玄都所不會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秦素在功法一途上,並不是按照李玄都的路數跟在後面亦步亦趨,而是結合了秦、李兩家之長。

上官莞的情緒有些不穩定,這也是融合心魔帶來的隱患,要等到她真正降服、融合了心魔之後,才能歸於穩定,所以李玄都的不說話,越發激怒了上官莞,她死死盯着李玄都,雙眼之中有血光隱現,厲聲道:“回話!回話!”

李玄都仍不說話,反而是低頭看了眼靠在他身上的秦素。

她中了上官莞的一掌,不管上官莞的造化境如何弱,而秦素的逍遙境又如何強,畢竟是相差了兩個境界,所以秦素受了不輕的傷勢,一股真氣在她體內入脫繮野馬橫衝直撞,只是秦素此時忘情絕性,對於傷勢帶來的痛苦也一併忘卻了,此時秦素的身上,豈止是沒有悲傷、恐懼,就連人氣也沒有多少了。

這便是秦清不願意秦素貿然動用“太上忘情經”的原因所在,“太上忘情經”是大成之法,自有其玄妙之處,秦素用出之後,對敵應變的能力直追李玄都這個百戰之人,甚至猶有勝之,可隱患也是巨大的,且不說種種反噬和走火入魔,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性情大變,“忘情”二字豈是虛言。

秦清也修煉了“太上忘情經”,正是憑藉“太上忘情經”,秦清纔有機會躋身長生境,可秦清畢竟是秦清,曾經的太玄榜第一人,父女兩人在“太上忘情經”上的區別,就像李玄都和地師在“太陰十三劍”上的區別,徐無鬼可以降服心魔,秦清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可是李玄都就不能降服心魔,只能靠張靜修的封鎮,秦素更是能放不能收,所以秦清纔要秦素最少將“太平青領經”修煉到第十重之後再去使用“太上忘情經”。

此時秦素就是如此,能放,使自己進入了“忘情”狀態,可不能收,她不知道該如何擺脫這種忘情狀態。忘卻七情,拋卻六慾,脫離了人的身份,就像仙人一樣立在雲端俯瞰腳下人間。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超凡脫俗,也難怪此法以“太上”二字爲名。太上即是道祖,也是道門的聖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太上忘情經”追求的便是此等境界了。

秦素是個心思細膩的人,這種空靈的狀態實在是太過陌生了,讓她不知所措。秦清第一次進入這種狀態的經歷就比秦素容易很多,因爲忘情之境讓秦清想起了第一次接觸男女之事後的片刻空虛,那時候整個人覺得身心放鬆、無慾無求,達到了一種無我的境界,心態也變得寧靜祥和,猶如賢者聖人一般,正因爲秦清有過類似的經歷,再加上秦清境界修爲、閱歷都遠勝於秦清,所以秦清很快就從忘情之境退了出來,可秦素未經人事,哪裡有過這樣的經歷,卻是陷於困境之中,遲遲掙脫不得。

忘情不是失憶,所以秦素記得身旁的男子,名叫李玄都,是與自己定親之人,兩人關係親密,同爲一體。兩人曾經的經歷,從沈元舟處求籤,到琴舍相識,再到單老峰、蓬萊島等種種經歷,她都記得清清楚楚,可此時的她卻像在看另外兩個人的故事,心中沒有半點漣漪。哪怕在旁人的注視下,被李玄都攬住了腰肢,秦素也失去了以往的羞澀之情。

不過秦素畢竟修煉時日尚短,忘情之境也不是那麼穩固,當李玄都望向秦素時,秦素也正望着李玄都,兩人視線交匯,秦素感覺自己的心頭彷彿被什麼觸動了一下,就像靜湖中被投下了一塊小石子,盪漾起層層漣漪,一直擴散向遠方。

李玄都的目光給秦素帶來了一種奇異的感覺,這讓秦素想起了她獨自一人徒步跨越數州之地去見李玄都的經歷,那時候李玄都等人正要前往白帝城,秦素留在遼東,一開始兩人只是書信往來,在她有一天收到了李玄都的信後,她突然就下了決心,去見李玄都。於是她獨自一人從遼東出發,前往荊州,不惜穿越半個大魏王朝。在路上,她想的都是見到李玄都後的場景,待到她真正見到李玄都的時候,那些預想的場景都沒有用上,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安心,漫長的旅途到了終點,可以把身上的行李放下,把自己重重摔在牀榻上,閉目休息,不必考慮其他,什麼也不用想。

現在李玄都帶給秦素的還是這種安心的感覺,就像兒時躲在父親懷裡的感覺,靜謐,安寧,平和,溫暖。

這種安心的感覺與忘情的空靈之感不斷交織、拉鋸、爭奪,讓秦素的心神很是疲憊,甚至比她剛纔與上官莞大戰一場還要疲憊。

忘情之境沒有痛苦,當然也不應有疲憊,現在有了疲憊,便是忘情之境在逐漸崩裂。可秦素並不明白這一點,她也不想深思,只是低着頭靠在李玄都的身上。這一刻,彷彿冰雪消融,凝固的河水又開始流淌,那些被壓抑的真實情感又重新涌了出來,佔據了秦素的心房。

秦素低聲道:“玄哥哥。”

李玄都輕輕應了一聲。

當忘情之境如潮水一般退去,秦素的支撐也一併消散了,她眉頭皺起,嘴脣微微發顫,顯然是在極力忍耐。李玄都看在眼中,多年的起伏榮辱已經讓李玄都漸漸變得喜怒不形於色,他所展現出的喜怒,很多時候都是故意這樣展現。現在,李玄都沒有像過去的自己那樣怒髮衝冠,更沒有大吼大叫地要如何如何,他只是用目光安慰了下秦素,然後平靜地轉過頭去,將目光投向了上官莞。

李道虛曾經教導李玄都,一個男人應該有底蘊,也應該有城府,沒有的城府的男人就像一汪淺淺的清水,一眼就看到了底,什麼也藏不住,就會有人想要把腳伸進來,因爲他們知道水的深淺,不怕被淹死,可換成一方深不見底的碧水,就沒有人敢貿然這樣做,因爲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淹死。

李道虛教給李玄都很多東西,不僅僅是功法,還有道理,包括御人之道。李玄都不認同李道虛的理念,卻很忠實地踐行了李道虛的教導。李道虛曾經不止一次告訴過李玄都,發怒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表態,而不是一種武器,如果將發怒作爲武器,並且頻繁地動用這種武器,只會凸顯你的無能,那麼你的屬下就不會敬畏你,你的敵人也不會懼怕你,他們只會輕視你,甚至你的親人也不會將你作爲依靠支柱。李道虛還告訴李玄都,如果決心對敵人動手,就收起自己的怒氣,這樣會影響自己,也會提醒敵人。

李玄都在大雄寶殿中對圓覺表現出了適當的怒意,並非圓覺的話激怒了他,而是因爲他要通過發怒來表態,向其他宗主傳遞和表達自己對大天師的支持,也是警告其他懷有阻撓和議想法之人。

現在,李玄都打算對上官莞出手了,那就沒必要表現怒意,他要做的反而是強壓怒意,壓到心底最深處,使得臉上愈發平靜,心如止水,這是李玄都多年與人爭鬥總結出的經驗,卻是與“太上忘情經”所追求的忘情之境有了幾分不謀而合。

李玄都望向上官莞,“上官姑娘,你的身體裡住了一個人。”

上官莞的目光驟然變得凌厲,“你說什麼?”

“我說你的身體住了一個人,還是我的熟人。”李玄都的語氣愈發平靜,“我幫你把他請出來,好不好?”

本該愈發憤怒的上官莞在此時卻忽然平靜下來,彷彿體內的兩個人在一瞬間達成了和議,準備聯手抗衡外敵。上官莞用一種奇特的語調說道:“李玄都,你以爲你是誰?”

李玄都笑道:“我是誰,我是李玄都,幫你解脫之人。”

話音落下,李玄都放開秦素,整個人騰空而起,直奔上官莞而去。

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三十一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五十四章 雜役駕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
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三十一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五十四章 雜役駕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