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

李玄都怔了一下,隨即想明白了,白繡裳和蕭時雨等人匆匆離開大報恩寺,也許正是因爲顏飛卿那邊出了紕漏。

李玄都望着青鶴居士,沉默了片刻,方纔說道:“看來是我害了顏玄機。如果我不登門拜訪,顏玄機一個廢人,丟了掌教之位,也不會入得你們的法眼,如今還在採菊東籬,更不會惹來這場禍事。”

青鶴居士沒有否認李玄都的說法,問道:“李先生換是不換?若是換,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不換,那就只能是兩敗俱傷,老夫拿顏真人的性命去齊王那裡抵命就是。”

青鶴居士顯然早就與徐無鬼相識,更在徐無鬼成爲地師之前,故而他還是稱徐無鬼爲齊王。

李玄都沉默着。並非他不願意交換,而是不想太過暴露心中所想,若是他一口答應下來,說不定青鶴居士又要生出其他想法。這就像做買賣,若是一方鬆口太快,另一方還要覺得是自己虧了。

青鶴居士的目光一直落在李玄都的臉上,沒有挪開過分毫。

他之所以執意換回上官莞,正是爲了要給地師一個交代,無論儒門道門,還是佛門,都講究一個薪火傳承,傳承要麼是血脈傳承,要麼是師徒傳承,徐無鬼是沒有子女的,弟子也只有兩人,還死了一個,上官莞是徐無鬼最後一個弟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看作是半個女兒,否則徐無鬼不會特意爲她謀一場造化,若是真要讓上官莞死在此地,且不說徐無鬼心中如何想,青鶴居士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畢竟是多年故交。

忽然之間,李玄都鬆開手中的秦素,周淑寧心有靈犀地接住仍舊在沉睡的秦素,而李玄都本人則已經消失不見。

幾乎就在李玄都消失的那一瞬間,青鶴居士就已經出手。

對於一個拿下上官莞、勝過張靜沉的人物,他如何敢有絲毫大意。

只見青鶴居士輕輕揮袖,便擋下了李玄都的一掌。

李玄都的身形出現在青鶴居士身前不遠處,臉色微沉。

不出意料,青鶴居士是一位天人造化境的高手,更勝於上官莞,不遜於張靜沉,要知道李玄都只是勝過張靜沉一招,此乃比試,並非生死拼鬥,不能一概而論。若論比試,那日李玄都與李元嬰交手,李元嬰的“無相劍”刺入李玄都胸口的那一刻起,便算李玄都輸了,可當時兩人並非比試,而是生死相鬥,最後勝出的卻是李玄都,可見比試和生死相拼差別極大。李玄都對上了青鶴居士,兩者生死相鬥,李玄都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此時二人距離很近,青鶴居士仔細端詳着李玄都的,想要從他的細微神情上判斷出他此時真正的心中所想。

只是李玄都並沒有讓他如願,只讓他看出了李玄都對他的重視,不談“道”,只論“術”,此時的李玄都卻是有李道虛的幾分風采了。

青鶴居士在心中輕輕感嘆,這就是司徒玄策的後來人嗎?

便在這時,李玄都再度欺近,還是一掌揮來。不是李玄都託大到不用兵器,而是他暫時還無法將“逍遙六虛劫”化入離體氣機之中,非要近身接觸不可,如此一來,還是拳掌更爲好用。

青鶴居士同樣一掌迎上。

兩掌相對,兩人立時陷入到角力的境地之中,互不相讓。

上官莞見狀,大聲喝道:“居士小心,此人會‘逍遙六虛劫’。”

話音未落,李玄都已經開始運轉“逍遙六虛劫”,意圖消解青鶴居士的氣機。青鶴居士卻是微微一笑,渾然不怕。

李玄都的“逍遙六虛劫”遇到青鶴居士的“浩然之氣”,只覺得浩然博大,竟是沒有絲毫雜質,更沒有絲毫縫隙。如果說上官莞的氣機是一面磚牆,有無數磚縫,那麼青鶴居士的氣機就是用整塊石頭雕琢成的石牆,根本沒有絲毫縫隙可言。除此之外,青鶴居士的“浩然之氣”還隱隱剋制李玄都的氣機。畢竟李玄都的大部分氣機是由“長生石”所化,而“長生石”又是國師以無數生靈煉化而成,有傷天和,哪怕被國師、雷劫、地師的“逍遙六虛劫”三重煉化之後,仍舊殘留些許亡者的不甘怨氣,需要李玄都通過“太平青領經”將其慢慢煉化,也就是“乘天地之正”,這個過程頗爲漫長,不能一蹴而就,此時遇到天地之正的“浩然之氣”之後,彷彿遇到了天敵,正如李玄都剋制上官莞一般。

李玄都自從練成“逍遙六虛劫”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由吃了一驚。

這也不怪李玄都,他無論怎麼見多識廣,畢竟年紀在這裡,並沒有真正深入接觸、瞭解儒門中人,更沒有與真正的儒門高手有過交手。至於施宗曦之流,不如青鶴居士等七隱士遠甚。

當年儒門與道門相爭,道門高手無數,卻敗在儒門的手中,可見儒門自有獨到之處。若是以道門的目光來看,這“浩然之氣”是當之無愧的大成之法,還是玄門正道之法,沒有其他玄妙之處,唯有一點,“浩然之氣”是天地至正顯化,不化陰陽,不辨六氣,不分五行,守而持之,邪祟不侵,鬼神不近,五咒不靈,劍訣不傷,“吞月大法”、“蝕日大法”吸它不動,“逍遙六虛劫”也破它不得。想要勝過“浩然之氣”,只能老老實實比拼境界修爲,取不得半點機巧,當年儒道相爭,儒門高手任憑道門高手千萬法,僅憑一法破之、勝之。唯有先天五太可以稍加剋制,卻也大打折扣。

正因爲如此,儒門高手說強也強,說弱也弱,若是境界修爲不如對手,沒有道門中人的各種機巧玄妙手段,幾乎沒有越境而戰的可能,可如果境界修爲高出對手,無懼任何花招,也幾乎沒有被越境挑戰的可能。總結一個字,便是個“穩”字。當年寧王在部分道門中人的支持下起兵作亂,道門中人響應無數,可心學聖人一出,衆多道門中人奇招妙法層出不窮,只因境界修爲不及,便無一人是其對手,

此時青鶴居士就是如此,他與李玄都境界相當,那麼李玄都就休想輕易勝他,兩人真要分出勝負,非要千餘招之後不可。

李玄都不知此中道理,再次催動“逍遙六虛劫”,可青鶴居士的氣機還是穩如五嶽,絲毫不動,更不用說分崩離析。

李玄都終於明白,自己是遇到了剋星,再者就是他的“逍遙六虛劫”還練得不到家。於是他便轉變思路,不再憑藉“逍遙六虛劫”取巧,仍是用“萬化神劍掌”,可掌中不再是暗藏“逍遙六虛劫”,而是殺伐第一的“逆天劫”劍氣,要與青鶴居士正面硬拼。

青鶴居士渾然不懼,雙掌一分,再次對上了李玄都。

李玄都雙掌如刀劍一般,出手極爲凌厲。青鶴居士則是出手變化不定,並不正面硬拼,顯然也是精通各家武學,畢竟是八十高齡之人,修爲會遇到門檻瓶頸,可學海無涯,論到博學,未必就比李玄都差了。

兩人越鬥越快,此時李玄都已經用上了“太平青領經”,模仿同樣至陽至剛的“太上丹經”,替代含有暴戾怨念的“長生石”氣機,雖然還是無法奈何青鶴居士的“浩然之氣”,但卻能大大減少“浩然之氣”對自己的剋制。

《太上丹經》包羅萬象,總共有二十四篇,即有二十四門修煉功法,其中第五篇、第十篇、第十七篇,每一篇都是一門劍術;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每一篇都是一門術法;第九篇、第十四篇、第十六篇,則各是一套拳法;還有第十三篇、第十八篇、第二十篇,則是孕育氣機真元的功法,最後一篇是總訣大綱。

《太上丹經》在木勾真人的手上時,本是大成之法,可後來傳承略有缺失,就如“太平經”、“青領經”一般,變成了上成之法,可就算如此,仍舊威力不俗。

李玄都忽然由“萬化神劍掌”的路數變成出自“太上丹經”的“天磁指南散手”,其玄妙之處在於內勁氣機生出磁力,無論對手如何移形換位,始終直指對手身形,就如指南針一般,繼而身隨手動,直打對手周身上下各處大穴。

青鶴居士受到磁力影響,就不得不與李玄都硬拼。

“轟”的一聲,雙掌相交。雖然兩人已經十分克制,力求不傷及周圍,更不要讓太多餘波擴散出去,但激發出的狂風還是讓周圍的大樹搖晃不休,花草更是盡皆俯首低頭。

兩人各自退出一步,青鶴居士反守爲攻,主動一掌拍出,李玄都也是一掌迎上,兩人身子微微一晃,李玄都但覺自己全身上下的氣血都是一震,耳膜如擂鼓作響。不過青鶴居士也不好受,兩人過分克制自身氣機的外泄,不向外卸力,最終都是自身承受了對方的力道,於是局面就變成了兩人不傷草木分毫,輕描淡寫,盡顯高人風範,可內裡卻是氣血翻騰、內腑受損。

李玄都倒退幾步,讚道:“居士好修爲。”

“李先生也不差。”青鶴居士站在原地不動,手掌輕輕翻覆,“若是再鬥下去,老夫就很難控制自身氣機外泄,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你我真要放手施爲,打生打死,打得天現異象,打得山搖地動,毀掉小半個大報恩寺事小,不小心傷到了你身後的兩個孩子,還有秦大小姐,那可就罪過大了。”

李玄都深深看了青鶴居士一眼,不再多餘廢話,“顏真人在哪裡?”

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十章 勒合蔑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番外六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二百一十八章 劍骨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十一章 鬼客棧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四十一章 抽刀分水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
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十章 勒合蔑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番外六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二百一十八章 劍骨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十一章 鬼客棧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四十一章 抽刀分水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