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

悟真身爲金剛宗高人,對於李玄都的謝與不謝,並不太在意,方纔他說的這些話語,固然是出自好意,但並不是他真正想要說的,就如一桌筵席,主菜還未上桌。

老僧輕聲道:“貧僧這趟北行,本意並非是那即將出世的太陰屍,只是中途收到了蘇雲媗的飛劍傳書,這才趕來此地,卻是沒想到能在此地見到李公子,既是巧合,也是緣分,於是便有幾句話語想對李公子說起,還望李公子不要嫌棄貧僧聒噪。”

李玄都微笑道:“大師請講。”

老僧稍稍沉吟斟酌,緩緩說道:“令師的才學之高,放眼整個江湖,也是罕有能比之人,令師的身份地位,在江湖中亦是位居尊要,無人不敬,但令師行事,往往出人意料,不按常理……”

不等悟真把話說完,李玄都已經是正色道:“家師待我恩情若父母再造,在下不應也不敢聞師之過。”

悟真似是早已料到李玄都會有如此一說,道:“貧僧雖是佛家弟子,但也通曉儒家聖人的微言大義,儒家聖人講:天、地、君、親、師,其中有言:‘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爲孝乎? ’李公子曾與儒家張肅卿相交甚密,想來也是知道聖人道理,敢問李公子,此言何解?”

李玄都猶豫了一下,道:“儒家聖人的意思是說,父親如果有了敢於直言的兒子,就不會做出不仁義的事情。所以當父親做出不義的事情,做兒子的不應一味順從父親,而是應該向父親直言抗爭,同理,君王有不義之舉時,做臣子也不應當順從君王,同樣要直言抗爭。聖人講孝道,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要孝而不順。若是不顧實際而一味盲從,陷父母於不義,是爲不孝。”

說完這段話,李玄都已經知道接下來悟真的話,他是不得不聽了。

果不其然,悟真聞言後微微一笑:“師父師父,爲師爲父,一宗之內,師父和弟子,既是君臣,又是父子,有時候最親的並不是父子,而是師徒。兒子將父母之恩視爲理所當然,弟子將師父之恩視爲報答。可報答師恩,就萬不可置師父於不義境地,這也就是李公子方纔所說的孝而不順。既然孝而不順,又何來‘不敢聞師之過’一說?不聞師父之過,如何直言抗爭?不直言抗爭,豈不是要將師父置於不義境地之中?”

李玄都輕嘆了一聲:“久聞佛門中人辯才無雙,今日得見,的確是領教了。就請大師繼續講下去吧。”

悟真道:“若是貧僧沒有記錯的話,李公子在令師的一衆弟子中排名第四,不知李公子是否知道,你的師妹,在少玄榜上有名的陸雁冰,已經在青鸞衛中任職?”

李玄都聞言不由苦笑道:“不瞞大師,在下不僅知道此事,而且還與我那師妹較量了一場。”

悟真輕嘆一聲道:“既然李公子已經知道了此事,那麼以李公子之見,這僅僅是令妹的一人之舉動,還是貴宗的一宗之舉動?”

李玄都默然無言。

以他對陸雁冰的瞭解,她雖然有些野心,但萬萬不敢忤逆師父,那麼她搖身一變成爲青鸞衛的三大右都督之一,此事就頗爲玩味了。

有些事情,是李玄都不願深思,而不是他猜不出來。

之所以如此,其實也不是什麼難題。

勝負從不在表面,有些人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就只能封山,有些人輸了面子又輸了裡子,就只能閉寺,而有些人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那麼便是不勝而勝。

這一點,早在顏飛卿與李玄都深談的時候,就已經說得明明白白。

悟真看李玄都的神情,便已經知道了答案,接着說道:“令師這番舉動,且不說動機如何,已是讓正一宗極爲不滿,都是正道兩大柱石,只怕此事不易善罷,若起爭端,不論哪一邊得勝,雙方都將損折無數高手,實非正道同盟之福。”

李玄都望着老僧,明知故問道:“那大師的意思是?”

悟真道:“若是李公子願意居間說項,請令師以天下蒼生爲重,以正道各宗爲重,將一場大禍消弭於無形,那麼天下蒼生無不念李公子和令師的仁義恩情,顏掌教和蘇仙子,也願意爲李公子奉上‘五炁真丹’所需的‘朱果’和‘長生泉’,權作謝禮。”

聽到這個半點也不出所料的答案之後,李玄都平心靜氣,只是有些感觸。

從最初的張鸞山相托救人,到玉清寧在太平客棧中故意相讓,再有宮官在平安縣城中見他,後來的顏飛卿在風雷派出手相助,以及玉清寧在龍門府送上“五炁真丹”的丹方,然後是在關雀客棧中與蘇雲媗會晤,直到現在還是在關雀客棧中與這位“金身羅漢”交談。

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鋪墊這句話。

在他未出江湖之前,正道各宗已然有劍拔弩張的傾向,而在他被張鸞山以恩情爲引,重回江湖之後,所有人都認爲他是那個關鍵之人,認爲他可以扭轉局勢,所以他的這趟江湖,走得有驚無險,各路高人紛至沓來,使他在無意之中立於潮頭之上,而其中因由,絕不僅僅是因爲一個紫府劍仙那麼簡單。

至於他是不是那個關鍵人物,李玄都自認爲不是。

天寶二年之後,他被二師兄帶回師門,先是養傷,然後是修心養性,外加反思,中間只離開了師門一次,從張鸞山手中接回張白月的骨灰,然後前往劍秀山將其安葬,在其餘的時間中,他就像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雖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可李玄都手裡的“書”可都是師門給的,想要他知道什麼,不想讓他知道什麼,“書”上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都是師門決定的,那麼李玄都對於許多事情並不知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想到這兒,李玄都的心境微起漣漪,不由得長長嘆息一聲。

有些事情,不論對錯, 只論成敗。

無論你的出發點如何高大宏偉,如何心繫蒼生,如何關乎天下,敗了就是敗了,就要給別人一個交代。天底下沒有隻做決定而不承擔後果的好事,總要有個人站出來爲此負責。

若是放在朝廷中,打了敗仗,那麼領軍的將領便難辭其咎,要被斬首,主戰的大臣要被罷黜,就算是皇帝,也會因此而威望大減,甚至不得不交出部分權力給予臣子,歷朝歷代,地方強盛而朝廷衰弱,莫不是如此。

就算是在江湖之中,你滅人全家滿門,就要做好多少年後被漏網之魚找上門來報仇的準備,萬沒有人都殺了,在人家前來報仇時又扯出種種理由而不想償命的道理。

朝廷和江湖都是如此,李玄都又豈能超然於外。

因爲當初的帝京之變,他已在師門中失勢,修爲境界還能東山再起,這等失勢卻是一蹶不振,所以他並不認爲自己會是那個扭轉乾坤的關鍵之人。

只是在這件事上,李玄都自己的想法並不重要,關鍵是別人如何看他。

李玄都沉吟了片刻,輕聲道:“受人之恩,必當以報。天下大義,匹夫有責。既然大師已經如此說了,那我自當盡綿薄之力。只是當下這個時候,卻還是要以對付皁閣宗爲重,不知大師以爲然否?”

悟真微微一笑:“自當如此。”

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二十章 對峙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勢不可逆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二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對峙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七章 釋疑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二十一章 道高一尺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二十九章 乃刺汗第二十九章 洞府之庭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
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二十章 對峙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勢不可逆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二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對峙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七章 釋疑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二十一章 道高一尺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二十九章 乃刺汗第二十九章 洞府之庭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