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新春

在帝京,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是一年中難得的閒暇時光,在這段時間裡,各大衙門都會封印,直到正月十六纔會開印辦差。普通商戶雖然不像衙門一樣休息長達半月之久,但也要到正月初六纔會開門營業。

不過這些都是中原的傳統,王庭這邊卻是不然,反而因爲隨着小閼氏壽辰的臨近,愈發忙碌。

因爲李玄都是小閼氏點名邀請的客人,子雪別汗爲李玄都準備了一身專門的禮服,不得不說子雪別汗的心思細膩,因爲顧及到李玄都的中原使者身份,沒有爲他準備金帳風格的衣物,而是一身大魏朝廷的伯爵禮服,也不知他是從何處得來。

李玄都仔細觀看了這身伯爵禮服,其屬於朝服的範疇。

大魏官員服飾主要分朝服、常服和公服。

朝服,赤羅衣,青緣,腰繫赤白二色絹帶或者革帶,戴樑冠。

公服,右衽圓領,戴襆頭,沒有蔽膝等複雜的裝飾物。區分品級的主要方式是顏色,四品以上爲緋色,五六七品爲青色,八九品爲綠色。除此之外,腰帶也有不同,一品腰玉帶,二品爲花犀帶,三品着金鈒花帶,四品着素金帶,五品着銀鈒花帶,六品七品着素銀帶,八品九品着烏角帶。

常服和公服類似,着圓領袍和襆頭。常服有一個特點是可以用雜色,主要區分等級的是胸前刺繡飛禽走獸的補子。文官繡飛禽,一品二品、仙鶴錦雞。三品四品、孔雀雲鴈。五品、白鷳。六品七品、鷺鷥鸂鶒。八品九品、黃鸝鵪鶉練鵲。御史、用獬廌。武將繡走獸,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九品、犀牛海馬。公侯伯和駙馬繡麒麟、白澤。

這身伯爵朝服就是繡麒麟補子,各種佩飾一應俱全,只是在細微處略有瑕疵,伯爵和駙馬在玉帶上有所區分,公侯伯等所用玉帶是石青色,駙馬所用玉帶是金黃色,李玄都疑心是子雪別汗故意試探,便請月離別告知子雪別汗,子雪別汗那邊很快便送來新的玉帶。

按照月離別轉述子雪別汗的解釋,這些中原朝服並非金帳仿製,而是當年金帳南下時,從一處皇家庫房中得來,金帳人對於中原人的條條框框也是半懂不懂,若是有所紕漏之處,還望使者見諒。

月離別雙手捧着子雪別汗重新送來的玉帶,笑問道:“公子,可要我侍奉你更衣?”

李玄都擺了擺手:“萬不敢如此。在中原,這種事情要麼是妻妾做的,要麼是丫鬟做的,堂堂那顏,可不是我的丫鬟。”

月離別沒有強求,將玉帶放下,緩緩退了出去。

李玄都骨子裡還是個江湖人,行走江湖是件苦事,刀光劍影的廝殺就不多說了,風餐露宿更是尋常,無論是什麼出身,都不存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種朝服穿起來固然繁瑣,一個人也可以應付。

不多時,李玄都換好了朝服,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內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綬,頭戴有樑冠。

到了如今,李玄都終於有些中原使者的氣派了。他走出自己的居處,以李玄都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首先觀察地形的習慣,早已對府邸瞭若指掌,徑直往月離別的書房行去。興許是月離別早有吩咐,一路上遇到的侍女、奴隸、護衛都對李玄都畢恭畢敬,低頭側立,不敢多看一眼。

來到書房,月離別也不是無所事事,正在刻苦攻讀中原的各種典籍。而且與迂腐士子不同,月離別不拘泥於一家之學,雖然都在初級階段,但也算是諸子百家均有涉獵,殊爲不易。見李玄都進來,月離別起身相迎,笑道:“人靠椅上馬靠鞍,秦公子換上這身禮服之後,真是英俊。”

李玄都一笑置之,隨意問道:“那顏最近在讀什麼書?”

月離別如實回答道:“在讀一些心學,我記得那位開創心學的儒家聖賢,也是一位伯爵。”

李玄都笑道:“那位聖賢在孝宗年間出仕,武宗年間官至兵部尚書,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封‘新建伯’,離世之後諡文成,追封爲‘新建侯’。在大魏,封爵殊爲不易,非軍功不可,新建伯是因爲平定寧王之亂才得以封爵,而武宗皇帝本欲御駕親征平定寧王之亂,因此對新建伯頗爲不滿,終武宗一朝,這位聖賢都未得到朝廷封賞,直到世宗即位,才被真正封爲新建伯。只是這些名爵之位對於聖賢而言,只是身外之物,聖賢之所以出仕爲官,也僅僅是因爲儒門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說,平叛即是立功,故而聖賢在知天命年紀之後,就辭官講學,並在天心學宮留下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月離別心悅誠服道:“秦公子博學。”

“不敢當。”李玄都擺手道:“如果那顏生在中原,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定是比我這種略知皮毛的更勝一籌。”

李玄都又隨手翻看了其他幾本書籍,竟然有關於農桑和水利的,讓李玄都感嘆這個女子的格局遠見,只是這些對於金帳來說沒什麼用,再大的學問,也要講究一個因地制宜,天時地利如此,草原註定不能種田墾荒,很難因人力有所改變。

兩人又是閒聊幾句之後,李玄都終於轉入正題,問道:“我們何時去見小閼氏?”

月離別微微低頭,說道:“隨時可以。”

李玄都沉默了,目光轉向窗外:“那顏,我不是挾恩圖報之人,但我希望我的誠意能得到等同的迴應,也就是將心比心。”

月離別擡起頭悽地望着李玄都,說道:“我哪些地方不真心,還請秦公子說清楚。”

李玄都說道:“我問那顏何時去見小閼氏合適,你爲何搪塞敷衍於我?”

月離別說道:“秦公子的心比日月都明亮,心中早有定計。”

李玄都道:“一人計短,衆人計長。我有什麼想法是我的事,我現在要聽一聽那顏的建議,還望那顏不要推辭,更不要敷衍。”

月離別只好說道:“是。如今整個王庭的目光都聚集在小閼氏的身上,因爲老汗已經確定要在小閼氏的壽宴上露面,而老汗的近況也直接決定了未來王庭的走向如何。如果秦公子決定在這個時候去見小閼氏,勢必會進入所有王庭權貴的視線當中。所以,在我看來,公子要不要見小閼氏,取決於公子想不想在這個時候進入王庭的中心,這裡就像一方沼澤,進入容易,出去很難,而且還有被吞沒的危險。公子,準備好了嗎?”

李玄都又是沉默了片刻,似是在斟酌思量,然後才緩緩開口道:“我孤身一人,沒什麼準備不好的。如果我在壽宴當天再去去小閼氏,就與衆多客人別無二致。”

月離別點頭道:“是。”

李玄都笑了一聲:“若是想要藏在不起眼的地方,我又何必遠赴金帳?既然來到金帳,那就已經是萬衆矚目。老話說得好,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恐怕現在整個王庭都已經得知了中原使者的消息,就像一輪太陽已經從東方升起,照亮了天幕,那麼對於人間來說,旭日初昇和日懸中天還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月離別聽明白了李玄都的意思,說道:“據子雪別汗所說,閼氏正在全力掃清障礙,盡力促成公子與老汗的會面。我可以派人去打探消息,如果閼氏已經成功,那麼公子便可以去見小閼氏。”

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九十章 酌酒而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七十三章 大罪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九十九章 仙劍山莊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鬥天狗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三十五章 明理汗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九章 密謀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八十五章 銅甲屍第五十九章 小妹不哭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二十章 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
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九十章 酌酒而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七十三章 大罪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九十九章 仙劍山莊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鬥天狗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三十五章 明理汗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九章 密謀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八十五章 銅甲屍第五十九章 小妹不哭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二十章 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