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

蜀王和唐王今晚也來到了此地,各自佔據了一座望樓,兩人自然注意到了此時的異狀。

蜀王豁然站起身來,雙手扶住窗臺,上身微微前傾,笑意玩味,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意思。

反觀唐王,仍舊安坐不動,身旁的女子肌膚勝雪,面帶桃花,眼含春波,卻是個不輸師橫波太多的絕色美人。不過此時唐王的神色甚是凝重,甚至十指已經刺入了扶手之中。

不管怎麼說,唐王是起勢於那場帝京之變,是他親自前往涼州接手秦襄的兵權,若是真要追究起來,他也難逃其咎。

至於最後一座望樓,並沒有哪個大人物盤踞此地,是留給師橫波暫且歇息的地方。此時師橫波已經換了一身衣裳,盤坐在一張軟榻上,巨大的裙襬攤開,好似一朵綻放的牡丹。她神色淡漠地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麼。

師橫波身旁是一名跟隨她多年的丫鬟,輕聲問道:“小姐,你不生氣嗎?”

師橫波搖了搖頭,反問道:“爲什麼要生氣?”

丫鬟急道:“這些人把小姐的獻藝給攪擾了。”

師橫波淡淡一笑,“攪擾了更好,本來是別人在樓上看風景,現在變成我在樓上看風景,歇一歇不好嗎?”

丫鬟噘嘴,還想說什麼,師橫波又道:“說不定我們一整晚都可以歇着了,順帶還能看一場好戲。”

丫鬟來了興趣,趕忙問道:“什麼好戲?”

師橫波說道:“那個少年人應該就是張家遺孤。”

“哎?”丫鬟一直被師橫波庇護在羽翼之下,再加上年紀不大,所以還是有些天真爛漫,“小姐是怎麼知道的?”

“猜的。”師橫波微微一笑,“污衊、扣帽子這一套把戲是青鸞衛的拿手好戲不假,可丁策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把這一套用在陸雁冰的身上,如果不是利益攸關,他甚至不會去得罪陸雁冰,畢竟陸雁冰不是我們這種可憐人,她的父兄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親朋好友也不是等閒之輩,得罪這樣一個人,很麻煩,而且很不值當。可丁策偏偏這樣做了,因爲什麼?自然是因爲涉及到切身利害,他不得不這樣做。如此一來,事情就很簡單了,丁策說的一定是真話,那個少年就是張家遺孤。”

“陸姑娘爲什麼要回護這個少年人?”丫鬟又問道。

師橫波道:“應該是因爲清平先生的緣故,據說清平先生當年與張大小姐有過一段緣分,又與張相爺父子交好,念在故人的情分上,他定會照看好這個張家遺孤,陸姑娘作爲清平先生的師妹,自然要回護這個少年。”

丫鬟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師橫波道:“這個少年應該是有所依仗的,如果我猜得不錯,他的依仗應該要來了。”

此時平臺上,丁策已經與陸雁冰撕破面皮,喝道:“陸都督請讓開,我要出手拿人了!”

陸雁冰自知不是丁策的對手,卻也不曾退讓,沉聲道:“我勸丁都督想清楚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丁策不再多言,神色堅定,沒有絲毫動搖。

並非他不懂得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而是他已經沒有退路。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便一輩子都洗不乾淨,他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寄希望於太后娘娘不會與李玄都議和。

丁策畢竟是天人無量境的修爲,雖然他面對李玄都的時候不堪一擊,但對上陸雁冰和張白晝,還是能夠穩操勝券。

這便是陸雁冰最大的劣勢,雖然她有天大的靠山,就算打傷了人,多半也能安然無事,但關鍵是她打不過人家,這就十分尷尬了,正是應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走的道理,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己。

陸雁冰銀牙緊要,從自己的須彌寶物中取出一柄軟劍,軟劍通體呈現紫色,唯有劍鋒隱隱透出幾分青白,劍鍔處被熔鑄成兩隻龍爪糾纏的形狀,劍首爲龍首,劍柄爲龍頸,整把劍就像一條紫色蛟龍,不必以氣機催發,就已經是劍氣凜然,正是陸雁冰的佩劍“紫螭”,雖然此劍不在刀劍評上,但也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劍。

陸雁冰一抖手中軟劍,劍身蜿蜒扭動,好似一尾毒蛇,沉聲道:“此劍名爲‘紫螭’,乃是我離開師門時師父贈予我的,今日便領教丁都督的絕學。”

丁策腰間佩刀,他伸手按住腰間的佩刀,輕輕摩挲着刀柄。

這把刀當然不是尋常青鸞衛所用的文鸞刀,而是青鸞衛十三太保世代相傳的“武鸞刀”,不過因爲避諱朝廷文重武輕,所以“武鸞刀”又名“大文鸞”。

張白晝站起身來,不願讓陸雁冰孤身對敵。

可兩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兩人聯手,也不是丁策的對手。

丁策緩緩說道:“我無意與陸都督爲敵,只是情勢使然,不得已爲之,待到今日事了,丁某再親自登門賠罪。”

陸雁冰冷笑道:“不敢當丁都督登門賠罪,不如丁都督直接將我打死在此地。”

丁策麪皮微微一跳。

他何嘗不想把這個女子打死在此地,可他不能如此做,因爲這個女子牽扯甚廣,背景深厚,真要把她打死了,他的下場就不是請罪那麼簡單了,而是要做好以命償命的準備,就連家人都未必能夠保全,所以他只能沉默不語。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人有三六九等,人上人不把人下人當人,可在仙人眼中,人上人與人下人也沒什麼不同,都是螻蟻,反而能夠一視同仁。

丁策緩緩拔出腰間佩刀,在燈火的映襯下,刀身上掠過一抹寒光,同時刀身上也倒映出萬千燈火。

到了此等時候,望樓中的黃石元和齊佛言已經開始猶豫要不要下去制止今日之事。如今帝京城中暗流涌動,可在明面上,帝黨和後黨還沒有撕破面皮,雙方都保持了相當的剋制。可兩位久經世事的兩位儒門大人物都心知肚明,這種平靜只是短暫的,就好似一個放滿了火藥的庫房,只要一粒火星,便能引爆,使得局面徹底失去控制。而今天這場突如其來的衝突,很有可能就會成爲一粒火星,如果帝黨和後黨提前翻臉,乃至於兩敗俱傷,只會便宜了旁觀的李玄都。

在平臺更遠的地方,有一座小湖,湖面倒映出萬千燈火,瑰麗絢爛。在光影之中,還飄着一艘樓船,當然比不得秦淮河上的畫舫,不過能在寸土寸金的帝京城中泛舟,已經是極爲不得了的手筆。

此時船上還有一行人,也在遙遙觀望遠處燈火通明之處。樓船的二樓露臺上,一個年輕人正舉着手中的“千里望”,將那邊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所謂“千里望”,又名“千里眼”、“遠鏡”,顧名思義,能夠使人看清遠處的景物。與玻璃鏡、火器一樣,都是隨着海貿從極西之地的安西大秦國運到中原,價格極爲昂貴不說,還十分稀缺,便是有錢也未必能夠買到。

年輕人身旁還站着一名白髮老者,卻是不必“千里望”也能將對岸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這便是境界修爲之故了,老人輕聲問道:“陛下以爲如何?”

年輕人正是微服出行的天寶帝,老人則是儒門隱士白鹿先生。因爲天寶帝的身份特殊,所以他們沒有去任何一座望樓,而是泛舟湖上,遠遠觀望。因爲此地空曠,又無人仗着身份起鬨喧鬧,再加上丁策有意拔高聲調,聲音倒是聽得清楚。

天寶帝放下手中“千里望”,若有所思道:“張氏遺孤,張肅卿的後人。”

白鹿先生輕聲道:“如果老朽沒記錯的話,張家只剩下一名男丁,名叫張白晝,並非張肅卿的子嗣,而是張肅卿的侄子,自小喜歡任俠事,拜入蜀山劍派門下學藝,所以躲過了一劫。”

“原來如此。”天寶帝微微點頭。

白鹿先生問道:“陛下是否要保下這名少年?”

“不急,先等等看。”天寶帝搖了搖頭。

白鹿先生輕輕點頭,不再多言。

平臺上,正當丁策打算不計一切後果出手的時候,只聽一個女子說道:“閣下好大的口氣,我倒要看看閣下的手段如何。”

丁策先是一怔,隨即臉色驟變。

不知何時,一名婦人出現在最後一排的位置,正朝着第一排緩步行來。

僅看其面容,似乎是不惑年紀,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又氣態端莊,帶着幾分佛門中人的安寧慈悲,與此處煙花之地顯得格格不入。

今天來客中不乏無法無天的混世魔王,若是平常時候在行院中見到這等姿容的婦人,不免要生出褻瀆之意,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婦人有些不同尋常——她的身上帶着一股勢,讓他們從心底深處生出懼意,就好似遇到了天敵,又似是葉公好龍終於見到了真龍。

她一步步行來,閒庭信步,旁若無人。

在座之人,無論胸中才華,無論腹中學識,無論家世出身,無論性格好壞,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沒有一個真正的傻子。

他們立時明白了一點,這名婦人不是尋常之人,而是一位真正的高人,最起碼也是天人境的修爲。這無關乎他們本身的修爲和眼力如何,而是基於常識做出的判斷,畢竟能不把丁策放在眼中之人,怎麼也不能遜色於丁策。

於是人羣紛紛起身,讓開了一條道路。

女子來到第一排,在張白晝身旁站定,沒有任何動作,丁策便退了三步,如臨大敵。

張白晝低着頭,好似做了錯事的孩子,低聲道:“蘭姨。”

女子沒有說話,只是揮了揮衣袖。

遍地生出火紅的曼珠沙華,一瞬間好似從人間來到了三途川河畔。

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二百零二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十四章 冒乞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六章 賢內助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終章(一)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七十九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章 土豪田地第八章 閣老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二百九十二章 雲尊者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
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二百零二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十四章 冒乞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六章 賢內助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終章(一)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七十九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章 土豪田地第八章 閣老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二百九十二章 雲尊者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